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八十六
- 本章共 2.57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八十六
上清五元玉册九灵飞步章奏秘法
玉枢绛室天星灵文入式秘旨
入时外八门
左耳子时,右耳亥时,肾属水,上於耳。左眼寅时,右眼卯时,肝属木,应於目。左鼻申时,右鼻酉时,肺属金,应於鼻。口为巳时,舌为午时,心属火,应於口。辰戌丑未时属土,土无正形,王四季,甲乙日王寄於舌,丙丁日王寄於口,庚辛日王寄於鼻,壬癸日王寄於耳。壬日左耳,音之本主,癸日右耳,声之本主。甲日左目,色之本主。辛日右鼻,臭之本主。丙日言,乃口之本主。丁日语,乃舌之本主。甲日耳先闻音,不入土王。先闻声乃辰时,复听有音无声,或有声有音,亦辰时。复息是丑时,复闻戌`时,复语言未时。俱静本时,右耳从右耳法。触类取之,余可效耳。
入时内八门
思想忆念,□痒痛动,善恶怠默,分而取之。
妙门入室
以月将加所得时定。先推上克下,次论下贼上,次论天上形於下,次论地下上冲天,方推此和清历气。余法更不推步。
十二神掌职
寅为功曹,谓三阳方正功,有执曰曹,是曰功曹。
卯为太冲,谓阴阳冲要之门,故曰太冲。
辰为天歪,谓斗罡所建,上应於天,故曰天罡。
巳为太一,谓阳极阴生,阴一潜前,故曰太一。
午为胜先,谓阳退阴先,阴驰胜阳,故曰胜先。
未为小吉,谓大人失位,小人得时,故曰小吉。
申为传送,谓阳递阴,传送速舒,故曰传送。
酉为从魁,谓从彼之户,独阴之首,访曰从魁。
戌为河魁,为天斗之主,阴阳之长,故曰河魁。
亥为登明,谓万物复命,登於阳王,故曰登明。
子为神后,谓一阳得位,神化万物夕母,故曰神后。
丑为大吉,谓小人道消,大人用事,故曰大吉。
入式分类
音,为宫商角征羽,有韵有律,如歌曲雅词风韵乐音之类。
声,为金石丝竹,匏土革木,钟磬铃铎,呼叫不成音韵律曲歌雅之类。
色,为青黄赤白黑,光气影物,云烟火翳,想像无实之类。
象,为金木水火土,星斗虫鱼,花果人物,鸟兽器皿衣物之类。
香,为草木花卉,兰蕙芝药,饮食烟炁, 芳洁之类。
臭,马腥膻躁故、陈腐触秽之类。
语,为篇章辞颂,经教典史,训解讲说,诗韵有规之类。
言,为谏诤毁骂,妄绮咒诅,谤议评论,祝诵无规之类。
内景分类:
思起於精,思已往未然,位属於子。想起於魂,想像已经未见。位属於卯。
忆,起於意,忆记已兆未符之事,位属於未。
念,起於神,善恶动二静取予之事,位属於午。
□,起於肉,以动而微,类搐而小,事主於脾,属之於戌。
痒,起於皮,事主於肺,应於申,属於申位。
痛,起於魄,伤之於肌,主於三焦荣卫,应之於已。
动,起於胆,侵於神,情思不宁,意识欲动,应之於寅。
喜,起於胃,报之於思,乐然和悦,如有所得,应之於辰。
恶,起於肺,报之於神,恐性戚惨,虑有所失,应之於酉。
怠,起於肾,侵之於智,含怒不忿,倦怠困顿,应之於丑。
默,起於虚无,不累於内景,耳无闻,目无见,鼻无臭,口无味,心无变,应之於亥。
内朝平章
眉分左右金台玉阙,曰黄阙,神师左紫户将军。右直入三寸日泥丸,太一帝君居之,如帝王状。次四寸曰太极宫,见黄老君。次五寸曰太上宫,见玉晨君。次上三寸曰玉清宫,帝一玉帝居之。面天门九拜,心章一一具祝,朝奏了,辞谢而退出室。至洞案前,心拜,存伏在地,一意宗於太清之下,先开外八门,次启内八门,以待昭报。
克应
谨按三洞玄科去:天尊虽远妙,近缘泥丸君。宫室皆七宝,窗牖自然分。至真常妙应,驾景腾紫云。此明自己三清,上应玄境,天人相贯,精意相符於九宫也。又曰:不生亦不灭,欲生因莲花。超凌三界徒,慈心解世罗心此明心元是元始分神,居九重膜,为人命至於心中也。拜章上诣自己九宫,飞神会道审章,以神知神,神心洞然,所潜悉知。学士探宜造此玄门,以昭灵贶。
审章式
具法位姓名今为某人某事专求某拜上某章一通,上达虚无玉帝御前,乞谐允愿。某自揣凡愚秽质,心境纷驰,未能洞达真理,深虑躬临坛席之际,难以即时上御。谨斋沐身心,於某日某时,入靖焚香,敬造太玄心章一通,先次上进本命五符灵君圣前。伏乞神心妙运,以兹情恳,今夜吉时,径为上奏元皇。所奏某奏请之事,允与不允,作何施行,玄坛靖中咸乞预闻。仰俟至灵,克垂报应。谨言。
右用纸长四寸,阔二寸半,春用青纸,夏用红纸,秋用白纸,并朱书,冬用黑纸粉书。每季除七十二日外,十八日用黄纸朱书。
凡审章,先服心章,并通真符,向太阳以水吞之,服符时,含符在口中,仰面看东方,以鼻引青炁在口,次看天取红光青紫在口,次看地吸地中黄炁入口,三处炁并存在口混合圆成,灿若日状,光芒洞明,想符一粒在光中间,方始吞下。须七日入靖,每日吞一符。未吸炁时,叩齿三十通,咒曰:
餐服神符,通昭真灵。百神走使,洞彻中情。六甲宿卫,渊渊清清。五行元炁,杳杳冥冥。万物无逃形,混沌未为清,闻声已知名。天地神经,号曰开心,服之太平,达知自然,飞升紫庭。急急如律令。
咒毕,叩齿三通,以符入口,方存炁吞之。其服心章,一依符诀。仍念通神咒曰:
心中神丹元君。长三寸,广七分。着朱衣,击绛裙。乘威德,显至灵。通造化,达至真。住心中,莫离身。急有外事,速来告人,心章上奏,太上圣情。允与不允,报我知闻。
咒毕,叩齿三通,以章灰入口,并以服符法。凡章奏之时,先系通天符。未拜章时,不得辄令人见。此符常於北斗中供养,临拜章前三日佩之。临佩,需香,咒曰:
天辅无私,乾象通微。无幽无冥,无感不知。佩带符图,神兵任呼。我道上皇,位登仙都。急急如天君紫庭上道律令。
右诵三十遍,香上需,带之肘后,然后吞服符章,并存想纯熟,至拜章之时,感应如神,无所不达。凡有口章默奏,先召神将童子祭毕,其应尤速。勿令人知之,乃神验如响。
凡审章入靖,存九宫明朗,内朝三尊,昼闭目专,夜塞耳睡,目存章官,罗列面前。以纸笔安几上,心目相望,中一上宫相通,息静炁匀忘形。心有所起,目有所见,耳有所闻,或功曹天官玉女所言,天神相告,丹元君悟,灵妃语报,可以书之。
克应
闻呼叫号哭怒震,凶。更祝审见实。
闻金玉箫角丝竹,吉。
闻水火打磕摧折倒声,凶。
闻血腥臭秽,大凶。
闻异香,神人告吉。
闻血光血炁火光,天裂地陷,山摧屋倒,凶。
见存不明,再三不现,凶象,神不允。
祈雨,见水生物,闻水声之类,吉。
病者,架屋斫木圆物,开门得青物东风,吉。
荐亡,甘雨黄光天门梯舟桥梁之类,吉。
万化万端,审问开说,神皆告人。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八十六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