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辨脉法 简介
- 辨脉法 平脉法上
- 辨脉法 平脉法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中篇下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上
- 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下篇下: 此一篇共八条。千金翼方本悉无之。
- 病可发汗证第八 简介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可发汗上篇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中篇
- 病可发汗证第八 发汗后下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简介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上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中篇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上
- 病不可下证第十一 不可下下篇下
-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上篇:此篇论阳明温病。
- 病可下证第十二 可下下篇:此篇论寒温两感,汗下双解之法。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上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上篇下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上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中篇下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上:附差后劳复
- 发汗吐下后第十三 发汗吐下后下篇下:阴阳易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上篇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上
- 结胸痞第十四 结胸痞下篇下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上篇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上
- 呕吐哕第十六 呕吐哕下篇下:吐蛔
-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上篇
- 吐利第十七 吐利下篇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上篇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上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中篇下
- 下利第十八 下利下篇
-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上篇
- 心下悸第二十二 心下悸下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上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中篇
- 发黄第二十八 发黄下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风水皮水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黄汗篇
- 风水皮水黄汗肺胀第三十 肺胀篇
-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刚痉柔痉篇
- 刚痉柔痉项背强第三十二 项背强篇
-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痛上篇
- 咽痛第三十三 咽病下篇
『伊尹汤液经』病不可发汗证第七:温病不可发汗,伤寒不可下 不可发汗上篇下
- 本章共 44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此篇论太阳少阳及三阳合病之风温表证,白虎症原文如此,用‘症’而非‘证’,可能有误。不可发汗。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言语,面垢向经,谵语,遗溺。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厥冷,自汗,属白虎汤证。
白虎汤方知母六两,苦寒石膏一斤,碎,辛,微寒甘草二两,炙,甘平粳米六合,甘平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热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伤寒脉滑而厥者,厥者,脉初来大,渐渐小,更来渐渐大,是其候也。其表有热,白虎汤主之《脉经》无此条,此据《千金翼方》本文。《伤寒论)本,则其“表有热”句,作“裹有热也”四字。案里有热者必燥渴,此论未言渴,其非为里有热也可知。又据《伤寒论》中凡属白虎汤证而渴者,其方例加人参三两,此方不言白虎加人参汤,足证其未言渴,亦非略文。是此条之文,当以《千金翼方》本所载者为是,《伤寒论》本所载者为非也。
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白虎汤主之。此文,“此以表有热句”下,旧有“里有寒”三字,为传钞者之误,林亿等已辨之。再以上条之文证之,更明。今删去之,免迷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