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自序
- 实用时期
- └ 第一章 画之起源与成立
- ├ 第一节 画之起源
- └ 第二节 画之成立
- 礼教时期
- ├ 第二章 夏商周秦之画学
- │ ├ 第三节 图画应用与三代政教
- │ └ 第四节 周秦间之画家
- └ 第三章 汉之画学
- ├ 第五节 概况
- ├ 第六节 画迹
- ├ 第七节 画家
- └ 第八节 画论
- 宗教化时期
- ├ 第四章 魏晋之画学
- │ ├ 第九节 概况
- │ ├ 第十节 画迹
- │ ├ 第十一节 画家
- │ └ 第十二节 画论
- ├ 第五章 南北朝之画学
- │ ├ 第十三节 概况
- │ ├ 第十四节 画迹
- │ ├ 第十五节 画家
- │ └ 第十六节 画论
- ├ 第六章 隋之画学
- │ ├ 第十七节 概况
- │ ├ 第十八节 画迹
- │ ├ 第十九节 画家
- │ └ 第二十节 画论
- ├ 第七章 唐之画学
- │ ├ 第二十一节 概况
- │ ├ 第二十二节 画迹
- │ ├ 第二十三节 画家
- │ └ 第二十四节 画论
- └ 第八章 五代之画学
- ├ 第二十五节 概况
- ├ 第二十六节 画迹
- ├ 第二十七节 画家
- └ 第二十八节 画论
- 文学化时期
- ├ 第九章 宋之画学
- │ ├ 第二十九节 概况
- │ ├ 第三十节 画迹
- │ ├ 第三十一节 画家
- │ └ 第三十二节 画论
- ├ 第十章 元之画学
- │ ├ 第三十三节 概况
- │ ├ 第三十四节 画迹
- │ ├ 第三十五节 画家
- │ └ 第三十六节 画论
- ├ 第十一章 明之画学
- │ ├ 第三十七节 概况
- │ ├ 第三十八节 画迹
- │ ├ 第三十九节 画家
- │ └ 第四十节 画论
- └ 第十二章 清之画学
- ├ 第四十一节 概况
- ├ 第四十二节 画迹
- ├ 第四十三节 画家
- └ 第四十四节 画论
『中国画学全史』第十九节 画家
- 本章共 88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杨隋统一中国,为时甚促,画家者流,除为南北朝之遗产,及入唐而始著名之作家外,史籍所载,以为隋代画家者,亦有二十余人之多。夏侯朗曾绘三礼图,杨契丹、蔡生以善写佛像名,江志笔力劲健,风韵顿挫,模山拟石,妙得其真。至若陈善见之遒媚温润,王仲舒之精淑婉润,皆为名辈所推。解悰、刘龙、刘乌、程瓒等,亦时能手。其最著者,则如:
郑法士 郑本周大都督左员外侍郎建中将军,封长社县子,入隋授中散大夫,画师张僧繇,当时已称高第;其后得名益著。尤长人物,至冠缨佩带,无不有法;而仪矩风度,取象其人。虽流水浮云,率无定态,笔端之妙,亦能形容。论者谓江左自僧繇以降,法士独步云。其弟法轮,子德文,皆能克承家学。
展子虔 展氏历仕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善画,尤长人物山水,人物描法甚细,山水咫尺千里,画马亦入神:立马有走势,卧马则腹有腾骧起跃势。时与董伯仁并名。
阎毗 阎,榆林盛乐人。父庆,周上柱国宁州刺史,进位柱国晋公。毗七岁袭爵石保县公。武帝命尚清都公主,拜仪同三司。隋炀帝时,拜朝散大夫,领将作少监。画笔精极,炀帝盛修军器,以毗性巧,谙练旧事,诏典其职,凡辇路车舆,多所增损;长城运河等役,皆总其事。后从帝征辽东,至高阳卒,时年五十,赠殿内监。
董展 董字伯仁,以字行,汝南人,多才艺,乡里号为智海。官至光禄大夫,殿中将军。善画,与展子虔齐名。画无祖述,动笔形似,笔外有情,楼台人物尤妙,杂画亦多巧赡。
孙尚子 孙官睦州建德县尉,与郑法士同师张氏。郑以人物楼台称伯,而孙则善魑魅魍魉,参灵酌妙,善为战笔之体,甚有气力。其鞍马树石,几胜法士云。
上所论列者,皆为中国人;当时因佛教之盛行,外国僧侣之来中国以画名者甚多。尉迟跋质那善画外国风俗及佛像,擅名当时,今所谓大尉迟僧者是也。跋摩那尝于增敬寺宝月殿北壁,自作罗汉,及定光佛像,每至夕,能放神光云。玄畅主成都之大石寺,迦佛陀住嵩山之少林寺,昙摩拙叉则自文帝时自天竺来,遍礼中国阿育王塔,至成都大石寺,以空中所见,貌十二神像焉,是皆当时外国僧侣来中国之善画者。其画各有新奇处;且自佛教神像外,多作外国风俗人物,于当时图画颇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