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第一回申孝思他乡卧病周敦礼苦口施方
- 第二回智玉楼偶成绝句谢杏村巧断奇冤
- 第三回作假券杨村行霸悬明镜开府惩奸
- 第四回李金华茅店思亲杜雨亭荒村养静
- 第五回紫竹院对月谈心绿杨溪盘膝观水
- 第六回谈三教一脉归源借四书群儒讲学
- 第七回闹禅林仆人仗义开圣教大众归心
- 第八回遇同乡逢凶化吉述往事入耳惊心
- 第九回娶双媳同胞分产养二子老叟伤心
- 第十回尽朋情因财设计听妇言显报通灵
- 第十一回父怜子带泪求神妇劝夫舍身立戒
- 第十二回灶主前立归正路灯光下坐待佳音
- 第十三回不得志客寓挥毫为求心禅堂请教
- 第十四回登法坛沙弥受戒说真谛乞士参禅
- 第十五回讲因果大众惊心说菩提沙门叩问
- 第十六回辞高僧偶逢店主访故友力劝农人
- 第十七回大施舍惠及穷民善说词罪归县牧
- 第十八回开新例善士恤贫改旧章穷民向化
- 第十九回申元德夜梦神医黄诚斋默求佛力
- 第二十回遭阴险幸逢乞丐施毒手误害亲生
- 第二十一回兄为弟竭力求方母因子苦思成疾
- 第二十二回黄孝子割股医亲陶万一良言劝妹
- 第二十三回辨是非众议惊人闻物议直言劝母
- 第二十四回立后嗣苦心用尽借他人数语陈明
- 第二十五回论闲言农人破弊修圣醮信女听经
- 第二十六回醮棚中老媪示众古道畔义士观风
- 第二十七回伤心诗孝思搁笔离母计毛胜传书
- 第二十八回作谣言央人代笔写回信大义参天
- 第二十九回讲家书承泽回心谒禅林陶同议馆
- 第三十回立新塾古刹延师回故乡禅林饯别
- 第三十一回客寓中直言立训行船上带醉闲谈
- 第三十二回养素舫欣赏良言衍庆堂乐观善语
- 第三十三回设法坛尊行三教垂慈训化及百工
- 第三十四回柏载厚立志修心申孝思正言训侄
- 第三十五回王笃生婉言劝友申应铸立愿放生
- 第三十六回江宁府同兴善社回龙涧力辟邪门
- 第三十七回崇正教引邪归正放生灵起死回生
- 第三十八回戒杀生杀生受报劝归正归正获安
- 第三十九回辨理欲邪正分明论是非死生立判
- 第四十回搜道要旁门露相讲心学正教归元
- 第四十一回八里桥计杀谢古三家店大战坤奇
- 第四十二回赵乾德发心助战杜鉴泉出榜招安
- 第四十三回借回军凯歌复奏赉圣诏荣任高升
- 第四十四回回故乡险遭贼劫被大难重励冰操
- 第四十五回难中难重逢命案错又错大破奇冤
- 第四十六回见州主细诉奇缘谕平民同归大化
- 第四十七回逢乞丐仗义恤孤避凶锋舍财怜寡
- 第四十八回毒妇人自遇毒缘善男子终获善报
- 第四十九回谒丛林诚心拜忏寓德水立志谋生
- 第五十回冯助善遇事惊心李金华携朋就馆
- 第五十一回立规模以古为型闲谈论如神暗助
- 第五十二回论天良信口谈天观法谕诚心问法
- 第五十三回道法中与僧无异宦场上惟利有灵
- 第五十四回明灯下细论忠奸照壁前详观政教
- 第五十五回佳徒弟才高责重酸秀才弊大心穷
- 第五十六回齐宗正戒人诟讼喻太初劝友完婚
- 第五十七回敦大义代友迎亲念旧恩抚孤送葬
- 第五十八回听友言一心归隐奉亲命双孝入庠
- 第五十九回郑子厚诚心求教贺淑媛竭力报恩
- 第六十回义中孝上格天心儒内仙往生佛国
- 第六十一回紫竹院杜淦显灵会试场金华获报
- 第六十二回保和殿承恩及第十间房挟势霸婚
- 第六十三回苦奔波沿途私访大显耀奉旨亲迎
- 第六十四回大慈悲金钟度世广劝化竹笔传奇
『金钟传』第六十二回保和殿承恩及第十间房挟势霸婚
- 本章共 2.6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李金华闻知准其补考,依然病不能起,甚是急躁。不料急躁太过,不汗涌出,【金华为世病急切关心,使尽多少血汗,犹恐医世无补。】渐觉清爽。到了过午,便可行动。养了一夜,精神少足,【天之将兴斯文也,不然。一夜养功,曷能少足乎。】即同郑立身进场补考。将后二场卷子补齐交卷回寓,不在话下。
且说杜清阅其补考文章,尤觉风神。【头场出自立身摹仿师笔,此乃金华自作,文虽不传约皆不朽之奇文。救世之神笔也,阅正学说者,当如杜清阅卷,另具只眼。】胡升更觉爱慕,奈皆系补考,不宜前列,遂定了王笃生的会元。【能体天心,早定天榜。】申孝思第二,【次申大义,念念孝思。】赵守廉第三,【三明大节,有守有为。】谢子莲第四,【四解大智,莲蕊生香。】黄诚斋第五。【五取大信,实孝实弟。】至于黄心斋、谢联桂、高化成、方正品、智玉田、周相贤、庆六谦、申应钟皆在榜中。【自种心田,同声相应。】定榜已毕,五鼓发出。
李金华等闻听炮响,莫不心惊。不时报喜的报到,报了一个满堂红。【一点赤心,遍满天下。】惟李金华、郑立身中在榜尾,无不欢喜。及至保和殿殿试,钦定黄心斋为状元,【名压一时,孝贯千古。】申孝思为榜眼,【点破眼目。】李金华为探花。【金名文字,华于日月。】其次诸人共入翰苑。
考试已毕,李金华甚觉欢悦。申孝思出于意外之想,亦乐之不禁。黄心斋奉旨游街,观者无不称赞。【跨马游街非寻常可比咸谓骏马上是谁家俊秀,非作惊天动地事业。善庄之黄孝于乎,非立念佛会黄玉桂之贤孙乎。】
胡升前见李金华会试文章,心甚不忘,后见李金华又在青年,便起了招婿之念。【不惟爱才,兼爱其貌。】胡升之女亦是才貌两全,现已二十四岁,故未轻配于人。胡升主意既定,便央人到十间房题婚。其人到了十间房,与李金华相见,言及来意。【头次题婚,尚在礼中。】李金华道:“弟婚姻早定,万难从命,即乞兄台善为说辞,幸甚幸甚!”那人道:“既如此说,便当照实回复,但不知兄台定婚何处,姓甚名谁?望祈明示,以便回明。”李金华遂将贺淑媛家居何处,其父何名,告知来人。那人一一记清,告辞而去。
见了胡升,备述李金华之言。胡升道:“好一后生,不察时务,竟敢不从,余岂放过!今既如此,改日再定。”
到了次日,又差人来见李金华。【二次再题,便出礼外。】李金华仍如前言。其人回覆胡升。胡升复差人访贺家一节,是真是虚。后来探知真实。胡升道:“吾千金小姐,反不如个妓者!李金华处事如此,足见其学问全是一片假的!然老夫央人前去说明,如不成婚,甚觉羞辱。”【自取之辱耳。】便又差人来见李金华,【何其自轻如此。】直言不隐。说李金华不自尊重,泥于妓者,【造作恶语,当入拔舌地狱。】擅敢不从师长之意,甚是可恶。如允此事还可,如不允,当奏明圣上备言其举止不端。【自己端否。】李金华闻此,大笑道:“他何以知贺淑媛为妓?即为妓者,与他何干?我娶妓者,与他何辱?况贺淑媛贞节不二,德堪千古。【金华口中,从未赞美淑媛,今挟势逼人,不得不证明其淑媛德。】我一生最不服上水船。【金华目中那有权贵。】他既言奏明圣上我便闭门听参。我能为善者贱奴,断不为恶者贵客。【不但令权势怀惭,即来使亦觉没趣。】尊兄回去,告明卑意,勿得隐瞒。请罢!”来人闻言羞臊而去。见了胡升,备言其详。胡升大怒。【可谓老羞变怒。】
次日天明,便入朝奏明此事。备言李金华举止不端。圣上览奏,命礼部详察上奏。杜清接旨,便将李金华之为人,贺淑媛之贞节,一一奏上。
圣上阅过,龙心不悦。便批云:“胡升妄称虚实,任意倾轧,缘私情不遂,谣言蒙笼,罪加一等。即刻撤任休职,永不叙用。该探花李金华素称正直,即命自京都巡查,南至两广。钦赐铜铡三口,凡遇恶官赃吏,先斩后奏。【威命畏人,奸佞丧胆。】该探花所配贺氏,历观礼部尚书杜清奏折,堪称闺中英秀,即封为贞孝夫人。【旌贞表孝,万古不磨。】该探花巡至安徽,即成全婚姻大事。赐蟒袍二身,凤冠霞披,各一件,钦此。”【圣德聪明,彰瘅私,纶音一下,万古常昭。】
李金华接到上谕入朝谢恩,便收拾行装,告别同年及礼部杜座师,带领铜铡出京而去。【转牌一下,天下皆惊。】胡升见上谕,满面羞惭,【怨谁。】便卸任回家。【权势休矣。】其女闻知,自缢而死。【不失千金身分。】
且说李金华出京,所有跟随俱不准前行,只带李忠一人,步行至天津。【步行私访,千古罕闻。】到了东门外,主仆二人走到一所饭铺,遂进去买饭。用饭之际,问跑堂的道:“你们这里府官何如?”跑堂的道:“也好哇。”【以一官而死于也字,可惜。】李金华道:“怎么也好呢?”跑堂的道:“谁不知道不问清!【说出昏官绰号,这一句便送煞了。】你老故意问他,果然没听见说么?他若非银钱大,焉能久在此处?从先保定府按察司虽系他的上司,他二人却是个钱友。【有污官箴,不堪下问。】后来他那钱友又升了户部尚书,无非也是用钱串通的。他二人既系钱友。这更挪他不动了。”李金华便知卜文卿的钱友是胡升。又问此处县官如何,答道:“县太爷是好的。处处为民,毫不自顾。”【不为己而为民,便算好官。】李金华道:“卜文卿在此为官,有些甚么风声?”答道:“你老吃饭罢。他那些事,一言也难尽。【酷吏虐民,不胜屈指。】吾们铺里忙过这顿饭去。没有事了,咱们再喇。”不知喇些甚么,下回分解。
注解:
从来道德之外,别无功名。观王笃生及郑立身等,有因本身之阴德得中者。有因祖宗之培植得中者。知放生事大孝弟当先,会试一榜,在文字尤在实行焉,盖琼林,善林也,义林也,即孝林也。不孝不义者,概不得与于此榜,此榜如是,乡榜亦如是也。一世如是,百世皆如是也,要之修心为传中之德元,故点心斋为状元,孝亲为传中之题眼,故点孝思为榜眼,且也非大仁大义,不足鬓插双花故点金华为探花,个中寓意,弦外余音无言之教,耐人咀味,倘阅此榜而会心也。将天下尽入君子之归,而不至流于小人之党矣。然有君子即有小人,胡升之霸婚,小人之仗势也。金华之拒媒,君子之守义耳,顾昧虚实以泄私忿,恣意蒙混,捏词倾轧,官至户部尚书,而犹如此。致杜清不得已,历历上奏,人谓胡升抑君子,吾谓其正以进君子也。何也。朝廷不知金华之正直,焉有巡按之宠,铜铡之锡哉。于以知日月之辉光,每因风霾而愈彰也。独是廉耻之风,不没人寰。胡女自缢,廉耻犹存,亦不得不谓贞烈也。至于淑媛之贞孝,玉帝已且封之,凤冠霞披,岂为过奖哉。由是荣者荣,而辱者辱,荣者非1幸,辱者实不幸,吾犹谓辱者不幸中之大幸也。使荣者早知辱者,与卜文卿为钱友岂肯遽令回家哉,惜乎,至天津而始知也,亦付之为漏网之鱼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