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卷一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 卷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 卷一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 卷一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 卷一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 卷二 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 卷二 阴阳别论篇第七
- 卷二 灵兰秘典论第八
- 卷二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 卷二 五脏生成篇第十
- 卷二 五脏别论篇第十一
- 卷二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 卷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 卷二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 卷二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卷二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 卷二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 卷二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 卷三 玉机真脏论篇第十九
- 卷三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 卷三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 卷三 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 卷三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 卷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 卷三 宝命全角论篇第二十五
- 卷三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 卷三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 卷三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 卷三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 卷三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 卷四 热论篇第三十一
- 卷四 刺热篇第三十二
- 卷四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 卷四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 卷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 卷四 刺疟篇第三十六
- 卷四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 卷四 咳论篇第三十八
- 卷五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 卷五 腹中论篇第四十
- 卷五 刺腰痛论篇第四十一
- 卷五 风论篇第四十二
- 卷五 痹论篇第四十三
- 卷五 痿论篇第四十四
- 卷五 厥论篇第四十五
- 卷六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 卷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 卷六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 卷六 脉解篇第四十九
- 卷六 刺要论篇第五十
- 卷六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 卷六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 卷六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 卷六 针解篇第五十四
- 卷六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 卷七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 卷七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 卷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 卷七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 卷七 骨空论篇第六十
- 卷七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 卷七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 卷八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 卷八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
- 卷八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 卷八 着至教论篇第六十六
- 卷八 示从容论篇第六十七
- 卷八 疏五过论篇第六十八
- 卷八 征四失论篇第六十九
- 卷八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
- 卷八 方盛衰论篇第七十一
- 卷八 解精微论篇第七十二
『素问识』卷二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 本章共 1.63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吴云:古之帝王。闻一善道。着之方策。以纪其事。谓之玉版。简按贾谊新书云。书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汉司马迁传。金柜玉版。图籍散乱。如淳注。玉版。刻玉版。书为文字也。
揆度奇恒 马云:病能论云。揆度者。切度之也。奇恒者。言奇病也。所谓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时死也。恒者。得以四时死也。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
道在于一 马云:一者何也?以人之有神也。吴张同。
神转不回 马云:回者。却行而不能前也。玉机真脏论云。帝曰:吾得脉之大要。天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神转不迥。迥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着之玉版。藏之脏腑。每旦读之。名曰玉机。此篇用回字。彼从。义当参考。张云:回。逆而邪也。简按回同字。
至数之要迫近以微 高云:至数之要。迫近而在于色脉。以微而在于神机。色脉神机。可以着之玉版。
容色 吴云:容。面容也。简按全本作客色。近是。
在其要 高云:在。察也。所谓色变者。面容之色。见于上下左右。当各察其浅深顺逆之要。简按在。察也。见尔雅释诂。
汤液主治十日已 高云:汤液者。五谷之汤液。十日已者。十干之天气周。而病可已。即移精变气论。所谓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者。是也。
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 高云:齐。合也。即汤液醪醴论。所谓必齐毒药攻其中者。是也。二十日。则十干再周。二十一日。再周环复。其病可已。马云:齐。后世作剂。
醪酒主治百日已 马云:醪酒者。入药于酒中。如腹中论有鸡矢醴之谓。高云:醪酒。乃熟谷之液。
其性悍滑疾。营运荣卫。通调经脉。故百日病已。百日则十干十周。气机大复也。
百日尽已 吴云:言至于百日之期。则命尽而死。张云:百日尽则时更气易。至数尽而已。上节言病已。此言命已也。不可混看。高云:尽已。气血皆终也。简按王林二家注并误。
上为逆下为从 马云:色见于上。病势方炎。故为逆。色见于下。病势已衰。故为从。灵五色篇云。
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
女子右为逆左为从 志云:按方盛衰论云。阳从左。阴从右。盖男子之血气从左旋。女子之血气从右转。是以男子之色见于右。而从左散者。顺也。女子之色见于左。而从右散者。顺也。
阴阳反他 张云:作。旧作他。误也。今改之。反作。如四气调神论。所谓反顺为逆也。
在权衡相夺 张云:谓度其轻重。而夺之使平。犹权衡也。高云:夺其逆于右者从左。逆于左者从右。如汤液主治。必齐主治。醪酒主治。皆权衡相夺之义。简按马为察脉之浮沉之义。非。
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张云:阴阳反作者。即奇恒事也。权衡相夺者。即揆度事也。
搏脉痹寒热之交 张云:搏脉。为邪盛正衰。阴阳乖乱之脉。故为痹。为。为或寒或热之交也。
简按王以寒热之交。为搏脉痹之病由。然与下文之例不合。当从张注。
脉孤为消气 张云:脉孤者。孤阴孤阳也。孤阳者。洪大之极。阴气必消。孤阴者。微弱之甚。阳气必消。故脉孤为消气也。高云:脉者气血之先。脉孤则阳气内损。故为消气。孤。谓弦钩毛石少胃气也。
虚泄为夺血 张云:脉虚兼泄者。必亡其阴。故虚泄为夺血也。高云:虚泄。谓脉气内虚不鼓动也。
简按吴本。泄。
作涩。非。
孤为逆虚为从 高云:脉孤而无胃气而真元内脱。故为逆。虚泄而少血液。则血可渐生。故为从。
行奇恒之法 高云:人有奇恒之病。而揆度其脉。是行奇恒之法也。
八风四时之胜 吴云:八风。八方之风。四时。春夏秋冬也。胜。各以所王之时而胜也。终而复始。主气不变也。言天之常候如此。高云:八方之风主四时。各有所胜。如东风主春木而胜土。南风主夏火而胜金。西风主秋金而胜木。北风主冬水而胜火。四隅中土而胜八风。四时之胜。各主其时。循环无端。故终而复始。
逆行一过不复可数 吴云:过。差也。张云:设或气令失常。逆行一过。是为回则不转。而至数繁乱。无复可以数计矣。过。失也。喻言人之色脉。一有失调。则奇恒反作。变态百出。亦不可以常数计也。此则天人至数之论。要在逆从之间。察其神而毕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