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第一回申孝思他乡卧病周敦礼苦口施方
- 第二回智玉楼偶成绝句谢杏村巧断奇冤
- 第三回作假券杨村行霸悬明镜开府惩奸
- 第四回李金华茅店思亲杜雨亭荒村养静
- 第五回紫竹院对月谈心绿杨溪盘膝观水
- 第六回谈三教一脉归源借四书群儒讲学
- 第七回闹禅林仆人仗义开圣教大众归心
- 第八回遇同乡逢凶化吉述往事入耳惊心
- 第九回娶双媳同胞分产养二子老叟伤心
- 第十回尽朋情因财设计听妇言显报通灵
- 第十一回父怜子带泪求神妇劝夫舍身立戒
- 第十二回灶主前立归正路灯光下坐待佳音
- 第十三回不得志客寓挥毫为求心禅堂请教
- 第十四回登法坛沙弥受戒说真谛乞士参禅
- 第十五回讲因果大众惊心说菩提沙门叩问
- 第十六回辞高僧偶逢店主访故友力劝农人
- 第十七回大施舍惠及穷民善说词罪归县牧
- 第十八回开新例善士恤贫改旧章穷民向化
- 第十九回申元德夜梦神医黄诚斋默求佛力
- 第二十回遭阴险幸逢乞丐施毒手误害亲生
- 第二十一回兄为弟竭力求方母因子苦思成疾
- 第二十二回黄孝子割股医亲陶万一良言劝妹
- 第二十三回辨是非众议惊人闻物议直言劝母
- 第二十四回立后嗣苦心用尽借他人数语陈明
- 第二十五回论闲言农人破弊修圣醮信女听经
- 第二十六回醮棚中老媪示众古道畔义士观风
- 第二十七回伤心诗孝思搁笔离母计毛胜传书
- 第二十八回作谣言央人代笔写回信大义参天
- 第二十九回讲家书承泽回心谒禅林陶同议馆
- 第三十回立新塾古刹延师回故乡禅林饯别
- 第三十一回客寓中直言立训行船上带醉闲谈
- 第三十二回养素舫欣赏良言衍庆堂乐观善语
- 第三十三回设法坛尊行三教垂慈训化及百工
- 第三十四回柏载厚立志修心申孝思正言训侄
- 第三十五回王笃生婉言劝友申应铸立愿放生
- 第三十六回江宁府同兴善社回龙涧力辟邪门
- 第三十七回崇正教引邪归正放生灵起死回生
- 第三十八回戒杀生杀生受报劝归正归正获安
- 第三十九回辨理欲邪正分明论是非死生立判
- 第四十回搜道要旁门露相讲心学正教归元
- 第四十一回八里桥计杀谢古三家店大战坤奇
- 第四十二回赵乾德发心助战杜鉴泉出榜招安
- 第四十三回借回军凯歌复奏赉圣诏荣任高升
- 第四十四回回故乡险遭贼劫被大难重励冰操
- 第四十五回难中难重逢命案错又错大破奇冤
- 第四十六回见州主细诉奇缘谕平民同归大化
- 第四十七回逢乞丐仗义恤孤避凶锋舍财怜寡
- 第四十八回毒妇人自遇毒缘善男子终获善报
- 第四十九回谒丛林诚心拜忏寓德水立志谋生
- 第五十回冯助善遇事惊心李金华携朋就馆
- 第五十一回立规模以古为型闲谈论如神暗助
- 第五十二回论天良信口谈天观法谕诚心问法
- 第五十三回道法中与僧无异宦场上惟利有灵
- 第五十四回明灯下细论忠奸照壁前详观政教
- 第五十五回佳徒弟才高责重酸秀才弊大心穷
- 第五十六回齐宗正戒人诟讼喻太初劝友完婚
- 第五十七回敦大义代友迎亲念旧恩抚孤送葬
- 第五十八回听友言一心归隐奉亲命双孝入庠
- 第五十九回郑子厚诚心求教贺淑媛竭力报恩
- 第六十回义中孝上格天心儒内仙往生佛国
- 第六十一回紫竹院杜淦显灵会试场金华获报
- 第六十二回保和殿承恩及第十间房挟势霸婚
- 第六十三回苦奔波沿途私访大显耀奉旨亲迎
- 第六十四回大慈悲金钟度世广劝化竹笔传奇
『金钟传』第四十八回毒妇人自遇毒缘善男子终获善报
- 本章共 4.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话说李金华闻杜润之言,甚是称赞。见天已不早,告向杜润道:“明早船头相候罢。”说罢,便拱手告辞。杜润道:“久仰高趾,幸逢雅躅,何妨少停尊驾,而为彻夜之谈?”李金华道:“船上还有友人,待此回音,实欲多闻高教,无奈礼有不宜。岂可因一己之无疑,忘他人之有待?”说到这里,便起身别去。杜润也不能相强,遂送至大门,拱手而别。
李金华回至船上,与申谢二人告明,俱称赞不尽。到了次日早晨,果见杜润前来。后随一辆车子,上坐老少二妇,直抵河干。
李金华即慌忙相迎。申谢二人亦出舱相待。杜李二人相见,携手登船。大家问了姓名,各说了几句周旋言语,杜润即邀李金华同往冯家而去。李金华连声答应。二人遂来至河干,直至冯氏门首。
见其门紧闭,【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即将门打了几下,又呼唤了几声,听的里面答道:“何人叩门?”杜润道:“我东关杜姓,昨日接去妇人,问及详细,方知其夫外出,并非身亡。况此妇人并不欲自卖,我岂可强买,拆散他人夫妻,以成自己因缘?特此送回,望祈开门。”里面答道:“你管他男的死不死作甚么,既然接去,过了一夜,便是你家人。今又送回,岂不是作践人么!快快领去,勿得混帐!”【自己混帐反说他人。】杜润道:“虽然接去,寄居邻佑,并未住在我家。”里面答道:“到底接到你家去了,莫说你的话无凭,就算实话,谁知在你家的时候怎么样呢!【这却不可以己度人。】快快去罢,再不走,我就要骂了!”【无理反缠,是毒妇口吻。】杜润道:“现有邻家老妈妈同来,你问问他,我将人接去如何待承。”里面并不下问,遂大嗓的骂起来了。【恶血喷人。】杜润无奈,只好忍气吞声。【自有代为出气者。】
冯家邻居听得此事,全来相问。杜润一一说明,众人无不唱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故同声唱贺。】内中一人道:“那冯家老老婆直没有题头!”又一人道:“他怎么这么不讲理,我看看他的利害!”说着便高声道:“开开门,开开门!”【打抱不平的来了。】旁一妇人道:“你惹他做么?”那人道:“我是得惹惹他!”说着便用脚踹门。里面高声道:“欺我没人么!【若果没人谁敢欺之。】无论谁就来搅我!”说着更骂将起来。那踹门的何能容得,门又踹不开,甚是急躁。旁有一人道:“你算了罢,这个门是弄不开的,他里面还不知作甚么哩。”【火上加油。】那踹门的跑到门旁,将身一撺,扒住墙头纵上身去,跳入墙内。【门能阻君子。墙难挡勇夫。】外面听见里面道:“你骂罢,我这就教你骂哩!”复大笑道:“喝的好酒哇,你俩好自在!”又高声喝道:“我看你往那里跑?”听的里面急溜溜咕咚咚赶了一阵,忽男声道:“饶了我罢,饶了我罢!咱俩有甚么仇?”又一女声道:“你就这么狠么?”又听的叩头之声,男女同道:“饶了罢,饶了罢!”又听得女声道:“不好了,杀了人了,杀了人了!”忽寂然无声。【妙笔绘声,非凡品所及。从喧然而忽寂然,何其简捷逼肖也。然其曲折传神处,只此已足,至伤风败俗之言,实不欲道也。】
不多一时,那踹门之人开了大门,挺然而出,【划然大开,如推倒半壁山壮哉。】手内提着血淋淋的两个人头。【这是走邪路的下场,戒诸鉴诸。】大声道:“他这就听说了。”众人见之无不惊惧。那人道:“不必害怕,与你们无干,我自去见太爷!”说着便走。【竟自投首,何等敢胆。】那街市之上,随去多人。杜李只好登船计议。
待了几%饭的时候,忽见来了许多人,围着那杀人之人。那杀人的人笑嘻嘻的走来说道:“杀人不偿命,就是我反弄俩钱花花。”【杀奸杜盗,王法不究。】杜润忙下船相问。才知是那人在本县领赏。众中有几个差人,随那领过赏的同到冯家而去。杜润叫冯高氏上车,亦步行随去。
高氏见了被杀之尸,吓的面如土色,不敢言语。只见差人验过,传那被杀男家,领了尸去,【是谁家荡子,玷辱祖父名声,不孝之极丧身亦何足惜。】又押着将女尸殓起,向冯高氏道:“架出去埋了罢。恬不耻的,留在家里作甚么?”冯高氏也无计奈何。杜润道:“埋了为是。冯兄回来也不认这宗东西。”【却将冯助善看差了。】差人找了几个人,将棺抬去。
杜润道:“冯大嫂也不必忧愁,你那身价钱他也花不了,找出可以度日。等着冯兄回家来,那就熬出来了。你找找那钱。”冯高氏找了找,却在被褥下找出一卷钱钞。杜润接过查了查,竟少了京钱三十吊。杜润道:“一夜之间就花费三十吊钱么,弄到那里去哩?内中必有原故!是了是了。”说着便出门向城内奔走,找着一人道:“昨日我交过多少钱?”那人道:“八十吊哇。”杜润道:“你怎么交给人家五十吊呢?”那人道:“昨日我给他钱时,借了他三十吊。”【一言诈出。】杜润道:“使了没有?”那人道:“没有使。”杜润道:“快去取来!”那人不得不将钱拿出。杜润道:“卖人的钱你们都昧起来了。【昧心钱万使不得。贩卖人者,多犯此病。】可见你们说这宗事的不要良心!”那人也无言可答。杜润将钱带回,交于冯高氏道:“有此项钱,再能勤俭,自不至受冻忍饥,我也就走罢。”冯高氏叩头谢过。【且感且惭。】杜润欠身而去。
到了船上,又说了半天话,欲邀申李诸人到他家去,无奈申李即要开船,遂拱手作别。
申李之船次日抵通州界下船,雇车先至京都,择寓正阳门外之果子巷。见果子巷口有一大门,上悬金字匾额,乃是放生总局四字。【万善同归。】门旁悬有告示数张,亦未暇细看。门内悬一横牌,李金华走入仔细看过却是条规:
第一条曰,人物皆为生类,必先由人而救及物。
第二条曰,此局之外另设四局,以便行之周密。
第三条曰,凡遇贫极无能之人,或老幼不堪之辈,量而周济,勿得假公济私。少壮无赖者不准。
第四条曰,每年冬月制绵衣一千件,派人各城施舍,不可露此局之名。出舍者只许带一二件,倘已放出,回局再领。
第五条曰,凡有素业渔猎者,若将枪网等类自交局中,应发付京钱三十吊,令其另谋生意。倘再习旧业,定从重议罚。
第六条曰,凡遇春秋之时,派人四外访查,若有携枪打生者,以擅持凶器论,即当扭送刑部,正劫贼法。
第七条曰,二三七八等月,派人买鱼施放,随时定价。倘有故抬高价者,以咢诈论。
第八条曰,春夏之间,派人四外买放羽族,凡赴局来卖者,虽分文亦不收买。
第九条曰,凡遇擅杀耕牛者,以国法论。自古非诸侯不杀牛,尔等民人竟行此事,罪当若何?宜细思之。
第十条曰,凡局中买放者,倘不惜高价,即以任性徇私论。
第十一条曰,有闻善乐从者,先捐会底,量力施舍后每月会京钱一百文。
第十二条曰,凡局中所雇工人,皆用会资,首事花费自备,不准动用会中分文。【为天下善社树大表帅为亿兆生灵开一面网。足征皇都所在,圣德周遍,以此倡善。谁不乐从,以此化恶,同归于治。】
李金华正然观看,从内出来一人,后跟一小儿。那人见李金华,遂道:“先生有甚么事,请里面坐。”李金华道:“请了请了!我在此看这条规,亦无甚事。”那人道:“先生不是本京人。贵省何处,尊姓高名?”李金华以实相告,并问那人。那人道:“我是在此避难。家居天津城外,姓冯名助善。”正说中间,那小儿道:“咱还不走哇,走罢走罢!”冯助善道:“大人说话,你要上那里去?”小儿道:“不是看玩戏法的去么”冯助善道:“那里有玩戏法的,你这么淘气!”那小儿竟抓耳挠腮哭将起来。冯助善道:“是了,咱走!”【吉信相催,到家不远。】李金华忙道:“冯兄少住,有事相告。”冯助善连声答应。李金华从腰中拿出几十钱,递与那小儿道:“莫要哭,莫要哭,拿着买么吃。我俩说几句话。他就领了你去。”那小儿止住哭声,却不接钱。李金华道:“我昨日从天津路过,正与兄台捎一口信来,叫你速速回家。令堂业已去世。”冯助善忙道:“有劳尊驾,不胜感激。”李金华道:“令堂不是田氏么?”冯助善道:“是。”李金华道:“令正是高氏否?”【不敢彰其母丑。亦不便言其妻良。】冯助善道:“是是是。公何以知之?”李金华道:“你到家自知,急速打整回家罢。我也要回寓了。”冯助善道:“里面坐坐,饶我杯茶。”李金华连声告辞。那小儿竟拉住李金华道:“坐坐罢,坐坐罢。”【童子何知,善人是亲。】李金华当是他要那几十钱,又取出给他,仍是不要。【来的不俗。】冯助善道:“先生不用给他钱。我这个孩子有这点好处,不知花钱。”李金华道:“怎么还带出令郎来么?”冯助善道:“不是。这是买的个孩子。昨日局里老爷们见我老成,赏给我作为螟蛉。”李金华道:“好孩子,将来不错。【是谁家馨儿,果为助善所长保乎。】说是罢,过日再谈。”李冯二人分手。
冯助善见了局中首事,告知其详。首事因他在局中一年有余,并未使个大钱,遂拿出三十吊钱,赠为路费。冯助善再三不要。【不知爱财,但知助善名实相符。】首事人们见他不要,便说是给你小儿的。冯助善不得不勉强收留。到了次日,即雇车回家。
到了家,夫妻相见,备知前事。遂欲到天津东关叩谢杜润。那小儿见冯助善要去,他在家不熟,定要跟去。【不见娘生面,孺恋复谁依。】冯助善无奈,带领小儿直赴东关。及见了杜润,那些感念之话,自不消题。杜润见那小儿,不觉又喜又悲,意是杜润之子。【子失复得,非大德所感万难父子重逢。】杜润告知冯助善。冯助善正无以报,即交于杜润。冯杜二人彼此感激。【观冯杜二人之前后因果,知天道福善祸淫,报施不爽矣。前有杜润舍金矜寡,不敢污冯助善生离之妻,保其名节,代为安置,此种福必获福报者;后有冯助善收养螟蛉,竟携回杜润失散之儿,延人宗嗣,代为抚畜,此积善而获善庆者。彼此失便宜是得便宜,阅者宜熟思之。】冯助善告辞回家,总觉难以抬头,遂将家产急急变卖,夤夜搬走。【为后母之恶名,致其子离乡窃逃。此际极难为情,而益见助善之孝处。】不知搬向何处,下回分解。
注解:
天下之毒妇,皆天下之淫妇也。而屏子出媳之事,又往往昭于后母之有淫行,何也名节一失廉耻尽丧。狠毒必至日甚,盖恨情欲之不畅,必嫉前子为横心骨,则百计致其远离。思往来之不便,必嫌儿媳为刺眼钉,则千方逼其再醮。当助善被逐之先,早露其卖妇之机,在毒妇或谓家丑难喻外人,而不知侠士愤义,身首两处,且将遗臭于万年矣。淫妇可不惧哉。后母尚其鉴之。且夫天下之陷人水火者,人必置已鼎镬,保人夫妇者,人即全我父子,不必如此之交相感激。万不异此之两有奇遇也,故助善收养螟蛉之时。即杜润送回高氏之日。报应不爽,有可预料者,何待冯助善带子谢恩,始知杜润父子之必相会哉,第思助善在局佣工,未使工价分文。殆所谓助善之善乎。且不在他处用之,偏在放生总局佣工,盖天使之与金华相遇,巧构奇缘,实出人意料外也。若夫放生十二条规,不知创始何年,一自金华见之,则昭然千古矣。
理注:
且说李金华,闻杜润子言,甚是称赞。到了次早,杜润将冯高氏送回,冯田氏不收,闭门内行淫乱。归元镜云:有痴爱三娘。冯田氏是痴念痴生,于脾,邻人是智刚力断去痴心,故杀人不偿命。冯田氏死,冯高氏方能扶助其夫助善,合一得顺矣。李金华从放生局得遇冯助善,是善局得善,冯助善回家,助善还杜润之子,是以德报德。夜间逃走,顺水下德州。于黄兴相会台头寺,是助善台头大兴善事矣。
偈云:
痴念发狂扰助善,智刚断淫存正念。
修心晓得遏欲理,才能助善乐心源。
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