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本章共 1.8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之等所应学者,佛告须菩提,内空外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五阴自空。乃至于道道亦自空。须菩提,是空为是菩萨摩诃萨之等。於是等空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五阴不染为学萨云然。学灭五阴为学萨云然。不生五阴为学萨云然。乃至四无碍学为学萨云然。佛告须菩提,如所言:学消五阴为学萨云然。乃至学无所生为学萨云然。佛言:於须菩提意云何。五阴所有如乃至道如及世尊如。是诸如颇有减尽灭时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菩萨如是学。为学如为学萨云然。如亦不尽亦不减亦不灭。如是学为学如为学萨云然。菩萨如是学为学六波罗蜜。为学三十七品。为学佛十八法。为学萨云然。佛告须菩提,菩萨作如是学为度诸学。表为第一学。如是学者诸天及魔不能坏败。作如是学疾近阿惟越致。如是学者为习尊业为习如来。如是学者为导御众生。如是学者为净佛土。为学大慈大悲。为学教化众生。须菩提,菩萨如是学者,为学三合十二法轮转度脱众生。如是学者为学不断佛种。如是学者为学开甘露法门。作如是学为学示无为法。须菩提。下劣之人不能学是。作是学者为欲拔一切众生生死之根。如是学者为不入三恶趣。不生边地。不生栴陀罗家。如是学者不复聋盲瘖哑跛蹇。如是学者诸根具足终不缺减。无恶音声不犯十恶终不学邪。以自生活不为无反。复不与恶者俱。须菩提,如是学者不生长寿天。用沤和拘舍罗故。何等为沤和拘舍罗。般若波罗蜜所说沤和拘舍罗。四禅四等及四空定不随禅计。如是学者为净一切诸法之力。净罗汉辟支佛力。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诸法之性皆自清净。云何菩萨欲净诸法。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菩萨已净性之本。学般若波罗蜜不厌不懈。是为学般若波罗蜜。是法非是凡夫愚人之所能学所能知见。菩萨为众生故行檀波罗蜜至萨云然。菩萨学如是为学十力。为学无所畏力。如是学者出过众生所为之表。须菩提,譬如地之所出出金银异宝少少处出耳。如是须菩提,少少人学般若波罗蜜。多有发声闻辟支佛意。少少人能行遮迦越罗福者,作粟散小王行者多。少少众生能入萨云然者,多有人入罗汉辟支佛道。须菩提,多所人求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意者,得成就者少少耳。多住罗汉辟支佛地。须菩提,多有人行菩萨道。学般若波罗蜜者,至阿惟越致地者,亦少少耳。用是故须菩提,若欲坚住在阿惟越致地者,当学深般若波罗蜜。复次须菩提,菩萨学般若波罗蜜时。嫉意不生犯戒意不生。恚意不生乱意不生。懈怠意不生愚痴意不生。三毒意不生疑意不生。五阴意不生乃至道意不生。何以故?须菩提,是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不见法有所生者,於无生法亦无所得亦无所起。是故菩萨学持深般若波罗蜜。为悉总持诸波罗蜜。何以故?菩萨学深般若波罗蜜时。诸波罗蜜皆悉随从。譬如著吾我之人悉总持六十二见。是故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诸波罗蜜皆悉随从。譬如人欲死时。风先命去诸根悉灭。须菩提,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时。诸波罗蜜皆悉入中。菩萨欲出过诸波罗蜜表者,当学深般若波罗蜜。学深般若波罗蜜者为学人中最尊上。须菩提,三千大千刹土其中众生宁为多不。须菩提言:世尊,一阎浮提众生尚多。况乃三千大千刹土所有众生。佛言:令此众生尽得入道。悉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有菩萨一一供养衣被饮食众所当得尽其寿命其福宁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至意念般若波罗蜜也。何以故?是深般若波罗蜜者,是诸菩萨摩诃萨之大益。能使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欲在众生之上。一切众生为无所归无所依怙。欲受其归。欲为作依怙者,欲为盲人作明导者,欲求作佛者,欲得佛境界者,欲作佛游步者,欲为佛师子音响者,欲撞击佛钟鼓者,欲放大蠡音者,欲为佛会讲说佛法义。决断众人诸狐疑者,悉欲得是者,当学深般若波罗蜜。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者,所有三界诸善之福德无事不得。须菩提言:世尊,菩萨宁复得罗汉辟支佛之福德耶。佛言:亦得罗汉辟支佛之福德。但不於中作证耳。以智慧观察罗汉辟支佛慧即得过。不於中住自上菩萨位。菩萨作如是学者去萨云然不远。疾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如是学者为诸天阿须伦之福祐。如是行者过诸罗汉辟支佛上。疾近萨云然。须菩提,如是学者不久行般若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菩萨如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为不耗减法。不远萨云然疾近三乘慧。菩萨若复反作念言:彼此般若波罗蜜便不逮萨云然。作是念者为不行般若波罗蜜。若复此彼深般若波罗蜜。不知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知般若波罗蜜为谁。亦不知谁当於般若波罗蜜中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若复作是念。般若波罗蜜亦非彼亦非此亦无从中出者,法性常住如真际有佛无佛法性常祝菩萨摩诃萨作是学者,为学般若波罗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