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十三
- 本章共 1.7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十三
玉宸登斋符篆品
入靖,焚香端坐,扣齿念三净咒,毕,凝神定息,回视规中。良久,静极一念才动,便运神光自祖宫而起,升至两眉间,提笔引神光从天目中出,射笔端,却下笔书符,以三天讳三字,或召或遣,各随事用笔拂之。
启奏符法
荡秽符
荡秽除邪,肃清坛界。臣某承诰奉行
信香符
臣某上香启告
右符用讫,左手玉文,右手午文,叉腰,咒曰:格觉亶兀。一炁七遍。退三步,双手子文叉腰步罡。
通神罡
天开地裂 神通泉彻
左手寅、午、申、子,右剑诀,叉腰咒曰:乾庚坤益,艮分震兴,天地齐并。勅,咒毕,便以左足进一步,右足一拨,咒曰:乾元享利贞。日月合明,天地运动,帝君令行。疾。下人。
召将符
随用爱将,不拘此符,可於各法中取用,於理不舛。
某将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上界符
上界直符使者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中界符
中界直符使者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下界符
下界直符使者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年直符
年直功曹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月直符
月直功曹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日直符
日直功曹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时直符
时直功曹速降 臣某承诰奉召
土地符
当境土地正神速至 臣某承诰奉召
遣将符
臣某承诰策役
开天符
玉符所至,三界无拘。万神侍卫,奏入天门。掌关官君,准此证应。速令上达,一如天信。臣某承诰叫奉行。
度火符
臣某承诰度火
开星垣符
开地府符
开水府符
开雷垣符
登斋符法
召破秽符
九凤破秽官君速降,臣某承诰奉召。
水盂符
臣某承诰涤秽。
通师信香符
臣某上香启告。
祖元君信香符
臣某上香启告。
召万神符
臣某承诰召神
召万神符
臣某承诰召神。
召万神符
臣某承诰召神。
信香符
一
臣某承符启告。
二
臣某承符上叩。
三
臣某承符请命。
起用符
臣某承符起用。
卷帘符
通真达圣,臣某诰奉行。
步罡符
一
臣某飞罡集神。
二
臣某飞罡通神。
三
臣某飞罡上谒。
冷坛符
臣某承诰净坛。
早入户符
功曹使者取符开启,臣某承诰入户升坛。
午入户符
功曹使者.取符开启,臣某诰卫入户升坛。
晚入户符
功曹使者取符开启,臣某承诰入户升坛。
东方卫灵符
安镇东方,臣某承诰卫灵。
南方卫灵符
安镇南方,臣某承诰卫灵。
西方卫灵符
安镇西方,臣某承诰卫灵。
北方卫灵符
安镇北方,臣某承诰卫灵。
中央卫灵符
安镇中央,臣某诰卫灵。
信香符
一
臣某上香启奏。
二
臣某承诰启奏。
三
臣某上香启奏。
发炉符
通真达灵,臣某承诰符关告。
命魔符
魔王受命,赞善除凶。臣某承诰奉行。
谢过符
臣某承诰符谶谢。
出官符
一
三元真君法部官属速至,臣某承诰奉召。
二
法部仙灵速至,臣某承诰奉召。
封章函上符用黄纸三片,朱书木函上
朝奏符宣章时焚
一
臣某承诰奏启。
二
臣某承诰奏启。
发遗赍章将吏符各依本法取用
存伏符
一
臣某承诰奉行。
二
臣某承诰奉行。
三
臣某承诰奉行。
四
臣某承诰奉行。
五
臣某承诰奉行。
六
臣某承诰奉行。
七
臣某承诰奉行。
八
臣某承诰奉行。
纳官符
合部仙灵法箓官将承还治,臣某承诰纳官。
复炉符
臣某承诰复炉。
早出户符
关启事毕请闭黄房,臣某承诰出户。
午出户符
关启事毕请闭黄房,臣某承诰出户。
晚出户符
关启事毕请闭黄房,臣某承诰出户。
谢师符
臣某上香礼谢。
金书
上 下 中
章函符用纸一方幅书,贴外函面
开天符
镇坛二符用牌上书
雷霆风雷昌阳大将军
雷霆火令舍阴大将军。
命魔符诰
东方镇天真文梵华之炁
南方镇天真文梵品之炁
西方镇天真文 梵英之炁
北方镇天真文 梵混之炁
中央镇天真文 梵宝之炁
五方真文符诰
五方真文,出五镇生尸经。
太上灵宝东方八天自然玉字青帝九炁天文。
空书真文符。
维某年岁某月某朔某日某人伏为某事,谨斋法信,诣灵宝大法司,乞请道士一坛,就某处於今月某日启建某斋几昼夜,修设谢恩清醮几分位。谨以本方镇信请法施行,东方八天自然玉字安镇斋坛,明露天地,拔赎罪苦,开度超生,一如青帝太玄女青符令。
具位臣某告行。
余四方真文后文同东方,但随方换中间语句。惟中央符名改太上灵宝中央大罗之天自然玉字黄帝一炁天文。
道法会元卷之十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