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卷一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卷二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卷三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卷四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漳州罗汉琛禅师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卷五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卷六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卷七
 - ├ 天台韶国师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瑞鹿先禅师
 - 卷八
 - ├ 圆通缘德禅师
 - ├ 南塔光涌禅师
 - ├ 洞山守初禅师
 - └ 南安岩严尊者
 - 卷九
 - ├ 龙牙居遁禅师
 - ├ 永明智觉禅师
 - └ 云居简禅师
 - 卷十
 - ├ 重云晖禅师
 - ├ 瑞龙璋禅师
 - ├ 林阳端禅师
 - ├ 双峰钦禅师
 - ├ 九峰诠禅师
 - └ 龟洋忠禅师
 - 卷十一
 - ├ 洞山聪禅师
 - ├ 雪窦显禅师
 - └ 天衣怀禅师
 - 卷十二
 - └ 荐福古禅师
 - 卷十三
 - ├ 福昌善禅师
 - └ 大阳延禅师
 - 卷十四
 - ├ 神鼎諲禅师
 - ├ 谷山崇禅师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卷十五
 - ├ 衡岳泉禅师
 - └ 法华举禅师
 - 卷十六
 - ├ 广慧琏禅师
 - └ 翠岩芝禅师
 - 卷十七
 - ├ 浮山远禅师
 - ├ 投子青禅师
 - └ 天宁楷禅师
 - 卷十八
 - ├ 大觉琏禅师
 - └ 兴化铣禅师
 - 卷十九
 - ├ 余杭政禅师
 - └ 西余端禅师
 - 卷二十
 - ├ 言法华
 - └ 华严隆禅师
 - 卷二十一
 - └ 慈明禅师
 - 卷二十二
 - ├ 黄龙南禅师
 - └ 云峰悦禅师
 - 卷二十三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卷二十四
 - ├ 仰山伟禅师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卷二十五
 - ├ 大沩真如喆禅师
 - ├ 云居祐禅师
 - ├ 隆庆闲禅师
 - └ 云盖智禅师
 - 卷二十六
 - ├ 圆通讷禅师
 - ├ 净因臻禅师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延恩安禅师
 - 卷二十七
 - ├ 明教嵩禅师
 - ├ 蒋山元禅师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卷二十八
 - ├ 法昌遇禅师
 - ├ 杨岐会禅师
 - └ 白云端禅师
 - 卷二十九
 - ├ 大通本禅师
 - ├ 报本元禅师
 - ├ 禾山普禅师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卷三十
 - ├ 宝峰英禅师
 - ├ 保宁玑禅师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补
 - ├ 五祖演禅师
 - ├ 云岩新禅师
 - └ 南岳石头志庵主
 
『禅林僧宝传』白云端禅师
- 本章共 919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禅师名守端。生衡州葛氏(或云周氏)。幼工翰墨。不喜处俗。依茶陵郁公剃发。年二十余。参颙禅师(或鹏禅师)。颙殁。会公嗣居焉。一见端奇之。每与语终夕。一日忽问。上人受业师。端曰。茶陵郁和尚。曰。吾闻其过溪有省。作偈甚奇。能记之否。端即诵曰。我有神珠一颗。日夜被尘羁锁(或云常被尘劳羁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青山万朵。会大笑起去。端愕视左右。通夕不寐。明日求入室。咨询其事。时方岁旦。会曰。汝见昨日作夜狐者乎。端曰。见之。会曰。汝一筹不及渠。端又大骇。曰何谓也。会曰。渠爱人笑。汝怕人笑。端于是大悟。于言下辞去遍游。庐山圆通讷禅师。见之自以为不及。举住江州承天。名声爆耀。又让圆通以居之。而自处东堂。端时年二十八。自以前辈让善丛林。责己甚重。故敬严临众。以公灭私。于是宗风大振。未几讷公厌闲寂。郡守至。自陈客情。太守恻然目端。端笑唯唯而已。明日升座曰。昔法眼禅师。有偈曰。难难难。是遣情难。情尽圆明一颗寒。方便遣情犹不是。更除方便太无端。大众且道。情作么生遣。喝一喝下座。负包去。一众大惊。挽之不可。遂渡江。夏于五祖之闲房。舒州小刹。号法华。住持者如笼中鸟。不忘飞去。舒守闻端高风。欲以观其人。移文请以居之。端欣然杖策来。衲子至无所容。士大夫贤之。迁居白云海会。升座顾视曰。鼓声未击已前。山僧未登座之际。好个古佛样子。若人向此荐得。可谓古释迦不前。今弥勒不后。更听三寸舌头上。带出来底。早已参差。须有辩参差眼。方救得完全。有么。乃曰。更与汝老婆。开口时。末上一句正道著。举步时末上一步。正踏著。为什么鼻孔不正。为寻常见鼻孔顽了。所以不肯发心。今日劝诸人。发却去。良久曰一。便下座。其门风峻拔如此。僧请问。慧超问法眼。如何是佛。曰汝是慧超。端作偈。示之曰。一文大光钱。买得个油糍。吃放肚里了。当下便不饥。又问。僧问云门。如何是透法身句。曰。北斗里藏身。端又作偈曰。九衢公子游花惯。未第贫儒感慨多。冷地看他人富贵。等闲无耐幞头何。
赞曰。杨岐天纵神悟。善人游戏三昧。喜勘验衲子。有古尊宿之遗风。庆历以来。号称宗师。而白云妙年俊辩。胆气精锐。克肖前懿。至于应世。则唾涕名位。说法则荡除知见。乃又逸格。如大沩之有寂子。玄沙之有琛公。临济法道未甚寂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