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讲 文章面面观
- 第二讲 文言体 1 和语体(一)
-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 第六讲 应用文
-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 第十九讲 日记
- 第二十讲 游记
- 第二十一讲 随笔
-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 第二十四讲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
- 第二十五讲--第二十六讲
-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 第三十三讲 印象
-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第四十一讲 暗示
- 第四十二讲--第四十三讲
-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 第五十讲--第五十一讲
-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 第五十三讲 话义的诠释
-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 第五十七讲 对话
- 第五十八讲 戏剧
-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 第六十讲 抒情诗
-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 第六十二讲 律诗
-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 第六十五讲 宣言
-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
-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
- 附录 本书提到的选文选辑
『七十二堂写作课』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本章共 907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小说的故事和人物都由作者创造出来,当然并不实有其事、实有其人,但小说自有它的真实性。如果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很可以明白。一个画家创作一幅“母与子”的图画,图中的母亲不定是姓张姓李的妇人,那孩子也不定是某人家的阿大或是阿二;但两个人体的形态都合乎法则,而目的结构,躯干的姿势,乃至一个指头、一缕头发那么微细的地方都很准确:这就是一种真实。再从全幅说,那母亲抚爱孩子的神情,那孩子依恋母亲的神情,都觉得普遍于人间,几乎给一切母子写照:这又是一种真实。小说就同这样的一幅图画相仿。小说写人物的状貌言动,也得妙肖逼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和活动的人物对面一样。小说中用来表示作者所见到的一点意义的故事,又得入情入理,从世事的因果关系上看,从人生的心理基础上看,都可以有这样的故事,而且那故事确可以作这样的发展;如果真有其人其事,大致也相差不远。所以小说只不过不是对于某人某事的记录而已;从它对于人生的社会的表现和描摹看来,那是真实的,而且比较对于某人某事的记录还要真实,因为它的材料不限于某人某事,可以容纳更多的真情真理的缘故。
一篇小说用历史上的人物作主人公或者用历史上的故事作题材,是常常看到的。这当然不能够照抄历史。历史既已有在那里,何必多此一举,再去照抄一遍呢?必须作者对于其人其事自有所见地,创造出一个故事来又能不违背情理,使读者觉得其人其事虽并不曾如此而未尝不可以如此,这篇小说才有提起笔来写的价值,这时候,作者已经把握到小说的真实性了。其他种类的小说都是这样。即使是“鸟言兽语”的童话(童话是儿童的小说),在有一些人看来最是荒诞不经的了,但只要应合动物的生活和性情,也就是具有真实性的东西。
一般人遇见了一件新奇可喜的事情,往往说:“这倒是可以用来作小说的。”从这一句话,就知道他们不明白小说的产生的过程,也不明白小说和记叙文的分别。还有,读过了一篇小说,往往问:“这里所说的故事是真实的吗?”从这一句话,就知道他们不明白小说自有它的真实性,所以只想探知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
我们应该记着:小说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决非依据事实写述的记叙文;可是小说是真实的,这真实系指对于人生和社会的表现和描摹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