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放光品第一
- 无见品第二
- 假号品第三
- 学五眼品第四
- 度五神通品第五
- 授决品第六
- 妙度品第七
- 舌相光品第八
- 行品第九
- 学品第十
- 本无品第十一
- 空行品第十二
- 问幻品第十三
- 了本品第十四
- 摩诃萨品第十五
- 问僧那品第十六
- 摩诃衍品第十七
- 僧那僧涅品第十八
- 问摩诃衍品第十九
- 陀邻尼品第二十
- 治地品第二十一
- 问出衍品第二十二
- 叹衍品第二十三
- 衍与空等品第二十四
- 合聚品第二十五
- 不可得三际品第二十六
- 问观品第二十七
- 无住品第二十八
- 如幻品第二十九
- 雨法雨品第三十
- 叹品第三十一
- 降众生品第三十二
- 守行品第三十三
- 供养品第三十四
- 持品第三十五
- 遣异道士品第三十六
- 无二品第三十七
- 舍利品第三十八
- 功德品第三十九
- 劝助品第四十
- 照明品第四十一
- 泥犁品第四十二
- 明净品第四十三
- 无作品第四十四
- 等品第四十五
- 真知识品第四十六
- 觉魔品第四十七
- 不和合品第四十八
- 大明品第四十九
- 问相品第五十
- 大事兴品第五十一
- 譬喻品第五十二
- 随真知识品第五十三
- 解深品第五十四
- 叹深品第五十五
- 阿惟越致品第五十六
- 坚固品第五十七
- 甚深品第五十八
- 梦中行品第五十九
- 恒加调品第六十
- 问相行愿品第六十一
- 阿惟越致相品第六十二
- 释提桓因品第六十三
- 问等学品第六十四
- 亲近品第六十五
- 牢固品第六十六
- 嘱累品第六十七
- 无尽品第六十八
- 六度相摄品第六十九
- 沤和品第七十
- 种树品第七十一
- 菩萨行品第七十二
- 当得真知识品第七十三
- 教化众生品第七十四
- 无坚要品第七十五
- 无倚相品第七十六
- 无有相品第七十七
- 住二空品第七十八
- 超越法相品第七十九
- 信本际品第八十
- 无形品第八十一
- 建立品第八十二
- 毕竟品第八十三
- 分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分别四谛品)
- 有无品第八十五
- 诸法等品第八十六
- 诸法妙化品第八十七
- 萨陀波伦品第八十八
- 法上品第八十九
- 嘱累品第九十
『放光般若经』无二品第三十七
- 本章共 2.7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尔时贤者阿难白佛言:唯世尊,世尊所说初不称誉五波罗蜜。亦不称誉佛十八法。但称誉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佛告阿难。般若波罗蜜者,於五波罗蜜佛十八法中最尊。云何阿难。不为萨云若布施。宁可称誉檀波罗蜜不。报言:不也世尊,不为萨云若戒忍精进一心智慧。宁可称誉般若波罗蜜不。不也世尊,阿难白佛言:云何布施为萨云若而为檀波罗蜜。至般若波罗蜜耶。佛告阿难。布施无有二。於萨云若是为檀波罗蜜。作无所生无所倚。布施於萨云若是为檀波罗蜜。无所生无所倚念。萨云若无有二。是为般若波罗蜜。阿难白佛言:云何念无有二布施应萨云若。佛言:於五阴无有二至道亦无有二。云何五阴无有二至道亦无有二。五阴五阴自空。何以故?五阴与诸波罗蜜一法耳无有二法。於道亦一法无有二。是故阿难。般若波罗蜜於五波罗蜜中最尊。乃至萨云若亦复於中最尊。譬如大地下五穀种。以散其中随时而生。般若波罗蜜者是地。诸波罗蜜三十七品至萨云若皆从其中出生。萨云若者,因般若波罗蜜出生。五波罗蜜者,亦复因萨云若出生。是故阿难。般若波罗蜜者是五波罗蜜之导。至五波罗蜜佛十八法皆随从。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所说称叹般若波罗蜜功德未荆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若讽诵读习念守行尊奉供养者,其功德亦复未荆以奉持般若波罗蜜故。十善现於世间。四禅四等及四空定至佛十八法皆现世间。以奉行般若波罗蜜故。便知有刹利梵志长者大姓种。便知有四天王上至阿迦腻吒天。便知有须陀洹道上至罗汉辟支佛道菩萨至佛道。佛告拘翼我所说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诵行供养般若波罗蜜者,其功德未竟。受持诵行供养。般若波罗蜜者,其功德不可称计不可限量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奉行般若波罗蜜者,当得无量戒性。得无量三昧性智慧性解脱性见解脱慧性意。终不离萨云若意是善男子善女人皆当得是不可计诸功德。拘翼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奉行般若波罗蜜者,为承佛弟终不离萨云若。拘翼。声闻辟支佛所有戒性三昧智慧解脱见解脱慧持是五性比是善男子善女人五事性者其功德百倍千倍巨亿万倍。其功德最尊无有能为作譬喻者,何以故?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意。已离罗汉辟支佛。初不见愿罗汉辟支佛故。拘翼。般若波罗蜜。若有书持受学诵念及华香缯盖供养者,我常叹说是善男子善女人今世後世至竟之德。释提桓因白佛言:我亦当常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奉行般若波罗蜜者令意不离萨云若意。佛告释提桓因言:是善男子善女人诵说般若波罗蜜时。无央数百千诸天。皆往到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悉叉手听受般若波罗蜜。是诸天子复以威神加是善男子善女人。令疾开解益其识辩。是为善男子善女人得现世之德。复次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於四辈弟子中。说般若波罗蜜时。终无疲倦懈怠之心。终无能形识者,何况欲有轻毁之者,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所拥护故。般若波罗蜜者分别诸法故。何谓分别。是道是俗。是善是不善。是无漏是有漏。是具足是不具足。是声闻法是辟支佛法是佛法。是为分别。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已住於内外空及有无空故。用般若波罗蜜无有短故。亦不见能得般若波罗蜜短者,如是奉持般若波罗蜜者,无有能得其便者,复次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般若波罗蜜。作如是持作如是行者,意终不懈怠终不恐怖。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终不见恐怖懈怠之兆。是为善男子善女人现世之福德。复次拘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供养香华幢幡缯盖。作是供养者,是善男子善女人。为父母所敬爱。兄弟宗亲朋友知识皆恭敬之。十方诸罗汉辟支佛诸菩萨诸佛皆共爱敬。是善男子善女人世间人及诸天阿须伦亦所爱敬。行六波罗蜜无有断绝时。终不离内外空及有无空时。终不离三十七品佛十八法。终不离诸三昧门陀邻尼门终不离菩萨神通教授众生净佛国土。终无断绝时。其力堪任降伏外谤。拘翼。是为善男子善女人受行般若波罗蜜今世後世之德。拘翼。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讽诵者,三千大千刹土中诸四天王皆往到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恭敬已去。从忉利天上至阿迦腻吒天。是诸天人行菩萨道者,皆来到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听受般若波罗蜜。承事恭敬作礼已去。十方诸四天王诸阿迦腻吒天。及诸龙神诸阅叉揵沓和阿须伦迦楼罗真陀罗摩睺勒。皆来见般若波罗蜜。作礼供养承事恭敬。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作是知。是为法施。是三千大千刹土中及十方诸国土中。诸四天王天子。上至阿迦腻吒诸天子行菩萨道者,皆共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者,诸邪恶害不能得其便。除其宿命不债。如是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现世之福。诸天子有欲来至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者,为欲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欲救护众生安隐众生。欲乐众生。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云何知十方诸四天王及诸阿迦腻吒诸天。来至般若波罗蜜所。恭敬受持作礼时。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何以知之。佛告释提桓因言:是善男子善女人若见异色净光明者,是为知诸天人来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恭敬时。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未曾闻香若闻异妙之香者,当知诸大尊天来听受般若波罗蜜恭敬作礼时。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常当净洁自喜。用净洁自喜故。诸天皆大欢喜。来到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听受般若波罗蜜承事作礼。是大尊天来时。是间小小少威神诸天鬼神辈皆悉避去。用不堪任是尊天威神故。用是诸尊天神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皆离众难。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止处常当净洁祝然灯烧香悬缯花盖无量严饰常净洁供养。是善男子善女人。终无疲厌之心。身识轻便常得安隐卧起亦安。终无恶梦不见馀梦。但梦见佛但梦闻法但见比丘僧。但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但见诸弟子眷属围绕而为说法。但见听闻六波罗蜜。但见三十七品佛十八法。但见发遣六波罗蜜其义具足。但见坐佛树下。但见诸菩萨往至佛树成阿耨多罗三耶三佛时。但见已成阿惟三佛而转法轮。但见无央数百千诸菩萨众。但见当作是受萨云若慧。但见教化众生净佛国土。但闻十方无央数诸佛音声。但闻某方某国某佛字某。若干百千菩萨弟子眷属围绕而为说法。但见十方若干诸佛般泥洹者,但见已般泥洹取其舍利起七宝塔以名花香供养塔者,拘翼。是善男子善女人所梦如是,但见殊妙之像。是善男子善女人卧安起安身体亦安净洁且轻。不贪饮食不贪衣服。於诸供养无所希望。拘翼。譬如习行比丘。意在禅息不贪於食以禅知足。何以故?诸天鬼神取诸味之精来益其气故。十方诸佛国诸天鬼神。皆以诸饮食之精气亦来益之。佛告拘翼。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是现世之功德者,当受学是般若波罗蜜。书持讽诵意终不离萨云若。正使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受持般若波罗蜜。不能讽诵行其中事。但书持作经卷恭敬承事。香花幡盖自归供养。其功德不可计。加复受学讽诵守行般若波罗蜜。意终不离萨云若者,其功德胜於供养十方恒边沙国诸佛功德者上。若有人供养十方现在诸佛。尽其形寿香花缯盖幢幡严饰衣钵真越。若佛般泥洹後取舍利起七宝塔供养如前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讽诵学习念其中事。得其功德。过出於彼供养者上。百倍千倍巨亿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