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姓氏
- 第一回 诸将佐具陈智略 李世民倡义起兵
- 第二回 陈孝意拒城死节 高君雅谋泄被诛
- 第三回 廖元赚取西河郡 世民罪斩高德儒
- 第四回 唐李渊登坛誓众 宋老生拒邑坚兵
- 第五回 严道宗谋说薛举 常仲兴兵败昌松
- 第七回 李密拥众寇东都 季珣死节箕山府
- 第八回 李世民兵会长安 段志贤单骑破虏
- 第九回 李世民深契李靖 王世充大破李密
- 第十回 杀翟让魏公据众 降李密王庆背隋
- 第十一回 李世民大破薛举 屈突通势尽归唐
- 第十二回 王世充金墉大战 李世民东都解围
- 第十三回 萧皇后进词侍宴 隋炀帝寝殿被弒
- 第十四回 隋侑帝南郊让位 孙伏伽御殿陈言
- 第十五回 徐世绩黎阳战败 王世充东都秉权
- 第十六回 王伯当劝谕魏公 唐高祖使迎李密
- 第十七回 窦建德乐城建号 薛仁杲泾州交兵
- 第十八回 李世民战败高墌 殷开山奋请从戎
- 第十九回 唐高祖征徐世绩 尧君素射李氏妻
- 第二十回 刘黑闼幽州救主 杨义臣魏县全朋
- 第二十一回 凌敬智说杨义臣 范愿受围刘黑闼
- 第二十二回 贾闰甫忠劝魏公 盛彦师计斩李密
- 第二十三回 贵兴河右困李轨 世充东都僭帝位
- 第二十四回 郑王缢死隋侗帝 朱粲兵败奔菊潭
- 第二十五回 范愿聊城破强敌 李靖军中用火计
- 第二十六回 范愿大战司马雄 义臣克日擒化及
- 第二十七回 窦建德大胜唐兵 秦叔宝锏打潘林
- 第二十八回 程知节用反间计 秦叔宝弃郑归唐
- 第二十九回 李世民结纳叔宝 宋金刚寇打并州
- 第三十回 尉迟恭大战唐兵 刘武周威震关中
- 第三十一回 敬德大战美良川 世民遣将攻蒲坂
- 第三十二回 秦王乘夜窥柏壁 敬德部兵救并州
- 第三十三回 美良川锏鞭逞战 三跳涧勒马飞度
- 第三十四回 世民计袭柏壁关 唐主竟诛刘文静
- 第三十五回 李文纪上表辞官 刘树义袭封尚主
- 第三十六回 李世绩十面埋伏 尉迟恭孤城守节
- 第三十七回 秦王誓纳尉迟恭 世充怒斩李公逸
- 第三十八回 杨振兴计拒秦王 丘行恭阵战郑昊
- 第三十九回 李靖议守高平隘 世充兵救羊角城
- 第四十回 王君廓攻拔轘辕 李世民大战长堤
- 第四十一回 丘行恭单骑救主 段志贤匹马鏖兵
- 第四十二回 单雄信割袍断义 尉迟恭刬马输忠
- 第四十三回 窦建德兵救世充 小秦王箭射殷狄
- 第四十四回 世充用贿谗凌敬 秦王定计破建德
- 第四十五回 杨武威生擒窦建德 李世民怒斩单雄信
- 第四十六回 五六烟尘归阙下 十八学士登瀛洲
- 第四十七回 王孝恭兴兵征萧铣 黄君汉列阵战苏胡
- 第四十八回 戴布帻萧铣纳降 设祭坛黑闼兴兵
- 第四十九回 李世民洺水交兵 罗士信相州死节
- 第五十回 黑闼战败投突厥 元璹持节使颉利
- 第五十一回 田留安义守魏州 刘黑闼囚诣昌乐
- 第五十二回 大亮招谕张善安 孝恭义斩辅公祏
- 第五十三回 元吉定计图秦王 建成称罪见高祖
- 第五十四回 秦王承诏征突厥 张谨调兵战颉利
- 第五十五回 建成画计邀元吉 叔宝拥盾救秦王
- 第五十六回 尉迟恭义辞建成 程知节忠劝世民
- 第五十七回 玄武门秦王射建成 临湖殿敬德诛元吉
- 第五十八回 李世民南面登基 孙伏伽禁中献玺
- 第五十九回 唐太宗论功封爵 孔颖达陈义讲经
- 第六十回 冯酋长扰乱岭南 崔仁师鞠狱青州
- 第六十一回 李百药奏出宫女 唐太宗分任廷臣
- 第六十二回 薛延陀分兵入寇 北颉利遣使请粮
- 第六十三回 张公谨献策阙下 李世绩兵出云中
- 第六十四回 苏阿力石城争功 唐李靖阴山建绩
- 第六十五回 苏厄失设计擒颉利 张宝相获俘会李靖
- 第六十六回 张玄素上书谏太宗 封德彝排言斥魏征
- 第六十七回 唐太宗避暑九成宫 张公瑾哀闻辰日哭
- 第六十八回 侯君集左骑破虏 李药师两路分兵
- 第六十九回 侯君集冒雪驱兵 任成王飞骑斩虏
- 第七十回 高甑生计诬李靖 唐太宗分任诸王
- 第七十一回 马周上章陈王道 魏征进疏法唐虞
- 第七十二回 唐太宗大兴文学 侯君集兴师讨罪
- 第七十三回 李思摩大战薛延陀 徐世绩兵救阿思力
- 第七十四回 唐太宗省疾魏征 干太子娱乐元昌
- 第七十五回 魏王定计夺东宫 无忌预谋立太子
- 第七十六回 贞观中君臣论治 高丽国部将专权
- 第七十七回 唐太宗御驾征东 薛仁贵洛阳投军
- 第七十八回 李世绩大战盖牟郡 王大度智取卑沙城
- 第七十九回 程名振单马擒丽将 王道宗溃围退辽兵
- 第八十回 薛仁贵斩将立功 董世雄部兵解围
- 第八十一回 李思摩臂伤流矢 唐太宗白岩鏖兵
- 第八十二回 董世雄诈献降书 鲁揭里开城纳款
- 第八十三回 李世绩兵进安市城 薛仁贵智取黄龙坡
- 第八十四回 高延寿列阵战唐兵 薛仁贵夺围救主将
- 第八十五回 高延寿纳降李世绩 盖苏文保举束顶汉
- 第八十六回 王道宗筑土攻安市 程名振持兵出绿水
- 第八十七回 卢汉三建安死节 盖苏文铁勒征兵
- 第八十八回 白袍将百步穿杨 唐太宗独契英雄
- 第八十九回 张总管二路取石城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
- 第九十回 长孙臣劝回銮驾 唐太宗坐享太平
『唐书志传通俗演义』第十五回 徐世绩黎阳战败 王世充东都秉权
- 本章共 2.5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却说近属诸侯驰奏:“宇文化及残虐百姓,大兵将近长安。
唐主早朝,使臣具表奏上。唐主因与群臣议曰:“逆贼宇文化及,先弒其君于江都,又毒死少帝于魏县,称孤改号,淫乱后宫,却又领兵西入关中,侵朕境界。若不问罪致讨,后世难为臣子之戒。
特命秦王李世民帅精兵十万往征之,令弟淮安王李神通副之。秦王领了上命,出于教场,选点人马,关给器具,号令三军:“如临战退缩及闻鼓不进、闻金不止者,俱斩。
秦王号令已毕,李靖进策曰:“逆臣宇文化及,领着炀帝部下一十万精兵未可轻迎。莫若遣人传檄诸郡,令魏公李密攻其右,夏主建德袭其左,郑主世充蹑其后,我之大兵拒其前。贼人势逼,不战而疲矣。
秦王大喜,即遣使者赍书,前往诸郡,会知众诸侯,共诛逆贼。使者领命去讫。秦王下令将佐,拔寨离了长安,前抵关中,与众诸侯相会。有诗为证:
千里霜威金钺重,三秋风色马蹄轻。
谁人共挽天河水,一洗中原战血腥!
却说东都闻宇文化及大兵西来,上下震惧。及会秦王世民檄书,集众诸侯于关中,共讨化及,越王侗与众计议。有盖琮者上疏,请说李密,与之合势以拒化及。恭帝问其群下可否?元文都、卢楚以为此策极善,越王即使琮赍敕书赐密,赦其前罪。琮领命,辞越王,径往巩洛来见李密。李密正会众将,程咬金、裴弘基、罗士信、孟让、贾闰甫等,缮甲兵、修军器,以备宇文化及之兵。忽报:“东都越王遣使命来。
密召入,盖琮赍上诏书,赦除密罪,复加封密为太尉、尚书令、东南道行台大元帅,率军前讨宇文化及。密接诏大喜,重待盖琮,即上表乞降,请灭化及,以赎罪谢过。乃领大兵,出拒西路,以遏化及。
哨骑报入魏国,宇文化及众党闻知,皆惧李密兵锐,不敢西向,劝化及北趋黎阳。化及从之,引大小三军,离却魏地,前抵黎阳界。守镇黎阳县者,乃密将徐世绩,听得化及兵近,引众迎敌。化及大军于平川摆开阵势,亲自出马,身穿衮龙袍、黄金铠甲,两边打起龙凤日月旗,一班将佐齐齐布列左右。对阵中徐世绩一骑当先,大骂曰:“弒君逆贼!盗窃名器,罪弗容诛!今日不受快刀,尚自敢耀武扬威。一朝事败,加之极刑,亦难平其恨也!
化及大怒,顾谓诸将曰:“谁敢出马先擒此辈?
言未毕,一骑飞出,众视之,乃化及爱将王铁佛,骤马捻枪,直取世绩。世绩绰枪来迎。两下金鼓齐鸣,二人鏖战十余合,化及阵中刘汝和出,助战夹功世绩。世绩军士单少,化及人马众盛,世绩抵敌不住,拨回马望本阵而走。王铁佛、张汝和二支兵掩杀过来,世绩大败,不敢复回黎阳,引残兵望西走保仓城。化及大军渡河袭了黎阳,纵兵围仓城水泄不通。世绩率众军悉力拒守,差人取救于李密。
李密听得黎阳受围,自部兵救之。密军壁于清淇,差人入仓城知会世绩,以烽火相应。密与众议曰:“此贼不必与战。即目东有江都之兵蹑其后,西有唐主之众控其前,北有窦建德邀其中,旁有我挫其锋。如今之计,莫若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牵之数月,彼野无所掠,退无积聚,其众自疲。然后乘虚击之,化及首级可致麾下矣。
众然其计,遂按兵不出。化及督军攻打,会李密巡营至河,与化及隔水而语,数之曰:“你本匈奴皂隶,世承受隋恩,炀帝弒父弒兄,实尔父宇文述画策为之。尔父子受帝厚惠,恩无以加。今炀帝失德于天下,君之昆仲,帏幄宠臣,不能舍死而谏,反起弒逆之谋,祸延其子,淫乱宫闱,暴虐下民。此天地人神共怒,无所不容,将欲何往!
化及默然良久,瞋目大言曰:“今日与尔论相杀事,何须作书语耶?
密顾左右曰:“此庸夫图为帝,吾当折’驱之!
乃以轻骑五百,焚其攻具,火终夜不灭。令人探化及粮尽,仍遣人伪与化及连和,许赠粮。化及大喜曰:“李密见约,吾无患矣。
既而密馈不至,化及将黄安曰:“密为人奸诈百出,不可凭信而饵其计。可出兵示战。
化及然之,遂盛修攻具,进逼仓城。秋七月,密见化及军连围城数月不退,令人举烽火,自率众驰入化及中军。化及两壁箭如雨至,密左股中流矢,逃回。
黄昏时,徐世绩于仓城见烽火起,率健骑五千,从化及营背杀来。裴行俨引骁果数千,渡河攻其前。两下俱出,与化及军大战童山下。化及前后受敌,将士死者大半,走保汲县。密复纵兵追之,化及势穷,粮食殆尽,差人入汲都求军粮,又遣使拷掠东都吏民,以责米粟。其通守王轨等被之逼迫,不堪其弊,乃同官吏将东郡诣密请降。化及闻知大惊,部下军士离心,只得引余众复北趋魏县。人报李密,密曰:“化及无能为也。
其将陈智略、张章仁等,率所部归密,前后折踵。密亦还兵巩洛,留世绩以备化及。具表遣使往东都奏知,并将执得化及逆党于弘达以献。恭帝大悦,引见其使,册拜密太尉、尚书令,实封魏公,俟平化及,入朝辅政。表徐世绩为右武侯、大将军。使者赍诏回见李密。李密与众接了诏书,受封已毕,遣人招抚东都。化及余党苏威闻此消息,即领其众来降李密。密素识其人,虚心礼之。威初不言帝室艰难,惟再三蹈舞,称:“不图今日复睹圣明。
时人鄙之。密会集诸将佐,欲候入东都朝见隋主。
且说东都元文都奏隋主,欲遣使迎密。隋人皆喜,世充独曰:“文都辈刀笔吏耳。吾观其势,久必为李密所擒。且吾军士屡与密战,杀其父兄、子弟前后已多,若入朝见隋主,必授之以大任。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
世充此言欲以激怒其众,使之不从文都议。文都知之忧惧,与心腹人卢楚商议。卢楚曰:“众人之中,惟世充勇敢,来日入朝,可伏甲士于午门诛之。其下不足虑矣。
文都喜,从其谋。准备甲士数百,俟谋世充。段达知其事,以告世充。世充怒曰:“逆党反欲害我耶?
即率精壮一千人,夜袭含嘉门。文都入奉隋主,御殿听的外面喊声不绝,人报:“世充勒兵杀进来。
文都大惊,闭门拒守。世充引兵攻破太阳门,得入,杀侍官卢楚。隋主使人问世充:“称兵攻劫,欲何为?
世充下马谢曰:“元文都与卢楚横见规图,欲谋陷害。请诛文都,臣甘从刑典。
帝默然。段达在旁,不由上意,即令人执文都。文都见帝哭曰:“臣本无大罪,世充何得妄杀人?
帝曰:“卿如不往自理,寡人亦难保矣。
段达曰:“汝起谋欲害世充,何谓无罪!
叱左右送世充。隋主恸哭遣之。世充骂曰:“逆贼亦来见我!
自下手杀之,及其诸子。段达开门纳世充。世充恐其有谋,悉遣人更代宿卫者,然后入见帝,谢曰:“文都等欲召李密,以危社稷。疾臣与他志不合,深积猜嫌。迫于救死,不暇闻奏。臣不得已为之,有惊陛下,罪该万死!
时世充被发为誓,词泪俱发,隋主以为诚,亦用温言慰之,以世充为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世充权倾朝廷,移居尚书省,使兄世挥入居禁中,子弟咸典兵马,隋主拱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