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圣济总录内容细目
-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序
- 卷第一 运气(一)
- 卷第二 运气(二)
- 卷第三 叙例
- 卷第四 治法
- 卷第五 诸风门(一)
- 卷第六 诸风门(二)
- 卷第七 诸风门(三)
- 卷第八 诸风门(四)
- 卷第九 诸风门(五)
- 卷第十 诸风门(六)
- 卷第十一 诸风门(七)
- 卷第十二 诸风门(八)
- 卷第十三 诸风门(九)
- 卷第十四 诸风门(十)
- 卷第十五 诸风门(十一)
- 卷第十六 诸风门(十二)
- 卷第十七 诸风门(十三)
- 卷第十八 诸风门(十四)
- 卷第十九 诸痹门(一)
- 卷第二十 诸痹门(二)
- 卷第二十一 伤寒门(一)
- 卷第二十二 伤寒门(二)
- 卷第二十三 伤寒门(三)
- 卷第二十四 伤寒门(四)
- 卷第二十五 伤寒门(五)
- 卷第二十六 伤寒门(六)
- 卷第二十七 伤寒门(七)
- 卷第二十八 伤寒门(八)
- 卷第二十九 伤寒门(九)
- 卷第三十 伤寒门(十)
- 卷第三十一 伤寒门(十一)
- 卷第三十二 伤寒门(十二)
- 卷第三十三 伤寒门(十三)
- 卷第三十四 中门(一)
- 卷第三十五 中门(二)
- 卷第三十六 中门(三)
- 卷第三十七 中门(四)
- 卷第三十八 霍乱门(一)
- 卷第三十九 霍乱门(二)
- 卷第四十 霍乱门(三)
- 卷第四十一 肝脏门(一)
- 卷第四十二 肝脏门(二)
- 卷第四十三 心脏门·小肠门
- 卷第四十四 脾脏门(一)
- 卷第四十五 脾脏门(二)
- 卷第四十六 脾脏门(三)
- 卷第四十七 脾脏门(四)
- 卷第四十八 肺脏门(一)
- 卷第四十九 肺脏门(二)
- 卷第五十 肺脏门(三)
- 卷第五十一 肾脏门(一)
- 卷第五十二 肾脏门(二)
- 卷第五十三 肾脏门(三)
- 卷第五十四 三焦门
- 卷第五十五 心痛门(一)
- 卷第五十六 心痛门(二)
- 卷第五十七 心腹门
- 卷第五十八 消渴门(一)
- 卷第五十九 消渴门(二)
- 卷第六十 黄胆门(一)
- 卷第六十一 黄胆门(二)·胸痹门
- 卷第六十二 膈气门
- 卷第六十三 呕吐门·痰饮门(一)
- 卷第六十三 痰饮门(二)
- 卷第六十五 咳嗽门(一)
- 卷第六十六 咳嗽门(二)
- 卷第六十七 诸气门
- 卷第六十八 吐血门(一)
- 卷第六十九 吐血门(二)
- 卷第七十 鼻衄门
- 卷第七十一 积聚门(一)
- 卷第七十二 积聚门(二)
- 卷第七十三 积聚门(三)
- 卷第七十四 泄痢门(一)
- 卷第七十五 泄痢门(二)
- 卷第七十六 泄痢门(三)
- 卷第七十七 泄痢门(四)
- 卷第七十八 泄痢门(五)
- 卷第七十九 水肿门(一)
- 卷第八十 水肿门(二)
- 卷第八十一 脚气门(一)
- 卷第八十二 脚气门(二)
- 卷第八十三 脚气门(三)
- 卷第八十四 脚气门(四)
- 卷第八十五 腰痛门
- 卷第八十六 虚劳门(一)
- 卷第八十七 虚劳门(二)
- 卷第八十八 虚劳门(三)
- 卷第八十九 虚劳门(四)
- 卷第九十 虚劳门(五)
- 卷第九十一 虚劳门(六)
- 卷第九十二 虚劳门(七)
- 卷第九十三 骨蒸传尸门
- 卷第九十四 诸疝门
- 卷第九十五 大小便门(一)
- 卷第九十六 大小便门(二)
- 卷第九十七 大小便门(三)
- 卷第九十八 诸淋门
- 卷第九十九 九虫门
- 卷第一百 诸尸门·诸注门
- 卷第一百零一 面体门·髭发门
- 卷第一百零二 眼目门(一)
- 卷第一百零三 眼目门(二)
- 卷第一百零四 眼目门(三)
- 卷第一百零五 眼目门(四)
- 卷第一百零六 眼目门(五)
- 卷第一百零七 眼目门(六)
- 卷第一百零八 眼目门(七)
- 卷第一百零九 眼目门(八)
- 卷第一百一十 眼目门(九)
- 卷第一百一十一 眼目门(十)
- 卷第一百一十二 眼目门(十一)
- 卷第一百一十三 眼目门(十二)
- 卷第一百一十四 耳门(一)
- 卷第一百一十五 耳门(二)
- 卷第一百一十六 鼻门
- 卷第一百一十七 口齿门(一)
- 卷第一百一十八 口齿门(二)
- 卷第一百一十九 口齿门(三)
- 卷第一百二十 口齿门(四)
- 卷第一百二十一 口齿门(五)
- 卷第一百二十二 咽喉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三 咽喉门(二)
- 卷第一百二十四 咽喉门(三)
- 卷第一百二十五 瘿瘤门
- 卷第一百二十六 瘰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七 瘰门(二)
- 卷第一百二十八 痈疽门(一)
- 卷第一百二十九 痈疽门(二)
- 卷第一百三十 痈疽门(三)
- 卷第一百三十一 痈疽门(四)
- 卷第一百三十二 疮肿门(一)
- 卷第一百三十三 疮肿门(二)
- 卷第一百三十四 疮肿门(三)
- 卷第一百三十五 疮肿门(四)
- 卷第一百三十六 疮肿门(五)
- 卷第一百三十七 疮肿门(六)
- 卷第一百三十八 疮肿门(七)
- 卷第一百三十九 金疮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 金疮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一 痔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二 痔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三 痔门(三)
- 卷第一百四十四 伤折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五 伤折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六 杂疗门(一)
- 卷第一百四十七 杂疗门(二)
- 卷第一百四十八 杂疗门(三)
- 卷第一百四十九 杂疗门(四)
- 卷第一百五十 妇人血风门
- 卷第一百五十一 妇人血气门
- 卷第一百五十二 带下(一)
- 卷第一百五十三 带下(二)
- 卷第一百五十四 妊娠门(一)
- 卷第一百五十五 妊娠门(二)
- 卷第一百五十六 妊娠门(三)
- 卷第一百五十七 妊娠门(四)
- 卷第一百五十八 妊娠门(五)
- 卷第一百五十九 产难门
- 卷第一百六十 产后门(一)
- 卷第一百六十一 产后门(二)
- 卷第一百六十二 产后门(三)
- 卷第一百六十三 产后门(四)
- 卷第一百六十四 产后门(五)
- 卷第一百六十五 产后门(六)
- 卷第一百六十六 产后门(七)
- 卷第一百六十七 小儿门(一)
- 卷第一百六十八 小儿门(二)
- 卷第一百六十九 小儿门(三)
- 卷第一百七十 小儿门(四)
- 卷第一百七十一 小儿门(五)
- 卷第一百七十二 小儿门(六)
- 卷第一百七十三 小儿门(七)
- 卷第一百七十四 小儿门(八)
- 卷第一百七十五 小儿门(九)
- 卷第一百七十六 小儿门(十)
- 卷第一百七十七 小儿门(十一)
- 卷第一百七十八 小儿门(十二)
- 卷第一百七十九 小儿门(十三)
- 卷第一百八十 小儿门(十四)
- 卷第一百八十一 小儿门(十五)
- 卷第一百八十二 小儿门(十六)
- 卷第一百八十三 乳石发动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四 乳石发动门(二)
- 卷第一百八十五 补益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六 补益门(二)
- 卷第一百八十七 补益门(三)
- 卷第一百八十八 食治门(一)
- 卷第一百八十九 食治门(二)
- 卷第一百九十 食治门(三)
- 卷第一百九十一 针灸门(一)
- 卷第一百九十二 针灸门(二)
- 卷第一百九十三 针灸门(三)
- 卷第一百九十四 针灸门(四)
- 卷第一百九十五-第一百九十七 符禁门
- 卷第一百九十八 神仙服饵门(一)
- 卷第一百九十九 神仙服饵门(二)
- 卷第二百 神仙服气
『圣济总录』卷第四十 霍乱门(三)
- 本章共 6.0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卷第四十] 霍乱呕哕
论曰霍乱呕哕者,阴阳冷热不调,清浊相干,胃气不和,风冷加之故呕,呕不止则哕,昔人谓呕哕发于下焦之间是也。此甚于呕吐,治宜降气于下,令上下通达,升降无碍,则病可愈。治霍乱呕哕,手足冷脉绝。四逆汤方人参干姜(炮)甘草(炙各三两)附子(炮裂去皮脐二两)上四味。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治霍乱呕哕,手足冷。当归汤方当归(切焙)桂(去粗皮)吴茱萸(汤洗焙干炒各三两)细辛(去苗叶)木通(锉)甘草(炙)干姜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酒半盏,大枣二枚去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治霍乱呕哕不止。橘皮汤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甘草(炙一两)枇杷叶(拭去毛炙二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人行五七里再服。治霍乱气厥呕哕不得息。半夏汤方半夏(汤洗七遍焙二两)甘草(炙)人参前胡(去芦头)桂(去粗皮各一两)上五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一分切,豉五十粒,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治霍乱心烦干呕。芦根汤方芦根(三两)人参(一两半)薤白(洗切七茎)枇杷叶(拭去毛一两)上四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空心温服。治霍乱猝哕。枳实汤方枳实(去瓤麸炒二两)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羊乳一盏,羊脂一弹子大,煎至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治霍乱猝哕。糯米粉方糯米粉(一升)上一味,每服三钱匕,以井华水调下,不拘时。治霍乱呕哕。生姜饮方生姜(二两切)上一味。以水三盏,煎取一盏半,去滓分温三服,不拘时。
[卷第四十] 霍乱下利
论曰霍乱者,由冷热之气,变乱于肠胃之间,搏于阴经则腹痛而肠鸣,故为霍乱下利之病。然赤为热,白为寒,冷热相搏,赤白交下,寒甚则青黑,不已则转筋之证生焉。治霍乱腹中冷气下利。木瓜丸方木瓜(干者一两)当归(切焙)熟艾(微炒)桂(去粗皮各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三分)木香人参(各半两)赤石脂(二两)白术浓朴(去粗皮姜炙锉)诃黎勒皮高良姜(各三分)上一十二味。捣罗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空心服。治霍乱下焦热毒利血,如鹅鸭肝片不止。升麻汤方升麻(三分)犀角屑地榆(去苗各一两)紫草(去苗三分)荷根(锉碎一两)黄芩(去黑心三分)芭蕉根(锉碎焙干一两)桔梗(炒三分)栀子仁(一两)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以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夜一。治霍乱下焦虚寒,大便洞泄,小便自利。黄柏皮汤方黄柏(去粗皮一两半)黄连(去须二两半)人参(一两半)赤茯苓(去黑皮二两)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艾叶(炒一两)地榆(去苗锉一两半)榉木白皮(锉碎焙干二两)阿胶(炙令燥一两半)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三。治霍乱后,虚冷腹痛,下利不止。龙骨汤方龙骨当归(切焙)干姜(炮裂)甘草(微炙)人参(各一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上六味。锉如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热服,日三。治霍乱下利不止而渴者。白术汤方白术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三遍)当归(切焙)人参干姜(炮裂)甘草(微炙各二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人行五六里再服。治霍乱后,水利不止。白茯苓丸方白茯苓(去黑皮)黄柏(去粗皮)干姜(炮裂各三两)木瓜(干者去瓤一枚切焙)上四味。捣罗为末,以粳米或粟米饮,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曝干,米饮下三十丸日再,老小加减,亦治诸利。治冷利洞泄,及赤白滞利。石榴汤方酸石榴(一枚大者)黄连(去须一两)干姜(炮二两)上三味。咀,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去滓入阿胶二片令烊,顿服之不拘时。治霍乱赤白冷热等利,及暴泻,病势初发,吐泻不止,食入不得,并宜服藜芦丸方藜芦炙(去苗)皂荚(酥炙去皮子)巴豆(各一两去心皮膜炒出油)上三味。先捣前,二味,细罗为末,与巴豆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旦米饮下一丸,取利为度,未利稍加之。治霍乱下利。陈橘皮汤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炒干)高良(姜锉各三分)浓朴(去粗皮姜汁涂炙三遍一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生姜半分拍碎,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四五服。治霍乱水泻,肠胃冷滑。诃黎勒丸方诃黎勒(二两以面裹煨取皮并面为末)干姜(炮)龙骨赤石脂(各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以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米饮下二十丸。治霍乱下焦虚寒,或先血后便,此为远血成利。伏龙肝汤方伏龙肝(净拣筛二两)甘草(炙一两)干姜(炮裂)生干地黄(焙各二两半)黄芩(去黑心一两半)牛膝(酒浸切焙干一两)乱发(烧灰一分)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生姜一分拍碎,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下焦虚寒,或便利后见血。止血汤方续断当归(切焙各三两)干姜(炮裂四两)甘草(炙二两)生干地黄(焙四两)蒲黄(二两)桂(上八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下焦热毒,利如鱼脑,杂赤血并下,脐腹痛不可忍,里急后重。香豉汤方香豉(微炒二两)栀子仁(一两)黄柏(去粗皮半两)地榆(锉一两)白术茜根(拣净锉碎各三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用薤白四寸,水一盏,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下焦热结,或利下脓血烦痛。赤石脂汤方赤石脂(四两)乌梅(去核炒干一两)栀子仁(半两)白术(一两半)干姜(炮裂一两)升麻(一两上七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空腹温服日三。
[卷第四十] 霍乱转筋
论曰霍乱转筋,缘风冷伤于三焦,传于脾胃,得冷则阳气不得宣行,致四肢筋络不得舒缓,此盖中下不足,其候冒闷不安,胫筋挛结,肉紧痛,反急于上,盖足阳明之经虚,膀胱之脉寒也。然足阳明之脉,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髀外廉,足太阳之经,其脉循髀外后廉,下合中,下贯内,是动则病髀不可回转,如结,如裂,治宜调胃腑而温膀胱之经,如此则小水得宣,寒冷自下,胃腑温和,霍乱可愈。转筋之疾,无由作也。治霍乱转筋。胡椒汤方胡椒吴茱萸(汤洗净炒)肉豆蔻(去壳各半两)人参桂(去粗皮)干姜(炮各一两半)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以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治霍乱转筋。蜀椒汤方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一分)乌梅(七枚去核熬)上二味。咀,以水二盏,煎取一盏,再入蜜一匙头,煎两沸,空腹顿服之,老人亦可服。治霍乱转筋。肉豆蔻汤方肉豆蔻(去壳半两)人参(二两)桂(去粗皮)吴茱萸(汤洗净炒各一两半)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入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治霍乱转筋。杜仲汤方杜仲(去皮锉炒一两一分)桂(去粗皮一两)甘草(炙锉一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治霍乱转筋,闷绝欲死。鸡白汤方鸡粪白(一合熬)胡椒(二十粒)高良姜桂(去粗皮)白术(各一两一分)木瓜(二两)生姜(切焙六分)上七味。锉如麻豆,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不拘时温服。治霍乱转筋,吐泻不止。木瓜汤方木瓜(切一两)青铜钱(四十九文)乌梅(五枚拍碎炒)上三味,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分三服,细呷。治霍乱转筋,脉微而细,风寒客于胃,吐泻不止。浓朴汤方浓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五度)干木瓜(各一两)高良姜香薷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紫苏子(各半两)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生姜三片,盐少许,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治霍乱吐泻,转筋烦闷。香子散方香子(炒)木香陈橘皮(汤去白焙)人参(各半两)菖蒲(切米泔浸一日炒一两)甘草(炙锉一分)上六味。捣罗为散,以冷米饮调下三钱匕,如人行三里再服。治霍乱转筋不止。桃仁煎方桃仁(一百枚泡去皮尖双仁研如面)上一味。以牛乳五升,解如浆水,于铜器内盛,在重汤内煎,瓷器中盛,每服空心温酒调下两匙。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生姜酒方生姜(五两切)上一味。用无灰酒一升,煎取八合,顿服便瘥。治霍乱转筋入腹,或腹中如欲转。鸡白汤方鸡粪白(炒一两)上一味为粗末,每服二钱匕,以水七合,煎三沸,去滓顿服,勿令病患知。治霍乱转筋淋足。附子汤方附子(去皮锉一枚)葱(半斤拍碎)生椒(绵裹)生姜(切碎各一两)上四味。以水一斗,煎三两沸,入瓷盆中滤去滓,以盐浆水解之,冷热得所,淋洗立瘥治霍乱转筋入腹。盐拓方盐(三合)上一味。以水五升,煎取三升,浸青布拓转筋上。治霍乱转筋。苦酒絮裹足方苦酒(一斤半)上取衣絮,纳苦酒中,煮令温,从转筋处裹之。治转筋入腹裹足法木瓜(二枚切破)上以水五升,煎取三升,以故青布浸汤中,用裹转筋上,如无木瓜,煎枝二两亦得。治霍乱转筋方木瓜汁(一盏)木香末(一钱匕)上二味。以热酒调下,不拘时。治霍乱转筋,诸药不除方。胡椒末(一分)木瓜汁(一升)砂(研极细一钱匕)上三味,将木瓜汁,浸椒砂二末搅匀,微火熬令稠,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香薷汤下。治胃气虚,霍乱吐泻,转筋腹痛。神圣香薷饮方香薷穗(经霜者一两半)浓朴(去粗皮)黄连(去须各二两)扁豆(一两焙)上四味。先用生姜汁四两,一处捣黄连浓朴二味令细,炒成黑色,入香薷扁豆二味,都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酒一盏,共煎至一盏,瓷瓶内蜡纸封,沉入井底,候极冷,并服二服,至死者亦可救。治霍乱转筋方糯米(二两为末)干姜(炮裂为末)甘草(生用为末)人参(为末各二钱)上四味,拌匀,冷水调下三钱匕,不拘时。
[卷第四十] 霍乱心下痞逆
论曰霍乱气结心下不散,则心气不得下通,故字书以痞为否,言其不通也。然痞为虚,按之不痛,气虽妨闷,不须利,唯和调其胃,升降其气,则痞气自散,霍乱自宁矣。治霍乱心下痞满。半夏汤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切焙三两)人参(二两)赤茯苓(去黑皮四两)上三味。咀如麻豆大,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六分,去滓温服。治霍乱心下结气连胸背痛,及吐酸水,日夜不止。茯苓汤方赤茯苓(去黑皮)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吴茱萸汤(浸焙炒各一两)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治霍乱心下痞满,烦呕不止。浓朴汤方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四两)桂(去粗皮)枳实(麸炒去瓤各三两)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腹痛加当归二两。治霍乱心下气痞不通。木瓜丸方木瓜(去皮瓤切焙十枚)木香(三两)人参(一两半)肉豆蔻(去皮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二两)胡椒槟榔(锉各三两)吴茱萸(汤浸焙炒二两)草豆蔻(去皮三两)浓朴(去粗皮姜汁炙二两)桂(去粗皮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刮去皮焙二两)缩砂(去皮)高良姜(各三两)生姜(一斤捣绞取汁)上一十五味。除生姜汁外为细末,取生姜汁拌匀,用瓷瓶盛,于锅中以重汤煮一复时,取出更捣令匀,众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熟水下。治霍乱心下痞逆。半夏汤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切焙)人参(各三两)上二味。锉如麻豆,每服三钱匕,入生姜三片,白蜜半匙,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拘时。治霍乱呕吐酸水,气结心下。吴茱萸汤方吴茱萸(汤浸焙炒一两)白术赤茯苓(去黑皮各二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半)荜茇(一两)浓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二两)槟榔(锉二两半)人参(一两半)大黄(锉炒二两)上九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竹茹弹子大,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治霍乱心下痞满,饮食吐逆,水谷不化。半夏橘皮汤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切焙)陈橘皮(汤浸去白焙)浓朴(去粗皮姜汁炙各一两)人参白术上六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生姜五片,大枣二枚去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治霍乱心下痞逆,似中恶状。菖蒲汤方生菖蒲(一握锉)上一味,以水同捣取汁一盏,银石器内煎熟,分为三服不拘时。治霍乱呕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作痞。小半夏汤方半夏(汤洗七遍去滑切焙)上一味。咀,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卷第四十] 霍乱后烦躁卧不安
论曰霍乱后烦躁,卧寐不安者,胃虚余势未尽,谷气郁蒸,津液内耗,血虚气乱,故烦懊不得安卧也,当安其胃气,则病可愈。治霍乱烦躁懊,不得安卧。木香汤方木香干木瓜紫苏(不去茎各一两)草豆蔻(去皮一两半)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黑豆半合许,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烦躁眠卧不安。麦门冬汤方麦门冬(去心焙三两)茅根(切焙五两)甘草(炙)人参(各一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竹茹弹子大,生姜一枣大拍碎,煎至一小盏,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心烦懊不得安卧。枇杷叶饮方枇杷叶(拭去毛一分)芦根(洗焙三分)人参(一分)上三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入薤白五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有顷再服治霍乱烦躁不得安。甘草汤方甘草(炙锉)半夏(汤洗七遍去滑)人参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各二两)上四味。粗捣筛,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豉半合,生姜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二。治霍乱烦躁卧不安。橘皮汤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人参(各三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四钱匕,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八分,去滓温服日三。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橘姜汤方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生姜(二两)上二味。咀,每服五钱匕,水一盏半,入醋少许,煎至一盏,去滓温服。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豆姜汤方大豆(淘一合)生姜(切半分)上二味。以酸浆水三盏,煎至一盏半,去滓,分温二服。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葱白汤方葱白(十茎切)大枣(二十枚去核)上二味。以水二盏,煎至一盏,顿服立瘥。治霍乱吐利后,烦躁卧不安。调胃干姜散方干姜(炮一两)上一味。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温粥饮调下。治霍乱利后,烦热躁渴,卧不安。竹叶汤方淡竹叶(一握)上浓煮竹叶汁,饮五六合佳。治霍乱吐后,心腹烦满,卧不安,觉热渴者。栀子汤方栀子仁(二两)上一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入豉半合,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有顷再服。治霍乱利后,烦躁卧不安。粱米饮方粱米粉(半升)上一味。以水一升半,和搅如白饧,分三服饮之,糯米亦得。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姜茶散方干姜(炮为末抄二钱匕)好茶末(一钱匕)上二味,以水一盏,先煎茶末令熟,即调干姜末服之。治霍乱后烦躁卧不安。服木瓜子方木瓜子(不拘多少)上一味,每服七粒,微嚼破,以温水半盏吞之瘥。治霍乱后烦躁,眠睡不安。神应散方丹砂(研)硫黄(研各一钱)朴硝(二钱)蛤粉(三钱半)人参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分)上六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用脂麻水调下,不计时候服。治霍乱后胃气虚,不能安卧。香薷饮方香薷(一握)生姜(三两)木瓜(一枚)上三味。细切研,搅取自然汁,空心顿服。治霍乱烦躁不得安卧。丁香白术丸方丁香(一两)白术沉香(锉)胡椒(各半两)肉豆蔻(去壳)五味子(各三分)芎白僵蚕(各上八味。捣罗为末研匀,好酒煮木瓜一枚取肉,丸如梧桐子大。若患泻煎木瓜汤下二十丸,若气痰温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