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觉魔品第四十七
- 本章共 2.3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六波罗蜜者,摄取佛国教化众生其德乃尔。是善男子善女人云何而趣断绝留难。佛告须菩提言:辩不即者当知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云何菩萨辩不即发知是魔事。佛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具足六波罗蜜久久乃成。以是故菩萨辩不即生当知魔事也。须菩提,菩萨辩才卒起亦是魔事。世尊,何以故?辩才卒起复是魔事。佛言:是菩萨行六波罗蜜卒起辩事。所以者何。学无本末。辩起咃卒不能究竟。是故当知魔事。菩萨书是经时转相形笑。志乱不定众意不和。如是菩萨则为魔事。书是经时意自念言:我不得是经中慈味便舍而去。当复知是魔事。须菩提,说是经时若受持之。贡高绮语隐置他人者复是魔事。受持讽诵学是经时。各自贡高转相形笑。菩萨当觉是为魔事。须菩提,受是经时各各志乱意不和同者,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云何不得经中滋味便弃舍去当觉魔事。佛言:是辈菩萨未曾习行六波罗蜜。不闻般若波罗蜜自生意念言:我无有记莂於六波罗蜜。以是故。闻般若波罗蜜。不喜乐悦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世尊,云何菩萨言我无记莂不乐便去。佛言:未得菩萨道者,终不记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莂。是故言我无有莂於六波罗蜜。便弃舍去。当知是为菩萨魔事。若有菩萨意念言:我乡里不闻般若波罗蜜。及所生处亦不闻是。复弃舍去不复欲学般若波罗蜜。意转一念辄卻一劫。随其转意多少之数。当更乃尔所劫。甫当复更学馀经。不住萨云若亦不至萨云若。是辈菩萨为弃其根而攀枝条。当知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言:世尊,何等经不从萨云若中出。而欲学诵馀经。佛告须菩提,声闻所应三十七品法及三脱门。善男子善女人住是中。求取须陀洹道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不取萨云若然自作碍。须菩提,是为舍本攀枝者,所以者何。是菩萨亦复出生於般若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者亦出道法俗法。菩萨学般若波罗蜜者,亦当学道法亦当学俗法。譬若有狗得大家所食不肯食之。得使人之食而更食之。须菩提,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更弃舍去反攀枝条。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譬如有人欲得见象。得象舍去反求象迹。於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反弃舍去更学声闻辟支佛经法。於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大海已见舍去。反观牛迹之水。便言海之大小孰愈於此。於意云何。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亦弃舍去。反学声闻辟支佛经法。於中受学讽诵。须菩提,是辈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工匠。欲以揆则日月殿舍之模。竖立安造作释之殿。於意云何。彼匠虽巧宁能作不。须菩提言:世尊,此事甚难。非是凡夫世愚之士所能作者,佛言:当来之世有行菩萨道者得学深般若波罗蜜。中道而弃舍去。更於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以具足萨云若萨云若事。於意云何。是人宁能成萨云若不。须菩提言:所不能成。佛言:是菩萨当觉魔事。须菩提,譬如有人欲见转轮圣王。见已反观小王谛熟视之。便言圣王之体与此何异。是人为黠不。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佛言:当来有少德之人学菩萨道者,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学持守行中道舍弃。更受罗汉辟支佛经法。复言:我当於中具萨云若。於意云何。是菩萨为黠不。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佛言:是为菩萨魔事。譬如饥人得百味食。更念欲得六十味食。舍百味去食六十味。於意云何。是为黠不。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弃舍去已,更於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萨云若。是菩萨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是为菩萨魔事。譬如士夫得无价摩尼宝已反比水精。於意云何。是为黠不。须菩提言:世尊,为不黠。佛言:当来有学菩萨道者,得深般若波罗蜜已更弃舍去。反持比声闻辟支佛经法。於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欲得萨云若宁为黠不。须菩提言:为不黠。佛言:是为菩萨魔事。复次须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已,於中他因缘起便不得书。或复有色声香味细滑法之留难。或复有檀波罗蜜留难尸波罗蜜留难羼波罗蜜留难惟逮波罗蜜留难。禅波罗蜜留难。乃至阿耨多罗三耶三菩皆为作留难。何以故?须菩提,般若波罗蜜者非是留难。不可思议亦非选择。不生不灭不著不断。无碍非见非行非猗。所以者何。须菩提,般若波罗蜜无是象法。若有菩萨书是经时。若有是辈留难事者当知是为魔事。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般若波罗蜜可得书耶。佛言不也。何以故?般若波罗蜜者其实不可见。至檀波罗蜜实不可见。乃至萨云若亦不可见。诸所有者皆不可见。何以故?无所有故。无所有者不可书也。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作是念言:是深般若波罗蜜无所有者,是为菩萨魔事。须菩提言:世尊,诸行菩萨道者,书是深般若波罗蜜经字已入是字中。便言我书般若波罗蜜。世尊,是六波罗蜜无有字法。所以者何。六波罗蜜无有文字。五阴亦无有文字。乃至萨云若亦无文字。世尊,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从六波罗蜜。乃至萨云若。作无文字入般若波罗蜜者,亦是菩萨魔事。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般若波罗蜜时。若起想念郡国县邑丘聚村落。若闻父母所尊之声意念父母。若念兄弟姊妹,若念兵贼淫欲之事作是念已复生馀念。魔波旬复益其念作是留难。欲令中断使不书持。须菩提,是为菩萨魔事。若善男子善女人行菩萨道者,书持般若波罗蜜时。若供养事起衣被财利饮食床卧病瘦医药。言我书般若波罗蜜故得是供养。於是乐者当觉魔事须菩提,书是经时魔波旬於菩萨前。说种种异深经之事。菩萨有沤和拘舍罗者不受魔所说,何以故?是经不能令人至萨云若故。须菩提,若是菩萨无沤和拘舍罗意者,闻深般若波罗蜜便欲舍去。佛言:我广为诸菩萨说沤和拘舍罗事。欲得沤和拘舍罗事者,当从深般若波罗蜜中索之。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求菩萨乘者,舍深般若波罗蜜。欲从声闻辟支佛经法中求沤和拘舍罗。须菩提,当知是为菩萨魔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