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简介
- 目录
- 卷之一
- 卷之二
- 卷之三
- 卷之四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
- 卷之十三
- 卷之十四
- 卷之十五
- 卷之十六
- 卷之十七
- 卷之十八
- 卷之十九
- 卷之二十
- 卷之二十一
- 卷之二十二
- 卷之二十三
- 卷之二十四
- 卷之二十五
- 卷之二十六
- 卷之二十七
- 卷之二十八
- 卷之二十九
- 卷之三十
- 卷之三十一
- 卷之三十二
- 卷之三十三
- 卷之三十四
- 卷之三十五
- 卷之三十六
- 卷之三十七
- 卷之三十八
- 卷之三十九
- 卷之四十
- 卷之四十一
- 卷之四十二
- 卷之四十三
- 卷之四十四
- 卷之四十五
- 卷之四十六
- 卷之四十七
- 卷之四十八
- 卷之四十九
- 卷之五十
- 卷之五十一
- 卷之五十二
- 卷之五十三
- 卷之五十四
- 卷之五十五
- 卷之五十六
- 卷之五十七
- 卷之五十八
- 卷之五十九
- 卷之六十
- 卷之六十一
- 卷之六十二
- 卷之六十三
- 卷之六十四
- 卷之六十五
- 卷之六十六
- 卷之六十七
- 卷之六十八
- 卷之六十九
- 卷之七十
- 元卷之七十一
- 卷之七十二
- 卷之七十三
- 卷之七十四
- 卷之七十五
- 卷之七十六
- 卷之七十七
- 卷之七十八
- 卷之七十九
- 卷之八十
- 卷之八十一
- 卷之八十二
- 卷之八十三
- 卷之八十四
- 卷之八十五
- 卷之八十六
- 卷之八十七
- 卷之八十八
- 卷之八十九
- 卷之九十
- 卷之九十一
- 卷之九十二
- 卷之九十三
- 卷之九十四
- 卷之九十五
- 卷之九十六
- 卷之九十七
- 卷之九十八
- 卷之九十九
- 卷之一百
- 卷之一百一
- 卷之一百二
- 卷之一百三
- 卷之一百四
- 卷之一百五
- 卷之一百六
- 卷之一百七
- 卷之一百八
- 卷之一百九
- 卷之一百一十
- 卷之一百一十一
- 卷之一百一十二
- 卷之一百一十三
- 卷之一百一十四
- 卷之一百一十五
- 卷之一百一十六
- 卷之一百一十七
- 卷之一百一十八
- 卷之一百一十九
- 卷之一百二十
- 卷之一百二十一
- 卷之一百二十二
- 卷之一百二十三
- 卷之一百二十四
- 卷之一百二十五
- 卷之一百二十六
- 卷之一百二十七
- 卷之一百二十八
- 卷之一百二十九
- 卷之一百三十
- 卷之一百三十一
- 卷之一百三十二
- 卷之一百三十三
- 卷之一百三十四
- 卷之一百三十五
- 卷之一百三十六
- 卷之一百三十七
- 卷之一百三十八
- 卷之一百三十九
- 卷之一百四十
- 卷之一百四十一
- 卷之一百四十二
- 卷之一百四十三
- 卷之一百四十四
- 卷之一百四十五
- 卷之一百四十六
- 卷之一百四十七
- 卷之一百四十八
- 卷之一百四十九
- 卷之一百五十
- 卷之一百五十一
- 卷之一百五十二
- 卷之一百五十三
- 卷之一百五十四
- 卷之一百五十五
- 卷之一百五十六
- 卷之一百五十七
- 卷之一百五十八
- 卷之一百五十九
- 卷之一百六十
- 卷之一百六十一
- 卷之一百六十二
- 卷之一百六十三
- 卷之一百六十四
- 卷之一百六十五
- 卷之一百六十六
- 卷之一百六十七
- 卷之一百六十八
- 卷之一百六十九
- 卷之一百七十
- 卷之一百七十一
- 卷之一百七十二
- 卷之一百七十三
- 卷之一百七十四
- 卷之一百七十五
- 卷之一百七十六
- 卷之一百七十七
- 卷之一百七十八
- 卷之一百七十九
- 卷之一百八十
- 卷之一百八十一
- 卷之一百八十二
- 卷之一百八十三
- 卷之一百八十四
- 卷之一百八十五
- 卷之一百八十六
- 卷之一百八十七
- 卷之一百八十八
- 卷之一百八十九
- 卷之一百九十
- 卷之一百九十一
- 卷之一百九十二
- 卷之一百九十三
- 卷之一百九十四
- 卷之一百九十五
- 卷之一百九十六
- 卷之一百九十七
- 卷之一百九十八
- 卷之一百九十九
- 卷之二百
- 卷之二百一
- 卷之二百二
- 卷之二百三
- 卷之二百四
- 卷之二百五
- 卷之二百六
- 卷之二百七
- 卷之二百八
- 卷之二百九
- 卷之二百一十
- 卷之二百一十一
- 卷之二百一十二
- 卷之二百一十三
- 卷之二百一十四
- 卷之二百一十五
- 卷之二百一十六
- 卷之二百一十七
- 卷之二百一十八
- 卷之二百一十九
- 卷之二百二十
- 卷之二百二十一
- 卷之二百二十二
- 卷之二百二十三
- 卷之二百二十四
- 卷之二百二十五
- 卷之二百二十六
- 卷之二百二十七
- 卷之二百二十八
- 卷之二百二十九
- 卷之二百三十
- 卷之二百三十一
- 卷之二百三十二
- 卷之二百三十三
- 卷之二百三十四
- 卷之二百三十五
- 卷之二百三十六
- 卷之二百三十七
- 卷之二百三十八
- 卷之二百三十九
- 卷之二百四十
- 卷之二百四十一
- 卷之二百四十二
- 卷之二百四十三
- 卷之二百四十四
- 卷之二百四十五
- 卷之二百四十六
- 卷之二百四十七
- 卷之二百四十八
- 卷之二百四十九
- 卷之二百五十
- 卷之二百五十一
- 卷之二百五十二
- 卷之二百五十三
- 卷之二百五十四
- 卷之二百五十五
- 卷之二百五十六
- 卷之二百五十七
- 卷之二百五十八
- 卷之二百五十九
- 卷之二百六十
- 卷之二百六十一
- 卷之二百六十二
- 卷之二百六十三
- 卷之二百六十四
- 卷之二百六十五
- 卷之二百六十六
- 卷之二百六十七
- 卷之二百六十八
『道法会元』卷之五十
- 本章共 4.2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道法会元卷之五十
清微祈晴文检品
奏九宸上万梵洞章
具位臣姓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百拜上古。:臣奏:据某投词,伏为本境自某月以来,久雨浸淫,积阴为戾。百川盈溢,民怀昏垫之忧;后土沈泥,物有损伤之患。非资回斡,曷遂晴明。沥悃向臣求为祈恳。臣领词虔切,看详时维某月,正当阱种之时;雨过某旬,实重忧惶之念。理宜拯济,恪为奉行。谨取即月某汨为始,祗就某处建坛,告行符章经道,消解淫雨。未敢自专,恭遵元降,进呈元始一炁万梵洞章上闻者。
空五寸篆符。
右章泄自太虚,流降三界。臣谨谨端肃上奏高上神霄南极长生大帝,东极青华大帝,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九天雷祖大帝,上清紫微碧玉宫太一大天帝,六天洞渊大帝,六波天主帝君,可韩司丈人真君,九天采访使真君陛下。恭望天慈,允臣所奏,即赐颁降敕命,付省府,宣告九霄诸天台馆府阁,告下九天,三界十方,五帝三官,日月星斗,雷霆雨部,名山潭洞,岳隍里社,合干去处,咸令照应。特为官民原赦罪愆,回旋造化,调星正度,敛阴舒阳。请领元降符章经道,付臣奉行。宣谕太阳九龙皇君邓某,负风猛吏辛某,旸谷神君张某,神烈阳雷神君苟某,阴雷神君毕某,九斗阳芒流金火铃大将刘某,本佩法线合干职员,一合下降行坛,监督当境城隍主者,土主社稷里域等神,准奉符信经章,禁龙止雨,锁洞封潭。卷雾兴风,扫除阴翳。开天耀日,发现阳光。当令四气朗清,二仪显焕。万物遂欣荣之乐,群生蒙长养之功。用副恳祈,昭彰道化。干冒天威,臣下情不胜惶惧之至。谨具章上奏以
闻。谨奏。
年 月 日 具位臣姓某上奏。
谨 遣
九天捷疾符使杨杰操捧
上 达
奏九司上冲和妙道心章
具位臣姓某
奏据入意。臣领词虔切,未敢自专,除已拜奏章书,上闻九宸玉陛,祖师玄省,请命施行外,谨遵元降,进呈冲和妙道心章上闻者。
空三寸篆符。
右章泄自太虚,流布三界。臣谨再拜上奏玉府判府真君,玉府左右侍中,玉符左右仆射,天雷上相真君,玉枢使相真君,斗枢上相真君,上清司命玉府右卿,五雷院使真君,雷霆都司元命真君。恭望圣慈,允俞所请,即赐保奏宸廷,请颁恩命,告下三界,昭示十方,赦释民愆,斡旋造化,调星正度,敛阴舒阳。旨命太阳九龙皇君邓某,负风猛吏辛某,旸谷神君张某,神烈阳雷神君苟某,阴雷神君毕某,九斗阳芒流金火铃大将刘某,本佩法箓合干职员,一合下降行坛,监督当境城隍主者,土主社稷里域等神,准奉符信经章,禁龙止雨,锁洞封潭。卷雾兴风,扫除阴翳。开天曜日,发现阳光。当令四气朗清,二仪显焕。万物遂欣荣之乐,群生蒙长育之功。用副恳析,昭彰道化。干冒圣威,臣下情不胜惶惧俟命之至。谨具章奏以闻。谨状。
年 月 日具位臣姓某上奏。
笺魏祖引进
具位臣姓某右臣今据入意。臣以今修具章奏一函,敢乞师慈,转闻泰玄都省,特赐誊奏高上神霄玉清真王九宸上帝陛下。未敢自专,谨具笺状,端拜上启祖师高元宸照法王清真紫虚元君道前。恭望师慈,允俞奏恳。或恐奏文谬误,语句无伦,行列不端,不合玄范,就乞哀怜,削治正定。必使上命#1天心,毋令谴却。仍丐不以他类章奏进达,敢祈速应,即与面奏三天金阙,九宸玉陛,请颁敕旨,下付省府,宣告九天,三界十方,五帝三官,日月星斗,雷霆雨部,名山潭洞,岳隍里社,合干去处,咸令照应。特为某原赦罪愆,回旋造化,调星正度,敛阴舒阳。请颁元降符章经道,付臣奉行。
宣告太阳九龙皇君邓某,负风猛吏辛某,旸谷神君张某,神烈阳雷神君苟某,阴雷神君毕某,九斗阳芒流金火铃大将刘某,本佩法箓合干职员,一合下降行坛,监督当境城隍主者,土主社稷里域等神,准奉符信经章,禁龙止雨,锁洞封潭。卷雾兴风,扫除阴翳。开天曜日,发现阳光。当令四气朗清,二仪显焕,万物遂欣荣之乐,群生蒙长养之功。用副恳祈,昭一彰道化。冒犯威严,臣下情不胜激切俟命之至。谨奏。
年 月 日具位臣姓某状笺。
谨 遣
九天捷疾符使杨杰操捧
上 达
开天符诰
元始一炁开天通三界玉符
恭准
元降道旨,符文所至,三界咸遵,万神侍卫,
奏入天门。
左三寸篆符。
右符谨请天阙掌关诸君,三界主者,准此证应,毋得稽滞,速达帝廷,立俟昭报。一如天信。
年 月 日时告下。
谨 遣
九天捷疾符使杨杰操捧
上 达
具位 臣姓 某 承 诰奉行。
宗师金阙昭凝妙道保仙元君祖,
祖师金阙上保清真紫虚元君魏。
递牒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
今有信某,为久雨浸淫,祈求晴霁事,谨具元始一炁万梵洞章一通,笺状一函,上诣高元宸照宫请进。冲和妙道心章一通,上诣雷霆九司真君圣前呈进。
元始一炁开天通三界玉符一道,告闻天阙掌关诸君,三界主者前请进。专伏神威,速为传达,守待恩命,下颁施行。凡历云程,严加防护。若有妖魔遏截者,就便摄赴所在有司,依律治罪,以明天宪。事干济众,非比泛常。星火奉行,立俟昭报。须至牒者。
右牒上九天捷疾焚炎杨符使,请详事施行。谨牒。
年 月 日牒。具位 姓某押。
符牒二雷君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
恭准
元降道旨,玉符所至,雷霆奉行。今据入意。除已拜奏章书,上闻九宸玉陛,祖师玄省,请颁恩命,告下施行外,合行元降符命。
空五寸篆符。
右奉
玉符,速召上清神烈阳雷苟天君,神化阴雷毕天君,仰速遵承告,会太阳九龙皇君邓天君,负风猛吏辛天君,旸谷飞捷张天君,九斗阳芒流金火铃大将刘天君,本佩法箓中诸司官将吏兵,一合下降,督勒当境城隍主者,土主社稷里域等神,一合准奉符信经章,疾速禁龙止雨,锁洞封潭。卷雾兴风,扫除阴翳。开天曜日,发现阳光。当令四气朗清,二仪显焕,万物遂欣荣之乐,群生蒙长养之功。用副祈求,昭彰道化。事干济众,非比泛常。幸勿稽停,立俟报应。一如玄科律令。
年 月 日时牒。
具位 姓某押。
宗师金闯昭凝妙道保仙元君祖,
祖师金阙上保清真紫虚元君魏。
牒皮
符 告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封
上清神烈苟毕二雷君
檄城隍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
恭准
元降道旨,玉符所至,万神奉行。今据入意。除已拜奏章书,上闻九宸玉陛,祖师玄省,请命施行外,合行
符檄告下者。
空五寸篆符。
右奉符檄,速召某处城隍主者,仰遵承,行下所隶司局,及里域社令,英烈土主神祠,咸令照应。特为当境人民检会平日所犯探愆重罪,并体
太上宽恩,悉从原宥,开州自新。躬亲统率所部阴兵猛吏,合属诸庙英烈神祇,前来行坛屯卫驻割,肃清厌秽,迎接雷神。一合戮力,禁龙止雨,锁洞封潭。卷雾兴风,扫除阴翳。开天曜日,发现阳光。当令四气朗清,二仪显焕,万物遂欣荣之乐,群生蒙长养之功。用副祈求,昭彰道化。事毕各复所治。懋积乃勋,以膺宸贶。事干济众,非比泛常。奉行,幸勿稽滞。立俟报应。科律令。
年 月 日 时牒。具位 姓某押。
清微禳年文检品
禳风雷拜冲和妙道章前空五寸篆符
具位臣姓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上言:臣谨按真科,奏闻玉陛,今据某。伏念治本於农,力耕而食。阴愆则水,阳盛则旱,探虞岁运之乖。
天怒为电,气噫为风,或致禾苗之损。敢伸预祷,尚觊好生,雨顺风调,无破块呜条之变;时和岁稔,遂耕田凿井之谋。臣领词虔切,恪为奉行。谨遵元降,拜上冲和妙道心章,上闻玉阙,伏乞特回洪造,洞鉴丹衷。哀怜蠢蠢之民,赦宥尘尘之罪。上愿二炁和平,三光顺轨。无飞电猛风之为变,有庆云甘雨之及时。五谷告成,四民乐业。仰干
大造,下副虔祈。
恩惟
太上,分别请求。臣愚质秽气浊,面奏无由。谨因法中九天捷疾焚炎符使杨杰,同二官直使旬中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诀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吏,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等官,各二人出,操臣馑为某拜上冲和妙道心章一通,上诣太上某宫某曹治某宫玉女进奏。伏顽告报。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以闻。
空三行。
臣姓某系天师门下某治炁某州某县,今住某处焚修。
空三行。
泰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泰清金阙
七宝玉陛下。
空三行。
年 岁 月 朔日 时拜上。
章前职位用三印,以闻上一印,臣姓上一印,帝会下五印相连,天运上一印。
可漏
泰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泰清金阙
七宝玉陛下 具位臣姓某再拜谨内封
方函
谨 谨 上 诣
具位臣姓某谨外封
上清天枢院请进
保禾消虫上冲和妙道心章
具位臣姓某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
上言:臣谨按真科,奏闻
玉陛。臣今据某。伏念某等以食为命,治本於农。火耨水耕,稼穑已勤於此际;阳愆阴伏,丰凶罔测於方来。兼虞虫耗之为灾,爰集蚁诚而
恳祷。敬祈慈悯,肆赦愆辜。时雨时旸,愿遂丰登之望;日作日息,长依化育之仁。臣领词虔切,恪为奉行。谨贡冲和妙道心章,上闻玉陛。伏乞宸慈省理,睿旨颁行,告命斗府三官,天曹宪府,特与检会某等宿世今生,故为误犯,身心口业,一切重罪,广开肆赦之恩,赐以丰年之瑞。臣谨上请南宫司命,韩君丈人,周天八极君,调正璇玑,斡旋气运。敕勒四海山川龙神,五雷风雨部众,常赐雨泽,协赞丰年。臣又请灵台宫中汉明君,天田君,五谷君,各领将吏,来降此坊。为兴道炁,保护禾苗。上消天灾,解水旱凶荒之厄;下禳地祸,祛螟蟊胜蠈之殃。使三阶平而风雨时,庶五谷熟而人民育。物无疵疠,国有升平。里社城隍,成功证道。仰干 大造,下副民情。恩惟太上,分别请求。臣愚质秽气浊,面奏无由。谨因法中九天捷疾焚炎符使杨杰,同二官直使,旬中功曹,左右官使者,阴阳神诀吏,科车赤符吏,刚风骑置吏,驿马上章吏,飞龙骑吏等官,各二人出,操臣谨为某拜上冲和妙道心章一通,上诣太上某宫某曹治某宫玉女进奏。伏顽告报。臣诚惶诚恐,稽首顿首,再拜以闻。
空三行。
臣姓某系天师门下某治炁某州某
县,今住某处焚修。
空三行。
泰清玄元无上三天无极大道泰清金阙
七宝玉陛下。
空三行
年 岁 月 朔 日时拜上。
章前职位用三印,以闻上一印,臣姓上一印,帝食下五印相连,天运上一印。
可漏方函如前式
开天符诰见前
递牒
元始一炁万神雷司
今据某保禳禾苗消解虫蝗事,谨为拜上冲和妙道心章,上诣三天门下上清天枢院请进。元始一炁开天通三界玉符一道,告闻天阙掌关诸君,三界主者前。专仗神威,速为传达,守待恩命,颁下施行。凡历云程,严加防护。若有妖魔遏截者,就便摄赴所在有司,依律治罪,以明天宪。事干济众,非比泛常,星火奉行,立俟昭报。须至牒者。
右牒请
九天捷疾焚炎杨符使,请详事施行。谨牒。
年 月 日牒。具位 姓某押。
道法会元卷之五十
#1『上命』当作『上符』。指上合于天心,道法章奏中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