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自序
- 实用时期
- └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 ├ 第一节 画之起源
- └ 第二节 画之成立
- 礼教时期
- ├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 │ ├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 │ └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 └ 第三章 汉之画学
- ├ 第五节 概况
- ├ 第六节 画迹
- ├ 第七节 画家
- └ 第八节 画论
- 宗教化时期
- ├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 │ ├ 第九节 概况
- │ ├ 第十节 画迹
- │ ├ 第十一节 画家
- │ └ 第十二节 画论
- ├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 │ ├ 第十三节 概况
- │ ├ 第十四节 画迹
- │ ├ 第十五节 画家
- │ └ 第十六节 画论
- ├ 第六章 隋之画学
- │ ├ 第十七节 概况
- │ ├ 第十八节 画迹
- │ ├ 第十九节 画家
- │ └ 第二十节 画论
- ├ 第七章 唐之画学
- │ ├ 第二十一节 概况
- │ ├ 第二十二节 画迹
- │ ├ 第二十三节 画家
- │ └ 第二十四节 画论
- └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 ├ 第二十五节 概况
- ├ 第二十六节 画迹
- ├ 第二十七节 画家
- └ 第二十八节 画论
- 文学化时期
- ├ 第九章 宋之画学
- │ ├ 第二十九节 概况
- │ ├ 第三十节 画迹
- │ ├ 第三十一节 画家
- │ └ 第三十二节 画论
- ├ 第十章 元之画学
- │ ├ 第三十三节 概况
- │ ├ 第三十四节 画迹
- │ ├ 第三十五节 画家
- │ └ 第三十六节 画论
- ├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 │ ├ 第三十七节 概况
- │ ├ 第三十八节 画迹
- │ ├ 第三十九节 画家
- │ └ 第四十节 画论
- └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 ├ 第四十一节 概况
- ├ 第四十二节 画迹
- ├ 第四十三节 画家
- └ 第四十四节 画论
『中国画学全史』第二十五节 概况
- 本章共 3.3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唐代艺术,如百花怒放,极其灿烂之观。洎乎五代,兵燹叠遭,未免减色。然从表面而概观,似呈衰落之象;若就里面而遍察,则有特达之点。兹分为纵的五代,及横的十国而述之。
五代 五代国祚,梁为较久。且直继唐后,文艺尚存唐风,图画之事,较有可述。其余四代,享祚短,兵乱多,从事于图画者虽不乏人,然已不为人所注意,卒多湮没;如汉,则竟无一人焉。
梁 朱温乘乱窃国,不知提倡文艺,然当时贵族中,颇有好绘事者。于兢、赵嵓、刘彦齐、张图等,皆极著名。于兢以梁国相,善画牡丹,一艺之专,尚无影响于当世。驸马赵嵓,及千牛卫将军刘彦齐,不惟善画,于鉴赏之道,尤极精研。赵氏尝延致画士胡翼、王殷为其食客,在府中品第画迹之优劣,劣者辄以水刷粉涂去其病,时人谓之赵家画选场。刘氏画竹为时所称,世族豪右,秘藏书画,虽不及赵氏之盛;然以重鉴赏故,罗致名迹,不啻千卷。其所品藻,无勿精当,时有唐朝吴道子手梁朝刘彦齐眼之称。张将军图,善泼墨,作山水,不由师授,亦不法古,自成一体,尤长大像,盖天授也。梁龙德中,洛阳广爱寺沙门义暄,置金币邀四方奇笔,画山门两壁。时处士跋异,号为高手,乃来应募。异方草定画样,图忽从其后,长揖而言曰:知跋君敏手,因来赞贰。异方自负,乃笑答曰:顾、陆吾曹之友也,岂须赞贰。图愿绘右壁,不假朽约,搦管挥写,倏忽成折腰报事师者,从以三鬼。异乃瞪目踧踖,惊拱而言曰:子岂非张将军乎?图捉管厉声曰:然。异雍容谢,且谓此二壁,非异所能为,遂引退。图亦不让。然跋异固善佛道鬼神称绝艺;被张排斥后,又在福先寺画大殿护法善神。方为朽约,忽一人来,自言姓李,滑台人,善画罗汉,乡里呼吾为李罗汉。今当与汝对画,一角技巧。异恐其为张图之流,固让西壁与之。异乃竭精伫思,意与笔会,屹成一神,侍从严毅,又设色鲜丽。李氏纵观异画,见其精妙入神,非己所及,不觉手足失措。由是异大有得色,夸诧曰:昔见败于张将军,今取捷于李罗汉。于此可见当时画家竞争之烈,与道释人物画之风行。顾所谓道释人物者,已不专重形象,一以笔墨之精钝巧拙分优劣也。至若山水则荆浩、关仝实为代表作家。荆因五季多故,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尝画山水树石以自适。关为其弟子,有出蓝之美。二氏皆以隐君子放浪山水间,所作山水,往往上突巍峰,下瞰穷谷,类有高古雄浑之气势,盖其地理上环境使然也。我国山水,自顾、陆发明以来,郑、展起而一变。由人物画背景,而为精意台阁之山水,用笔取景,一以精工细密是尚。及唐王维、张璪、毕宏、郑虔等出,又变其精工细密之风,而为淡逸平远。入五代,荆、关崛起,又变淡逸平远而为高古雄浑矣。
综之,梁代绘画,道释、山水皆有特长,道释以张、跋为著,大起竞美之风;山水以荆、关为首,穷极变化之妙。而赵、刘二氏精于鉴赏,则又可见当时贵族之好尚。
后唐 李克用以沙陀入主中原,北方外族,固多与中原人相交接,故当时画家者流,多契丹人。在中国者,如李赞华、胡瓌皆甚著名。李、胡善写胡地景物,放牧弋猎诸类,汉人亦往往有学之者,李玄应、玄审兄弟是也。此外画家,如袁善鱼,李夫人善墨竹,皆号专艺。
晋 晋以契丹兴,以契丹亡,兴亡匆匆,绝少文物之可称。有名当时之画家,王仁寿、胡严徵二人而已。二氏皆善道释人物及鞍马。
周 周较晋享祚稍久,且以世宗英明,武功文教,皆有可观。时有施璘者,以善画生竹称绝技;而释智蕴之佛像,释德符之松柏,亦称独步。
十国 史家认梁唐晋汉周五代为正统,然其间各据一方,先后称帝称王者,厥有十国。其土地之大,虽不及五代;但诸国享祚久者八十余年,少亦二十余年,较诸五代之更易匆匆,其治乱实有殊也。故如吴南唐前蜀后蜀吴越等国,关于图画之史实,皆有足述者,而南唐前蜀后蜀尤盛。
南唐 南唐地据江南,山水佳丽,风尚文美,典午流风,时未全堕。其君主多好绘事,恩宠画士,故名家辈出,其在他方者,亦多相继来归,为翰林待诏。顾闳中、竹梦松、高太冲、朱澄、周文矩、曹仲玄、卫贤、王齐翰、唐希雅等,皆其中之翘楚。保大十五年元旦,大雪,上召太弟以下登楼张宴,咸命赋诗而图绘之。御容,高太冲主之;楼阁宫殿,朱澄主之;自太弟以下,侍臣法部,丝竹周文矩主之;雪竹寒林,董源主之;池沼禽鱼,徐崇嗣主之;图成,无非绝笔。后主煜,政治之暇,尤畜意丹青,其画樛曲遒劲,如寒松霜竹,时号金错刀画,周文矩、唐希雅等咸好而学之,瘦硬战掣,风神有余,实树画院之异帜。时王族中如李景道、李景游等,亦醉心王谢风流,裙屐宴游,往往形之图画,景道所作会友图,一时人物见于燕集之际,不减山阴兰亭。五代兵乱方剧,而南唐以政治地理之便宜,独得以文艺相尚如此。待诏各有专技,曹仲玄擅长道释,尝受命画建业佛寺之座壁,凡八九年而始成,细密精雅,江左推为第一;周文矩之冕服车器人物,极似唐之周昉;是皆以个人之绝艺,供奉其上,享一时之荣名而已,对于后世画学,实无甚影响。求其名于当时而有影响于后世者,尚不在待诏中人也。钟陵徐熙,善花果,意不在似,而神韵生动,论者谓为如太史公之于文,杜少陵之于诗。盖自来作花果者,大抵以色彩晕染而成;惟熙以落墨写其枝叶蕊萼,后略傅色,故其画超逸古雅,非人能及,孙崇嗣、崇勋、崇矩等,皆能克绍祖风;而崇嗣且因以特创所谓没骨法者。于是江南徐氏没骨画法,与当时前蜀之黄氏双勾画法相对峙,在我国花鸟画中各树一帜焉。此外,院外画家之著名者,如江夏梅行思工斗鸡,北海郭乾晖工鸷鸟,江南杨辉工鱼,义兴丁谦、南昌李颇则工竹,而耿先生童氏则以闺秀称画家,然无甚影响,不具述。
蜀 蜀为西僻之国,立于五代兵乱范围之外,自为政教,颇称平治。其主又往往奖励绘画,设官分职,以礼画士,于是一时名家,多充供奉祗候。其未被礼致者,则亦高鸣野间。绘事之盛,较之南唐实有过之。前蜀之高道兴、房从真、宋艺、杜龟等,皆以善人物道释待诏翰院。而李昇之山水,滕昌祐之花鸟,释贯休之释道,尤称绝艺。李写山水,心师造化,意出先贤,笔法类李思训,而清丽过之;气韵比王右丞,而幽闲似之。蜀中人重其画,号为“小李将军”。滕氏未常专师,唯对物写生,以似为功,花鸟草虫,皆极其妙。其画蝉蝶,谓之点画,有类唐之陆果;其画折枝,用色鲜妍,有类唐之边鸾。贯休画师阎立本,而胡貌梵相,别具匠心,是亦于人物画中之有创造者也。后蜀翰院待诏,名家蔚然。赵德玄、忠义父子,黄筌、居宝父子,蒲师训、延昌父子,阮知诲、惟德父子,以及高从遇、李文才、张攻、杜敬安等,皆其卓卓者。诸家兼善人物山水鬼神花木;以特长论,则赵氏之楼台殿阁,黄氏之花鸟草虫,蒲师训之水,阮知诲之士女,时称独步。就中尤以黄氏之花鸟画为最有关系于我国画学。盖筌之花鸟画,能尽神悉态,其法先行勾勒,后填色彩,与江南徐氏之没骨画法,绝然不同。后世宗之,称为双勾法。其子居实、居寀,均能世其家学而光大之。于是我国花鸟画,遂分二大脉。黄派盛行于后蜀之院内,徐派高鸣于南唐之院外。徐体没骨渍染,旨趣轻淡野逸;黄体钩勒填彩,旨趣浓艳富丽。以山水为例:徐体可为南宗;黄体可为北宗也。此外画家之在院外者,如杜楷善山水,孔嵩善龙水,周行通善鹰犬羊雁,而道士李寿仪、释令宗,亦有名于时。
吴越 吴越王钱镠以善画墨竹称,其王族中之以画名者,则有钱仁熙、钱侒等。盖吴越在五代时,亦称治平之国,得有闲暇,讲究绘事。其地又比邻南唐,江山秀媚,皆足以奋发人民之美术思想,故其士夫画家,亦有著者。惟以道释教盛行境内故,画家亦以擅长道释人物为多数。如罗塞翁之羊,程凝之鹤,张质之田家风物,史琼之雉兔,张及之之犬马,则可称专诣之作;然皆不成家数,于我国画学,无甚关系。
要之,就五代画学之大势论,纵的以五代为一组,梁最盛;横的以十国为一组,南唐前后蜀最盛。实则南唐称盛于南,两蜀称盛于西,建业成都厥为五代图画之府。而中原又以板荡不宁,无以安置画士,适驱诸画士适彼乐土,西走蜀而南走唐。至据绘画之应用论,因道释教之流行,道释人物画,应用最广;画家亦以擅长道释人物画为最多。惟就技术论,则道释人物画,一承唐贤旧绪,多尚摹写,无新著之进步;而徐黄之花鸟画,与荆、关之山水画,则皆能别创宗派,工夺造化,名当时而范后世,于我国画史,占极重要之位置焉。

五代画学之大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