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三
- 本章共 2.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三
洞玄玉枢雷霆大法
传度行移
奏式
具位臣姓某
臣奏为某处某人入事意。臣领词虔恪。理难抑违,来敢自专,至具状奏闻者。
右谨具状上奏某圣位道前。恭望天慈,允臣所奏,特赐敕旨,告下九天雷霆至真,三界所隶真司,咸与证应施行,庶获感通,臣冒犯天威,下情无任战灼伺命之至。谨具状奏以闻。谨状。
年 月 日具位 臣姓某 状奏。
贴黄式
倚黄式
方函式
谨谨上诣
元始洞玄宫奏进 具位臣姓某谨重封
圣位宫分
元始洞玄宫奏进:
玉清圣境元始天尊道前,上清真境灵宝天尊道前,太清仙境道德天尊道前。
太微玉清宫奏进:昊天金阙奏进: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舍真体道金阙至尊昊天玉皇上帝玉陛下。
九天应元宫奏进:
高上洞玄九霄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御前。
东极青华宫:
洞玄雷祖木公上相东极青华大帝御前。
南极朱陵宫:
洞玄雷伯火师炎君长生大帝御前。
西极皓灵宫:
洞玄雷母金晶皓明素灵元君御前。
北极紫微宫:
洞玄雷主元明虚皇紫微大帝御前。
太极紫明宫:
洞玄太极雷君普明大帝御前。
太极素明宫:
洞玄太极雷后耀明皇君御前。
笺式
具位臣姓某
右臣谨据某处某人入事意。臣领词难抑,除已飞奏诸天雷霆帝君,及敷告三界真司,咸与证应外,谨具笺状,上启某圣位,恭望圣慈,允俞所启,早赐圣旨,行下三界所隶真司,雷霆法部帅将,咸祈照应今来弟子某传度事理,庶获感通。臣冒犯圣威,下情不胜战栗伺命之至。谨具笺启以闻。谨状。
年 月 日具位 臣姓某 笺启。
圣位官分
泰玄都省请进:
洞玄玉明师泰玄上相圣前。
天机内省:
洞玄上明师天机内相圣前。
天枢使省:
洞玄太明师天枢使相圣前。
元和迁校府:
洞玄真明君玉虚师相圣前。
天部霆司:
洞玄雷霆君炎天上帝帐前。
神霄洞明宫:申进金阙侍宸洞玄高明君白真人,紫霄扶风洞玄元朋君马真人,
洞玄通明中侍卿翁真人。
笺师式
具位嗣教弟子臣姓某
右臣谨据某处某人入事意。臣据词难抑,除具状上启雷霆诸天帝君,敢乞誊进天低,请旨告行三界所隶真司,照应施行外,臣谨具笺状,上启:
洞玄教主妙行真人青灵雷霆帝君师前。恭望师慈,充俞所启。特与证应,丐为奏进帝低,仍赐告卡雷厦诸司,照应今来某传度事理,依准施行,庶获感通。臣冒犯师严下情不胜战、栗俟恩之至。谨具笺启以闻。谨状。
年 月 日具位臣姓某 笺启。
单状式奏笺用名,不用心印,牒用名,押全。
今具嗣教弟子某法职印文,心印于后:
一、奏补充某箓为职。
一、奏法印五雷使院之印
一、奏给五雷使院行司为额。
一、奏立某靖,某坛。
一、奏心印某押。
右具如前。
今月 日臣某具奏。
牒式
司额,
本司谨据某处某人入事意。据词难抑,除已具奏天廷,及笺省院真司外,合行牒请照验,早为依上照应,佐助行持,以彰玄教。须至牒者。
牒件如前事,须牒上某处,请照验。谨牒。
年 月 日 时牒。具位 姓某押。
牒诸司分
五雷使院,天部霆司,南极天枢院,北极驱邪院,蓬莱都水司,天下都城隍司,东岳东平司,五方行雨龙王,五方蛮雷使者,九州都社令司。
牒帅式
司额
本司今据某处某人入事意。据词难抑,除已敷奏诸天雷霆帝君,及笺闻师省真司外,谨牒,请照验。早为部领本部将兵,赴某所立治靖驻札,听候召遣,助法行持,大赐感通。上明天信。请勿稽迟。须至牒者。
牒件如前事。须牒上洞玄内外院雷霆至真天君,请照 验。谨 牒。
年 月 日 时牒。具位 姓某押。
符牒帅黄纸
司额
本司据某处某人入事意。据词难抑,除已敷奏诸天雷霆帝君合属真司,咸祈照应,请颁救旨,合颁符命。
九阳
符 不用火车
少阳
右符上告三五九阳铁面雷霆君,请行鉴证事理,即为部领兵将,下赴某所立治靖驻札,整治行司。日后如遇某口启心存,救济驱治,即赐佐助行持,大彰昭报,同积功勋,敷扬洞教。符到奉行,一如帝命。
年 月 日 时牒。
列师位。
开天诰黄纸
元始洞玄开天请进章
某恭准道旨,元降符文所到,进入天门。臣谨为某传度某法,皈身佩奉,祈祷雨旸,驱邪治病,谨奏帝廷,颁行符命。
符。元阳请进章。加九火笔。
右符上告天阙掌关诸天帝君阙下,请行鉴证符文,不以天下章表为例,即便进奏诸天帝阙,恭伺昭报。符到奉行。
年 月 日时告行。
批朱:专请三五将军刘某径行开阙,遍行奏达。具位 臣姓某承诰奉行。
列师位。
札司命
司额
本司据某处某人入事意。据词难抑,除已飞奏诸天帝君,取旨颁行外,合下,仰照验。速为肃清宅宇,扫荡妖氛,如仪祇接雷真到来,开建治靖,宣行洞教,毋得迟滞,疾速奉行。有功之日,名书上清。须至指挥。
右下某家香火司命六神,准此。
年 月 日时札。具位 姓 押。
传度帖
洞玄嗣教雷坛
据某处某人入事意。拜受洞玄神霄雷霆大法一宗,皈身佩奉,福国济人,祷雨祈晴,除邪治病,自受真文之后,不敢怨道咎师,始勤终怠。本坛据此来词,除已飞奏诣天雷霆帝君,及笺闻省院真司,取旨召降雷霆主帅刘某神王,部领兵将,分身化炁,赴坛驻札,明彰昭报,助法行持外,须至帖者。
右帖付嗣法某准式奉行。故帖。
年 月 日帖。具位。
师衔。
传度后取报应告帅式
元始洞玄取报章
臣恭准道旨,为弟子某人入意。昨投法师某保举,皈投度师某坛下,拜传某法,归身佩奉,誓愿福国济民,祈晴祷雨,除邪治病,自受真文之后,不敢怨道咎师,始勤终怠。得蒙师允,取某日具奏天廷,某日开坛交拨,口传心授,符图秘诀,悉已传度,得法之后,未探玄微,辄具符文,欲求报应。约以某日某时取某报应。请执奏洞玄教主师前,取旨克应施行。合颁符命。
符。九章晴雨取式。
元始道化,敕制雷霆。真炁凝梵,腾结太无。臣谨录上告洞玄主帅三五九阳铁面刘神王,闾、张、宁、任四大雷王,某将,请行证鉴符文,部领将吏,定於某日某时某处报应,上明天信。符到奉行,急如
帝命。
年 月 日 时告行。批朱:专请三五将军刘某疾速依应奉行。
具位 嗣法弟子 臣姓某 承诰奉行。
列师位。
道法会元卷之一百五十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