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姓氏
- 第一回 诸将佐具陈智略 李世民倡义起兵
- 第二回 陈孝意拒城死节 高君雅谋泄被诛
- 第三回 廖元赚取西河郡 世民罪斩高德儒
- 第四回 唐李渊登坛誓众 宋老生拒邑坚兵
- 第五回 严道宗谋说薛举 常仲兴兵败昌松
- 第七回 李密拥众寇东都 季珣死节箕山府
- 第八回 李世民兵会长安 段志贤单骑破虏
- 第九回 李世民深契李靖 王世充大破李密
- 第十回 杀翟让魏公据众 降李密王庆背隋
- 第十一回 李世民大破薛举 屈突通势尽归唐
- 第十二回 王世充金墉大战 李世民东都解围
- 第十三回 萧皇后进词侍宴 隋炀帝寝殿被弒
- 第十四回 隋侑帝南郊让位 孙伏伽御殿陈言
- 第十五回 徐世绩黎阳战败 王世充东都秉权
- 第十六回 王伯当劝谕魏公 唐高祖使迎李密
- 第十七回 窦建德乐城建号 薛仁杲泾州交兵
- 第十八回 李世民战败高墌 殷开山奋请从戎
- 第十九回 唐高祖征徐世绩 尧君素射李氏妻
- 第二十回 刘黑闼幽州救主 杨义臣魏县全朋
- 第二十一回 凌敬智说杨义臣 范愿受围刘黑闼
- 第二十二回 贾闰甫忠劝魏公 盛彦师计斩李密
- 第二十三回 贵兴河右困李轨 世充东都僭帝位
- 第二十四回 郑王缢死隋侗帝 朱粲兵败奔菊潭
- 第二十五回 范愿聊城破强敌 李靖军中用火计
- 第二十六回 范愿大战司马雄 义臣克日擒化及
- 第二十七回 窦建德大胜唐兵 秦叔宝锏打潘林
- 第二十八回 程知节用反间计 秦叔宝弃郑归唐
- 第二十九回 李世民结纳叔宝 宋金刚寇打并州
- 第三十回 尉迟恭大战唐兵 刘武周威震关中
- 第三十一回 敬德大战美良川 世民遣将攻蒲坂
- 第三十二回 秦王乘夜窥柏壁 敬德部兵救并州
- 第三十三回 美良川锏鞭逞战 三跳涧勒马飞度
- 第三十四回 世民计袭柏壁关 唐主竟诛刘文静
- 第三十五回 李文纪上表辞官 刘树义袭封尚主
- 第三十六回 李世绩十面埋伏 尉迟恭孤城守节
- 第三十七回 秦王誓纳尉迟恭 世充怒斩李公逸
- 第三十八回 杨振兴计拒秦王 丘行恭阵战郑昊
- 第三十九回 李靖议守高平隘 世充兵救羊角城
- 第四十回 王君廓攻拔轘辕 李世民大战长堤
- 第四十一回 丘行恭单骑救主 段志贤匹马鏖兵
- 第四十二回 单雄信割袍断义 尉迟恭刬马输忠
- 第四十三回 窦建德兵救世充 小秦王箭射殷狄
- 第四十四回 世充用贿谗凌敬 秦王定计破建德
- 第四十五回 杨武威生擒窦建德 李世民怒斩单雄信
- 第四十六回 五六烟尘归阙下 十八学士登瀛洲
- 第四十七回 王孝恭兴兵征萧铣 黄君汉列阵战苏胡
- 第四十八回 戴布帻萧铣纳降 设祭坛黑闼兴兵
- 第四十九回 李世民洺水交兵 罗士信相州死节
- 第五十回 黑闼战败投突厥 元璹持节使颉利
- 第五十一回 田留安义守魏州 刘黑闼囚诣昌乐
- 第五十二回 大亮招谕张善安 孝恭义斩辅公祏
- 第五十三回 元吉定计图秦王 建成称罪见高祖
- 第五十四回 秦王承诏征突厥 张谨调兵战颉利
- 第五十五回 建成画计邀元吉 叔宝拥盾救秦王
- 第五十六回 尉迟恭义辞建成 程知节忠劝世民
- 第五十七回 玄武门秦王射建成 临湖殿敬德诛元吉
- 第五十八回 李世民南面登基 孙伏伽禁中献玺
- 第五十九回 唐太宗论功封爵 孔颖达陈义讲经
- 第六十回 冯酋长扰乱岭南 崔仁师鞠狱青州
- 第六十一回 李百药奏出宫女 唐太宗分任廷臣
- 第六十二回 薛延陀分兵入寇 北颉利遣使请粮
- 第六十三回 张公谨献策阙下 李世绩兵出云中
- 第六十四回 苏阿力石城争功 唐李靖阴山建绩
- 第六十五回 苏厄失设计擒颉利 张宝相获俘会李靖
- 第六十六回 张玄素上书谏太宗 封德彝排言斥魏征
- 第六十七回 唐太宗避暑九成宫 张公瑾哀闻辰日哭
- 第六十八回 侯君集左骑破虏 李药师两路分兵
- 第六十九回 侯君集冒雪驱兵 任成王飞骑斩虏
- 第七十回 高甑生计诬李靖 唐太宗分任诸王
- 第七十一回 马周上章陈王道 魏征进疏法唐虞
- 第七十二回 唐太宗大兴文学 侯君集兴师讨罪
- 第七十三回 李思摩大战薛延陀 徐世绩兵救阿思力
- 第七十四回 唐太宗省疾魏征 干太子娱乐元昌
- 第七十五回 魏王定计夺东宫 无忌预谋立太子
- 第七十六回 贞观中君臣论治 高丽国部将专权
- 第七十七回 唐太宗御驾征东 薛仁贵洛阳投军
- 第七十八回 李世绩大战盖牟郡 王大度智取卑沙城
- 第七十九回 程名振单马擒丽将 王道宗溃围退辽兵
- 第八十回 薛仁贵斩将立功 董世雄部兵解围
- 第八十一回 李思摩臂伤流矢 唐太宗白岩鏖兵
- 第八十二回 董世雄诈献降书 鲁揭里开城纳款
- 第八十三回 李世绩兵进安市城 薛仁贵智取黄龙坡
- 第八十四回 高延寿列阵战唐兵 薛仁贵夺围救主将
- 第八十五回 高延寿纳降李世绩 盖苏文保举束顶汉
- 第八十六回 王道宗筑土攻安市 程名振持兵出绿水
- 第八十七回 卢汉三建安死节 盖苏文铁勒征兵
- 第八十八回 白袍将百步穿杨 唐太宗独契英雄
- 第八十九回 张总管二路取石城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 第九十回 长孙臣劝回銮驾 唐太宗坐享太平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第三十三回 美良川锏鞭逞战 三跳涧勒马飞度
- 本章共 3.2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秦王大众离柏壁,出左关道中,李靖进前曰:“山溪险僻,主公可将人马分作四队而行,以防伏兵。
世民然之,却令程知节为前队,带领五千健卒,候探虚实;马三宝、史大奈领兵二万,为二哨;秦王自领大众,与殷开山、李靖等为中军;秦叔宝、公孙武达、樊兴为后应。令军士头裹赤帻,各带鲜明,器械扣备,鞍马紧束,人各衔枚,悄悄而进。众军得令,俱从关左小路行去,上岭崎岖,尽是岩崖樵径,人马不堪并行。众军皆攀藤附葛,鱼贯而进。秦王此时已有悔心。不想宋金刚已先埋伏骁勇,守其不攻之地也。
秦王正行之际,只听的前队连珠炮响,金鼓喧天,两胁下伏兵已出,秦王恰慌,只见旁边闪出一员大将,高声叫曰:“尉迟敬德在此!秦王下马受擒!
唬得秦王举手无措,勒马向高坡落荒便走。敬德单马直追。众将恐失秦王,四下抵住贼军。马三宝正与寻相交战之间,正值险地,马足靠立不稳。人报敬德追秦王去紧,三宝不敢恋战,勒马至后队大叫:“叔宝!主公有难,可速救应!
叔宝闻此大惊,慌问:“主公今在何处?
三宝曰:“被敬德追紧,跑马从关右大路走去。
叔宝听罢,不顾三军,跨一匹呼雷豹,绰两条八棱锏,一匹马如飞杀入贼阵,迎头正遇贼将魏刀儿挺枪跃马,阻住叔宝。叔宝更不打话,只一合,将魏刀儿打落马下。问之曰:“好说秦王在何处,饶尔性命!
魏刀儿用手望西北一指,叔宝逼〔开〕军阵,直奔西北上来,并不见一人行走。叔宝心下大惊,不知秦王何在。又加鞭勒马,寻出山外来。
不到三里之地,遥见敬德单马挥鞭,赶得秦王上下无路。叔宝飞骑大叫:“勿伤吾主!
敬德见后面唐军来到,拨回马与叔宝交战。二将在山坡下军器并举,战上五十余合,不分胜负。秦王驻马立于高阜上看,巴不得唐军急来接应。敬德在场中喊声如雷,要与叔宝拼个生死。叔宝见敬德气激,只待要挽住交锋,等唐军来保护秦王,亦罄尽平生敌对。敬德二人又斗二十合,只是平折。
敬德战得性烈,挥起二条龙尾,指叔宝而言曰:“尔我交战,较不得吾二人许多气力。此钢鞭共重八十斤,每经阵战打死几多英雄。尔有两锏,大约亦有六七十斤。今日去了盔甲,单跨战马,使鞭锏着处,看那个任得否?方显征场豪杰、干城武夫也。
叔宝曰:“此斗力矣,非斗智哉。吾若不允,尔则道吾怯。
即先脱盔甲,惟着贴身裹肚,在坡前单搦敬德交战。敬德亦卸去盔甲,勒马挥鞭,与叔宝两下鏖战。鞭来锏抵,人哄马嘶。那尉迟恭在马上,看秦叔宝使一对劈棱锏,端的是:
锏如大蟒摇山岳,铁气寒芒光闪烁。无锋刃,有棱角,水流涧下百工磨,火龙洞中十日琢。兽逢锏尾避其形,精遇锏尾虽脱壳。天下英雄避锏棱,征场勇敢防其恶。三尺刚镔腰下悬,四棱铁锏手中捉。使来使去电飞扬,一往一回星错落。饶君浑是铁妆成,遇着彼时皆丧剥。
那秦叔宝在马上,看尉迟敬德使两条鞭,怎见得:
鞭如北海龙离穴,舞动铮铮芒射结。九十斤,长九节,千年铁氛始融成,百炼真镔方打彻。阵中入敌敌亡身,塞上诛戎戎脑裂。鞭稍飞出将心惊,一道寒光人胆折。九股红绒腕下悬,两条龙尾倒垂挈。金铁物里最无伦,兵器丛中分外别。饶君任是遍铜身,如中其锋遂吐血。
秦王在高坡看着二人交战,又恐叔宝有失,遂无逃走之意。叔宝与敬德又斗二百余合,敬德谓叔宝曰:“人尚可战,马力乏矣。且于坡下略将战马控歇片时,再与你战。
叔宝勒马退于坡下,敬德自谓:“秦王立在坡上,不知走去,莫若抛却叔宝,却捉秦王请功。
勒马稍鞭,望秦王背后赶来。秦王即便走,叔宝在坡下控马,不见敬德,听得坡上人马嘶闹,自意:“胡汉莫非赚我在此,他去追捉我主公?
即上马直奔山坡来,果见敬德单马紧追,秦王向西北边走。约离四百步路,叔宝大惊,叫曰:“休得有伤吾主!
拍马从后赶来。
却说世民被敬德急追,走不到二里余,前至美良川,有虹霓涧,可阔数丈,水通蔚州,波浪甚急。世民走到此,无船可渡。欲勒马复回,敬德单骑将近。世民惊慌无措,仰天呼曰:“前有深涧阻拦,后有铁骑急追,世民若是有天子之分,此玉鬃马一跳而过;若无其分,连人带马落涧而亡。
祷毕,水势越紧,马前蹄忽陷,浸到衣襟。世民尽力着鞭,那马一跃飞过虹霓涧。世民大喜,勒马立于涧西,回顾本岸,敬德后追已到,叫曰:“敬德何不早归降?若无天意,此涧安能得渡?
敬德怒曰:“只尔有马,偏我无马?
即将乌骓勒辔,退二丈余,加上三鞭,那马一跳而过。世民拨马复走,敬德后追,秦叔宝赶到涧边,见水势深阔,其波隐隐,叔宝连叫数声:“神明可助秦琼去救主公!
勒动呼雷豹,一涌而过,直尾敬德骏后。敬德那里肯放。追及秦王,提起钢鞭,望秦王脑后打来。未知秦王性命如何?
敬德鞭稍已落,忽听头顶震响一声,其戴铁盔磕遮过二寸,敬德猛省,抽过鞭稍,自思:“昔日送我之人,曾道此盔出于异制。久遇圣君,必有剥落之应。吾未深信。今日恰好诚如彼言。莫非此人后当有天子福分。为吾真主乎?
遂睁开环眼,见秦王背上紫雾腾腾,红光闪烁,火云中不见秦王,却现一条怪物,牛头蛇体,蟹眼虾须,鱼鳞兽角,八爪拿云,曾在沧溟戏浪,却来坡上喷烟。敬德正在惊疑间,忽后头一骑马飞来,高声叫曰:“敬德不得无理!
敬德勒回马缰,与叔宝交战。二将又斗上数十合,忽见正北一队军来,却是唐将程知节,引兵来救。敬德曰:“将近黄昏,明日又战。
言毕,按辔缓缓而退,秦王亦自收兵归寨。后人有《古风》一篇,单赞三跳涧之事云:
隋政不纲君弱懦,天下苍生罹惨祸。
颠危四海贼寇多,城廓人民半凋落。
山后独夫刘武周,枭雄屹起骇诸侯。
高皇震怒旌旗出,白日交兵天地愁。
美良川上玉龙飞,豪杰挥鞭紧急追。
杀气撼摇山岳动,两边输赢鼙鼓催。
今来川畔良叹息,水面洪波无马迹。
当时事业已成空,绿杨枝上有寒日。
却说秦王回军,次日升帐,会集诸将佐,谓叔宝曰:“昨日之难,非足下相救,险些性命不保矣。
叔宝曰:“非主公之洪福,叔宝不能过虹霓涧也。
世民曰:“敬德英雄,果的不虚。尔众将但遇交锋之际,更宜谨慎。
诸将应诺,皆密志之。美良川之战也,秦王以叔宝功多,赐以黄金瓶一副,子女各一人。闻其用力过伤,吐衄血数升,亲为调药散与饮之。叔宝感泣曰:“臣不能与殿下平复敬德,今与臣重赏,又劳亲御药散,当效必死以报。
世民曰:“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若我肉可食,当割以啖汝。况女子、玉帛哉。
寻授右三统军。又以其余金银,各劳赏随进美良川之众。于是军中踊跃欢呼,皆愿死斗。
秦王正在赏劳,忽报:“郭孝恪往西突厥处罗可汗公干回。
秦王令召入,郭孝恪进见秦王,具说:“西突厥人雄马壮,可以结纳,用资兵势。今令副元帅挞嘿忽领兵五百,与臣同赴军中。过北突厥处,被臣设疑兵计,杀败北突厥之众。即今北突厥主遣入调回刘武周军。因遣挞嘿忽诈装为北军完颜百达,往归武周,就中立功。此人必尽心为主公行事。柏壁关定可夺取。
秦王喜不自胜,谓李靖曰:“若取得柏壁,金刚巢穴已失,不忧敬德不降也。
李靖曰:“主公可就此机会,遣敢死士五百,于左关山谷中,多张旗帜,设为疑兵,令人阳言唐兵大众暗袭太原府,使金刚知之,必撤兵回救武周。那时敬德孤军在此,纵兵围之,彼野无所掠,欲战不得,势迫众离,自当来降矣。
秦王从其计。史大奈曰:“小将愿往,俟邀截其众,可得全胜。
秦王即付壮军五百与之,整备去了。
且说敬德与寻相带领众军回柏壁见宋金刚。宋金刚问:“埋伏攻唐军,胜负如何?
敬德曰:“虽得小胜。秦王部下秦叔宝英雄善战,某连与交锋数日,不分胜负。
时金刚已知拼了魏刀儿,心下激恼,又闻敬德不能胜唐军,实怒恨之。魏刀儿众又谄金刚:“敬德与唐军对敌,全是卖弄,不肯力斗。
金刚信其言,谓敬德曰:“来日与唐将对敌,依还不胜,定以军法按之!
敬德徐徐而出。忽报:“辕门外一彪人来到,欲见元帅。
金刚令召入,其将扎枪下马,径入中军来见金刚曰:“小将北突厥处罗可汗部下首将完颜百达,今奉王命,差领五百精兵,来助将军共守柏壁关。
金刚大喜曰:“正在用人之际,又添北突厥人马来到,实天助吾破唐军也。
遂令宰杀牛马,稿(犒)赏大小三军。敬德退归本营,下令军中秣马整具,来日与唐军誓决死战。且看下节如何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