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提要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上
- 卷二下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之一
- 卷七之二
- 卷七之三
- 卷七之四
- 卷八上
- 卷八下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上
- 卷十三下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上
- 卷十九下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上
- 卷二十二下
- 卷二十三上
- 卷二十三下
- 卷二十四上
- 卷二十四中
- 卷二十四下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上
- 卷二十七下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上
- 卷二十九下
- 卷三十上
- 卷三十中
- 卷三十下
- 卷三十一上
- 卷三十一下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上
- 卷四十三下
- 卷四十四上
- 卷四十四下
- 卷四十五上
- 卷四十五下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上
- 卷六十中
- 卷六十下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之一
- 卷七十三之二
- 卷七十三之三
- 卷七十三之四
- 卷七十三之五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七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上
- 卷一百三十二中
- 卷一百三十二下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上
- 卷一百三十八下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上
- 卷一百四十二下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上
- 卷一百四十九下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八
- 卷一百七十四之九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 卷一百七十五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二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
- 卷一百七十六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五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七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 卷一百七十六之九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上
- 卷一百八十九下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上
- 卷二百一下
- 卷二百二上
- 卷二百二中
- 卷二百二下
- 卷二百三上
- 卷二百三下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上
- 卷二百五下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上
- 卷二百七中
- 卷二百七下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上
- 卷二百九下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上
- 卷二百十一下
- 卷二百十二上
- 卷二百十二下
- 卷二百十三之一
- 卷二百十三之二
- 卷二百十三之三
- 卷二百十三之四
- 卷二百十三之五
- 卷二百十三之六
- 卷二百十四之一
- 卷二百十四之二
- 卷二百十四之三
- 卷二百十四之四
- 卷二百十四之五
- 卷二百十四之六
- 卷二百十五之一
- 卷二百十五之二
- 卷二百十五之三
- 卷二百十五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一
- 卷二百十六之二
- 卷二百十六之三
- 卷二百十六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五
- 卷二百十七之一
- 卷二百十七之二
- 卷二百十七之三
- 卷二百十七之四
- 卷二百十八上
- 卷二百十八下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上
- 卷二百二十三中
- 卷二百二十三下
『雍正朱批谕旨』卷五十七
- 本章共 2.28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五十七
朱批戴音保奏摺
雍正六年五月初三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奏
闻请
旨事窃【臣】奉
命巡察江南自上年十一月十二日接受印信後即从上江一带稽查驿递察视墩台并密访盗窝谕令地方文武协缉务期盗息民安本年挨次查閲下江各府州县巡历数月夙夜兢兢惟恐有负
圣主简任之至意惟是巡察一官往来全省向於所到处所一应日用薪蔬地方官皆照勘合供应近来州县耗羡悉巳提解归公今抚【臣】陈时夏与督【臣】范时绎会商引各衙门养亷之例於一年中动用
公项银二千四百两按季给【臣】俾自行备办其沿途需用夫船马匹仍令州县照常应付【臣】愚昧未经奏
闻不敢擅便理合具摺请
旨伏乞
圣主指示遵行谨
奏
知道了应留为养亷之资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雍正六年六月十二日於如臯县地方【臣】家人
齎回奏
闻请
旨事一摺奉
皇上朱批知道了应留为养亷之资钦此【臣】随於舟次
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伏念【臣】一介庸愚虚糜廪禄毫无报称今奉
命巡察益虑不克胜任致贻素餐之诮乃蒙
圣恩锡以养亷路途既有余资家门亦获赡养惟是受恩愈重仰报益艰常深每怀靡及之心永志一饭不忘之戴【臣】不胜感奋激切之至谨缮摺恭谢
天恩谨
奏
勉之秉公巡察遇事据实奏闻不与地方官通同狥隐沽名钓誉如是可矣诸凡不必过於深刻切戒
同日又
奏为遵
旨访察贩私现获人盐船只事窃【臣】承准户部题覆为请专道员盘缉带私之责以杜透越锢弊事奉
旨依议盘查私盐着该管官员实力奉行毋得虚应故事并令江南巡察御史不时访察钦此钦遵劄付到【臣臣】随於本月初十日查至泰州地方见有板船出没港汊甚多询之土人云此等港汊皆通场竈因谕该州知州凡港汊中往来板船须严饬快捕搜查如获私盐必究其买自何场何竈【臣】即前往泰兴如臯等县直抵通州於途中据该州详报十三日在安丰场之龙王庙捉获板船四只私盐四十七包盐犯一名徐大余犯赴水逃脱等因【臣】批令该州讯其从何场何竈买出据徐大供有囤户王鸣玉丁复章等又据供出逃犯李德良张四等【臣】复饬令该州务获囤户逃犯到案讯确贩卖情由究拟通报窃思一隅如此则三十场竈可知其弊皆起於囤户窝顿而地方文武不能实力查拏所致今现获徐大等船盐虽非大夥而贩私律例甚严【臣】饬州务究根由以期戒一警百其余州县【臣】身到之处当在在留心遇有大夥大窝立檄营县协拏再行据实奏
闻为此具摺谨
奏
察缉窝顿实为清源之举此奏甚属可嘉
雍正七年九月初十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荷蒙
圣恩授以巡察重任於经过地方留心采访今将一得
之愚敬为我
皇上陈之
一移驻道员以重疆圉也查崇明一县孤悬江海之中延袤数百余里人民繁聚私盐匪类易於出没武职设有总兵游守等员足资防范惟文职正印止设知县一员佐杂设县丞典史巡检各一员康熙五十六年以江常镇道驻劄崇明雍正二年改归苏松巡道管辖而该道现驻苏州城内自苏至崇约二百五十余里虽有管辖之虚名并无弹压之实效且崇明县与淮扬道所属之通州水面接界遇有涨沙通崇之民互相控争往往经年累月延案莫结以【臣】愚见莫若将苏松巡道驻劄崇明使其兼辖通州不但稽察私盐匪类耳目易周一有小民争沙事发便可就近秉公清理矣一酌移闲员以收实效也查太仓州属之宝山县八都地方有名高桥镇与县城隔一吴淞江人烟凑集奸良丛聚周围五十余里三面环江且密迩崇明兴贩私盐者多系该地居民虽县城设有巡捕员役鞭长莫及稽察难周【臣】查有顾迳司巡检一员向驻宝山县城内今县城既有知县主簿典史与武弁同城足资弹压则此巡检实属闲冗应请嗣後移驻高桥镇地方一切匪类私盐俾伊就近稽察以专责成於地方大有裨益矣
以上二条【臣】管见所及是否可采伏乞
皇上敕部议覆施行谨
奏
将所奏交与抚臣尹继善再加斟酌奏闻如应具题具疏题请可也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八日巡察江南监察御史【臣】戴音保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臣】奉
命巡察江南遍历上下两江地方谨据见闻所及敬为
我
皇上陈之
一专选驿道以肃邮政也窃照驿道一缺专理驿站马匹雍正七年奉文每年亲自逐驿查閲一次但查验马匹必须熟习鞍马之人亲临点视谕令如法餧养方为有益【臣】见汉人行动必藉舟舆多於鞍马未谙不若旗员自幼嫺习乘骑必能熟悉检閲【臣】请嗣後驿道一缺亦照理事同知必用满洲之例专选旗员补授俾令轻骑遍视分别去取谕以如法餧养庶每年查验方有实效而於邮政益加整顿矣
一沿江之开窰采取土石宜禁也窃照江寜府句容县所属之龙潭地方至镇江府丹徒县所属之银山沿江南岸一带俱系石山土冈屏障江边绵亘九十余里内包两邑田亩外截长江潮汐设遇江水骤涨藉有山冈为之扞御【臣】巡察沿江经行其地查九十里中开烧砖灰窰户共有三十四处石则开凿烧灰土则刨烧砖瓦现在山石多有缺损土冈多有断续将来积渐日久民田必受冲激以【臣】愚见仰请
勅下督抚嗣後沿江一带开凿土石之处永行严禁其窰户人等令於内地无碍处所开烧庶田亩得资防扞而江岸永远巩固矣
以上二条【臣】愚昧管见是否有当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奏
将廷议发来汝看明知愚昧管见故为渎奏是何胸臆在汝不过闲中偶尔游戏之想独不念朕万几之劳乎观此则汝毫无爱君之诚可谓人面而兽心矣
同日又
奏为请
旨事窃【臣】钦奉
恩命简任巡察自雍正五年十一月到任以来一切案件虽片纸只字无不亲自斟酌并无亲信可托之人深恐精力未周致乖职守【臣】止有一子名戴福系监生年巳二十五岁在显亲王门下充当亲军校伏乞
圣主洪恩准赏随任虽年幼未谙吏治尚属小心谨慎或可稍佐【臣】才之不逮且【臣】得以不时教诲犹得勉期报效於将来也为此缮摺请
旨【臣】不胜悚惶之至伏乞
圣主睿鉴施行谨
奏
既据奏请自然准将尔子赏发南来但恐未必佐汝不逮反至作祸耳慎加防范管教毋忽
朱批谕旨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