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卷一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卷二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卷三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卷四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漳州罗汉琛禅师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卷五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卷六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卷七
- ├ 天台韶国师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瑞鹿先禅师
- 卷八
- ├ 圆通缘德禅师
- ├ 南塔光涌禅师
- ├ 洞山守初禅师
- └ 南安岩严尊者
- 卷九
- ├ 龙牙居遁禅师
- ├ 永明智觉禅师
- └ 云居简禅师
- 卷十
- ├ 重云晖禅师
- ├ 瑞龙璋禅师
- ├ 林阳端禅师
- ├ 双峰钦禅师
- ├ 九峰诠禅师
- └ 龟洋忠禅师
- 卷十一
- ├ 洞山聪禅师
- ├ 雪窦显禅师
- └ 天衣怀禅师
- 卷十二
- └ 荐福古禅师
- 卷十三
- ├ 福昌善禅师
- └ 大阳延禅师
- 卷十四
- ├ 神鼎諲禅师
- ├ 谷山崇禅师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卷十五
- ├ 衡岳泉禅师
- └ 法华举禅师
- 卷十六
- ├ 广慧琏禅师
- └ 翠岩芝禅师
- 卷十七
- ├ 浮山远禅师
- ├ 投子青禅师
- └ 天宁楷禅师
- 卷十八
- ├ 大觉琏禅师
- └ 兴化铣禅师
- 卷十九
- ├ 余杭政禅师
- └ 西余端禅师
- 卷二十
- ├ 言法华
- └ 华严隆禅师
- 卷二十一
- └ 慈明禅师
- 卷二十二
- ├ 黄龙南禅师
- └ 云峰悦禅师
- 卷二十三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卷二十四
- ├ 仰山伟禅师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卷二十五
- ├ 大沩真如喆禅师
- ├ 云居祐禅师
- ├ 隆庆闲禅师
- └ 云盖智禅师
- 卷二十六
- ├ 圆通讷禅师
- ├ 净因臻禅师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延恩安禅师
- 卷二十七
- ├ 明教嵩禅师
- ├ 蒋山元禅师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卷二十八
- ├ 法昌遇禅师
- ├ 杨岐会禅师
- └ 白云端禅师
- 卷二十九
- ├ 大通本禅师
- ├ 报本元禅师
- ├ 禾山普禅师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卷三十
- ├ 宝峰英禅师
- ├ 保宁玑禅师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补
- ├ 五祖演禅师
- ├ 云岩新禅师
- └ 南岳石头志庵主
『禅林僧宝传』法华举禅师
- 本章共 1.6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禅师名全举。汾阳昭公之嗣也。初住龙舒之法华寺。后移居白云之海会寺。为人精严。谅直饱参。汾阳特称之。自出并汾。遍诣名山。初谒荆南福昌善禅师。善问曰。回互不回互。对曰总不与么。曰为什么已吃福昌棒。对曰。一家有事百家忙。曰脱空漫语。对曰调琴澄太古。琢句体全真。又谒公安远禅师。远问作么生是伽蓝。对曰深山藏独虎。浅草露群蛇。曰作么生是伽蓝中人。对曰青松盖不匝。黄叶岂能遮。曰道什么。对曰。少年曾决龙蛇阵。老倒还听稚子歌。曰一句两句。云开月露作么生。对曰。照破祖师关。又谒延寿贤禅师。贤问。海竭人亡作么生。对曰毒蛇不咬人。曰为何如此。对曰风引溪云断。泉冲石径斜。又谒夹山真首座。真曰还见么。对曰万事全无。曰还不见么。对曰千般皆在手。举曰。首座未见澄散圣时如何。曰湖南江西。又问见后如何。曰江西湖南。举曰。却共首座一般耶。曰打草蛇惊。对曰终不捏怪。又谒福严承禅师。承问。作么生是圆融之相。对曰。木人岭上休相觑。石女溪边更不迷。举却问。如何是福严圆融之相。曰老病寻常事。龙钟没好时。又问。融即不问。如何是圆。曰法界广无边。承曰。不圆不融时如何。对曰。虚空无对面。鸟道绝东西。又问。狸奴白牯却知有。三世诸佛为什么不知有。如何是三世诸佛不知有。曰。只为太惺惺。进曰。如何是狸奴白牯却知有。曰争怪得伊。又谒石霜慈明禅师。慈明问。作么生是向上一窍。对曰二窍俱明。曰还见七十二峰么。对曰有甚掩处。曰道什么。对曰。今日触忤和尚。慈明便打。举曰。作什么。曰将谓是收番猛将。元来是行间小卒。对曰。雅淡呈秋色。馨香喷月华。又谒大愚芝禅师。芝问。古人见桃花。意作么生。对曰。曲不藏直。曰那个且从。这个作么生。对曰。市中拾得宝。比邻那得知。曰上座还知么。对曰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不献诗。曰作家诗客。对曰一条红线两人牵。曰玄沙道谛当。又作么生。对曰。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曰恰是。对曰。楼阁凌云势。峰峦叠翠层。又谒玉涧林禅师。林曰。北斗藏身事已彰。法身从此露堂堂。云门赚杀他家子。直至而今乱度量。曰我作此偈。天下人不肯。上座肯么。对曰。争敢。曰作么生。对曰。清晨升宝座。应不让南能。又谒栖贤諟禅师。问如何是佛。曰张三李四。进曰意旨如何。曰胡饼有甚汁。又谒五祖戒禅师。戒问。作么生是绝羁绊底人。对曰反手把笼头。曰却是作家。对曰背鞭打不著。曰为什么上来下去。对曰甚处见上来下去。戒便打。举曰。一言无别路。千里不逢人。又谒翠峰素禅师。素曰。风穴道。嘶风木马缘无绊。背角泥牛痛下鞭。如何。对曰。翻身师子生狞甚。谁敢当头露爪牙。曰放汝一线道。对曰七颠八倒。曰收。对曰了。又谒雪窦显禅师。显问。牛吃草。草吃牛。对曰。回头欲就尾。已隔万重关。曰应知无背面。要须常现前。对曰。验在目前。曰自领出去。又谒西湖西峰庵主。主曰。绝顶西峰路。峻机谁敢攀。超然凡圣外。瞥隔两重关。举便问。如何是两重关。曰月从东出。日向西没。对曰。庵主未见明招时如何。曰满盏油难尽。进曰见后如何。曰多心易得干。举机辩。如电砰雷射。不可把玩。诸方畏服。号举道者。自住持多夜参曰。诸上座。吾门之事。多少奇特。拥之不聚。推之不散。可谓活鱍鱍地。只欠承当在。虽然如此。有一人不肯在。且道不肯底人。具什么眼目。若于遮里甄别得出。山僧让禅床与上座。若也甄别不出。掷拄杖云。看取。又曰。僧家以寂住为本。岂可观州猎县。看山门境致过时。盖为生死事大。所以古人到一处所。见个村院主也须问过。如今兄弟。往往蹉过。不肯递相博问。昔龙牙问德山鉴公。仗剑取师头时如何。鉴便引颈。龙牙曰。头落也。鉴便休去。莫是德山无机锋么。为当别有道理。良久曰。德山引颈。龙牙献剑。举殁时七十余。塔于海会。
赞曰无为子曰。生者人之所贵死者人之所畏。耻者人之所避。而泉不贵其贵。不畏其畏。不避其避。此其所以如是。吾不知其真。吾不知其伪。将质之于天地。方是时。丛林以肃严相尚。沙门以修洁相高。一有指目。重为愧耻。故泉有以矫之耳。其号泉大道。若非苟然。举公名著丛林。如薛仁贵著白袍。西平王著锦帽。真勇于道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