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八
- 本章共 2.9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八
雷晶使者祈祷行检
投状式
投坛信士某人等,隶某处居,状投伏为本境伏自某月某旬以来,亢阳为虐,雨泽愆期,禾稼焦萎,生民涂炭,众心惶惧,恐失秋成,遂率同盟,谨状上叩某法师雷坛,乞赐祈天请命,祷雨救旱,所投是实,伏取法旨。
某年某月日投坛信士某人 等状。
移掇牒
元始一炁都督雷府
今据某处入意。祈祷救旱事,使府领词难抑,合与施行,除已启告帝真,择以某日于某处建立雩坛,依法行事,合行先牒请照验。烦为疾速部领雷霆一府二院三司官将,关报本坛社令,程蒋二帅,灵官王善,太岁殷郊,雷府伐邪巫将军朱伟,玄坛赵朗,酆都关羽,地祇温琼,领各司将兵,务在各各同心协力,一合前去,辖起五方社令蛮雷,山川溪源潭洞龙雨部众,即便驱龙卷雨,拥雾兴云,遇有雨发去处,就便移攘赴坛,以彰大化。沛施甘雨,救济禾苗。毋得稽违,有误行事。一如律令,星火奉行。须至专牒者。
右牒上先天一炁五雷飞捷报应张珏使者,副帅张云张亚三大元帅,请照验施行。谨牒。
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牒。
朱批:限某日某时雷雨赴坛报应。
职位 姓名押。
祖师雷霆启教火师白洞灵安真君汪。
批符式
符
便宜符,请先天一炁使者张珏速移风雨,於某时普降甘雨,救济焦枯,大彰天信。符到奉行。雷使某押承诰奉行。
又批符式
符
真符上请某帅遵承元降,的以是日某时於某处大轰霹雳,普降甘霖救济禾苗,以彰
天化、一如律令。符到奉行。需使某押承诰拳行。
奏七宝
具位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
上奏;臣不避风刀,冒干
天听,千愆万罪,仰丐宽原。今奏据某府某县某处某人同投状内,至。恐失秋成,具状投臣祈祷雨泽,救济旱伤。臣领词虔切,法在济人,理难抑塞。谨以某月某日上告,依法建坛,召雷致雨。重念臣学行浅薄,无德动
天,全赖
敕旨颁行,庶必诸司响应。未敢自专。须至具状奏
闻者。
右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上奏:
先天无极元阳上帝玉几下,
太初玄元铁师上帝玉几下,
太极开明万法天师玉几下
昊天至尊玉皇上帝玉陛下
南极勾陈天皇上帝玉陛下,
北极星主紫微大帝玉陛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玉阙下。恭望
天慈
赦臣冒昧,允臣奏祈,特颁
敕旨,付北极佑圣府,泰玄都省,颁告十方三界,海岳洞天,里社隍司,一切去处,咸令照应。特为本土居民雪释罪愆,度禳厄运。专祈
恩命,宣告九霄玉清诸天台馆府阁,雷霆省院去处,敕差臣法中专将先天一使者张珏,副帅张云张亚,部领雷府天将吏兵,各各申明
号令,混合百神,的於今月某日某时径下某处饮承召祭,走檄行符。祈雨云:掣电轰雷,大施甘雨。析晴云:卷雾收云,大舒丽日。杀伐云:掣电轰雷,焚巢戮怪。阐扬
道法,救济民生。干冒
天威,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下情不胜虔切俟命之至。谨奏。年某月日具位臣姓某状奏。
奏九宸
具位臣某谨奏据入意,同七宝内,至领词难抑,合与施行。未敢自专,须至具状奏
闻者。
右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上奏:
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
东极慈尊青华大帝,
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九天雷祖大帝,
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一大天帝,
六天洞渊大帝,
六波天主帝君,
九天可韩司丈人真君,
九天采访使真君玉阙下恭望
天慈,允臣奏恳。即赐
敕旨,行下十方三界,海岳洞天,里社隍司,一切去处,咸令照应,特为本土居民雪释罪愆,度禳厄运。专祈
恩命,付泰玄都省,宣告九清诸天台师慈,允俞申恳,即赐转奏帝廷。同三省结。
递牒
元始一炁都督雷府
本府今据
某乡贯某处入意。使府领诃难抑,合与施行,除已择日建坛,依法祈祷外,谨为备录来词,书造奏申几方函、牒请雷威,烦为疾速斋诣三天门下,上清天枢院,北极佑圣府,进奏泰玄都省,青华帝君,历代祖师前。进申有牒於此添。文牒几封,前诣某处真司投落。仍须部集麾下合干天将,会合本坛诸司雷神,的以是月某日某时齐集赴坛,承符奉命,於某处远近,行风布雨,掣电轰雷,普济焦枯,大彰感应。共扬。道法,懋积功勋。一如律令,;星火奉行。须至牒者。
右牒上
先天一炁火雷飞捷报应张使者功曹土地照验施行,谨牒。
某年某月 某日 时牒。具职 姓名押。
先 天 道 祖 元 阳 上 帝。
告示式
元始一炁都督雷府
今据
某乡贯入意,祷雨救旱事,使府据此除外,照得本府遵守天师教旨誓令,法子济人,不容坐视。为此今於某处借地建坛,的限某偶至某日各要未申时分,召雷致雨,务在沾足田畴,以彰道化。所有合行事理,开列告示者:
一、牒差先天一炁火雷张使者,统领雷霆一府二院三司官将吏兵,依限致雨施行。
一、牒差先天火车灵官王元帅,部领将吏,承文催促,佐助雷威。
一、牒差雷府管打不信道法专灭邪巫朱将军,转卫雷坛,紏罚善恶。
一、牒差阴雷大将关元帅,檄起九州山川溪源潭洞江河淮海龙神,依时显应,注雨润枯。
一、牒请本府本县城隍之神,肃静封疆,祇迎风雨。
一、札付本里社令之神,侧近庙社案神,整肃衣冠,迎风接雨,肃清坛惮,祇应雷司。
一、札委功曹土地,常川在坛,传诚关奏祇应行持。
一、告禀合县官员,务在斋沐身心,停刑罢拷,虔诚悔过,思济斯民。
一、告示居民人等,务在肃清家舍,普供香花,毋得烹宰生灵,怨恨天地。专诚悔过,祇俟甘霖。
一、告示临坛法众,务在整肃威仪,毋生杂想,专心诵念,接应行持。
右仰神人知及。
某年某 月日示。具位 姓押。
各处牒剖,可照告示内仰语施行。
祭谢关请
元始一炁都督雷府
是日奉为信士某人等投行祈雨救旱事,已蒙霖雨沾足,实荷师将恢张,委有劳绩,以今众信虔备凡仪,用伸皈谢,合行关请神威,通传诚悃,星飞前去,请降帝真师尊,雷神天将,城隍社庙等神,即刻赴坛,鉴饮祭谢。
雷霆号令,星火奉行。须至关者。
右关
三界功曹符使土地正神。
某年某月 日关。具位 姓名押。
公据
元始一炁都督雷府
昨据某处某人入意,使府得此,恪为施行。除已录奏
天廷,申闻
省府,请颁
恩命,牒檄
霆威,施行去后,实荷恢宣,委有劳绩,合行出给文凭请昭验。祗候三元庆会考功之日,斋诣
天阙省庭呈验,计功升品,请受
天恩推擢施行。须至公据者。
右付
先天一炁火雷飞捷张使者於此添入所差神将。收执准此。
某年某月 某日给。具位姓名押。
神师雷霆启教火师白洞灵安真君汪。
言功表
具位臣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
上言:臣谨按
玄科,奏闻
玉陛,昨据某处入意。臣某领词虔切,难以抑违,合与施行。遂於某日于就某处建坛,祈天请命,告行符章,委命先天一炁飞捷火雷使者张珏合属官将,定以某月某日某时致雨救旱,果沐感通,赐以雾需,田畴沾足,民获有秋。所差雷神,委有劳绩。臣之僭妄,负咎难逃。谨录凡情,上酬穹造。须至具表奏闻者。
右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上奏号令,雷霆昊天至尊玉皇上帝玉陛下。
恭望
天慈,赦臣僭读之外,允臣奏谢之诚,祈赐敕於九霄,与论功於
三省。随资迁职,少为风厉之方;鼓勇勤劳,益壮
天威之烈。更赖沛若时之雨,庶可书大有之年。第切感恩,莫禅报
德。次愿臣九玄七祖,同获升迁,下土万民咸沾福利。然愿臣祈晴祈雨,召雪召云,摄电驱雷,呼风降雹,为民请福,治病祛邪,凡有祷祈,更希陶铸。臣干冒
天威,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下情不胜称谢之至。以闻。谨状。
某年某月 日具位臣姓某上表。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八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