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第一讲 文章面面观
- 第二讲 文言体 1 和语体(一)
-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 第六讲 应用文
-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 第十九讲 日记
- 第二十讲 游记
- 第二十一讲 随笔
-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 第二十四讲 第一人称的立脚点
- 第二十五讲--第二十六讲
-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 第三十三讲 印象
-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第四十一讲 暗示
- 第四十二讲--第四十三讲
-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 第五十讲--第五十一讲
-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 第五十三讲 话义的诠释
-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 第五十七讲 对话
- 第五十八讲 戏剧
-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 第六十讲 抒情诗
-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 第六十二讲 律诗
-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 第六十五讲 宣言
-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
-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
- 附录 本书提到的选文选辑
『七十二堂写作课』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本章共 1.0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以前曾经说过,在有些文章里,作者从开始到完结只是报告,自己不加意见,不说一句话。在另外一些文章里,作者除报告以外还附加着意见,说着几句话。前者就是记叙文;后者就是论说文。
照这样说,好像记叙文完全是照抄客观的事物,作者自己没有一点主观的东西在里头了。其实并不然。试取同一题材教两个作者去记叙,依理说,大家都是照抄,写成的文章应该彼此相同。但是实验的结果却往往彼此互异——学校里逢到作文课,几十个同学写同一题材的记叙文,写成之后彼此调看,竟难看到完全相同的两篇:这不是大家都有的经验吗?为什么会彼此互异?第一,记叙的顺序不同,写成的文章就互异了。第二,对于材料的取舍,各人未必一致,因此,写成的文章就互异了。第三,对于同一材料,各人又有各人的看法,看法不一样,写成的文章也就互异了。以上第一项是属于技术方面的事;第二、第三两项都源于作者的心情,心情是所谓主观方面的东西。客观的事物呈现在作者的面前,作者把主观的心情照射上去,然后写述出来。这虽不是发表什么意见,却也和呆板地照抄不同。正惟如此,所以两个作者记叙同一的题材,写成的文章总是彼此互异的。
如果用照相的事情来比况,这个道理将更见明白。照相,通常都认为是照抄客观事物的一种手段。但是,对于同一的事物,几个照相家可以照成各不相同的相片。甲把焦点放在事物的这一部分;乙把焦点放在事物的那一部分;丙呢,把光线弄得柔和一点,他以为这样才能显出那事物的神情;丁却把光线弄得非常强烈,他以为非如此不足以显出那事物的精彩。冲洗出来的结果,四张照片各不相同,那是不消说的。所要说的是四个照相家定焦点、采光线为什么会不同。这就由于他们心情不同的缘故,说得详细一点,就是他们主观的心情不同,所以对于客观的事物所感到的意趣也不同,他们各凭自己的意趣来照相,成绩自然互异了。被认为照抄客观事物的照相尚且如此,记叙文常和心情有关也就可想而知。
生性缜密的人常欢喜写事物的优美的部分;生性阔大的人常欢喜写事物的壮伟的部分;一个闲适的人听了烦嚣的蝉声也会说它寂静;一个忧愁的人看了娇艳的春花也会感到凄凉。事物还是客观的事物,一经主观的心情照射上去,所现出来的就花样繁多了。
通常的记叙文记叙事物,大多印上了作者的心情,不过程度有深浅罢了。唯有教科书、章程、契据等等的文章,才可以说只叙述事物而无所谓作者的心情。这因为这类文章有限定的范围,无论由谁来写,所写的总是这一套东西,作者的心情是掺杂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