章节列表

琅嬛文集』诗韵确序

  • 本章共 43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3-11-05

诗之有韵,以沈约为宗,而沈尚简严,用不多字。后渐广之,江河日下,几不识孰为沈韵矣。吾想一韵之中,只有数字可用,余皆奇险幽僻,诗中屏弃不用者,多可删去。总之,用险韵决无好诗,查《韵府》必多累句。昔人因险韵难和,倡韵脚诸书,小部如升庵《韵藻》《韵府群玉》《五车韵瑞》,穷酸寒俭,既不足观;大部如先大父《韵山》,多至数千余卷,册籍浩繁,等身数倍。踵而上之,更有《永乐大典》一书。胡仪部青莲先生尊人,曾典禁中书库,携出三十余本,一韵中之一字,犹不尽焉。世宗盖一便殿以藏此书,堆砌几满。烈皇帝时,廷议再抄一部,计费十万余金,遂寝其议。一卷韵书,做出如许大事业,书囊宁有底哉。

余尝论诗之一道,途径甚狭,不特篇中韵脚甚少,即句中字法亦甚少。唐人妙句天生,只有一字,得之者便妙,失之者便不妙。如贾阆仙用“推敲”二字,大费沉吟,然“推敲”之外,更无有第三字为之陪伴,则诗道之精严,亦概可见矣。然则余所删定之韵,岂独简便可入傒囊,即以练篇练句,造诣成李杜大家,亦宁有出此数字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