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甚深品第五十八
- 本章共 3.6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大功德具足。不可称量功德具足。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阿惟越致有大功德不可得称量功德具足。所以者何。以得无碍无限之慧。非诸罗汉辟支佛所能及故。阿惟越致住是慧中便受神通。亦非诸天世间人民所能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能以恒边沙劫之寿。叹说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功德。像貌相行具足。所入所住深奥之慧。行六波罗蜜具足三十七品及萨云然。可令人得知是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功德者不。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汝乃能问阿惟越致深奥之处。说甚深空无相无愿。说无所有说无所生灭。诸淫垢说泥洹净。说如说寂真际法性。是诸深法皆是泥洹之像。须菩提言:世尊,如是说者但是甚深泥洹非诸法之教耶。佛言:须菩提,甚深亦是诸法之教也。须菩提,五阴甚深六衰甚深乃至于道亦复甚深。须菩提,五阴云何甚深。五阴如如以是甚深亦如道如。是故五阴甚深道亦甚深。云何如如。夫如者亦非五阴亦不离五阴。如亦非道亦不离道。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甚奇甚特甚深微妙乃尔。除五阴处泥洌若道若俗之所有法。所作无作有漏无漏。皆悉已除处於泥洌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应般若波罗蜜深妙之法若念若持自念所住当如般若波罗蜜教祝所学亦当如般若波罗蜜教。是菩萨尽具足如般若波罗蜜教。持是具足之念受无央数善本功德。舍无量劫生死之难何况至意守行与般若波罗蜜与道相应者,譬如士夫情多放逸。与彼端正女人克期。其女人有事不得时往。未到之间於意云何。彼人为有几意起想。须菩提言:世尊,是想甚多甚多。佛告须菩提。菩萨奉行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至念一日意不转者,卻若干劫生死之垢。是菩萨应般若波罗蜜行。一日所受善本功德。胜於菩萨但行布施如恒边沙劫。复次须菩提,菩萨布施三尊如恒边沙劫於意云何。其人殖福宁为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不可称计。佛言:不如是菩萨摩诃萨念般若波罗蜜。应行一日如般若波罗蜜中教。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因是乘疾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恒边沙劫之寿。为须陀洹作功德。及罗汉辟支佛作功德。至三耶三佛作善本。於意云何。其人功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已过罗汉辟支佛地故。从菩萨位成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故。须菩提,若有菩萨寿如恒边沙劫。行六波罗蜜。其人功德宁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随般若波罗蜜教。一日如中行六波罗蜜。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是菩萨摩诃萨之母。住是般若波罗蜜中。具足诸佛法故。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恒边沙劫之寿行法之施。於意云何。其人功德宁多不。须菩提言: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一日法施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者,则为不离萨云然。菩萨欲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不当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若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恒边沙寿。行三十七品及空无相无愿。其人功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其中教。一日如般若波罗蜜中教。行三十七品及十八法。其功德不可计。何以故?初不见有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萨云然有还者,离般若波罗蜜者便有动还故。须菩提,是故菩萨不当离般若波罗蜜。佛告须菩提,若有菩萨以恒边沙劫之寿。行六波罗蜜所有财物饮食布施以法布施及诸三昧事。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人功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如中教。所可布施及法施与诸三昧事。欲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功德不可计。所以者何。如般若波罗蜜教者,於诸功德中为最第一。离般若波罗蜜念者,是为非念亦为非求。复次须菩提,菩萨欲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善於智求。须菩提,若有菩萨习行六波罗蜜者,寿如恒边沙劫。劝助过去当求现在诸佛及僧所作功德代其欢喜。持是欢喜持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其功德宁多不。须菩提言:世尊甚多甚多。佛言:不如是菩萨一日与般若波罗蜜教相应。持是功德当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菩萨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者,当善於智求。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菩萨从无所作为为最第一。若无所作无所为者,云何而得正见须陀洹及罗汉辟支佛至萨云然。成阿惟三佛。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不可从有所作。得须陀洹至萨云然。成阿惟三佛。行般若波罗蜜布施亦不求。有所作亦不有是布施意。常念言是布施空亦无所有。何以故是菩萨学善於内外空及有无空故。须菩提,菩萨住是空已,观诸所作作是空观,则已不离般若波罗蜜。不离般若波罗蜜则受无有数无有限无有量诸福功德。须菩提白佛言:无有数无有限无有量有何等异。佛言:阿僧祇者为无有数。有数身亦不可得。无有数身亦不可得。无有量者,当来过去今现在不可限不可量亦不可思议。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可使五阴不可量不可数不可限不。佛言有是。须菩提言:世尊,何因五阴不可量不可数不可限。佛言:五阴空不可数不可量。云何世尊,但五阴空诸法为不空耶。佛言:我初不说诸法空耶。世尊,亦说诸法空耳。世尊,空者为是不可荆为是不可数。为是不可量。空者不可数不可量亦不可平相。世尊,是法义解亦不可得若干。佛言:如须菩提所说无异。以诸法不可得故。佛说若干不可得。是法空无相无愿无所有无所生。是为灭是为泥洌是为如来无尽至於泥洌须菩提白佛言:未曾有世尊,甚奇甚特。如世尊所说无所得法我听。世尊所说诸法亦不可得。以诸法不可得。空亦不可得。不可得义为有增减不。佛言:无有增减。须菩提言:六波罗蜜亦无增减。三十七品亦不增减。八惟无禅四无碍慧四等。佛十八法及十种力四无所畏。亦无增亦无减。须菩提言:世尊,若是法从六波罗蜜至四无所畏。若有增有减者便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如是如是,不可得之法亦无增亦无减。若行般若波罗蜜。若念般若波罗蜜。若习般若波罗蜜沤和拘舍罗。亦不念言我增六波罗蜜。亦不念我减六波罗蜜。当作是念。但有名故有六波罗蜜。持是所念持是发意持是善本。施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须菩提白佛言:云何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如诸法如。世尊,何等为诸法之如。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言:五阴之如泥洹之如。是故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是亦不增亦不减。是故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倍复精进行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诸法有增有减者,是故不可得法亦无增减。须菩提,是故六波罗蜜亦不增减。至四无碍。亦不增减。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当作是不增不减之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为用初时意得成。为用後头意得成。前意後意各各不俱。云何善本得聚。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是不俱不同之意。云何有所成功德。不成不聚不得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告须菩提,我当为汝说譬喻。诸有智之士以譬喻得解。於意云何。譬如灯炷。始然之时,为用初明得然。为用後明得然。炷燋之时为用初时明燋。为用後时明燋。须菩提言世尊,亦不用初头焰得然。亦不离初焰因缘得然。亦不用後焰得然。亦不离後焰因缘。须菩提,菩萨亦不用初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意因缘。亦不用後意得。亦不离後意因缘得。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从初发意至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世尊,云何从十住地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佛言:先从智地观地。具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从八辈观地薄地离淫地已办地辟支佛地菩萨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地佛地。具足佛地已,便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於是十地学。亦不从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得。亦不以後意得亦不离後意得。须菩提言:世尊,十二因缘起甚深。不以初发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初发意因缘。亦不用後意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亦不离後意而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须菩提於意云何。意已灭可复使更生不。世尊,已灭不复生。须菩提,意已生为是灭法不。世尊,是实灭法。佛言:已灭法者是为灭不。世尊不也。须菩提於意云何。为正尔住不。世尊住如如祝佛告须菩提,若如住者,真际住当住如如耶。不也世尊,佛言:於须菩提意云何。如者为甚深不。世尊甚深甚深。须菩提,如者为是意耶。不也世尊,如非意。须菩提,意为离如耶。不也世尊,须菩提,如以如为相见不。不也世尊,如如不相见。须菩提,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不。须菩提言:世尊,如是行者为行深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作如是行为行何法世尊,佛言:作是行者为无所行。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者无若干行。世尊,夫如者亦无若干亦无作若干行。佛告须菩提,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为行何等。对曰:为行毕竟无有二处佛言:行毕竟者为有若干行为有相。行耶。无有世尊,佛言:无相为有相念耶。无有世尊,佛言:云何有相念。须菩提言:世尊,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亦不作是念有相无相。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具佛十种力及十八法。不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菩萨沤和拘舍罗於诸法无所念亦不不念。何以故?菩萨知一切诸法相皆空故。住空法为众生故行三三昧。持是三昧教化众生。世尊,菩萨摩诃萨何等三三昧。佛言:住是三昧者,与空无相无愿相应。一切众生皆著於空著於相愿。菩萨摩诃萨。安处众生以空无相无愿之法。行般若波罗蜜。菩萨以是三事教化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