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第一回申孝思他乡卧病周敦礼苦口施方
- 第二回智玉楼偶成绝句谢杏村巧断奇冤
- 第三回作假券杨村行霸悬明镜开府惩奸
- 第四回李金华茅店思亲杜雨亭荒村养静
- 第五回紫竹院对月谈心绿杨溪盘膝观水
- 第六回谈三教一脉归源借四书群儒讲学
- 第七回闹禅林仆人仗义开圣教大众归心
- 第八回遇同乡逢凶化吉述往事入耳惊心
- 第九回娶双媳同胞分产养二子老叟伤心
- 第十回尽朋情因财设计听妇言显报通灵
- 第十一回父怜子带泪求神妇劝夫舍身立戒
- 第十二回灶主前立归正路灯光下坐待佳音
- 第十三回不得志客寓挥毫为求心禅堂请教
- 第十四回登法坛沙弥受戒说真谛乞士参禅
- 第十五回讲因果大众惊心说菩提沙门叩问
- 第十六回辞高僧偶逢店主访故友力劝农人
- 第十七回大施舍惠及穷民善说词罪归县牧
- 第十八回开新例善士恤贫改旧章穷民向化
- 第十九回申元德夜梦神医黄诚斋默求佛力
- 第二十回遭阴险幸逢乞丐施毒手误害亲生
- 第二十一回兄为弟竭力求方母因子苦思成疾
- 第二十二回黄孝子割股医亲陶万一良言劝妹
- 第二十三回辨是非众议惊人闻物议直言劝母
- 第二十四回立后嗣苦心用尽借他人数语陈明
- 第二十五回论闲言农人破弊修圣醮信女听经
- 第二十六回醮棚中老媪示众古道畔义士观风
- 第二十七回伤心诗孝思搁笔离母计毛胜传书
- 第二十八回作谣言央人代笔写回信大义参天
- 第二十九回讲家书承泽回心谒禅林陶同议馆
- 第三十回立新塾古刹延师回故乡禅林饯别
- 第三十一回客寓中直言立训行船上带醉闲谈
- 第三十二回养素舫欣赏良言衍庆堂乐观善语
- 第三十三回设法坛尊行三教垂慈训化及百工
- 第三十四回柏载厚立志修心申孝思正言训侄
- 第三十五回王笃生婉言劝友申应铸立愿放生
- 第三十六回江宁府同兴善社回龙涧力辟邪门
- 第三十七回崇正教引邪归正放生灵起死回生
- 第三十八回戒杀生杀生受报劝归正归正获安
- 第三十九回辨理欲邪正分明论是非死生立判
- 第四十回搜道要旁门露相讲心学正教归元
- 第四十一回八里桥计杀谢古三家店大战坤奇
- 第四十二回赵乾德发心助战杜鉴泉出榜招安
- 第四十三回借回军凯歌复奏赉圣诏荣任高升
- 第四十四回回故乡险遭贼劫被大难重励冰操
- 第四十五回难中难重逢命案错又错大破奇冤
- 第四十六回见州主细诉奇缘谕平民同归大化
- 第四十七回逢乞丐仗义恤孤避凶锋舍财怜寡
- 第四十八回毒妇人自遇毒缘善男子终获善报
- 第四十九回谒丛林诚心拜忏寓德水立志谋生
- 第五十回冯助善遇事惊心李金华携朋就馆
- 第五十一回立规模以古为型闲谈论如神暗助
- 第五十二回论天良信口谈天观法谕诚心问法
- 第五十三回道法中与僧无异宦场上惟利有灵
- 第五十四回明灯下细论忠奸照壁前详观政教
- 第五十五回佳徒弟才高责重酸秀才弊大心穷
- 第五十六回齐宗正戒人诟讼喻太初劝友完婚
- 第五十七回敦大义代友迎亲念旧恩抚孤送葬
- 第五十八回听友言一心归隐奉亲命双孝入庠
- 第五十九回郑子厚诚心求教贺淑媛竭力报恩
- 第六十回义中孝上格天心儒内仙往生佛国
- 第六十一回紫竹院杜淦显灵会试场金华获报
- 第六十二回保和殿承恩及第十间房挟势霸婚
- 第六十三回苦奔波沿途私访大显耀奉旨亲迎
- 第六十四回大慈悲金钟度世广劝化竹笔传奇
『金钟传』第二回智玉楼偶成绝句谢杏村巧断奇冤
- 本章共 4.1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上回说到,申孝思看见那女被那一男斫死,竟致惊吓而亡。周敦礼慌促之间,无所措手。店中伙计闻而拥入,方将那一男围在核心,夺过凶器。周敦礼遂将申孝思扶起,在他后心拍了几下,半晌渐甦,不在话下。
且说天津北仓有一人,姓智名玉楼,身列黉门,惟所行欠端,见其邻家之女,名唤宋种莲者涎之。【见色心涎已非士习况更有苟且之行者乎。】一日,宋种莲出阁,智玉楼闻知,竟作了两首诗,写成工楷。刚写上款,尚未自书其名,忽听有人叩门,【神乎鬼乎。】也未将诗收起,遂向门外去了。原是他的友人,约他闲游,亦就携手而去。而智玉楼生有一女,取名送兰。盖因生女之夜,其妇梦见老人捧到芝兰一盆,故以此名。配于红桥大生店之东人贾尚德为妻。者大生店便是申孝思所寓之处。送兰出阁,还不足一年,此时正住娘家。即于是日要回婆家去,临行之际,向其母要了点发杂色绒线,遂随手拿了玉楼诗纸包了绒线【神差鬼使。】夹在书本。【轻亵字纸,粗心极矣。】收拾完毕,辞母上车而回。来到婆家,问讯已毕,到了自己屋中。少坐片时,作了些针黹。其夫贾尚德因与申孝思请医而回,陪著周敦礼说了几句闲话,便向家中去了。见智氏回家,在屋中做活,遂信手翻看。绒线书中见一纸包,竟是八行书一张,上面字迹崭新,不觉用神看去,只见写的是:
春意温和去复来,桃花定是为谁开。
天台有路卿知否,不是刘郎不肯回。
怜卿非是望卿知,想到情深力不支。
收拾江南红豆子,从今不敢说相思。
【句虽佳而意不正,后面许多奇冤,皆伏机于此。凡为风雅唱和者,可不慎欤。】右粗成二绝,即呈种莲相知奁左
看到此处,便自言道:“谁叫种莲?”其妻无意之间,将种莲误听为送兰,遂答道:“那是我的小名,你问这个做么?”贾尚德闻言大怒,并未答言,竟向床头拿下防身宝剑,直向智氏斫来。【虽然卤莽,却是神差鬼使。】智氏将身闪开,舍命奔出,跑到店院,无可藏躲。听上房有人说话,遂跑到上房求人搭救,所以有跑求周敦礼一说。不料,其夫随后赶来,见智氏跪于周前,其怒倍加,以致刀不留情,斫智氏于地下。【其夫杀之,实其父杀之也。】店中人闻之,趋救不及,不得不守著贾尚德。叫人告诉地方,地方禀报县主。
且说者县主,系山东莱州人氏,姓卜名文卿,为官不甚精明。【不甚精明,何足为官。】当时闻禀,不得不到红桥验伤。勘验之际,见刀伤尚未入骨,或不致死,遂令人找了刀疮药,与智氏上了。又命店中熬了点米汤徐徐灌下。将贾尚德带上,问明案由。【果问明乎。】差人传智玉楼到案。
此时智玉楼与友人闲游,醉于酒馆,尚未回家。家中见了差役,得了凶信,各处找他不着。智玉楼之胞弟玉田遂随差赴县,见了县主。县主问道:“你是智玉楼么?”回道:“童生名唤玉田,玉楼是童生胞兄。”问道:“贾尚德之妻,可是你的侄女?”回道:“是。”问道:“他私通何人?【问的昏。】你知道不知道?”回道:“我侄女未出阁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况为人极其稳重,又不曾与三媒六婆说话。就是童生的门第,亦是最严,并无闲人敢入,焉有此事?你不问清,任口胡说,算的甚么父母官?可笑可笑!”【辨的痛快。】县主怒道:“你不说不知,擅敢顶撞,你大老爷苦无确证,焉得直言?现有奸夫诗句,落着淫女名字,拿去你看!”说罢,摔下堂来。智玉田亦拾起,见是玉楼笔迹。因自思道:“这又明辨不的,【是掩兄过,非蒙官聪。】如何是好?”遂回道:“写的是种莲,我侄女名唤送兰,误而至此,可恨可恨!亦难与尔昏官辨证,府里见面。”说罢起身便走。县主忙道:“你休要走,现有贾尚德为证。”贾尚德道:“智玉田不必刁词,这是你侄女亲口承当。你如不信,可去问他,他也不至于死了。”智玉田道:“他的名字,我岂不知,何待问他?你既说此,咱二人同去一问,量你也跑不了。”县主道:“你二人不必争吵,本县差人去问。倘若问明,尚有何说?”说罢,便叫差役问去。
差役到了店中,智氏才省人事,并不能言。差役问道:“你当家的问你的名了么?”【含糊问过。】智氏将头点了一点。【奇极冤极。】又问道:“那是你的名么?”【又含糊问过。】智氏又点了点头。【更奇极冤极。】差役回到衙中,见了县主,禀道:“小的问明,【未必罢。】上头写的是他名字。”县主闻言,将惊堂木连摔数下,高声喝道:“尔智玉田不认其非,大闹公堂,拉下去,重责八十。”责毕,智玉田高声道:“昏官无知,待吾本府鸣冤。”说罢,挺身便走。县主又叫差人,将智玉田拉回,一言不问,又打二百嘴掌,并令收禁。将贾尚德押在班房,退堂而去。
刚过屏门,又听得喊冤之声,回入公座,回道:“甚么人喊冤?”堂下跪下一个妇人,回道:“民妇冯田氏,有一子,名助善,【为四十七八九回伏线。】为非作歹,不在家中。回到家中,不是在他屋里笑谈,就是与民妇吵闹,忍耐多年,今百出无奈,不得不叩求大老爷严训。县主问道:“是你亲儿么?”回道:“是民妇前子。”县主道:“明明你有后母心肠,不是赶出在外,就是逼他钱财,以致尔不能应心,出此毒想。念尔是个妇人,姑不责你,下去罢!”说毕,便入后宅。此妇含羞而退。不在话下。
且说在堂前看断公案者,有一人,素与智玉田相识,见其被屈收禁,甚觉有气。想道:“人要朋友是做甚么的?我不与智二兄出力,焉鸣此冤?”一定是这个主意,遂直向府衙去了。到了府衙大堂,将堂鼓挝了数下,看堂人役,忙将挝鼓人带下。
且说者知府系安徽滁州人,姓谢号杏村,官讳春和。正直无私。听见鼓声,即刻升堂,命将告状人带上。问道:“你姓甚名谁?有何冤枉?”回道:“生员在本城居住,姓赵名守廉,因友人智玉田被屈在县,现已下狱,特此愿恩作主。”回道:“他胞兄智玉楼所生一女,配于红桥之贾尚德。贾尚德误鹿为马,将其女几乎斫死。县尊不究贾尚德,反将智玉田重责下狱。生员素与智玉田相厚,其人委属正直,不应遭此荼毒。代友鸣冤,敢触慈颜。”府主自思道:“朋友中有此等人,智玉田为人也就可想而知。况此案是非显然,倘不提审,恐或屈煞好人。”遂令公差到县,提智玉田一案。县主见府官提案,甚是纳闷,亦不得不将此案发去。
公差提到禀明府主。府主道:“将智玉田带上来。”公差带上智玉田,智玉田跪爬半步,哭道:“大老爷速与童生作主!”说着,呜咽难语。府主道:“不必如此,仔细说来。”智玉田定了片时,将已前之事,一一禀明。府主问道:“你哥哥呢?”回道:“闲游未回,即遭此事。”府主当令公差,去提智玉楼。命智玉田同赵守廉下去,姑候传审。分付已毕,打点退堂。
公差到了智家门首,恰遇智玉楼带酒回家,依然昏昏沉沉。【醉倒杏花天乎,到此春梦尚未醒耶。】及至公差呼出,一溜歪邪,随公差到案。
公差禀明府主,并未迟时,遂又升堂。问道:“你就是智玉楼?”回道:“是。”问道:“贾尚德之妻,是你女儿?”回道:“是。”问道:“有一名唤种莲的是谁?”回道:“系生员近邻宋家女儿。”府主将那诗词递与玉楼道:“你看这个笔迹,是谁写的?”玉楼接过,不觉脸红,假装看了片时,方回道:“生员并不认这个笔迹。”问道:“你不认的,这张诗纸,怎么在你女儿包袱中?况字迹尚新,纸亦不旧,是何说处?传赵守廉!”赵守廉上堂跪下。府主道:“你认这个笔迹?”赵守廉接过看了一看,尚未开口,智玉楼道:“你也未尝认的。”【这便是不打自招。】府主见他脸红了几阵,便觉可疑。听他对赵守廉之言,更觉可疑,遂道:“他说你不认的,你必不认的了。智玉楼你将此诗抄出,待本府索听明白。一来可以除奸,二来可雪你女儿之冤。就在公案写罢。”智玉楼道:“生员业已记清,不必写了。”府主道:“唗,速速抄去。”智玉楼不敢不写,及至写出,虽然有些做作,焉能哄过。府主看清字迹,与原稿相似,遂拍案道:“这两张字形一样,明明是你笔迹,还敢刁词?现有你女儿口供,说是你写的,尚有何言?还不速速说来!”智玉楼这时无法刁赖,即叩头道:“生员罪该万死,还求老公祖格外施恩!”【吾恐求恩不得威将加矣。】府主道:“人家好好女儿,你作此淫语,玷辱闺阃,是何道理?”智玉楼叩头道:“并非生员妄加玷辱,宋种莲本非好人。倘属贞烈,生员焉敢。”【更可恶之极】府主闻此,又拍案道:“你还敢乱言误人么?举此一节,罪不容恕!”即令书办速到县学,追智玉楼年貌,并将智玉楼推下,重责毛板八十。【八十毛板打醒春梦。】
将智玉田唤上堂来,赏给膏火银五十两,笔墨各五盒。赏赵守廉笔墨各五盒。判贾尚德道:“你不辨是非,擅自行凶,罪有难容。但你妻智氏身被重伤,难保生死,略施薄责毛板二十,急速回家,与智氏调治。咳,这也是不敬字纸过处。【妇女虽无知见字纸亦宜惊心。】卜知县不管真假,擅误好人,即刻撤任,以待后功。”吩咐已毕。【是非立判,赏罚分明。】尚未退堂,忽有数人高声喊冤,不知又有何案?下回分解。
注解:
尝读诗至青衿,未尝不叹学校已废,士习之日下也。乃不谓降至于今,更有甚焉。这天津北仓之智玉楼,名列黉门,而竟以淫词污人闺阃,不独不为身惜,亦并不为生女计矣。何则我不淫人妇,人不淫我妻。我若淫人少寡,人必淫我幼女。况轻则败名亡身,重则斩宗绝嗣。往事昭彰,良足鉴也。智玉田身被重刑,而犹为兄迥护,不失为恭矣。其如兄之无颜于弟何,一旦府宪升堂,难文其过,名革身疮,夫复何辞。最可恨者,当堂犹谓种莲本非好人,更足增儒林之辱焉。赵守廉代友呜冤,与挑词架讼者异。兰香而莲洁,兰则不免刀伤之报,莲或不失为清洁之品也。狂词之浼人,岂足误人生平哉。卜文卿与贾尚德,尊卑虽殊,其不顾是非则一也。百行孝当先,万恶淫为首,作书者著之于前,意深哉。
理注:
说话天津北沧者是太沧也。智玉楼是十二重楼也。宋种莲者,乃肉心也。重楼于心肺,那有不通之理乎?作诗二首,本非淫诗,乃是喻意前首,是津液还丹。次首是断妄证真,观者莫作淫辞看。实是二帝为救世之婆心也。却说店中伙计,将贾尚德国主,禀知县主。那县官原是人问清,乃县衙口鼻之所,其是养丹之地也。智玉田有受责之说,玉田是丹田也,言门第甚严者,亟养元气之海也,受责是后天用事之责也。赵守廉,用垂廉观照之功,方有契合之意。遇谢春和,是保养太和元气,真气得其所也。所以有赏笔墨各五合,是五气朝元三五合一是也。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儒云:“君子慎独之功矣。”
偈云:
垂廉观照初步功,亟养性天道自生。
知止能到至善地,明心参见性虚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