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九
- 本章共 2.0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九
九天雷晶元章
存神召合
先凝神,焚破秽符,步破秽罡,密念净秽咒:
摩尼历黑敕虚呜。七遍。
罡诀
坐镇天罡,随罡四方。春居震位,夏占火方。秋临兑位,冬立子乡。祖炁四生,辅黑随罡。斗随时转,炁旋魁罡。正取为阴,背取为阳。甲庚丁癸,取时为良。冬夏二至,取炁廉罡。取炁之法,坐向其方。玄目而赤,二炁翱翔。自天而下,合我真光。将顶迎之,炁灌杳芒。顶觉炁凿,如火焚汤。顶骨自开,出入关防。毋阻毋碍,得朝始王。罡分六色,分阴分阳。封章定炁,却鬼煞罡。护身生炁,保胎旺罡。阳炁治阴,阴炁治阳。子能集之,始为法王。急急如律令。
符先用金光局
玉皇几敕,演法群生。乾。九天之上,五色祥云。坎。金光交结,照耀乾坤。凡却妖灭爽,制御万灵。震。巽户速破,飞斗存天门,金光冲开雷城。轰灭邪精。三界听令,九府知闻离。元亨贞帝,速现真形。中局。
小金光咒
天地玄宗,万炁之根,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三界内外,惟吾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育养群生。受持万徧,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伺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灭爽,精怪亡形。内有霹雳,雷神隐召。啼□哽郁,□□噒嗗。吽啵咭哩,嘘哼陉哔。□□哆啹,□□唏咈。唌噂□啜,畴呼□吃。喥啰□噙,准敕奉行。洞惠交彻,五炁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存身在金光之内,变神为真人。
秘咒一十六字,无所不通
唵哩吽吽哩吽哩吽唵唵哩唵唵哩吽吽。
腹中三字
雨。晴。磺祟。
脚下五字
风,肺。溜雷,脾。云,肝。雨,肾。电,心。
九字法三用。以豁落斗转雨云头,晴加火,祟加鬼。
□吼元圭对令焱景华。
九天六一使者张珏符祈晴用
又使者符祈雨用
都督辛□符
又辛帅符
中天律令邓燮符
又邓帅符
祖炁入符
先存心炁,下降肾水上升,二炁交媾,以 字提起,自夹脊双关直上,滚出口来,用□字入符。
催风云雷雨玄秘
如云未上,雨未至,存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取紫金光从眉间出此□字,闭炁,喷水向所旱之方。仍存此字在水中。更以八字檄催。祈晴亦如此。用令作檄。
八字檄
祈晴
□□□□□□□□
祈雨
□□□□□□□□
皆用黄纸
天河取水
存南斗第六胜星边有小星,放金光下斗口。存兆身白炁混沌,上接天河金光。但见白炁被金光炁冲开,见使者。然后运曹汉水咽下尾闾,升上昆仑,逆上天河,一喷入符,即以笔两拂起。
五字秘讳
天 玄 首 建 □
风 云 雷 雨 电
土雷使者符祈晴
亥子丑寅
存祖炁入中宫,运黄庭之炁吹土字之上。法师祝云:仰使者扫除阴翳,立放阳光速达离宫。疾。此斩勘中五使者之用。
凝神定息,闭炁,运两肾中左赤右黑,结成圄字,上舌根两穴结成阴阳,再咽入两肾。中间一点明,自夹脊直上顶门,至天门成炯字,光芒如日,双目对定,念:
唵黑劣性伐恶兵,吽咤□哩不息形,摩尼吼煞合三界,一切邪魔化作尘。唵帝叱嚩□敕煞摄。
咒毕,存巽方有一金光炯字,中有使者如欻火相在内。密念:
天皇迦耶霹雳摄。黑遮乾摄。
存顶上有一 字,召使者隐隐而降、吸入肝,再入胆肾。只见金光迸发,不见使者。只见五脏五炁生克转满,直上顶门,结成 ,化作霹雳溜雳,再化为五使者立于五方。
召法步此罜
每日内功,只须自前处起作用至使者,然后回向,祝誓。存五将及使者为五色金光。毕,引入心中,却不必步罡。毕,居中立定,存身在万丈金光中,便觉在天门立。兆引使者,遥望玉阙,奏所行事。毕,得旨谢恩而退。次引使者自天门而下,拱立听命。咒曰:
天命与我,我命与汝。汝若违令,天不容恕。五方雷神,我知汝名。铁面使必者,雄化将军。闻呼即至,遇召即临。一如律令。
又玄晶雷章
内运功夫
先凝神定炁,默坐,存内外皆无所有,只先天祖炁自然升至泥九宫,降下水火交媾,会于黄庭。运至心宫,有金 字降。中间一点明处,有金 字一升一降。从心降下,有金 字。过黄庭,有金 字。字团下一金球,上有 字。至胆,有金 字。上至心宫,有六星,斗口有金 字。举目望巽方,亦有六星,斗口亦有金字,口中念作烹霎喝声,运字击 字及斗口字去巽方。见金光冲射巽方,星斗及畚字合而为一,手握天皇诀,密念:
唵吽吽婆咤娑伽。吾奉
帝敕。唵哩吽唵哩吽哩吽唵唵哩唵唵哩吽吽。
目见使者踏于斗柄,上闻此玉音,踏翻斗柄,迸赴兆前,听领祝役。
使者符
一体三身作用
邓 幸 张
此三号,如召使者,只用使者号加雷字上,召之即至。
召将书符十六字咒
唵□□帝者冥罗咤哞欻罗犀历救煞摄。
总辖三帅
□□□ 雨加磺祟加
役九州社令号书於香上
□□□□□□□□□祈晴
祈雨
□书在符头悬半寸加晴用
□□□□□□□□□崇伐
西溜东北南中
右五字,如头檄未应,则於第二檄符上五圈中加此五字。此是使者役五雷将。如治瘟,加入腹中。如更不应,又加役字:
符理璹。邓。诞鋋□。张。
存巽方有辛天君,右手执笔,左手执簿,出巽门。以两眼光直射,吸引入符中,书辛君讳字加入。炁字符同此。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九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