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卷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卷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卷一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卷一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卷二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卷二 阴阳别论篇第七
- 卷二 灵兰秘典论第八
- 卷二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 卷二 五脏生成篇第十
- 卷二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 卷二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卷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卷二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卷二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卷二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卷二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卷二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卷三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 卷三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卷三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卷三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卷三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卷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卷三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 卷三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卷三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卷三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卷三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卷三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卷四 热论篇第三十一
- 卷四 刺热篇第三十二
- 卷四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卷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卷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 卷四 刺疟篇第三十六
- 卷四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卷四 咳论篇第三十八
- 卷五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卷五 腹中论篇第四十
- 卷五 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 卷五 风论篇第四十二
- 卷五 痹论篇第四十三
- 卷五 痿论篇第四十四
- 卷五 厥论篇第四十五
- 卷六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卷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卷六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卷六 脉解篇第四十九
- 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 卷六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卷六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卷六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卷六 针解篇第五十四
- 卷六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 卷七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卷七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卷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卷七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卷七 骨空论篇第六十
- 卷七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卷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卷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卷八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卷八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卷八 着至教论篇第六十六
- 卷八 示从容论篇第六十七
- 卷八 疏五过论篇第六十八
- 卷八 征四失论篇第六十九
- 卷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
- 卷八 方盛衰论篇第七十一
- 卷八 解精微论篇第七十二
『素问识』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 本章共 562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马云:刺要者。刺针之要法。故名篇。吴云:要。至约之理也。
各至其理 志云:理者。皮肤肌肉之文理。
无过其道 张云:应浅不浅。应深不深。皆过其道也。高云:无过其皮肉脉骨之道。中其道。毋容过也。
毫毛腠理 志云:毫毛腠理者。鬼门元府也。高云:毫毛中之腠理也。简按文选西京赋注。引声类及广韵云。毫。长毛也。志。玄府之解未为得。王注详焉。
秋病温疟 甲乙。疟下。有热厥二字。志云:肺主秋收之令。秋时阳气下降。阴气外出。妄动其肺,则收令化薄。阴阳之气反相得于外。而为温疟矣。动。谓动其脏气也。
溯溯然 甲乙。作淅淅然。志云:逆流而上。曰溯。溯溯然者。气上逆。而寒栗也。简按溯溯然。
于义难协。今从甲乙而改之。皮部论。溯然。甲乙。又作淅然。
烦不嗜食 甲乙。烦下。有满字。吴云:脾气不运。则中气不化。故令烦。脾病则不磨。故令不嗜食。
冬病胀腰痛 吴云:冬月无以奉藏。而病胀与腰痛矣。
销铄酸 甲乙。作消泺。高云:酸。作。吴云:销铄者。骨髓日减。如五金遇火。而销铄也。
简按枚乘七发。虽有金石之坚。犹将销铄而挺解也。李善注云:贾逵国语注曰:铄。销也。甲乙。消泺。盖与骨空论淫泺同义。金匮虚劳篇。足酸削。(此二字。本见于周礼郑注。)巢源。作。知酸通用。不必改。
不去矣 马云:不能行动而去也。简按三部九候论。脱肉身不去者死。王注云:犹行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