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提要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上
- 卷二下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之一
- 卷七之二
- 卷七之三
- 卷七之四
- 卷八上
- 卷八下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上
- 卷十三下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上
- 卷十九下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上
- 卷二十二下
- 卷二十三上
- 卷二十三下
- 卷二十四上
- 卷二十四中
- 卷二十四下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上
- 卷二十七下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上
- 卷二十九下
- 卷三十上
- 卷三十中
- 卷三十下
- 卷三十一上
- 卷三十一下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上
- 卷四十三下
- 卷四十四上
- 卷四十四下
- 卷四十五上
- 卷四十五下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上
- 卷六十中
- 卷六十下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之一
- 卷七十三之二
- 卷七十三之三
- 卷七十三之四
- 卷七十三之五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七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上
- 卷一百三十二中
- 卷一百三十二下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上
- 卷一百三十八下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上
- 卷一百四十二下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上
- 卷一百四十九下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八
- 卷一百七十四之九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 卷一百七十五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二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
- 卷一百七十六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五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七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 卷一百七十六之九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上
- 卷一百八十九下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上
- 卷二百一下
- 卷二百二上
- 卷二百二中
- 卷二百二下
- 卷二百三上
- 卷二百三下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上
- 卷二百五下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上
- 卷二百七中
- 卷二百七下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上
- 卷二百九下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上
- 卷二百十一下
- 卷二百十二上
- 卷二百十二下
- 卷二百十三之一
- 卷二百十三之二
- 卷二百十三之三
- 卷二百十三之四
- 卷二百十三之五
- 卷二百十三之六
- 卷二百十四之一
- 卷二百十四之二
- 卷二百十四之三
- 卷二百十四之四
- 卷二百十四之五
- 卷二百十四之六
- 卷二百十五之一
- 卷二百十五之二
- 卷二百十五之三
- 卷二百十五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一
- 卷二百十六之二
- 卷二百十六之三
- 卷二百十六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五
- 卷二百十七之一
- 卷二百十七之二
- 卷二百十七之三
- 卷二百十七之四
- 卷二百十八上
- 卷二百十八下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上
- 卷二百二十三中
- 卷二百二十三下
『雍正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七
- 本章共 1.45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七
朱批李玉鋐奏摺
雍正八年五月初二日福建按察使【臣】李玉鋐谨
奏本年三月初四日福建将军【臣】阿尔赛传【臣】至署宣
旨福建按察使李玉鋐进摺交大学士蒋廷锡转奏钦
此随望
阙叩头谢
恩讫伏思【臣】一介庸愚知识短浅荷蒙
圣恩畀以闽省刑名重任日夕敬凛惟矢竭寸诚勤於
职守以期仰报
主恩於万一兹就【臣】管见所及三条谨为我
皇上陈之
一闽省械鬭讼端大半起於阻葬占坟人即粮明契据买地葬亲而地旁数里之顽民劣衿或指其
一定例内凡侵盗那移等赃一年内全完将死罪人犯比免死减等例再减一等发落军流徒罪等犯免罪等语查六赃内惟枉法赃最重若限内完赃即槩行减等寛免似觉情罪较有重轻邀
恩无分彼此可否请嗣後於六赃内如有贪官汚吏土豪恶棍衙役人等犯枉法者将赃银限内全完其罪应死者止免其死罪仍议拟充军犯军流徒罪者不准全免其罪止减一等发落俾前之贪吏皆不免於法则凡稍有贪念萌於肺腑者皆凛然知
一查律载窃盗抢夺二项人犯除赃多及拒捕伤人从重议拟外其现行律例分别治罪之条允当明晰惟刺字少有互异抢夺不分初犯再犯俱刺臂窃盗不分初犯再犯俱刺面夫立法刺字原有深意初则望本犯尚能改革继则使衆人知所防御抢夺再犯刺臂罪由藏於衣内人不尽知似难防御窃盗初犯刺面罪由彰於耳目人所共弃似
再犯均刺於面庶法令画一不失寛严相济之道矣以上三条【臣】庸材谬议是否有当伏乞
睿鉴施行谨
奏
览
雍正八年七月二十一日福建按察使【臣】李玉鋐谨
奏窃查福建各府州县积贮仓谷通计共一百三十余万石每年各县仓谷知府直隶州盘查府州仓谷各该道盘查而总滙於藩司是藩司察核之责为尤重但藩司职掌全省赋役凡完欠考成度支销筭及一切经制典礼关系
国计民生之大者悉专责该司在该司虽极知仓谷重大加意稽察而精力终难专一【臣】向任云南楚雄府知府见云南通省仓谷归粮道管理稽查易得周详今闽省各府州县仓谷可否仰请
圣裁照云南之例改归粮储道管理凡一应盘查交代册报考成悉令粮储道专司其事则该道可以不时亲诣各属抽盘必无疎忽似於通省仓谷有益至每年
奏销册籍仍照兵粮之例造送藩司彚转再有请者粮道既兼管通省仓谷事务甚重凡有办铜等差似应均免派遣以专责成【臣】因积贮要务不揣冒昧谨献一得之愚是否可行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奏
此事应言之督抚会商酌定具题请旨将所奏并朕批谕与督抚二臣看
同日又
奏窃台湾一郡远隔重洋蒙
皇上轸念该郡道府厅县等官前此陞期六年加以交盘渡海为时太久其父母妻子难免内顾之虑特加
恩格外定期二年为满调回内地补用仍分别加级以示鼓励又先期半年令?选贤员前往恊理俾海疆既得熟练之员而各官又免内顾之虑业经部议遵行在案【臣】何人斯复参管见但【臣】愚以为凡贤员久任地方实为地方之益台湾员缺就台地之员拔其尤者陞补台缺似於台地更觉有益查台湾一道一府二同知一通判四知县原属选调才守兼优之员可否仰恳
圣恩嗣後台湾道府厅县缺出先尽在台贤员题陞以收驾轻就熟之妙其各陞员内如系越衔保题者照例送部引
见恭候
简用若系应陞员缺可否仰恳
皇仁俯念重洋远涉免其引
见出自
圣恩如此就台擢补在该员蒙陞用之荣倍加鼓舞感
激
皇恩惟恐报称之不逮有何内顾之堪忧倘该员当陞转之期无陞转之缺而有矢心报效国尔忘家者许该员详请督抚具题留任陞用内有期满之员无缺可陞交盘巳清自揣精力愿回内地者许其乘南风而回听候内地补用是则
皇上之恩及台员沦肌浃髓而台员应倍加感奋竭诚图报矣再调台之员有亲老丁单者先行查明免其调补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奏
成例循行巳久人情趋舍不同何必限定以台员陞台郡而复为是更张之议耶
朱批谕旨卷一百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