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持品第三十五
- 本章共 1.41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尔时三千大千国土。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子。语释提桓因言:仁者,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习念守行般若波罗蜜。供养讽诵念者,诸馀恶法悉当消灭。诸善功德当具足生。受持般若波罗蜜者,增益诸天众减损阿须伦众。三宝之法终不断绝。以佛法不断绝故。世间便当有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皆当现於世间。便有行菩萨道者,便有三乘之教。佛告拘翼。汝当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守念习行。何以故?若阿须伦聚会诸众。欲兴恶意与诸忉利天共战。拘翼。汝当诵念般若波罗蜜者,阿须伦適生是意。便即时灭不得究竟。拘翼。忉利天上若诸天子若诸天女。若福已尽寿欲终时或当堕落。汝当为讽诵说般若波罗蜜者,此诸天人天女。不至馀趣即得还生忉利天上。以般若波罗蜜音声之功德故。此诸天人更生本处不复堕落。何以故?般若波罗蜜音声其德大故。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若诸天子若诸天女。闻是般若波罗蜜音声。径耳一时便过。以一径耳之德故。其人久後会当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终不复疑。何以故?拘翼。过去十方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及诸弟子众。皆悉从是般若波罗蜜中。於无馀泥洹而般泥洹故。当来及今现在十方诸如来皆从般若波罗蜜中。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何以故?
诸三十七品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声闻辟支佛法。菩萨法及佛法。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出生。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为极大术。般若波罗蜜无上之术。般若波罗蜜者无等之术。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者,已弃诸不善之法。总持诸善之本。佛告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是般若波罗蜜者,极大之术无上无等之术。何以故?过去诸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皆由是术得阿耨多罗三耶三佛。当来今现在诸佛。亦当由是术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何以故?由是术故。世间知有十善之德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知有法性法位真际。知有如。知有五眼。知有须陀洹道。知有罗汉辟支佛道。知有菩萨佛道。知有萨云若萨云若慧。由菩萨故。十善之德显於世间。乃至如来萨云若亦显现於世间。皆由菩萨来往因缘故而有是现。拘翼。譬如月来往因缘。为世除冥照於星宿。如是拘翼。菩萨从善行等行生。从十善功德生。从萨云若慧生。从无所从生法生。拘翼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出生。诸菩萨所行五波罗蜜。内外空及有无空。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亦不於声闻辟支佛地中取证。教授众生净佛国土。欲得成就佛土成就菩萨成就逮萨云若。皆从般若波罗蜜出生。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若讽诵读习行其事者,即得现世之德。亦当得度世之德。释提桓因白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何等为得现世之德。佛言:奉行般若波罗蜜者,终不中毒死。终不抂横水火中死。皆当尽其寿命而终。若有县官事往至县官。终无有能得其便者,何以故?皆是讽诵般若波罗蜜威神之力。若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至国王所若大子群臣。所语可国王大子意及诸群臣无不喜者,何以故?用是善男子善女人行大慈大悲以四等意向众生故。是为现世之德。何等为具足得度世之德。佛言:未曾离是十善功德。亦未曾离四禅四等及四空定六波罗蜜三十七品佛十八法。初不离是法。终不生三恶趣。受身完具诸根具足。终不生贫穷之家。终不於工师家生。亦不生於凡品之家。常当具足三十二大士之相。所生诸佛国常当化生。终不离菩萨神通愿。欲从一佛国至一佛国。恭敬礼事诸佛世尊,常欲听受诸佛上法。欲教化众生净佛国土。是故拘翼。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读念当守习行。不离萨云若意。至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初不断绝。是为後世度世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