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圣济总录内容细目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 运气(一)
- 卷第二 运气(二)
- 卷第三 叙例
- 卷第四 治法
- 卷第五 诸风门(一)
- 卷第六 诸风门(二)
- 卷第七 诸风门(三)
- 卷第八 诸风门(四)
- 卷第九 诸风门(五)
- 卷第十 诸风门(六)
- 卷第十一 诸风门(七)
- 卷第十二 诸风门(八)
- 卷第十三 诸风门(九)
- 卷第十四 诸风门(十)
- 卷第十五 诸风门(十一)
- 卷第十六 诸风门(十二)
- 卷第十七 诸风门(十三)
- 卷第十八 诸风门(十四)
- 卷第十九 诸痹门(一)
- 卷第二十 诸痹门(二)
- 卷第二十一 伤寒门(一)
- 卷第二十二 伤寒门(二)
- 卷第二十三 伤寒门(三)
- 卷第二十四 伤寒门(四)
- 卷第二十五 伤寒门(五)
- 卷第二十六 伤寒门(六)
- 卷第二十七 伤寒门(七)
- 卷第二十八 伤寒门(八)
- 卷第二十九 伤寒门(九)
- 卷第三十 伤寒门(十)
- 卷第三十一 伤寒门(十一)
- 卷第三十二 伤寒门(十二)
- 卷第三十三 伤寒门(十三)
- 卷第三十四 中门(一)
- 卷第三十五 中门(二)
- 卷第三十六 中门(三)
- 卷第三十七 中门(四)
- 卷第三十八 霍乱门(一)
- 卷第三十九 霍乱门(二)
- 卷第四十 霍乱门(三)
- 卷第四十一 肝脏门(一)
- 卷第四十二 肝脏门(二)
- 卷第四十三 心脏门·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 脾脏门(一)
- 卷第四十五 脾脏门(二)
- 卷第四十六 脾脏门(三)
- 卷第四十七 脾脏门(四)
- 卷第四十八 肺脏门(一)
- 卷第四十九 肺脏门(二)
- 卷第五十 肺脏门(三)
- 卷第五十一 肾脏门(一)
- 卷第五十二 肾脏门(二)
- 卷第五十三 肾脏门(三)
- 卷第五十四 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 心痛门(一)
- 卷第五十六 心痛门(二)
- 卷第五十七 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 消渴门(一)
- 卷第五十九 消渴门(二)
- 卷第六十 黄胆门(一)
- 卷第六十一 黄胆门(二)·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 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 呕吐门·痰饮门(一)
- 卷第六十三 痰饮门(二)
- 卷第六十五 咳嗽门(一)
- 卷第六十六 咳嗽门(二)
- 卷第六十七 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 吐血门(一)
- 卷第六十九 吐血门(二)
- 卷第七十 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 积聚门(一)
- 卷第七十二 积聚门(二)
- 卷第七十三 积聚门(三)
- 卷第七十四 泄痢门(一)
- 卷第七十五 泄痢门(二)
- 卷第七十六 泄痢门(三)
- 卷第七十七 泄痢门(四)
- 卷第七十八 泄痢门(五)
- 卷第七十九 水肿门(一)
- 卷第八十 水肿门(二)
- 卷第八十一 脚气门(一)
- 卷第八十二 脚气门(二)
- 卷第八十三 脚气门(三)
- 卷第八十四 脚气门(四)
- 卷第八十五 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 虚劳门(一)
- 卷第八十七 虚劳门(二)
- 卷第八十八 虚劳门(三)
- 卷第八十九 虚劳门(四)
- 卷第九十 虚劳门(五)
- 卷第九十一 虚劳门(六)
- 卷第九十二 虚劳门(七)
- 卷第九十三 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 诸疝门
- 卷第九十五 大小便门(一)
- 卷第九十六 大小便门(二)
- 卷第九十七 大小便门(三)
- 卷第九十八 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 九虫门
- 卷第一百 诸尸门·诸注门
- 卷第一百零一 面体门·髭发门
- 卷第一百零二 眼目门(一)
- 卷第一百零三 眼目门(二)
- 卷第一百零四 眼目门(三)
- 卷第一百零五 眼目门(四)
- 卷第一百零六 眼目门(五)
- 卷第一百零七 眼目门(六)
- 卷第一百零八 眼目门(七)
- 卷第一百零九 眼目门(八)
- 卷第一百一十 眼目门(九)
- 卷第一百一十一 眼目门(十)
- 卷第一百一十二 眼目门(十一)
- 卷第一百一十三 眼目门(十二)
- 卷第一百一十四 耳门(一)
-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门(二)
- 卷第一百一十六 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 口齿门(一)
- 卷第一百一十八 口齿门(二)
- 卷第一百一十九 口齿门(三)
- 卷第一百二十 口齿门(四)
- 卷第一百二十一 口齿门(五)
- 卷第一百二十二 咽喉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三 咽喉门(二)
- 卷第一百二十四 咽喉门(三)
- 卷第一百二十五 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 瘰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七 瘰门(二)
- 卷第一百二十八 痈疽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九 痈疽门(二)
- 卷第一百三十 痈疽门(三)
- 卷第一百三十一 痈疽门(四)
- 卷第一百三十二 疮肿门(一)
- 卷第一百三十三 疮肿门(二)
- 卷第一百三十四 疮肿门(三)
- 卷第一百三十五 疮肿门(四)
- 卷第一百三十六 疮肿门(五)
- 卷第一百三十七 疮肿门(六)
- 卷第一百三十八 疮肿门(七)
- 卷第一百三十九 金疮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 金疮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二 痔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三 痔门(三)
- 卷第一百四十四 伤折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五 伤折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六 杂疗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七 杂疗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八 杂疗门(三)
- 卷第一百四十九 杂疗门(四)
- 卷第一百五十 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 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 带下(一)
- 卷第一百五十三 带下(二)
- 卷第一百五十四 妊娠门(一)
- 卷第一百五十五 妊娠门(二)
- 卷第一百五十六 妊娠门(三)
- 卷第一百五十七 妊娠门(四)
- 卷第一百五十八 妊娠门(五)
- 卷第一百五十九 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 产后门(一)
- 卷第一百六十一 产后门(二)
- 卷第一百六十二 产后门(三)
- 卷第一百六十三 产后门(四)
- 卷第一百六十四 产后门(五)
- 卷第一百六十五 产后门(六)
- 卷第一百六十六 产后门(七)
- 卷第一百六十七 小儿门(一)
- 卷第一百六十八 小儿门(二)
- 卷第一百六十九 小儿门(三)
- 卷第一百七十 小儿门(四)
- 卷第一百七十一 小儿门(五)
- 卷第一百七十二 小儿门(六)
- 卷第一百七十三 小儿门(七)
- 卷第一百七十四 小儿门(八)
- 卷第一百七十五 小儿门(九)
- 卷第一百七十六 小儿门(十)
- 卷第一百七十七 小儿门(十一)
- 卷第一百七十八 小儿门(十二)
- 卷第一百七十九 小儿门(十三)
- 卷第一百八十 小儿门(十四)
- 卷第一百八十一 小儿门(十五)
- 卷第一百八十二 小儿门(十六)
- 卷第一百八十三 乳石发动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四 乳石发动门(二)
- 卷第一百八十五 补益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六 补益门(二)
- 卷第一百八十七 补益门(三)
- 卷第一百八十八 食治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九 食治门(二)
- 卷第一百九十 食治门(三)
- 卷第一百九十一 针灸门(一)
- 卷第一百九十二 针灸门(二)
- 卷第一百九十三 针灸门(三)
- 卷第一百九十四 针灸门(四)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第一百九十七 符禁门
- 卷第一百九十八 神仙服饵门(一)
- 卷第一百九十九 神仙服饵门(二)
- 卷第二百 神仙服气
『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五 大小便门(一)
- 本章共 6.1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大小便统论
论曰脾胃大小肠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出入者也。盖营受水谷之真精,营卫之根源,大小肠膀胱得以变化,皆营为之本,是以小肠为受盛之官,水谷初未分也,及其化物,归于膀胱而为溺,传于大肠而为糟粕,必曰气化则能出矣,或阴阳之气不平,寒热相胜,或气实塞而不通,或气虚损而遗泄,或燥而结,或热而秘,皆阴阳不和之病也,治此者,不概以寒热为法,寒剂荡涤,热剂枯燥,反伤和气,耗其津液,若关格不通,三焦约病,责以营卫之痞塞,产后便难,与夫老者秘涩之病,又以津液不足,止可滑以利之,润以滋之,苟荡以剂,则糟粕不通,真气受弊,不可不知也。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大小便关格不通
论曰大小便不通者,阴阳关格,及三焦约之病也,阴阳和平,三焦升降,则水谷糟粕以时传导,今阴阳偏盛,气痞于中,则营卫因之以不行,故气结于腹内,胀满不通,而大小肠俱闭塞也。治关格不通妨闷,大小便秘涩,大黄散方大黄(锉二两)桂(去粗皮三分)冬瓜子(微炒一合)滑石(研三两)朴硝(生铁铫子上五味,先捣前三味,细罗为散,更与滑石朴硝同研匀细,每服二钱匕,浓煎白茅根汤调,空腹服之,至晚再服。治大小便不通,黄芩汤方黄芩(去黑心二两)赤芍药白茅根大黄(生用各三两)瞿麦穗(一两半)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朴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温服。治关格不通,脬肠妨闷,大小便不通,芒硝汤方芒硝(研二两半)冬葵子(微炒三合)滑石(碎三两)上三味,除芒硝外,咀二味,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温服。治腹胁胀满,关格,大小便不通,茱萸汤方吴茱萸(汤浸洗去涎曝干微炒)大黄(锉炒)当归(切焙)桂(去粗皮)赤芍药甘草干姜(炮一两)上一十三味,将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下雄黄真珠末一字,酒半盏,更煎三沸,空心服之。治大小便不通,滑石汤方滑石(一两半)茅根车前子(各三分)天门冬(去心焙)冬瓜瓤莨菪子(淘去浮者上六味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三。治大小便俱不通,车前子汤方车前子(五两生用)木通(锉四两)黄芩(去黑心)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各上四味,将前三味粗捣筛,与郁李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朴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食前温服、日三。治大小便俱不通,榆白皮汤方榆白皮甘草(炙锉各一两半)滑石(三两)桂(去粗皮一两)上四味,咀,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服,日三。治大小便不通,芍药汤方赤芍药桑根白皮(锉各三两)瞿麦穗大黄(锉炒)榆白皮(锉)防葵(去芦头)麻上七味,将前六味粗捣筛,与麻子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腹温服,日晚再服。治大小便不通,木通汤方木通(锉二两)大黄(锉生用)滑石(各三两)麻子仁(一合研如膏)上四味,将前三味粗捣筛,与麻子仁拌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芒硝末半钱匕,更煎二沸,空心服之。治大小便不通,冬葵根汁方生冬葵根(净洗二斤捣绞取汁三合)生姜(四两捣绞取汁一合)上二味搅匀,分作两服,空腹一服,有顷再服,服尽即通。治气痞,心腹胀,喘促,大小便不利,甘遂散方甘遂(煨)牵牛子(炒)续随子(去壳)大戟葶苈子(各等分)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匕,浓煎灯心汤,空心调服,利下水为度。治大小便不通,紫金沙散方紫金沙(不拘多少蜂房蒂也)上一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酒调下。治大小便不通,土马鬃汤方土马鬃(不拘多少)上一味,走水陶火上,用新瓦爆过,为粗末,每服二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治大小便不通,猪脂酒方猪脂(如半鸡子大碎切)上一味,以酒一升微煮沸,投猪脂,更煎一二沸,分为两度,食前温服,未通再服。治大小便不通,冬葵子汤方冬葵子(微炒一两)上一味,粗捣筛,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入人乳汁半合,和匀,空腹顿服。治大小便不通,发灰散方乱发(一两净洗烧为灰)上一味细研,每服三钱匕,温水调,食前服,日三,以通利为度。治下焦结热,肠胃燥涩,大小便不利,牵牛子丸方黑牵牛(淘洗令净炊令气透便取出摊令微冷便杵取末三两)青橘皮(焙和白用)陈橘皮(焙和白用)桑根白皮(锉炒)芍药(焙各一两)栝蒌根(一两)木通(锉一两)上七味,捣罗为末,炼蜜拌和,杵至三五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茶酒任下。治下焦热,大小便不通,气胀满闷,木香饮方木香黄芩(去黑心)木通(锉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三分)冬葵子(研)瞿麦穗上九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治大小便不通,茯苓丸方赤茯苓(去黑皮)芍药当归(切焙)枳壳(去瓤麸炒)白术人参(各五两)大麻仁上八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煎茅根汤下治大小便不利,芫花丸方芫花(炒)滑石(碎各半两)大黄(锉炒三分)上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葱汤下。治中焦热实闭塞,关格不通,吐逆喘急,大黄汤方大黄(锉微炒)前胡(去芦头)半夏(汤洗七遍炒)人参(各三分)黄芩(去黑心)赤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五片,同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治大小便不通,腹胁坚胀,蒸下部方莲叶(三两)葱(三七茎并须用去叶切)皂荚(一挺炙锉)生姜(一两切)上四味,以浆水一斗二升,煮十余沸,并滓分两度用,旋旋盛入小口瓷缸中,坐缸口上,熏蒸冷则易之,未通即倾药于桶斛中,添热水,坐蘸下部即通。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小便不通
论曰肾脏不足,气不传化,膀胱有热,水道不宣,故小便不通也,令人少腹胀满,其气上冲,心腹膨痞,甚则喘急不能升降,内经曰,膀胱不利为癃者如此。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通关瞿麦汤方瞿麦穗芍药大黄(锉炒)当归(切焙)葵子甘草(炙)榆白皮(锉)栀子仁木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心少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治膀胱热结,小便不通,立应散方井泉石车前子滑石(各半两)葶苈(纸上炒一分)海金沙(一钱)上五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食前调下,未通再服。治小便不通,气上冲,心胸满闷,玉蕊丸方丹砂(研)砂(研)滑石(研)瞿麦穗海金沙(各一分)上五味,捣研为末,别研蓖麻子仁,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十五丸,葱白煎酒下,小儿减丸数服。治小便不通,葵子饮方木通(锉)冬葵子甘遂瞿麦穗(四味合半两细锉都微炒)滑石(研二钱)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二钱匕,水一盏,入灯心,同煎至七分,和滓温服,未通再服。治小便不通,香子散方香子(炒)马蔺花(炒)葶苈(纸上炒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酒调下,食前服,以通为度。治小便不通,瞿麦汤方瞿麦穗滑石木通(锉各半两)海金沙冬葵子(各一分)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灯心二十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治小便卒不通,滑石散方滑石(碎)朴硝(研)木通(锉各一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以通为度。治小便不通,脐腹胀痛不可忍,诸药不效者,续随子丸方续随子(去皮一两)铅丹(半两)上二味,先研续随子细,次入铅丹,同研匀,用少蜜和作团,盛瓷罐内密封,于阴处掘地坑埋之,上堆冰雪,惟多是妙,腊月合,至春末取出,研匀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木通汤下,不拘时,甚者不过再服,要效速即化破服。病急即旋合亦得。治小便淋涩,疼痛不通,滑石散方滑石(碎)海金沙木通(锉等分)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灯心汤调下,空心服。治小便不通,或淋沥疼痛,滑石丸方滑石(碎)续随子(去皮研)湿生虫(炒干)木通(各一分)上四味,捣研为末,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煎灯心汤下,不拘时。治小便不通,松烟散方墨(好者水浓研汁半盏)酒(半盏)葱白(三茎拍破)腻粉(研半钱匕)上四味,同煎至七分,放温去葱白顿服,即通。治小便不通,脐下满闷,海金沙散方海金沙(一两)腊茶(半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煎生姜甘草汤调下,不拘时,未通再服。治小便不通,气满闷,酸浆酒方酸浆草(一握)上一味研取自然汁,与醇酒相半,和服立通,不饮酒用甘草三寸,生姜一枣大锉同研,用井华水五分盏,滤取汁和服亦得。治小便不通,膀胱热,朴硝散方朴硝(不拘多少)上一味细研为散,每服二钱匕,温香酒调下,不拘时服,如热躁以蜜水调服。治小便不通,诸药无效,蝼蛄麝香散方蝼蛄(活者一枚)上一味生研,入麝香少许,新汲水调下,立通。治饮水过多心闷,着热小便不通。茯苓散方赤茯苓(去黑皮三两)上一味,捣罗为散,冷水调下二钱匕,如男子小便中,有余沥,漏精梦泄等,用温酒调,空心服妙。治小便不通,独蒜涂脐方独颗大蒜(一枚)栀子仁(三七枚)盐花(少许)上三味捣烂,摊纸花子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治小便不通,通脐法上以白瓷瓶满盛水,以有字纸七重,密封瓶口,于患人脐内,用盐一捻,倒置瓶口,覆在脐上,偃卧,如觉大段冷,小便即通。治小便不通,蜀葵子汤方上取黄蜀葵子三四十粒细研,以汤冲绞取汁一小盏,顿服效。治小便涩痛不通,蚕灰散方上用蚕蜕纸,不拘多少,烧灰研细,入麝香少许和匀,每服二钱匕,米饮调下。治小肠积热,小便不通,葵根饮方葵根(一大握)胡荽(二两)滑石(一两为末)上三味,将二味细锉,以水二升,煎取一升,入滑石末,温分三服,亦治血淋。治小便不通,久即成淋方上以琥珀捣研成粉,每服二钱匕,浓煎萱草根汁调下,空心服。治小便不通,少腹急痛闷绝,硝石汤方硝石(碎)瞿麦穗葵子滑石(碎)甘草(炙锉)大黄(锉)木通(锉各半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葱白三寸,煎至七分,入生地黄汁半合,去滓不拘时温服。治卒不得小便,杏仁散方杏仁(去皮尖双仁二七枚)上一味,炒黄细研,米饮调下,立瘥。治小便不通,茎中痛,及女人血结腹坚痛,牛膝汤方生牛膝(根并叶一握)黄芩(去黑心半两)当归(焙一两)上三味细锉,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膀胱积热,小便不通,防己散方防己(一两)海蛤滑石木香(各半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浓煎木通汤调下。治小便不通,桑螵蛸汤方桑螵蛸(炙三十枚)黄芩(去黑心二两)上二味细锉,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分温二服,相次顿服。又方车前草(半斤)上一味细锉,用水七盏,煎至四盏,分温三服即通。治小便不通,葵石汤方葵菜根(锉半升)滑石(为末半两)上二味,除滑石外,粗捣筛,用水三盏,煎至二盏,去滓入滑石末,分温二服。治小便不通,秦艽散方秦艽(去苗一分)冬葵子(一两)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酒调下,未通再服。治膀胱积滞,风毒瓦斯胀,小便不通方。上取葱津一蛤蜊壳许,入腻粉调如泥,封脐内,以裹肚系定,热手熨,须臾即通。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石苇汤方石苇(拭去毛炙三分)徐长卿(炙半两)茅根(三分)木通(锉炒)冬葵子(各一两)上八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下朴硝末一钱匕,温服,空心食前日二。治膀胱热,小便不通,舌干咽肿,滑石散方滑石(碎)桑螵蛸(炒)桂(去粗皮)大黄(锉炒各半两)黄芩(去黑心)防己瞿麦穗上八味,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治小便不通,茯苓汤方赤茯苓(去黑皮)白芍药瞿麦穗(各一两)白术(三分)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葱白五寸,生姜一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治小便不通,木通汤方木通石苇(去毛)瞿麦穗(各二两)冬葵子(一升)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十盏,煎取三盏,去滓内滑石末一两,分温三服,微利为治小便不通,脐下急痛,胀闷欲绝,盐熨方盐(二升)上一味,铛中炒令极热,布帛裹熨脐下,以小便通快为度。治小便不通,鸡苏饮方鸡苏(一握)石苇(去毛三分)冬葵子(一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滑石(各一上七味,锉如麻豆,以水十二盏,煎至四盏,去滓分温四服,如人行四五里未通再服治膀胱蕴热,小便不通,石苇饮方石苇(去毛)瞿麦穗木通(锉)葛根(锉)麦门冬(去心焙)黄芩(去黑心)赤茯苓上一十一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空心顿服。治小便不利,石苇散方石苇(去毛)瞿麦穗冬葵子(各二两)滑石(碎五两)上四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温水调下,食前服。治小便不通方蓬莪术(锉炒)香子(炒)茶叶(各半两)上三味,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盐二钱匕,葱白二寸,煎至六分,和滓空心服。
[卷第九十五大小便门] 小便不禁
论曰内经言膀胱不约,为遗溺,亦肾虚不能约制水液,故小便利多,甚则下焦伤竭,真气不固,而小便不禁也。治肾脏虚冷,腰膝无力,小便不禁,或溺白色,苁蓉丸方肉苁蓉(净刷去皴皮酒浸两宿薄切焙干二两半)黄(细锉三两)桂(去粗皮二两)杜淘去浮上七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剂,更臼内涂酥,杵令匀熟,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煎黄汤,下三十丸,至晚再服。治肾脏虚腰脐冷疼,夜遗小便,鹿茸散方鹿茸(去毛酥炙令黄锉)乌贼鱼骨(去甲微炙各三两)当归(切焙)人参白芍药龙上八味,先捣罗前七味为细末,更与龙骨同研令匀细,每服一钱匕,温酒调服,空心日晚临卧各一。治小便不禁,菟丝子散方菟丝子(酒浸两宿焙干微炒别捣细罗为粉一两)蒲黄(微炒细研)黄连(去须各一两半)上六味,先同捣四味为细散,再入菟丝子粉与蒲黄,同研匀细,每服两钱匕,酒调食前服,日三。治小便不禁,黄散方黄(细锉)狗脊(去毛锉)牡蛎()肉苁蓉(酒浸切焙各一两三分)土瓜根(三两)两半)上九味,先捣罗八味为细散,更与赤石脂同研匀,每服一钱匕,酒调食前服,至午间夜卧各一服,渐加至两钱匕。治小便不禁,日夜无数,鸡肠散方黄雄鸡肠(四具切破净洗炙令黄熟)肉苁蓉(酒浸切焙)苦参赤石脂(研)白石脂(上六味,捣罗四味为细散,更与赤石脂白石脂,同研匀细,每服二钱匕,酒调食前服,日二夜一。治小便不禁,柏白皮汤方柏白皮(焙干锉二斤)酸石榴枝(一握烧灰细研)上二味,先捣柏白皮为粗末,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下石榴枝灰一钱半匕,更煎至八分,空心服,至晚再服。治小便不禁,牡蛎丸方牡蛎(白者三两盛瓷合子内更用盐末一两盖头铺底以炭火约五斤烧半日取出研如粉)赤石脂(三两捣碎醋拌匀湿于生铁铫子内慢火炒令干研如粉)上二味,再同研匀,酒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盐汤下。治小便不禁,鹊巢散方重鹊巢中草(一斤烧作灰细研如粉)蔷薇根皮(去土五两)上二味,先捣蔷薇根为粗散,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合,去滓调鹊巢灰两钱匕,空心服。治小便不禁,干姜饮方干姜(炮裂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芎(三分)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上五味,锉如麻豆,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至晚再服。治气牵腰背及胁内痛,小腹坚,小便不禁,当归汤方当归(切焙)大黄(锉炒)桂(去粗皮各三两)人参一两干姜(炮裂一两)甘草(炙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温服,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