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祖皇帝 第一函 太祖皇帝丁未年至乙卯年
- ├ 目录
- ├ 前言
- ├ 凡例
- ├ 第一册 丁未年至庚戌年
- ├ 第二册 辛亥年至癸丑年
- ├ 第三册 癸丑年至甲寅年
- └ 第四册 乙卯年
- 太祖皇帝 第二函 太祖皇帝天命元年正月至天命四年十二月
- ├ 第五册 天命元年至二年
- ├ 第六册 天命三年正月至闰四月
- ├ 第七册 天命三年五月至十二月
- ├ 第八册 天命四年正月至三月
- ├ 第九册 天命四年三月至五月
- ├ 第十册 天命四年五月至六月
- ├ 第十一册 天命四年七月
- ├ 第十二册 天命四年八月
- └ 第十三册 天命四年九月至十二月
- 太祖皇帝 第三函 太祖皇帝天命五年正月至天命六年五月
- ├ 第十四册 天命五年正月至三月
- ├ 第十五册 天命五年四月至六月
- ├ 第十六册 天命五年七月至九月
- ├ 第十七册 天命五年九月至六年闰二月
- ├ 第十八册 天命六年闰二月至三月
- ├ 第十九册 天命六年三月
- ├ 第二十册 天命六年三月至四月
- ├ 第二十一册 天命六年四月至五月
- └ 第二十二册 天命六年五月
- 太祖皇帝 第四函 太祖皇帝天命六年六月至十二月
- ├ 第二十三册 天命六年六月
- ├ 第二十四册 天命六年七月
- ├ 第二十五册 天命六年八月
- ├ 第二十六册 天命六年九月
- ├ 第二十七册 天命六年九月至十月
- ├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 ├ 第二十九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
- ├ 第三十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
- └ 第三十一册 天命六年十二月
- 太祖皇帝 第五函 太祖皇帝天命七年正月至六月
- ├ 第三十二册 天命七年正月
- ├ 第三十三册 天命七年正月
- ├ 第三十四册 天命七年正月至二月
- ├ 第三十五册 天命七年二月
- ├ 第三十六册 天命七年二月
- ├ 第三十七册 天命七年二月
- ├ 第三十八册 天命七年三月
- ├ 第三十九册 天命七年三月
- ├ 第四十册 天命七年三月至四月
- ├ 第四十一册 天命七年四月至六月
- └ 第四十二册 天命七年六月
- 太祖皇帝 第六函 太祖皇帝天命八年正月至五月
- ├ 第四十三册 天命八年正月
- ├ 第四十四册 天命八年正月至二月
- ├ 第四十五册 天命八年二月
- ├ 第四十六册 天命八年二月至三月
- ├ 第四十七册 天命八年三月
- ├ 第四十八册 天命八年三月至四月
- ├ 第四十九册 天命八年四月
- └ 第五十册 天命八年四月至五月
- 太祖皇帝 第七函 太祖皇帝天命八年五月至九月
- ├ 第五十一册 天命八年五月
- ├ 第五十二册 天命八年五月
- ├ 第五十三册 天命八年五月至六月
- ├ 第五十四册 天命八年六月
- ├ 第五十五册 天命八年六月
- ├ 第五十六册 天命八年六月至七月
- ├ 第五十七册 天命八年七月
- ├ 第五十八册 天命八年七月至八月
- └ 第五十九册 天命八年九月
- 太祖皇帝 第八函 太祖皇帝天命九年正月至天命十年十一月
- ├ 第六十册 天命九年正月
- ├ 第六十一册 天命九年正月至六月
- ├ 第六十二册 天命九年
- ├ 第六十三册 天命九年
- ├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
- ├ 第六十五册 天命十年四月至八月
- └ 第六十六册 天命十年八月至十月
- 太祖皇帝 第九函 太祖皇帝天命十年①至天命十一年八月
- ├ 第六十七册 天命十年
- ├ 第六十八册 天命十年
- ├ 第六十九册 天命十年
- ├ 第七十册 天命十年
- ├ 第七十一册 天命十一年三月至六月
- └ 第七十二册 天命十一年六月至八月
- 太祖皇帝 第十函 太祖皇帝天命年月不全档
- ├ 第七十三册 所记天命事十三件○1
- ├ 第七十四册 记天命朝事十二件均无年月
- ├ 第七十五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 ├ 第七十六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 ├ 第七十七册 从臣发誓书(无年月)
- ├ 第七十八册 众臣发誓书(无年月)
- ├ 第七十九册 族档(无年月)
- ├ 第八十册 族档(无年月)
- └ 第八十一册 族档(无年月)
- 太宗皇帝 第一函 太宗皇帝天聪元年正月至十二月
- ├ 目录
- ├ 第一册 天聪元年正月至二月
- ├ 第二册 天聪元年三月至四月
- ├ 第三册 天聪元年四月
- ├ 第四册 天聪元年四月
- ├ 第五册 天聪元年四月至五月
- ├ 第六册 天聪元年五月至六月
- ├ 第七册 天聪元年七月至八月
- └ 第八册 天聪元年九月至十二月
- 太宗皇帝 第二函 太宗皇帝天聪二年正月至十二月
- ├ 第九册 天聪二年正月至三月
- ├ 第十册 天聪二年三月至八月
- ├ 第十一册 天聪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
- ├ 第十二册 天总二年毛文龙等处来文六件
- ├ 第十三册 天聪二年八月至十月
- ├ 第十四册 天聪二年十二月
- └ 第十五册 天聪颁发汉官臣敕书
- 太宗皇帝 第三函 太宗皇帝天聪三年正月至十二月
- ├ 第十六册 天聪三年正月至七月
- ├ 第十七册 天聪三年七月至十月
- ├ 第十八册 天聪三年十月至十一月
- ├ 第十九册 天聪三年十一月
- └ 第二十册 天聪三年十二月
- 太宗皇帝 第四函 太宗皇帝天聪四年正月至四月
- ├ 第二十一册 天聪四年正月
- ├ 第二十二册 天聪四年正月至二月
- ├ 第二十三册 天聪四年二月
- ├ 第二十四册 天聪四年二月
- ├ 第二十五册 天聪四年三月
- ├ 第二十六册 天聪四年三月至四月
- └ 第二十七册 天聪四年四月
- 太宗皇帝 第五函 太宗皇帝天聪四年王月至十二月
- ├ 第二十八册 天聪四年五月
- ├ 第二十九册 天聪四年五月至六月
- ├ 第三十册 天聪四年六月
- ├ 第三十一册 天聪四年六月至七月
- ├ 第三十二册 天聪四年八月至十二月
- └ 第三十三册 天聪四年颁发满汉官员敕书
- 太宗皇帝 第六函 太宗皇帝天聪五年正月至八月
- ├ 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
- ├ 第三十五册 天聪五年二月至三月
- ├ 第三十六册 天聪五年三月至四月
- ├ 第三十七册 天聪五年四月
- ├ 第三十八册 天聪五年四月至七月
- └ 第三十九册 天聪五年七月至八月
- 太宗皇帝 七函 太宗皇帝天聪五年八月至十二月
- ├ 第四十册 天聪五年八月至九月
- ├ 第四十一册 天聪五年九月
- ├ 第四十二册 天聪五年十月
- ├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
- └ 第四十四册 天聪五年十二月
- 太宗皇帝 第八函 太宗皇帝天聪六年正月至二月
- ├ 第四十五册 天聪六年正月
- ├ 第四十六册 天聪六年正月
- ├ 第四十七册 天聪六年正月
- ├ 第四十八册 天聪六年正月
- ├ 第四十九册 天聪六年二月
- └ 第五十册 天聪六年二月
- 太宗皇帝 第九函 太宗皇帝天聪六年三月至六月
- ├ 第五十一册 天聪六年三月至四月
- ├ 第五十二册 天聪六年四月
- ├ 第五十三册 天聪六年五月
- ├ 第五十四册 天聪六年六月
- ├ 第五十五册 天聪六年六月
- └ 第五十六册 天聪六年六月
- 太宗皇帝 第十函 太宗皇帝天聪六年七月至十二月
- ├ 第五十七册 天聪六年七月至八月
- ├ 第五十八册 天聪六年八月至九月
- ├ 第五十九册 天聪六年十月
- ├ 第六十册 天聪六年十一月至十二月
- └ 第六十一册 天聪朝事六件无年月
- 太宗皇帝 第十一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①正月至三月
- ├ 第一册 崇德元年正月
- ├ 第二册 崇德元年二月
- ├ 第三册 崇德元年二月
- ├ 第四册 崇德元年二月
- ├ 第五册 崇德元年三月
- └ 第六册 崇德元年三月
- 太宗皇帝 第十二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四月至五月
- ├ 第七册 崇德元年四月
- ├ 第八册 崇德元年四月
- ├ 第九册 崇德元年四月
- ├ 第十册 崇德元年五月
- ├ 第十一册 崇德元年五月
- └ 第十二册 崇德元年五月
- 太宗皇帝 第十三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五月至六月
- ├ 第十三册 崇德元年五月
- ├ 第十四册 崇德元年五月
- ├ 第十五册 崇德元年六月
- ├ 第十六册 崇德元年六月
- ├ 第十七册 崇德元年六月
- └ 第十八册 崇德元年六月
- 太宗皇帝 第十四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七月至八月
- ├ 第十九册 崇德元年七月
- ├ 第二十册 崇德元年七月
- ├ 第二十一册 崇德元年七月
- ├ 第二十二册 崇德元年七月
- ├ 第二十三册 崇德元年七月
- ├ 第二十四册 崇德元年八月
- └ 第二十五册 崇德元年八月
- 太宗皇帝 第十五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九月至十月
- ├ 第二十六册 崇德元年九月
- ├ 第二十七册 崇德元年九月
- ├ 第二十八册 崇德元年九月
- ├ 第二十九册 崇德元年十月
- ├ 第三十册 崇德元年十月
- ├ 第三十一册 崇德元年十月
- └ 第三十二册 崇德元年十月
- 太宗皇帝 第十六函 太宗皇帝崇德元年十一月至十二月
- ├ 第三十三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 ├ 第三十四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 ├ 第三十五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 ├ 第三十六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 ├ 第三十七册 崇德元年十一月
- ├ 第三十八册 崇德元年十二月
- └ 《满文老档》人名、地名索引
『满文老档』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
- 本章共 2.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第三十四册 天聪五年正月
天聪五年正月初一日,以土谢图汗衣敝衣,乃赐貂镶黄缎貂皮裹皮袄。
是日,扎鲁特部内齐、尚嘉布、额依德、根度尔、桑图、桑古儿、哈巴盖、鄂儿博克、索尼等来朝,各进马一、以来朝礼,以所携之酒,进汗先饮。其所进马匹,一匹未纳,尽数却
之。
是日,汗召土谢图额驸及格格入内,列筵二十,宴之。
初二日,嘎尔玛黄台吉使者五人来朝,进马一。
初三日,土谢图额驸、格格请汗、两大贝勒、台吉等至其下榻所,宰牛三、羊二十,宴之其以设宴礼,献汗鞍马一,空马一,貂镶皮袄一;大贝勒空马一,貂镶皮袄一;莽古尔泰贝
勒空马一,貂镶皮袄一。汗纳鞍马,却其一马及皮袄。大贝勒,莽古尔泰贝勒各纳马一,皮袄却之。
天聪五年正月初四日,五哥遣来之使者马云贤还,遣我使者生员齐变龙、魏朝青等人,与之往。彼等所赍书云:“金国汗致书刘府兄弟。尔自远方送来之物,悉已收受。兹送二马,礼物虽微少,聊表心意,当其收之。再者,令尔禁止尔方人在我处采参,若我猎户遇之,庶民尚不晓我等和好,互相劫掠戕害,则不善也。尔言不可公开贸易,可由朝鲜贸易等语,所言良是。尔需何物,可暗中遣人至我处。我所需之物,亦暗中遣人至尔处。尔言及尔贵母、弟及子等,所言诚是,拟将尔母迁至我处,并将诸弟、子等一并带来。”赏马云贤狐皮端罩一,银十两。
初六日,扎鲁特部内齐、巴雅尔图、戴青等,及巴林部满珠习礼还。以其还礼,赐内齐和巴雅尔图、戴青、满珠习礼等各处皮一。其馀小台吉等未与。
是日,土谢图额驸之子巴迪里还,以其还礼,赐给缎三,毛青布十,袖盔镌花镀金之明甲一,雕鞍辔、雕撒袋一。
初七日,图梅贝勒还。以其还礼,赐貂镶皮袄一,无袖开岔蟒缎长褂一,雕花腰带一,雕鞍辔一,袖盔镀金之明甲一,镶金佛头貂帽银酒海一。送至五里外,宰牛二羊四,煮二十只麅子内,宴之。初八日,喀喇沁部沙木巴塔布囊、西兰图等来朝汗。沙木巴献马一,五只羊肉;西兰图献马一,鹰一,虎皮一。汗纳羊及鹰,馀未纳即却之。
十一日,喀喇沁部侍卫贝勒庚格儿、色棱色讷克、乌勒哲依图四人来朝,庆贺元旦。侍卫贝勒庚格儿献驼一、马一;色棱献马一、鹰一;色讷克献马一;乌勒哲依图献马一。未纳,
悉却之。
十三日,致阿鲁部四贝勒书云:“天聪汗传谕四子部落:尔等来归,欲与我统壹,但闻尔等来後,前曾来云,虽政法一,竟行盗贼之事而驱赶牧群以去等玉器。若敖汉、奈曼、巴林、
扎鲁特、科尔沁合谋,赶走尔等牧群,尔等牧群岂能馀哉?原有邪恶之念未除,恣意胡为,乃尔之罪孽!”
是日,喀喇沁部沙木巴塔布囊、西兰图、王喇嘛还,以其还礼,赐沙木巴塔布囊腰刀一及粮十石;赐西兰图撒袋一,粮十石;赐王喇嘛明甲胄。
十六日,科尔沁部达尔汉巴图鲁还,以其还礼,汗赐貂皮端罩一,蟒缎一,缎三,毛青布十,红毡一,袖盔镌花镀金之明甲一,插箭镀金雕撒袋一,镀金雕鞍■一,茶十包,烟十刀。
是日,阿鲁部鄂木布台吉、阿喇诺木齐来朝,庆贺元旦。以来朝礼,宰牛三羊六进宴。是宴也,汗升其门楼,召众台吉及土谢图额驸至,宴之。在宴所献牲畜数:鄂木布台吉献马十三,驼一;阿喇诺木齐献马二、驼二。汗纳阿喇诺木齐二马,二驼;鄂木布台吉五马,剩馀八马一驼,不纳,却之。
是日,科尔沁部哈坦巴图鲁欲来朝,庆贺元旦。困二兄已去,部中无主,遂未前来,遣其子拜斯噶尔来拜见汗,进二马,尽纳之。
十七日,扎赖特部色本墨尔根台吉来朝,庆贺元旦,进四马一驼,纳其二马,却二马一驼。
二十三日,喀喇沁部多诺依衮济、博济巴克什、阿索特部阿济鼐使者,共七人至。伊等告曰:“明国使者曾来侦探,为阿济鼐捕获,欲解之来,多诺依衮济不从,遣三百人随去贸易,乃尽为明人所杀,仅有六人逃回。故不得安居,即前来投汗,已至纳里特河。”
二十四日,喀喇沁部鄂木布台吉来朝,庆贺元旦,进一马。
二十五日,以土谢图额驸及格格来朝礼,汗、莽古尔泰贝勒、诸台吉大臣等集於文馆赐物。所赐物品数目:蟒缎、倭缎十、大缎十,小缎八十,毛青布五百,红毡十,百两银盆一和百两银釜一,六十两酒海一,罔十两茶桶一及金杯一对,银杯二,银壶一,银人杯一,玉杯二,金十两,珍珠十两,虎豹皮十,海獭、水獭皮二十,装杂物皮箱二,装金線绒皮箱二烟一百刀,茶一百包,琥珀素珠一,梅檀素珠砗磲石素珠一,琥珀匣一,素琥珀一,珊瑚一,方水晶三,圆水晶一,金耳挖一,银匠人二对。赐格格随从六女子缎七,毛青布五十,命格格酌情分给之。
二十六日,汗室赐土谢图额驸、格格物品。赐与额驸貂镶貂皮裹倭缎皮袄一,钉金佛貂帽猞猁狲皮端罩一,豹皮端罩一,衬衣一,锏赤金腰带一,插有弓箭之锏赤金撒袋一,靴袜一只,雕鞍二,袖盔镌花之明甲三,补子甲七,合计甲十,镀金酒海一,镀金大瓶一,镀金壶一,蟒缎、倭缎、大缎十五,小缎十五,合计缎三十,毛青布一百,茶五十包,烟五十刀,红毡二,柜四。赐格格钉金花云珠长褂、朝服披领一对,缝长褂朝服披领一对,後钉上等金云郑及金佛全貂帽一,黑貂皮端罩一,衬
衣一,靴两只,金大荷包一,嵌东珠玛瑙项圈金耳坠二对,嵌琥珀青金石珠一,钉珠捻子一对。格格及额驸来时所进牲畜,却其半。汗、福晋所纳物品:汗纳马七,皮袄一,帽一及貂皮端罩一。两福晋各纳羊五十、牛五,次貂皮端罩一。
二十九日,遣往皮岛之生员齐变龙还。五哥使者汉人名为萧定策者未携物,空手而来。汗送五哥二马,未受,复又携归。使者还时,给齐变龙绸四,绿斜皮三,水银二斤,烟五十把,白糖十斤,姜一斤。给随行厮役魏朝青银十两,毛青布十,针二包。烟五十把,白糖五斤。
三十日,以送土谢图额驸及格格礼,汗召之入内,宰牛一羊二,列筵二十,宴之。汗以送行礼,赐格格貂镶皮袄一,蟒缎长褂一,嵌琥珀珊瑚素珠一,大琥珀一,各色妆缎、金丝绒片一皮箱,三层雕鞍马一。赐额驸镶边黄缎皮袄一,锏金辔、鞦常素鞍马一。赐毕,汗欲远送,因闻有出痘消息,不宜远送,率诸福晋送至院门。送别之时,格格落泪。汗遣库尔禅巴克什劝曰:“莫哭,归宁不宜哭!若宜哭,父我哭乎?”格格止泪起行,命熟识台吉大臣等送至十里外,宰牛二羊七,宴之。复由阿马泰贝勒、阿济格阿哥、达尔汉额驸、和硕图额驸及色勒阿哥、喀克都里等磅出边,宰牛二羊五宴之。送给一牛四羊於境外食用。此档内未载入八旗诸贝勒所送物品。命希福巴克什送额驸和格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