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提要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上
- 卷二下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之一
- 卷七之二
- 卷七之三
- 卷七之四
- 卷八上
- 卷八下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上
- 卷十三下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上
- 卷十九下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上
- 卷二十二下
- 卷二十三上
- 卷二十三下
- 卷二十四上
- 卷二十四中
- 卷二十四下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上
- 卷二十七下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上
- 卷二十九下
- 卷三十上
- 卷三十中
- 卷三十下
- 卷三十一上
- 卷三十一下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上
- 卷四十三下
- 卷四十四上
- 卷四十四下
- 卷四十五上
- 卷四十五下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上
- 卷六十中
- 卷六十下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之一
- 卷七十三之二
- 卷七十三之三
- 卷七十三之四
- 卷七十三之五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七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上
- 卷一百三十二中
- 卷一百三十二下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上
- 卷一百三十八下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上
- 卷一百四十二下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上
- 卷一百四十九下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八
- 卷一百七十四之九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 卷一百七十五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二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
- 卷一百七十六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五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七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 卷一百七十六之九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上
- 卷一百八十九下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上
- 卷二百一下
- 卷二百二上
- 卷二百二中
- 卷二百二下
- 卷二百三上
- 卷二百三下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上
- 卷二百五下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上
- 卷二百七中
- 卷二百七下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上
- 卷二百九下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上
- 卷二百十一下
- 卷二百十二上
- 卷二百十二下
- 卷二百十三之一
- 卷二百十三之二
- 卷二百十三之三
- 卷二百十三之四
- 卷二百十三之五
- 卷二百十三之六
- 卷二百十四之一
- 卷二百十四之二
- 卷二百十四之三
- 卷二百十四之四
- 卷二百十四之五
- 卷二百十四之六
- 卷二百十五之一
- 卷二百十五之二
- 卷二百十五之三
- 卷二百十五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一
- 卷二百十六之二
- 卷二百十六之三
- 卷二百十六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五
- 卷二百十七之一
- 卷二百十七之二
- 卷二百十七之三
- 卷二百十七之四
- 卷二百十八上
- 卷二百十八下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上
- 卷二百二十三中
- 卷二百二十三下
『雍正朱批谕旨』卷七十九
- 本章共 2.49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七十九
朱批李元英奏摺
陕西平庆道【臣】李元英谨
奏为遵
旨奏闻仰邀
睿鉴事窃【臣】至愚极陋蒙
皇上隆恩擢用平庆道
召至养心殿面奉
训旨敎诫谆谆又奉
谕旨令【臣】将所知地方事务具摺交本王转奏钦此【臣】抵平庆道任奉督【臣】岳锺琪行委会同宁夏道董新策查勘宁夏新筑八旗城工衙署营房有无浮冒果否坚固【臣】一路查访颇有怨声俱云从前估计城工原未详细而经理督修者又皆冒昧从事假公济私所用木石砖瓦铁钉等项件件累民以
致窰户陈万言等怨恨沸腾宁夏三卫赔累难堪寃抑莫诉及【臣】至宁夏查勘城垣外面用砖包砌里面与城顶惟用土堆筑虚松不坚再查勘各衙署槪用木钉间架窄狭而营房更为不堪木植旣属细小止用草帘一顶遮盖上铺薄土搭盖平棚而已所以上漏下湿不蔽风雨每多坍塌如此紧要城工而被估计督修承修各官王景灏杨廷相赵世朗严世杰等彼此回护推卸不肯实心料理营私贻悞【臣】不敢不据实奏
闻伏候
皇上乾断至粮草一项最为紧要宁夏一岁所收之粮止可供宁鎭兵丁之需今添此三千满洲官兵旣未定隣近之拨运又地方所出有限目前最为急务【臣】已禀抚【臣】石文焯听其作何筹计拨运矣至将军衙门并各衙门之经制书役及心红纸张各役工食等项俱未议定章程从前始事之官亦难免草率之咎谨缮摺奏
闻伏祈
皇上睿鉴谨
奏
已用尔为按察使矣将摺内所奏各情由备悉详明该督抚看伊等作何料理奏闻朕自有裁酌此奏甚属可嘉向後莫移此志诸凡勉力秉公为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赋性庸愚材质驽钝蒙我
皇上格外天恩以知州而擢用监司越陞数等到任未
及三月复蒙
皇上特授臬司
隆恩异数至矣极矣兹接【臣】胞兄佛保家信奉
旨特授湖广鎭筸总兵官又【臣】子侍京继与佛保为子
者荷蒙
皇上特放佐领是【臣】父子兄弟一门均沐
皇恩浩荡犬马尚且知恩【臣】具有人性能不感泣思奋惟有交相劝勉必思整顿岩疆安辑地方必思屏絶私情正已率属始终如一不违初志庶几上报
皇上殊恩於万一所有感激血忱实难遏抑用敢缮摺
恭谢
天恩谨
奏
朕如此加恩心非木石宁不知感何待奏陈但恐思路一邪而感激之忱随化为乌有耳每观福量浅薄不能承受之徒往往如此自御极以来蒙朕特恩擢用者颇不乏人朕原期其感恩图报庶几利济於
社稷苍生设或徇欲昧理因私害公而冀朕袒护姑息不可得也尔等汉军及满洲大小臣工於利之一字勘破者少殊不悟因些微小利致断送身家丧失名节为失计之大也总之服官第一以操守为要勉之勉之最难
事也莫作等闲看其间义利之分公私之辨几微不审後悔何及可惜朕恩卽付之流水矣愼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缴
朱批事窃【臣】前奏恭谢
天恩一摺实由感切寸心不能遏抑冒昧陈
奏仰蒙
皇上朱批训谕词严义切敎诫周详【臣】跪读之下感激涕零惟有敬志於心朝夕默诵时时警惕以为终身之戒庶不负我
皇上训勉之洪恩於万一耳所有奉到
朱批理合恭缴谨
奏
近日尔之声名虽无甚不好处较前志操则大为不如甚不敷朕所望勉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沐
皇上天高地厚之恩凡关系通省事件无论所管与非所管均当时刻留心细加体察谨以时下所闻并臆见所及不揣冒昧备悉陈
奏一估拨之例宜为画一也查甘省估拨定例於九十月间将本年额徵粮石估拨次年兵食先为报部次年照数支散又因甘省营驿岁需粮五十六万余石而每年额徵粮止有四十九万余石每於本色之外约估折色此例行之已久惟是州县营汛多寡远近总无一定章程以致胥吏作奸上下其手竟成锢习每於估拨之时州县营汛纷纷营谋以求各遂其私【臣】查雍正二年间曾奉部文令将兵粮秉公拨定画一造册报部永为定例嗣经前任布政使傅德以甘省非他省可比?混咨覆至今舞弊如故以【臣】愚见仍请将州县额徵之多寡与营汛之远近逐一计算定为某州县应拨某营汛若干俱为画一以定章程永远遵守每年奏销不得增减改易如此则积弊可除似於仓谷兵民均有裨益矣一均丁之法宜加详议也【臣】见甘肃奉行均丁之法有与他省似同而实异者盖他省则以本州本县之额丁均入本州本县之地亩原额仍无增损小民自乐输将今甘省均丁则不按地亩止按通省额徵银粮通计合算每银九钱零每粮九斗零摊入一丁额徵多则摊丁亦多额徵少则摊丁亦少以致各州县有比原额多增至二三千两不等者毋怪乎纷纷具呈以为均丁之不公也推原其故因甘省州县中有粮少丁多者若就本州县均摊诚恐粮额少而载丁过重是以泥於通融之说不复详议但查甘肃州县其粮少丁多之处有产有丁现在完纳者已居其六七无产有丁艰於完纳者止居其二三若以二三分之穷丁归入六七分之粮户仍无过多之处况查甘省地多粮少如有余剩穷丁卽就本地近报开垦犹未陞科并所有熟地未经报粮之户均摊则有地者不蹈隐粮之咎而无粮者免受空丁之累一举而两得矣以上拨粮均丁二事原非【臣】之职任然所闻如此敢不据实奏
闻伏候
圣主睿鉴谨
奏
旣知成法滋弊善政失宜何不言之於早今见锺保如此因而弄巧舞智以表已长殊负朕恩总之於朕前逞一毫机巧作用皆属自害之道若不能真实克已奉公而惟欲假公以济私祸一及身追悔莫及虽前车覆辙历历可鉴而内外臣工竟不省悟悛改朕实不解也愼之愼之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奏
闻事窃本年十月初十日布政使锺保革职奉抚【臣】石文焯委【臣】暂为代理随於十月二十八日锺保送到交代册籍【臣】逐一查核除现存库银九十八万余两照数查收外尚有借支银六百万余两其中疑项混杂种种不清虽非锺保之侵蚀而实系锺保朦混接受於前又为遮饰於後以致库项无着与侵盗钱粮者何异【臣】若再因循怠玩漫不稽查不特上负
圣主天恩卽【臣】犬马本心亦觉自负今【臣】按欵清查每遇一事必详究其根底两月以来亦不过仅得十分之三四其余未清之项甚多尚须逐一清查谨先将查出各欵情弊及其中备细缘由另具清单恭呈
御览谨
奏
刑名旣不能秉公料理钱粮何能彻底清查所具清单朕总未览一字
陕西兰州按察使【臣】李元英谨
奏为恭缴
朱批事窃【臣】质本庸愚才复驽钝荷蒙我
皇上天恩遇事敎诫虽以【臣】犬马无知亦觉深自省悟【臣】前奏拨估兵粮并人丁归并二事复蒙
圣训谆切【臣】跪读再三仰邀
天地之恩愈切悚惶之念自今以後惟有益励初心奋
勉办事断不敢始勤终怠有负
高厚洪恩所有奉到
朱批理合恭缴谨
奏
恩已负矣何云不敢有负此皆积隂功卖法徇私之报应不知尔将如何底止也
朱批谕旨卷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