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提要
- 卷一上
- 卷一下
- 卷二上
- 卷二下
- 卷三
- 卷四
- 卷五
- 卷六
- 卷七之一
- 卷七之二
- 卷七之三
- 卷七之四
- 卷八上
- 卷八下
- 卷九上
- 卷九下
- 卷十上
- 卷十下
- 卷十一上
- 卷十一下
- 卷十二上
- 卷十二下
- 卷十三上
- 卷十三下
- 卷十四
- 卷十五
- 卷十六
- 卷十七
- 卷十八
- 卷十九上
- 卷十九下
- 卷二十
- 卷二十一
- 卷二十二上
- 卷二十二下
- 卷二十三上
- 卷二十三下
- 卷二十四上
- 卷二十四中
- 卷二十四下
- 卷二十五
- 卷二十六
- 卷二十七上
- 卷二十七下
- 卷二十八
- 卷二十九上
- 卷二十九下
- 卷三十上
- 卷三十中
- 卷三十下
- 卷三十一上
- 卷三十一下
- 卷三十二
- 卷三十三
- 卷三十四
- 卷三十五
- 卷三十六
- 卷三十七
- 卷三十八
- 卷三十九
- 卷四十
- 卷四十一
- 卷四十二
- 卷四十三上
- 卷四十三下
- 卷四十四上
- 卷四十四下
- 卷四十五上
- 卷四十五下
- 卷四十六
- 卷四十七
- 卷四十八
- 卷四十九
- 卷五十
- 卷五十一
- 卷五十二
- 卷五十三
- 卷五十四
- 卷五十五
- 卷五十六
- 卷五十七
- 卷五十八
- 卷五十九
- 卷六十上
- 卷六十中
- 卷六十下
- 卷六十一
- 卷六十二
- 卷六十三
- 卷六十四
- 卷六十五
- 卷六十六
- 卷六十七
- 卷六十八
- 卷六十九
- 卷七十
- 卷七十一
- 卷七十二
- 卷七十三之一
- 卷七十三之二
- 卷七十三之三
- 卷七十三之四
- 卷七十三之五
- 卷七十四
- 卷七十五
- 卷七十六
- 卷七十七
- 卷七十八
- 卷七十九
- 卷八十
- 卷八十一
- 卷八十二
- 卷八十三
- 卷八十四
- 卷八十五
- 卷八十六
- 卷八十七
- 卷八十八
- 卷八十九
- 卷九十
- 卷九十一
- 卷九十二
- 卷九十三
- 卷九十四
- 卷九十五
- 卷九十六
- 卷九十七
- 卷九十八
- 卷九十九
- 卷一百
- 卷一百一
- 卷一百二
- 卷一百三
- 卷一百四
- 卷一百五
- 卷一百六
- 卷一百七
- 卷一百八
- 卷一百九
- 卷一百十
- 卷一百十一
- 卷一百十二
- 卷一百十三
- 卷一百十四
- 卷一百十五
- 卷一百十六
- 卷一百十七
- 卷一百十八
- 卷一百十九
- 卷一百二十
- 卷一百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七
- 卷一百二十五之八
- 卷一百二十五之九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四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五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八
- 卷一百二十六之十九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一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二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三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二十四
- 卷一百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八
- 卷一百二十九
- 卷一百三十
- 卷一百三十一
- 卷一百三十二上
- 卷一百三十二中
- 卷一百三十二下
- 卷一百三十三
- 卷一百三十四
- 卷一百三十五
- 卷一百三十六
- 卷一百三十七
- 卷一百三十八上
- 卷一百三十八下
- 卷一百三十九
- 卷一百四十
- 卷一百四十一
- 卷一百四十二上
- 卷一百四十二下
- 卷一百四十三
- 卷一百四十四
- 卷一百四十五
- 卷一百四十六
- 卷一百四十七
- 卷一百四十八
- 卷一百四十九上
- 卷一百四十九下
- 卷一百五十
- 卷一百五十一
- 卷一百五十二
- 卷一百五十三
- 卷一百五十四
- 卷一百五十五
- 卷一百五十六
- 卷一百五十七
- 卷一百五十八
- 卷一百五十九
- 卷一百六十
- 卷一百六十一
- 卷一百六十二
- 卷一百六十三
- 卷一百六十四
- 卷一百六十五
- 卷一百六十六
- 卷一百六十七
- 卷一百六十八
- 卷一百六十九
- 卷一百七十
- 卷一百七十一
- 卷一百七十二
- 卷一百七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七
- 卷一百七十四之八
- 卷一百七十四之九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二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三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四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五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六
- 卷一百七十四之十七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一
- 卷一百七十五之二
- 卷一百七十五之三
- 卷一百七十五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一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二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三
- 卷一百七十六之四
- 卷一百七十六之五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六
- 卷一百七十六之七
- 卷一百七十六之八
- 卷一百七十六之九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
-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一
- 卷一百七十七
- 卷一百七十八
- 卷一百七十九
- 卷一百八十
- 卷一百八十一
- 卷一百八十二
- 卷一百八十三
- 卷一百八十四
- 卷一百八十五
- 卷一百八十六
- 卷一百八十七
- 卷一百八十八
- 卷一百八十九上
- 卷一百八十九下
- 卷一百九十
- 卷一百九十一
- 卷一百九十二
- 卷一百九十三
- 卷一百九十四
- 卷一百九十五
- 卷一百九十六
- 卷一百九十七
- 卷一百九十八
- 卷一百九十九
- 卷二百
- 卷二百一上
- 卷二百一下
- 卷二百二上
- 卷二百二中
- 卷二百二下
- 卷二百三上
- 卷二百三下
- 卷二百四
- 卷二百五上
- 卷二百五下
- 卷二百六
- 卷二百七上
- 卷二百七中
- 卷二百七下
- 卷二百八
- 卷二百九上
- 卷二百九下
- 卷二百十
- 卷二百十一上
- 卷二百十一下
- 卷二百十二上
- 卷二百十二下
- 卷二百十三之一
- 卷二百十三之二
- 卷二百十三之三
- 卷二百十三之四
- 卷二百十三之五
- 卷二百十三之六
- 卷二百十四之一
- 卷二百十四之二
- 卷二百十四之三
- 卷二百十四之四
- 卷二百十四之五
- 卷二百十四之六
- 卷二百十五之一
- 卷二百十五之二
- 卷二百十五之三
- 卷二百十五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一
- 卷二百十六之二
- 卷二百十六之三
- 卷二百十六之四
- 卷二百十六之五
- 卷二百十七之一
- 卷二百十七之二
- 卷二百十七之三
- 卷二百十七之四
- 卷二百十八上
- 卷二百十八下
- 卷二百十九
- 卷二百二十
- 卷二百二十一
- 卷二百二十二
- 卷二百二十三上
- 卷二百二十三中
- 卷二百二十三下
『雍正朱批谕旨』卷六十九
- 本章共 1.7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六十九
朱批杨尔德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二十五日提督广东学政【臣】杨尔德谨
奏恭请
皇上圣躬万安【臣】仰荷
天恩屡蒙拔擢兹复恭膺
简命视学广东夙夜冰兢自顾何人得邀此
宠渥惟有矢心公慎时刻凛遵
圣训实心办事图报
高深於万一【臣】自去年十月十八日自京起程於今岁
正月初三日抵任随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开印後谨奉前後所颁
圣训谕旨行文各属敎官宣扬
圣德谆详训饬广东士子沐浴
圣敎务使士习渐淳士风渐厚间有一二不率者【臣】恪
遵
功令轻则戒饬重即褫革不敢丝毫假借其余学政应行事宜现在次第举行【臣】於到任後亲至抚【臣】杨文乾署中遵
旨谨传
圣谕外理合缮摺附抚臣
奏摺中转达
天听谨
奏
惠士奇前在粤东声称藉甚及见其人庸平之至想系随波逐流与时俯仰到处逢迎窃名邀誉之所致耳此等欺世盗名之行为断不可效法况尔乃朕特用之人非惠士奇可比尤当於真实处着力以期无负知遇夫士为四民之首学臣为董士之官整饬风俗正尔专责若不加意惩奨力行化导一味模棱因循唯唯否否甚或袒护顽衿劣绅其干求则惟言是听阿奉权要廷臣於请托则惟命是从谄媚督抚瞻顾提镇以为和协安静文武相安则大悞矣如此巧佞党比自必誉言四布但恐朕别有鉴察不能掩蔽岂特负恩之罪难逭抑且身为名敎中败类亦甚属可耻惟宜一秉公正谢絶同年故旧门生老师之私谊斩断一切葛藤纒绕而後能为所欲为也士习官常自宋元以来其流弊不可问矣朕欲竭力挽此千百年之颓风尔等若不竭力匡勷赞助以仰副朕心可乎勉之特谕
雍正五年六月十七日提督广东学政【臣】杨尔德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於四月初二日在肇庆考场接到抚【臣】杨文乾遣人齎送
皇上朱批【臣】奏摺一件【臣】跪捧伏读仰见我
皇上天心仁爱提诲谆详字字本於至诚言言切於谟训虽父母之爱子何以加兹即木石之无知亦当感动况【臣】仰荷
圣恩特用什百等伦既栽培拔擢於平时复训诫叮咛於临事昭其鉴戒朂以公忠千古遭逢岂易得此【臣】自顾何人叨
恩若是感深以泣喜惧交萦当即望
阙九叩谢
恩惟有凛遵
皇上高厚生成之至德耳为此缮摺恭
谢不胜激切感悚之至谨
奏
观汝奏词意甚诚切朕甚嘉之
同日又
奏为据实条陈事【臣】蒙
之处商贾之多甲天下所产之米有限不敷所食所以米价不时昂贵民间常有乏食之虞也伏念我
皇上轸念民依深思远虑广东既有积谷一百六十余
万石尚恐不足又
命广西运谷三十万石以备用又有运谷捐监之例所以扞患备灾者已极周详矣若使此各项积谷实贮在仓而所在官司因时粜赈何忧米缺价贵窃揣其中必有仓谷亏空之弊不然则有司奉行未善以致上无以仰答
天心下无以急拯民困【臣】愚以为当及时一面严查仓储一面酌定永远无弊之法以收实效管窥所及约有四条敬为我
皇上陈之
一宜彻底盘查以清积弊也州县有司贤愚不等
一宜审其地方以均积贮也广东疆域辽濶有一府所属之州县而相距数百里或千里者又各州
一宜核其损耗以杜妄报也东南之地不比西北
以司其事勤加省视或搧或晒又宜量其损耗准与销?则司其事者既无推诿之处亦不得以霉烂妄报矣【臣】本迂愚又非其职而感荷
天恩末由报效见闻所及不敢不直陈
圣听如果臣言可采伏乞
皇上勅部议覆施行谨
奏
见闻所及只管敷陈倘於事体有不协处听朕训示亦可增长识见开拓胸襟若於献替之中稍有补益於朕则厥功大矣毋因朕之采纳与否而或言或不言也
同日又
奏为仰恳
皇仁事臣查广东通省与考生童地方有南澳镇者孤悬海中界於广福二省之间中分隆深云青四澳田亩钱粮云青二澳属福建漳州输课隆深二澳属广东潮州输课地虽滨海其民风颇好读书故明时漳潮二府各有取进澳生名例
本朝未经复设历来考试俱於漳潮二府额内取进澳童文武各一名拨入府学并非成例且澳童多进一名则本地少进一名以此人情亦未允协恭遇
圣敎覃敷人文日盛而澳童投闽考试则闽以粤人拒之投粤考试则粤以闽人拒之往往有数十百人航海至府不得一入考场含泪而归者【臣】思际此
皇仁广被光天化日之下絶域异乡物皆得所而此澳中人民颇知读书向上似宜开以上进之路请於漳潮二府进额之外四澳之中每澳进文武生各一名拨入府学如卫所商籍等例应否缮疏具
题伏乞
圣恩垂训为此谨
奏
所请虽属有理但南澳非内地可比其中有无利害关系朕不深悉未便批谕可否候杨文乾回任後尔会同孔毓珣杨文乾详议具奏毋得偏执已见
朱批谕旨卷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