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辨脉法 简介
- 辨脉法 平脉法上
- 辨脉法 平脉法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 病可发汗证第八 简介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中篇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下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简介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中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上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下
-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下篇:此篇论寒温两感,汗下双解之法。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上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下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上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下篇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上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下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下篇
-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下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中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下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黄汗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肺胀篇
-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项背强篇
-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病下篇
『伊尹汤液经』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 本章共 59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可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甘草二两,甘平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再服。
桔梗汤方桔梗一大枚,辛微温甘草二两,甘平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洗,辛平桂枝辛温甘草炙,甘平右三味,等分,各异捣,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含咽之。半夏有毒,不当散服。
此处最后颇异‘半夏有毒,不当散服’。既是如此,又何必出方半夏散?疑此句为后人注解,非原文入此。疑,当考。)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鸡子一枚,去黄,内好上苦酒于壳中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辛平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愈,伤寒六七日,其人大下后,脉沉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为难治。属麻黄升麻汤。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去节,二两半,苦温知母十八铢,苦寒萎蕤十八铢,甘平黄芩十八铢,苦平升麻一两六铢,甘苦平,微寒当归一两六铢,甘温芍药苦平桂枝辛温石膏碎,绵裹,辛微寒干姜辛温白术苦温茯苓甘平麦门冬去心,甘平甘草炙,甘平,各六铢右一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一炊间当汗出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