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姓氏
- 第一回 诸将佐具陈智略 李世民倡义起兵
- 第二回 陈孝意拒城死节 高君雅谋泄被诛
- 第三回 廖元赚取西河郡 世民罪斩高德儒
- 第四回 唐李渊登坛誓众 宋老生拒邑坚兵
- 第五回 严道宗谋说薛举 常仲兴兵败昌松
- 第七回 李密拥众寇东都 季珣死节箕山府
- 第八回 李世民兵会长安 段志贤单骑破虏
- 第九回 李世民深契李靖 王世充大破李密
- 第十回 杀翟让魏公据众 降李密王庆背隋
- 第十一回 李世民大破薛举 屈突通势尽归唐
- 第十二回 王世充金墉大战 李世民东都解围
- 第十三回 萧皇后进词侍宴 隋炀帝寝殿被弒
- 第十四回 隋侑帝南郊让位 孙伏伽御殿陈言
- 第十五回 徐世绩黎阳战败 王世充东都秉权
- 第十六回 王伯当劝谕魏公 唐高祖使迎李密
- 第十七回 窦建德乐城建号 薛仁杲泾州交兵
- 第十八回 李世民战败高墌 殷开山奋请从戎
- 第十九回 唐高祖征徐世绩 尧君素射李氏妻
- 第二十回 刘黑闼幽州救主 杨义臣魏县全朋
- 第二十一回 凌敬智说杨义臣 范愿受围刘黑闼
- 第二十二回 贾闰甫忠劝魏公 盛彦师计斩李密
- 第二十三回 贵兴河右困李轨 世充东都僭帝位
- 第二十四回 郑王缢死隋侗帝 朱粲兵败奔菊潭
- 第二十五回 范愿聊城破强敌 李靖军中用火计
- 第二十六回 范愿大战司马雄 义臣克日擒化及
- 第二十七回 窦建德大胜唐兵 秦叔宝锏打潘林
- 第二十八回 程知节用反间计 秦叔宝弃郑归唐
- 第二十九回 李世民结纳叔宝 宋金刚寇打并州
- 第三十回 尉迟恭大战唐兵 刘武周威震关中
- 第三十一回 敬德大战美良川 世民遣将攻蒲坂
- 第三十二回 秦王乘夜窥柏壁 敬德部兵救并州
- 第三十三回 美良川锏鞭逞战 三跳涧勒马飞度
- 第三十四回 世民计袭柏壁关 唐主竟诛刘文静
- 第三十五回 李文纪上表辞官 刘树义袭封尚主
- 第三十六回 李世绩十面埋伏 尉迟恭孤城守节
- 第三十七回 秦王誓纳尉迟恭 世充怒斩李公逸
- 第三十八回 杨振兴计拒秦王 丘行恭阵战郑昊
- 第三十九回 李靖议守高平隘 世充兵救羊角城
- 第四十回 王君廓攻拔轘辕 李世民大战长堤
- 第四十一回 丘行恭单骑救主 段志贤匹马鏖兵
- 第四十二回 单雄信割袍断义 尉迟恭刬马输忠
- 第四十三回 窦建德兵救世充 小秦王箭射殷狄
- 第四十四回 世充用贿谗凌敬 秦王定计破建德
- 第四十五回 杨武威生擒窦建德 李世民怒斩单雄信
- 第四十六回 五六烟尘归阙下 十八学士登瀛洲
- 第四十七回 王孝恭兴兵征萧铣 黄君汉列阵战苏胡
- 第四十八回 戴布帻萧铣纳降 设祭坛黑闼兴兵
- 第四十九回 李世民洺水交兵 罗士信相州死节
- 第五十回 黑闼战败投突厥 元璹持节使颉利
- 第五十一回 田留安义守魏州 刘黑闼囚诣昌乐
- 第五十二回 大亮招谕张善安 孝恭义斩辅公祏
- 第五十三回 元吉定计图秦王 建成称罪见高祖
- 第五十四回 秦王承诏征突厥 张谨调兵战颉利
- 第五十五回 建成画计邀元吉 叔宝拥盾救秦王
- 第五十六回 尉迟恭义辞建成 程知节忠劝世民
- 第五十七回 玄武门秦王射建成 临湖殿敬德诛元吉
- 第五十八回 李世民南面登基 孙伏伽禁中献玺
- 第五十九回 唐太宗论功封爵 孔颖达陈义讲经
- 第六十回 冯酋长扰乱岭南 崔仁师鞠狱青州
- 第六十一回 李百药奏出宫女 唐太宗分任廷臣
- 第六十二回 薛延陀分兵入寇 北颉利遣使请粮
- 第六十三回 张公谨献策阙下 李世绩兵出云中
- 第六十四回 苏阿力石城争功 唐李靖阴山建绩
- 第六十五回 苏厄失设计擒颉利 张宝相获俘会李靖
- 第六十六回 张玄素上书谏太宗 封德彝排言斥魏征
- 第六十七回 唐太宗避暑九成宫 张公瑾哀闻辰日哭
- 第六十八回 侯君集左骑破虏 李药师两路分兵
- 第六十九回 侯君集冒雪驱兵 任成王飞骑斩虏
- 第七十回 高甑生计诬李靖 唐太宗分任诸王
- 第七十一回 马周上章陈王道 魏征进疏法唐虞
- 第七十二回 唐太宗大兴文学 侯君集兴师讨罪
- 第七十三回 李思摩大战薛延陀 徐世绩兵救阿思力
- 第七十四回 唐太宗省疾魏征 干太子娱乐元昌
- 第七十五回 魏王定计夺东宫 无忌预谋立太子
- 第七十六回 贞观中君臣论治 高丽国部将专权
- 第七十七回 唐太宗御驾征东 薛仁贵洛阳投军
- 第七十八回 李世绩大战盖牟郡 王大度智取卑沙城
- 第七十九回 程名振单马擒丽将 王道宗溃围退辽兵
- 第八十回 薛仁贵斩将立功 董世雄部兵解围
- 第八十一回 李思摩臂伤流矢 唐太宗白岩鏖兵
- 第八十二回 董世雄诈献降书 鲁揭里开城纳款
- 第八十三回 李世绩兵进安市城 薛仁贵智取黄龙坡
- 第八十四回 高延寿列阵战唐兵 薛仁贵夺围救主将
- 第八十五回 高延寿纳降李世绩 盖苏文保举束顶汉
- 第八十六回 王道宗筑土攻安市 程名振持兵出绿水
- 第八十七回 卢汉三建安死节 盖苏文铁勒征兵
- 第八十八回 白袍将百步穿杨 唐太宗独契英雄
- 第八十九回 张总管二路取石城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 第九十回 长孙臣劝回銮驾 唐太宗坐享太平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第四十四回 世充用贿谗凌敬 秦王定计破建德
- 本章共 2.8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黄琮、苏有年押带军粮出洛口,正行之间,忽见一彪唐军来到,为首一员大将,紫髯朱颜,眉目清朗,乃右武卫将军王君廓也,大叫:“贼众留下粮草,免尔诛戮!
苏有年拍马挺枪,直取君廓。君廓舞刀还战,只一合,斩有年于马下,押粮军士皆走。君廓着令众军粮草尽搬出谷口。后面金鼓大作,夏兵卷地追来。君廓来与夏兵交锋。黄琮挥动步军,四下箭如猥集,唐兵中箭者正在危急中,马三宝、程咬金三军骤出,合君廓杀退夏兵。黄琮正慌忙间,被段志贤伏兵抄出,又杀一阵,死者不可胜计。唐军夺得粮草,缓缓而回。秦王听知君廓得胜,不胜欢喜,重赏将校。黄琮漏夜回成皋见夏主,说:“粮草被唐军夺去一半,杀死大将苏有年。
建德拍案骂曰:“竖子误吾大事也!
叱令将黄琮推出斩之,即起大军,前来与唐军决战。祭酒凌敬曰:“大王息怒,臣有一计,使郑国之围自解。吾军稳坐无忧矣。
建德曰:“计将安在?
凌敬曰:“大王宜将大队人马渡河,攻取怀州、河阳。若得此二处,然后使众将守之,遂建旗鼓,逾太行,入上党,徇汾、晋,趋蒲津,直入无人之境,拓地收兵,则关中一面调各营进发,震惧秦王,自当远遁,郑围必解矣。
建德从之,先令人密会知世充。
却说差人径至洛阳,见世充,俱言:“建德出兵取怀州等处,乞大王出兵相应。
世充惊曰:“目下吾众有烧眉之急,夏兵乃渡河而袭他郡,非来救郑也。
遂与众人商议,段达曰:“建德诸将,皆欲请夏主东向。今此谋实出凌敬所导。大王可重将金宝贿赂其部下,众人得其利,必谄夏主复兵救郑矣。
世充从其计,即差大夫李荣带书一封,赍金帛,从小路径投成皋,先将金玉结好建德诸将。次日,李荣入见夏主,具曰:“世充遣臣报知大王,目今唐兵势大,乞引兵东向,与定破敌之计。有书在此。
建德将书拆开观之:
古言:“救兵如救火,止水在未流。”今秦王兵马征钲之声,彻于昼夜,吾锋屡挫其刃。是洛阳附邑有泰山压卵之危。若持精兵出魏,以舒吾难,部曲闻之,引领望旗旄屡日矣,再报君以兵渡河,未审计将安出?使唐得志,吾唯足下未见其利也。谨此以达。次不宣。
建德看了书,与凌敬议之。敬曰:“兵会世充,一时之计;渡河攻唐之无备,万全策也。
王琬、长孙安世等皆曰:“大王水陆并出,正在与郑合兵破敌,今我众屡挫其锋,即欲渡河西接旁郡,非必胜之道。岂料唐军太多,粮草不敷,若合洛阳之众,决难支持。兵法有云:‘兵多将累’,况无粮乎?今乘彼之军无粮,而往战之,蔑不胜矣。
凌敬固争曰:“大王新败于成皋,世民兵迫于虎牢,累日不得进。今若引乌合之众当之,必无胜理。不如西征自保。待唐兵无粮自乱,然后出兵。此万全之计也。
诸将复曰:“凌敬书生辈,安知战事?
建德闻诸将之言,决意东向。凌敬又欲谏之,建德怒,令人扶出帐外。凌敬见建德不用其谋,遂披发佯狂,诈作风魔,逃躲于他乡去了。
胡氏曰:凌敬之策,诚善策也。然长安、并州将帅,自足以当建德,而汾、晋、莆津岂不战所能下?延引日月,适足以孤洛阳之心。而秦王攻围亦争,世充其能不破哉。既破世充,北取建德,不过迟时月间耳。
却说建德将大队人马分作前后而进。有曹后入军中,见建德戎服在身,因问曰:“连日闻唐兵将近,大王欲待何往?
建德将凌敬之言诉说一遍,曹后曰:“祭酒之言极为有理。如大王从其谋,社稷可保无事。不然,恐难取胜,夏国亦不可守。
建德曰:“诸将欲图成功者,争请孤东向洛阳。然孤恐唐众延蔓,久则难进。是以从众议也。
后曰:“诸将激一时之勇,未见全利。大王当熟思之。
建德曰:“此非女子所知。且郑国朝暮待吾来。既许之,岂可见难而退。且示天下不信也。
亦不用曹后谏矣。是时,细作来报秦王:“建德不听凌敬之计,三军已趋洛阳。
世民谓玄龄曰:“建德之众东向,其计安出?
玄龄曰:“使凌敬之言若听,则吾军必受其弊。今郑(夏)兵出洛阳,将会世充为合从之势,伺吾大众怠倦,牧马于河北。建德必袭虎牢。大王即便进兵,北济河南,东向攻洛阳,取积谷,招纳豪杰,南临广武,传檄四郡,建德策辔可破矣。
世民善之。于是将三军分作四队,多带旌旗、风火、锣鼓之类,日伏夜行,望洛阳进发。故留骏马千余,着老弱军牧于河渚间,以疑其兵。
却说建德大军正行之际,时五月天气,侵晨红日正升,忽流星马报:“唐军知得夏兵出洛阳,彼亦撤虎牢之围,引众东向,遗下空营,止留老弱军人牧马于河渚。
建德惊曰:“世民委善用兵!早知防吾后也。
李光仪曰:“今世民部兵已出,吾有一计:待他立定寨栅,便可击之。
建德从其言,乃遣刘黑闼部兵二万,西应虎牢;范愿、王伏宝迎敌唐军;郭士衡为游兵接应;自悉众出牛口,列阵二十里,旌旗蔽日,鼓噪而前。当日中,两军齐出。
世民部下见建德人马势大,皆有惧色。世民摆开阵势,令众军射住阵脚,自升高埠望之,只见夏兵漫山塞野而来,略无节次,顾谓世绩曰:“夏兵虽甚,不知世律,吾破之易矣。
遥指前面白水漫漫,乃禹山峡,召过殷开山曰:“尔可引兵五千,于前面峡口上流埋伏,此处水势颇急,人不堪渡。待夏兵战倦取水饮,即出兵袭之,夏兵必败。
殷开山领计去了。又唤宇文士及曰:“与尔轻骑三百,径由建德营后抄出,候阵动之际,乘势杀入,夺其积聚。
宇文士及领兵去了。世民分拨已定,乃约诸将曰:“建德初起山东,未尝见大敌。今越险而来,令不肃也,逼城而阵,有轻我心。我按兵不出,彼勇气自衰。阵久卒饥,势将自退,然后纵骑破之,无不克矣。
忽游兵报:“建德大众将逼营垒。
世民入中军,下令坚壁勿出。众将皆摩拳擦掌,截发请战。秦王见众志锐,乃曰:“可以击矣。
急召史大奈、程知节、秦叔宝、尉迟恭各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唐帜,从汜南水道潜在属鹊山,遥望建德营寨以观动静,因密诫曰:“候我大军与夏兵对阵小却,彼必空壁而追,尔等疾入夏垒,尽去其旗号,立唐之帜,坚壁拒守,不必与战。宇文士及兵出,乘势掩击,夏兵自乱也。
诸将听令,各引军去讫。又下令各营:“今日破夏兵,且不必会食。暂令诸军传餐,待破建德,然后会食也。
诸将皆未信,佯应曰:“诺。
先遣王君廓迎敌初阵。
是时建德在军中,令众臣行朝参之礼,听的唐军已至,遂列出战。王君廓挥动三军杀入。夏阵中王伏宝一骑跑出,与君廓战上二十合。范愿拍马舞刀,夹攻君廓。君廓虚手一招,众军望后便退。夏兵见唐军力怯,喊声大震,一齐掩杀过来。秦王高处望见建德督兵追赶,用红旗摩动,段志贤从中军放起连珠炮,如天崩地裂之势,夏兵惊吓。杨振兴一马迎前曰:“此唐兵诱敌之计,大王速退!
建德正待下令回马之际,唐兵四下迸集,箭如雨点。王伏宝、范愿见势不利,保定建德杀出。有史大奈等所出奇兵二千骑,遥见建德拔寨追袭,壁垒空虚,鼓噪驰入夏营,尽拔去其旗号,立唐之旌帜。及夏兵望见营中皆立起秦王旗号,已知唐军袭其后,遂大乱,四散奔溃。尉迟敬德挥鞭拍马,冲击前来。
夏将石瓒迎头阻住交锋,只一合,被敬德打死马下,复杀入中军,来寻窦建德。王伏宝与范愿冲围正走间,前面又一军到,乃秦叔宝也。范愿、王伏宝双出战之,三将杀在一处。史大奈一彪军从中阵截出,将建德人马分作两路。范愿、王伏宝舍死杀出重围,来寻建德保驾。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