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志』北海道

  • 本章共 3.3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东至千岛州对得抚岛,北隔北见州宗谷海峡而对桦太,南隔渡岛州津轻海峡而对东山道陆奥。东西凡一百六十六里,南北凡一百二十里,幅员五千零五十六方里七八,周回五百八十三里三三。属岛一十五,其幅员五十方里零九二。渡岛南向陆奥,其状如伸颈张颐,宛折趋东北,为胆振、后志,当石狩夤脊之要,天盐、北见、日高、十胜排于南北,为左右翼,钏路为其臀,根室之地岬角左右相望为其股,千岛曳尾其后,石狩、十胜之二高山对峙。全道之中央,支脉四布,诸大国大率发源于此。众水分流,西为石狩川,西北为天盐川,北为常吕川,南为大津川。土人业渔猎,不知稼穑,石狩、十胜等处原野旷漠,虽土壤肥沃而产业未开。风俗鄙朴,言语、衣服皆异内地。此道旧为虾夷地,古时陆奥、出羽之北境夷种杂居,凡渡岛以北之夷总称为虾夷。景行帝时,日本武尊武内宿祢巡察北方曾至夷地,其后叛服不常。齐明帝时,命将北伐,设治于后方羊蹄。及一条帝,虾夷作乱,陆奥人安倍国东伐定之。源赖朝之征陆奥,以安倍氏后裔安藤季信为津轻守护,俾世管虾夷。至享德中,若狭人武田信广航至松前,岛夷咸服。永正中,其孙义广徙居松前,后降丰臣氏。庆长中,以福山城为治所,称松前氏。宽政之末,德川氏遣吏经理东夷,收松前氏所领之东部,犹命管西部。享和之初,置箱馆奉行。文化四年,徙松前氏于陆奥,并收其西部置松前奉行,总管全岛。王政革新,明治二年八月,称全岛为北海道,分十一州,设开拓使以治之。

渡岛

南隔津轻海峡而对陆奥,北至后志、胆振,东西共至海。东西凡二十一里二十町,南北凡二十三里一十八町。

郡数凡七,村数一百一十一,町数三。曰茅部、村数一十七。龟田、村数二十九,町数一。上矶、村数一十七。福岛、村数六。津轻、村数一十三,町数一。桧山、村数二十一,町数一。尔志。村数八。田圃凡一千四百三十二町九段六亩一十八步。

其山岳有惠山、喷火山,在茅部郡,高一千九百二十尺。大川岳、亦喷火山,在茅部郡,高一千九百二十尺。古部岳、高二千零二十尺。熊泊岳、高二千零四十尺。驹岳、高三千二百二十尺。浊川岳、高二千七尺,以上皆在茅部郡。横津岳、在龟田部郡,高三千五三十尺。三森岳、亦在龟田郡,高凡二千百二十尺。乌岳、在矶上郡,高二千尺。知内岳、在福岛郡,高二千百三十尺。千轩岳、在津轻郡,高三千三百五十尺。游乐部岳。在尔志郡,高四千一百尺。

后志

东至胆振、石狩,南至渡岛、胆振,西北至海。东西凡一十六里,南北凡三十二里三十一町。

郡数凡一十七,村数一零七,町数一。曰久远、村数九。太橹、村数四。濑棚、村数五。岛牧、村数一十五。寿都、村数八。歌弃、村数六。矶谷、村数四。岩内、村数六,町数一。古宇、村数六。积丹、村数八。美国、村数五。古平、村数六,町数一。余市、村数八,町数一。忍路、村数四。高岛、村数四。小樽、村数五,町数一。奥尻。村数四。田圃未详。

其山岳,有八内山、在岩内郡,高二千八百尺。雷电山、在矶谷郡,并跨岩内郡,高三千二百五十尺。积丹岳。在积丹郡,高五千四百尺。

其河渠,有后志川、发源胆振虻田郡,当沸登西流,绕后方羊蹄山之腰,至矶谷郡矶谷村而入海。长凡十八里,阔一町四十间。利别川。发源胆振山、越郡蟹寒岳等处,至濑棚郡濑棚村而入海。长凡三十里,阔凡一町。

胆振

东至日高,西至后志,南至渡岛及海,北至后志、石狩、东西凡四十四里二十五町,南北凡一十四里三町。

郡数凡八,村数四十八,町数一。曰山越、村数二。虻田、村数四。有珠、村数五。室兰、村数七,町数一。幌别、村数五。白老、村数三。勇拂、村数一十六。千岁。村数六。田圃凡四百五十八町九段七亩一十五步。

其山岳,有昆保岳、在虻田郡,高千百尺。有珠岳、喷火山,跨有珠、虻田二郡,高三千四百四十尺。白老山、在白老郡,高三千三百尺。纹另岳、在千岁郡,高二千六百尺。渔山。亦在千岁郡,高亦二千六百尺。

其河渠,有游部川、发源渡岛尔志郡游乐部岳,东流至山越郡游乐部而入海,长凡三十四里,阔凡五十间。长流别川、发源有珠郡山中,西南流至长流村而入海,长凡十六里,阔凡五十间。鹉川。发源勇拂郡山中,西南流鹉川村而入海。长凡二十里,阔凡四十五间。

石狩

东至钏路、北见,南至胆振、十胜,西至后志及海,北至天盐。东西凡四十三里二十二町,南北凡二十五里三十町。

郡数凡九,村数三十八,町数二。曰札幌、村数一十七,町数一。石狩、村数三,町数一。厚田、村数一十。滨溢、村数八。桦户、夕张、空知、上川、雨龙。五郡村名未定。田圃凡七百三十五町五段三亩一十三步。

其山岳,有斜芳岳。在原田郡,周回凡七里。

其河渠,有石狩川。发源上川郡石狩岳大瀑布,屈曲西南流,合诸水至石狩郡而入海。长凡一百六十七里,阔三町四十二间。

天盐

东及北至北见,南至石狩,西至海。东西凡三十里,南北凡三十九里二十七町。

郡数凡六,村数一十五。曰增毛、村数五。留萌、村数五。苫前、村数五。天盐、中川、上川。村名未定。

其山岳,有辨花片山。在天盐郡,高一千六百四十尺。

其河渠,有天盐川。发源上川郡十胜、石狩二岳之北,西南流合诸水,经中山郡至天盐郡天盐而入海。长七十里余,阔三町。

日高

东北至十胜,西至胆振,南至海。东西凡二十九里十四町,南北凡二十一里二十二町。

郡数凡七,村数一百零五。曰沙流、村数一十八。新冠、村数一十一。静内、村数一十六。三石、村数八。浦河、村数二十。样似、村数二十三。幌泉、村数九。田圃未详。以下七州皆同。

其河渠,有厚别川、发源新冠郡之二两山,西南流合诸水,至沙流郡厚别而入海。长凡十五里,阔五十问。新冠川、发源十胜州界之诸山,西南流,至新冠郡高江村而入海。长凡二十六里,阔一町。染退川。发源十胜州界,西南流合东枝川、西枝川及诸水,至静内村、下方村而入海。长凡十五里,阔一町十五间。

十胜

东至钏路,北至石狩,西至日高,南至海。东西凡三十里二十一町,南北凡四十七里一十八町。

郡数凡七,村数五十一。曰广尾、村数一。当缘、村数三。十胜、村数六。中川、村数二十二。河西、村数一十二。河东、村数五。上川。村数二。

其山岳,有神威岳。在河西郡,兼跨日高、静内,峻峰峭拔,巉岸磊蚵。

其河渠,有大津川。发源上川郡十胜山脉信满山,东南流经河西、中川诸郡,至十胜郡大津而入海。长四十四里余,阔二町十六间。支流为十胜川,至十胜郡十胜而入海。

钏路

东至根室,北至北见,西至十胜、石狩,南至海。东西凡四十七里二十一町,南北凡二十九里七町。

郡数凡七,村数四十七,町数一。曰白糠、村数二。钏路、村数八。厚岸、村数一十七,町数一。阿寒、村数五。上川、村数五。网尻、村数六。足寄。村数四。

其河渠,有久寿里川。发源钏路郡钏路岳。东南流,合阿寒、濑钓二川,至钏路而入海。长三十七里,阔二町。

根室

西及南至钏路,西北至北见,东至海,南北两角斗出而对千岛。东西凡一十九里一十八町,南北凡二十九里二十七町。

郡数凡五,村数二十三,町数一。曰花笑、村数七。根室、村数六,町数一。野付、村数四。标津、村数二。目梨。村数四。

其河渠,有西别川、发源钏路上川郡西别岳,东流过根室野付郡界而入海。长凡三十里,阔一町余。标津川。发源标津郡标津岳,东流标津村而入海。长凡十六里,阔三十间。

北见

西至天盐,南至钏路,东南至根室,西及北至海,隔宗谷海峡近与桦太相对。东西凡七十八里,南北凡一十七里七町。

郡数凡八,村数三十。曰宗谷、本郡及枝幸、利尻、礼文皆村名未定。枝幸、纹别、村数一十。常吕、村数七。网走、村数八。斜里、村数五。利尻、礼文。

其河渠,有富别川、发源天盐二高山之间,北流合数水,至枝幸郡富别而入海。长凡十五里,阔一町余。常吕川。发源石狩高山,东北流至常吕郡常吕村而入海。长三十里,阔四十间。

千岛

根室州之东北群岛,合称为千岛,幅员五百七十二方里八。大者有二岛,东为择捉,西为国后,皆地形狭长。国后幅员一百零四方里,周回凡七十一里,自西南至东北凡三十里,东西广处凡八里,根室野付岬相距凡五里。择捉幅员四百六十八方里七六,周回凡一百五十三里,自西南至东北凡五十里,东北广处凡十里,在国后之东北凡三里余,此岛之东北与得抚群岛相连,直接鲁西亚所隶之堪察加焉。

郡数凡五,村数一十五。曰国后、村数五。择捉、村数二。振别、村数二。纱那、村数四。蕊取。村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