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种树品第七十一
- 本章共 2.0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为甚深无众生。而菩萨摩诃萨为众生谦苦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譬如士夫欲於空中种树。菩萨为众生故欲逮萨云若。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欲为众生逮萨云若。以想为众生而度脱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种树者,而不知树根亦不知茎节枝叶花实。取其栽而种之。随时溉灌而长养之稍稍茎节枝叶花实各各具足。便取枝叶茎节。其中用者各取用之。又取其果而食之。须菩提,菩萨用一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次行六波罗蜜逮萨云若。枝节茎叶花实益於众生。以叶度三恶趣。以有花故便有四性。尊者及诸四天乃至无思想无思想慧天。实者如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逮萨云然。便有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有菩萨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益众生果。以是果处众生。於三乘虽成阿惟三佛。亦不见众生处。从想度众生。亦不见得众生。亦无有处可为成阿惟三佛者,须菩提,菩萨当作是学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念。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当知是菩萨亦如如来。所以者何。有菩萨来往故。便断於三恶趣。八难处皆断。诸贫穷下贱处皆断。三界处皆断。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当知是菩萨如如来无有异。菩萨若厌懈怠者,终不逮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之道。世间亦无有声闻辟支佛也。三恶之趣三界无有断时。佛言:当知是菩萨如如来如汝所言:何以故?以如如知有如来知有辟支佛知有众贤圣。以如知有五阴知有有为无为性。是诸如亦是如。是故名曰如。菩萨学是如逮萨云若。从是中来。是故名曰如来。以如等故。当知是菩萨便为是佛。须菩提,菩萨当学般若波罗蜜如。学般若波罗蜜如已,当学一切诸法如。学诸法如已,当学具足一切法如。具足如已逮於诸如得自在。逮如自在已善於诸法根。善诸根已便见众生随行之趣。知诸趣已便具足慧愿。具足慧愿已便净三世慧。净三世慧已便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已便饶益众生。饶益众生已便净佛土。净佛土已便逮萨云若。逮萨云若已便转法轮。转法轮已安立众生於三乘法。立众生已於无馀泥洹而般泥洌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自观诸善之德及他人德。当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白佛言:唯世尊,诸天阿须伦及世间人民。皆当为应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作礼。佛言:如是如是,诸天世人皆当为之作礼。世尊,初发意菩萨为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得几所福。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教三千大千刹土中众生。皆立於罗汉辟支佛道。於意云何。得福宁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其福倍多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佛言:复置是三千大千刹土。若复有人教三千大千刹土中众生。令立黠地信地八地见地薄地净地已办地辟支佛地。其福不如发意菩萨为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福甚多。百倍千倍巨亿万倍。须菩提,三千大千刹土中众生皆初发意。其福不如以正定菩萨功德。出彼上百千亿万倍。复令三千大千刹土满中成就菩萨。其福不如如来百千巨亿万倍。须菩提白佛言:新发意菩萨当念何等。佛言:当念萨云若。世尊,萨云若者,为何等务为何等尊相像。佛言:萨云若者无所有亦无有想。亦无无想。亦不生亦不现。须菩提言:世尊,但萨云若无所有。五阴内外空及有无空。四禅四等四无形禅。三十七品及三三昧。八惟无九次第十种力四无所畏。大慈大悲四无碍慧。佛十八法及六神通。诸有为无为性。复无所有耶。佛告须菩提,萨云若者自无所有。自无所有者空。世尊,何以故无所有。佛言:无所作者为无所有。以是故诸法所有无所有皆空。又须菩提,诸法空无相无愿。诸法如如诸法如真际诸法如法性。是故诸法所有皆无所有皆空。世尊,若诸法所有皆无所有者,何等是初发意菩萨沤和拘舍罗。行六波罗蜜行四禅四等四无形禅。行三十七品行内外空及有无空。行十八法行萨云若。净佛国土教化众生佛言:於诸空法有所作者,则是其沤和拘舍罗。能净佛土教化众生。知佛国土及众生所有皆无所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为佛道作因缘。乃至萨云若亦为佛道作因缘。知道事所有皆无所有。菩萨行六波罗蜜与道场作因缘。至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慧四等佛十八法。为萨云若慧具足道事。一时一意。以智慧一时合。应便逮萨云若。尔时所作诸习之绪悉灭已,无所从生故。持佛眼观三千大千刹土。尚不见无所有。何况所有。须菩提。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於诸法不见所有亦不见无所有。是为菩萨摩诃萨沤和。拘舍罗。尚不见无所有何况所有。又复菩萨行檀波罗蜜。布施无所有亦不知。受者无所有亦不知。道意无所有亦不知。乃至萨云若无所有亦不知。逮觉者当逮觉者已逮觉者无所有亦不知。何以故?一切诸法无所有非佛所作非弟子辟支佛所作。诸法无所作离诸所作故。须菩提言:世尊,将无法离法。佛言:虽言法为离法。须菩提言:世尊,若法法相离。云何知法离法。诸法所有无所有。无所有法不知无所有。有法亦不知有法。有法不知无所有法。无所有法不知有法。菩萨於无所知法。云何当知所有无所有法。佛言:菩萨以世事习故。现有所有现无所有。非第一最要义。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世事及最要义为有异耶。佛言:无有异。世事如最要义如。众生不知是如。以是故现世事有所有无所有。又须菩提,众生於五阴有相不知无所有。以是故作是分别说法。欲使众生知无所有。菩萨欲行般若波罗蜜者当作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