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三
- 本章共 1.5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三
五雷祈祷大法
四溟祈雨
乾坤艮巽,地水火风,神运元精,消长诸有。雷符有四,其配四神。可以召阳呼阴,起龙致雨。太极有禁,四符未行。粗法幽机,翼赞皇化。混元之世,降玄精於四维,以镇地机之水,而后化生四神,司隶雷雨之职。声发于乾,曰天雷,主神号曰虚皇太华。声发于艮,曰火雷,主神号洞阳幽灵。声发于巽,曰风雷,主神号玉雷浩师。声发于坤,曰水雷,主神号火光流精。使者一炁之运,成变化而行鬼神。驱除激扬,乃降灵文。因名之曰神雷。其实一也。盖五方迁运不同,故有五雷之说。有天雷、神雷、火雷、龙雷、妖雷者,非是之谓也。凡祈晴请雨,宜用善愿格天,次启四神,以按元震之诀,则冲炁交缠,民物迪吉。然必得至真之子,乃可期阴相於玄虚也。若能澡除五累,宴景栖神,诵《元始灵书》千徧,日服结神符,内存真精,外持利物。心期破券,飞神列录,后逢圣降本命日,东向端坐,掐玉帝诀,用素纸朱书散结符六十道,每日东向取一符,复掐玉帝诀,咒曰:神灵天津,玉液元真。上清华房,元始老君。妙入太华,光耀真文。七神飞仙,北酆受烟。我位上王,逼合鬼群。八威吐火,束尔尊神。千千去秽,凶恶不存。万万魔王,护命保形。急急如律令敕。
咒毕,凝神候玄膺津满,鼻引清炁咽之。再叩齿三通,诵《元始灵书中篇》千褊,后依法书符。
散结符
方象符
圆景符
右方象圆景二符,雷声初发之时,面东向端坐,吸雷炁咽之,然后取炁书符。救病无施不可。又遇天中节日,凌晨入靖,用绫罗长四寸五分篆二符,临午投於东北泽源中,精思四神降兆室中。必致感通,以启其奥妙也。
立坛法
凡祈晴请雨,当於太岁方上,依法置坛。按乾坤艮巽,各绘其神於四隅。每神之前,置水瓮一只。以新砖四口磨令一面光细,丹篆符四道,各依方位投於水瓮中。各虔精诚,乃获感通。次端坐,诵咒曰:
天元海神,沧伯虎母。流阳降賳,木金火土。风伯雨师,云驰雷鼓。敕动玉清,龙飞九五。急急如太乙元君律令敕。
雷光符
火文符
坎肇符
金华符
天关七杀符
已上神符七道,能镇压一切水怪。又可迭书作一道,用铁板朱书,於潭洞川泽有龙之所投之,可借晴雨,大有应感。如治水怪,朱书批判云:奉勑斩灭毒龙水怪。急急如律令勑。
迭符式
东方蛮雷柳李卿真符
勑符咒
东方玉宝,云雷大神。身披金甲,手执神枪。摄魔逐鬼,扫荡诸凶。神符到处,邪妖灭踪。急急如律令敕。
右符青纸朱书,焚於东方,祈求立应。
南方蛮雷献永清真符
勑符咒
南方玄真,闪电大神。千变万化,出入如云。身披金甲,手执火输。神符到处,百妖藏形。急急如律令敕。
右符红纸朱书,焚於南方祈求立应。
西方蛮雷白子庚真符
勑符咒
西方太妙,追风大神。虚无至极,渺渺玄冥。能驱魑魅,斩绝妖精。神符到处,邪鬼断形。急急如律令。
右符白纸朱书,焚於西方,祈求立应。
北方蛮雷任子和真符
敕符咒
北方玄上,集雨大神。通天入地,徧满乾神。斩除凶恶,断绝鬼门。神符到处,速捉妖精。急急如律令。
右符黑纸朱书,焚於北方,祈求立应。
东北方蛮雷陈大将真符
敕符咒
东北度仙,元天大神。出入莫测,道炁合真。疾速驱妖,斩断精魂,神符到处,不得留停。急急如律令。
右符白纸朱书,焚於东北方。
东南方蛮雷炎名石真符
敕符咒
东南好生,烧火大神。赫赫通天,南极玄冥。摄伏魔鬼,妖精灭形。吾今所使,朗灵奕神。急急如律令。
右符白纸朱书,焚之,祈求立应。
西南方蛮雷金卞清真符
敕符咒
西南太灵,吞魔大将。九炁灵君,光透表里。动扰天真,擒捉邪鬼。安护生灵,速去速去。急急如律令。
右符白纸墨书,祈求通用。
西北方蛮雷游一真符
敕符咒
西北无量,驱魂大神。通天变化,豁落吏兵。逐邪斩怪,助国安民。见吾即化,无降一生。急急如律令。
右符白纸朱书,祈祷通用,立有报应。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