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 重刊禅林僧宝传序
- ├ 重刻禅林僧宝传序
- └ 禅林僧宝传引
- 卷一
- └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青原六世)
- 卷二
- └ 韶州云门大慈云弘明禅师
- 卷三
- ├ 汝州风穴沼禅师
- ├ 汝州首山念禅师
- └ 汾州太子昭禅师
- 卷四
- ├ 福州玄沙备禅师
- ├ 漳州罗汉琛禅师
- └ 金陵清凉益禅师(法眼)
- 卷五
- ├ 潭州石霜诸禅师
- ├ 邵武龙湖闻禅师
- ├ 筠州九峰虔禅师
- └ 吉州禾山殷禅师
- 卷六
- ├ 云居宏觉膺禅师
- └ 澧州洛浦安禅师
- 卷七
- ├ 天台韶国师
- ├ 筠州九峰玄禅师
- ├ 南康云居齐禅师
- └ 瑞鹿先禅师
- 卷八
- ├ 圆通缘德禅师
- ├ 南塔光涌禅师
- ├ 洞山守初禅师
- └ 南安岩严尊者
- 卷九
- ├ 龙牙居遁禅师
- ├ 永明智觉禅师
- └ 云居简禅师
- 卷十
- ├ 重云晖禅师
- ├ 瑞龙璋禅师
- ├ 林阳端禅师
- ├ 双峰钦禅师
- ├ 九峰诠禅师
- └ 龟洋忠禅师
- 卷十一
- ├ 洞山聪禅师
- ├ 雪窦显禅师
- └ 天衣怀禅师
- 卷十二
- └ 荐福古禅师
- 卷十三
- ├ 福昌善禅师
- └ 大阳延禅师
- 卷十四
- ├ 神鼎諲禅师
- ├ 谷山崇禅师
- └ 慧林圆照本禅师
- 卷十五
- ├ 衡岳泉禅师
- └ 法华举禅师
- 卷十六
- ├ 广慧琏禅师
- └ 翠岩芝禅师
- 卷十七
- ├ 浮山远禅师
- ├ 投子青禅师
- └ 天宁楷禅师
- 卷十八
- ├ 大觉琏禅师
- └ 兴化铣禅师
- 卷十九
- ├ 余杭政禅师
- └ 西余端禅师
- 卷二十
- ├ 言法华
- └ 华严隆禅师
- 卷二十一
- └ 慈明禅师
- 卷二十二
- ├ 黄龙南禅师
- └ 云峰悦禅师
- 卷二十三
- ├ 黄龙宝觉心禅师
- └ 泐潭真净文禅师
- 卷二十四
- ├ 仰山伟禅师
- └ 东林照觉总禅师
- 卷二十五
- ├ 大沩真如喆禅师
- ├ 云居祐禅师
- ├ 隆庆闲禅师
- └ 云盖智禅师
- 卷二十六
- ├ 圆通讷禅师
- ├ 净因臻禅师
- ├ 法云圆通秀禅师
- └ 延恩安禅师
- 卷二十七
- ├ 明教嵩禅师
- ├ 蒋山元禅师
- └ 金山达观颖禅师
- 卷二十八
- ├ 法昌遇禅师
- ├ 杨岐会禅师
- └ 白云端禅师
- 卷二十九
- ├ 大通本禅师
- ├ 报本元禅师
- ├ 禾山普禅师
- └ 云居佛印元禅师
- 卷三十
- ├ 宝峰英禅师
- ├ 保宁玑禅师
- └ 黄龙佛寿清禅师
- 补
- ├ 五祖演禅师
- ├ 云岩新禅师
- └ 南岳石头志庵主
『禅林僧宝传』重刊禅林僧宝传序
- 本章共 703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禅林僧宝传者。宋宣和初。新昌觉范禅师之所撰次也。觉范尝读唐宋高僧传。以道宣精于律。而文非所长。赞宁博于学。而识几于暗。其于为书。往往如户昏按捡。不可以属读。乃慨然有志于论述。凡经行诸方。见夫博大秀杰之衲。能袒肩以荷大法者。必手录而藏之。后居湘西之谷山。遂尽发所藏。依仿司马迁史传。各为赞辞。合八十有一人。分为三十卷。而题以今名。亦既锓梓以传。积有岁月。二十年来。南北兵兴。在在焚毁。是书之存。十不一二。南宗禅师定公。时住大慈名刹。慨念末学晚辈。不见至道之大全。古人之大体。因取其书。重刊而广布之。且以序文属予。俾书始末。传之永久。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而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迁盖因之以作史记。而言与事具焉。觉范是书。既编五宗之训言。复著诸老之行事。而于世系入道之由。临终明验之际。无不谨书而备录。盖听言以事观。既书其所言。固当兼录其行事。觉范可谓得迁之矩度矣。而或者则曰。迁盖世间之言。而觉范则出世间者也。出世间之道。以心而传心。彼言语文字。非道之至也。于此而不能以无滞。则自心光明。且因之而壅蔽。其于道乎。何有是大不。然为佛氏之学者。固非即言语文字以为道。而亦非离言语文字以入道。观夫从上西竺东震诸师。固有兼通三藏。力弘心宗者矣。若马鸣龙树。永嘉圭峰是也。学者苟不致力于斯。而徒以拨去言语文字为禅。冥心默照为妙。则先佛之微言。宗师之规范。或几乎熄矣。觉范为是惧而撰此书。南宗亦为是惧而刊布之。欲使天下禅林。咸法前辈之宗纲。而所言所履。与传八十一人者。同归于一道。则是书之流传。岂曰小补之哉。传曰。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又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后之览者勉之哉。洪武六年腊月八日九灵山人戴良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