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平广记表
- 卷一·神仙一
- 卷二·神仙二
- 卷三·神仙三
- 卷四·神仙四
- 卷五·神仙五
- 卷六·神仙六
- 卷七·神仙七
- 卷八·神仙八
- 卷九·神仙九
- 卷十·神仙十
- 卷十一·神仙十一
- 卷十二·神仙十二
- 卷十三·神仙十三
- 卷十四·神仙十四
- 卷十五·神仙十五
- 卷十六·神仙十六
- 卷十七·神仙十七
- 卷十八·神仙十八
- 卷十九·神仙十九
- 卷二十·神仙二十
- 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
- 卷二十二·神仙二十二
- 卷二十三·神仙二十三
- 卷二十四·神仙二十四
- 卷二十五·神仙二十五
- 卷二十六·神仙二十六
- 卷二十七·神仙二十七
- 卷二十八·神仙二十八
- 卷二十九·神仙二十九
- 卷三十·神仙三十
- 卷三十一·神仙三十一
- 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
- 卷三十三·神仙三十三
- 卷三十四·神仙三十四
- 卷三十五·神仙三十五
- 卷三十六·神仙三十六
- 卷三十七·神仙三十七
- 卷三十八·神仙三十八
- 卷三十九·神仙三十九
- 卷四十·神仙四十
- 卷四十一·神仙四十一
- 卷四十二·神仙四十二
- 卷四十三·神仙四十三
- 卷四十四·神仙四十四
- 卷四十五·神仙四十五
- 卷四十六·神仙四十六
- 卷四十七·神仙四十七
- 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
- 卷四十九·神仙四十九
- 卷五十·神仙五十
- 卷五十一·神仙五十一
- 卷五十二·神仙五十二
- 卷五十三·神仙五十三
- 卷五十四·神仙五十四
- 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
- 卷五十六·女仙一
- 卷五十七·女仙二
- 卷五十八·女仙三
- 卷五十九·女仙四
- 卷六十·女仙五
- 卷六十一·女仙六
- 卷六十二·女仙七
- 卷六十三·女仙八
- 卷六十四·女仙九
- 卷六十五·女仙十
- 卷六十六·女仙十一
- 卷六十七·女仙十二
- 卷六十八·女仙十三
- 卷六十九·女仙十四
- 卷七十·女仙十五
- 卷七十一·道术一
- 卷七十二·道术二
- 卷七十三·道术三
- 卷七十四·道术四
- 卷七十五·道术五
- 卷七十六·方士一
- 卷七十七·方士二
- 卷七十八·方士三
- 卷七十九·方士四
- 卷八十·方士五
- 卷八十一·异人一
- 卷八十二·异人二
- 卷八十三·异人三
- 卷八十四·异人四
- 卷八十五·异人五
- 卷八十六·异人六
- 卷八十七·异僧一
- 卷八十八·异僧二
- 卷八十九·异僧三
- 卷九十·异僧四
- 卷九十一·异僧五
- 卷九十二·异僧六
- 卷九十三·异僧七
- 卷九十四·异僧八
- 卷九十五·异僧九
- 卷九十六·异僧十
- 卷九十七·异僧十一
- 卷九十八·异僧十二
- 卷九十九·释证一
- 卷一百·释证二
- 卷一百零一·释证三
- 卷一百零二·报应一(金刚经)
- 卷一百零三·报应二(金刚经)
- 卷一百零四·报应三(金刚经)
- 卷一百零五·报应四(金刚经)
- 卷一百零六·报应五(金刚经)
- 卷一百零七·报应六(金刚经)
- 卷一百零八·报应七(金刚经)
- 卷一百零九·报应八(法华经)
- 卷一百一十·报应九(观音经)
- 卷一百一十一·报应十(观音经)
- 卷一百一十二·报应十一(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三·报应十二(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四·报应十三(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五·报应十四(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六·报应十五(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七·报应十六(阴德)
- 卷一百一十八·报应十七(异类)
- 卷一百一十九·报应十八(冤报)
- 卷一百二十·报应十九(冤报)
- 卷一百二十一·报应二十(冤报)
- 卷一百二十二·报应二十一(冤报)
- 卷一百二十三·报应二十二(冤报)
- 卷一百二十四·报应二十三(冤报)
- 卷一百二十五·报应二十四(冤报)
- 卷一百二十六·报应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七·报应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八·报应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九·报应二十八(婢妾)
- 卷一百三十·报应二十九(婢妾)
- 卷一百三十一·报应三十(杀生)
- 卷一百三十二·报应三十一(杀生)
- 卷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
- 卷一百三十四·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
- 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帝王休征)
- 卷一百三十六·征应二(帝王休征)
- 卷一百三十七·征应三(人臣休征)
- 卷一百三十八·征应四(人臣休征)
- 卷一百三十九·征应五(邦国咎征)
- 卷一百四十·征应六(邦国咎征)
- 卷一百四十一·征应七(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二·征应八(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三·征应九(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四·征应十(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五·征应十一(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
- 卷一百四十七·定数二
- 卷一百四十八·定数三
- 卷一百四十九·定数四
- 卷一百五十·定数五
- 卷一百五十一·定数六
- 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
- 卷一百五十三·定数八
- 卷一百五十四·定数九
- 卷一百五十五·定数十
- 卷一百五十六·定数十一
- 卷一百五十七·定数十二
- 卷一百五十八·定数十三
- 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四(婚姻)
- 卷一百六十·定数十五(婚姻)
- 卷一百六十一·感应一
- 卷一百六十二·感应二
- 卷一百六十三·谶应
- 卷一百六十四·名贤(讽谏附)
- 卷一百六十五·廉俭(吝啬附)
- 卷一百六十六·气义一
- 卷一百六十七·气义二
- 卷一百六十八·气义三
- 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
- 卷一百七十·知人二
- 卷一百七十一·精察一
- 卷一百七十二·精察二
- 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 卷一百七十四·俊辩二(幼敏附)
- 卷一百七十五·幼敏
- 卷一百七十六·器量一
- 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
- 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
- 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
- 卷一百八十·贡举三
- 卷一百八十一·贡举四
- 卷一百八十二·贡举五
- 卷一百八十三·贡举六
- 卷一百八十四·贡举七(代族附)
- 卷一百八十五·铨选一
- 卷一百八十六·铨选二
- 卷一百八十七·职官
- 卷一百八十八·权倖
- 卷一百八十九·将帅一
- 卷一百九十·将帅二(杂谲智附)
- 卷一百九十一·骁勇一
- 卷一百九十二·骁勇二
- 卷一百九十三·豪侠一
- 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 卷一百九十五·豪侠三
- 卷一百九十六·豪侠四
- 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 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
- 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
- 卷二百·文章三
- 卷二百零一·才名(好尚附)
- 卷二百零二·儒行(怜才 高逸)
- 卷二百零三·乐一
- 卷二百零四·乐二
- 卷二百零五·乐三
- 卷二百零六· 书一
- 卷二百零七·书二
- 卷二百零八·书三
- 卷二百零九·书四
- 卷二百一十·画一
- 卷二百一十一·画二
- 卷二百一十二·画三
- 卷二百一十三·画四
- 卷二百一十四·画五
- 卷二百一十五·算术
- 卷二百一十六·卜筮一
- 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
- 卷二百一十八·医一
- 卷二百一十九·医二
- 卷二百二十·医三
- 卷二百二十一·相一
- 卷二百二十二·相二
- 卷二百二十三·相三
- 卷二百二十四·相四
- 卷二百二十五·伎巧一
- 卷二百二十六·伎巧二
- 卷二百二十七·伎巧三(绝艺附)
- 卷二百二十八·博戏
- 卷二百二十九·器玩一
- 卷二百三十·器玩二
- 卷二百三十一·器玩三
- 卷二百三十二·器玩四
- 卷二百三十三·酒(酒量、嗜酒附)
- 卷二百三十四·食(能食、菲食附)
- 卷二百三十五·交友
- 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
- 卷二百三十七·奢侈二
- 卷二百三十八·诡诈
- 卷二百三十九·谄佞一
- 卷二百四十·谄佞二
- 卷二百四十一·谄佞三
- 卷二百四十二·谬误(遗忘附)
- 卷二百四十三·治生(贪附)
- 卷二百四十四·褊急
- 卷二百四十五·诙谐一
- 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
- 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 卷二百四十八·诙谐四
- 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
- 卷二百五十·诙谐六
- 卷二百五十一·诙谐七
- 卷二百五十二·诙谐八
- 卷二百五十三·嘲诮一
- 卷二百五十四·嘲诮二
- 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
- 卷二百五十六·嘲诮四
- 卷二百五十七·嘲诮五
- 卷二百五十八·嗤鄙一
- 卷二百五十九·嗤鄙二
- 卷二百六十·嗤鄙三
- 卷二百六十一·嗤鄙四
- 卷二百六十二·嗤鄙五
- 卷二百六十三·无赖一
- 卷二百六十四·无赖二
- 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卷二百六十六·轻薄二
- 卷二百六十七·酷暴一
- 卷二百六十八·酷暴二
- 卷二百六十九·酷暴三
- 卷二百七十·妇人一
- 卷二百七十一·妇人二
- 卷二百七十二·妇人三
- 卷二百七十三·妇人四(附妓女)
- 卷二百七十四·情感
- 卷二百七十五·童仆(奴婢附)
- 卷二百七十六·梦一
- 卷二百七十七·梦二
- 卷二百七十八·梦三
- 卷二百七十九·梦四
- 卷二百八十·梦五(鬼神上)
- 卷二百八十一·梦六
- 卷二百八十二·梦七
- 卷二百八十三·巫(附厌咒)
- 卷二百八十四·幻术一
- 卷二百八十五·幻术二
- 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 卷二百八十七·幻术四
- 卷二百八十八·妖妄一
- 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
- 卷二百九十·妖妄三
- 卷二百九十一·神一
- 卷二百九十二·神二
- 卷二百九十三·神三
- 卷二百九十四·神四
- 卷二百九十五·神五
- 卷二百九十六·神六
- 卷二百九十七·神七
- 卷二百九十八·神八
- 卷二百九十九·神九
- 卷三百·神十
- 卷三百零一·神十一
- 卷三百零二·神十二
- 卷三百零三·神十三
- 卷三百零四·神十四
- 卷三百零五·神十五
- 卷三百零六·神十六
- 卷三百零七·神十七
- 卷三百零八·神十八
- 卷三百零九·神十九
- 卷三百一十·神二十
- 卷三百一十一·神二十一
- 卷三百一十二·神二十二
- 卷三百一十三·神二十三
- 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
- 卷三百一十五·神二十五(淫祠附)
- 卷三百一十六·鬼一
- 卷三百一十七·鬼二
- 卷三百一十八·鬼三
- 卷三百一十九·鬼四
- 卷三百二十·鬼五
- 卷三百二十一·鬼六
- 卷三百二十二·鬼七
- 卷三百二十三·鬼八
- 卷三百二十四·鬼九
- 卷三百二十五·鬼十
- 卷三百二十六·鬼十一
- 卷三百二十七·鬼十二
- 卷三百二十八·鬼十三
- 卷三百二十九·鬼十四
- 卷三百三十·鬼十五
- 卷三百三十一·鬼十六
- 卷三百三十二·鬼十七
- 卷三百三十三·鬼十八
- 卷三百三十四·鬼十九
- 卷三百三十五·鬼二十
- 卷三百三十六·鬼二十一
- 卷三百三十七·鬼二十二
- 卷三百三十八·鬼二十三
- 卷三百三十九·鬼二十四
- 卷三百四十·鬼二十五
- 卷三百四十一·鬼二十六
- 卷三百四十二·鬼二十七
- 卷三百四十三·鬼二十八
- 卷三百四十四·鬼二十九
- 卷三百四十五·鬼三十
- 卷三百四十六·鬼三十一
- 卷三百四十七·鬼三十二
- 卷三百四十八·鬼三十三
- 卷三百四十九·鬼三十四
- 卷三百五十·鬼三十五
- 卷三百五十一·鬼三十六
- 卷三百五十二·鬼三十七
- 卷三百五十三·鬼三十八
- 卷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 卷三百五十五·鬼四十
- 卷三百五十六·夜叉一
- 卷三百五十七·夜叉二
- 卷三百五十八·神魂一
- 卷三百五十九·妖怪一
- 卷三百六十·妖怪二
- 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
- 卷三百六十二·妖怪四
- 卷三百六十三·妖怪五
- 卷三百六十四·妖怪六
- 卷三百六十五·妖怪七
- 卷三百六十六·妖怪八
- 卷三百六十七·妖怪九(人妖附)
- 卷三百六十八·精怪一
- 卷三百六十九·精怪二
- 卷三百七十·精怪三
- 卷三百七十一·精怪四
- 卷三百七十二·精怪五
- 卷三百七十三·精怪六
- 卷三百七十四·灵异
- 卷三百七十五·再生一
- 卷三百七十六·再生二
- 卷三百七十七·再生三
- 卷三百七十八·再生四
- 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
- 卷三百八十·再生六
- 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
- 卷三百八十二·再生八
- 卷三百八十三·再生九
- 卷三百八十四·再生十
- 卷三百八十五·再生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再生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悟前生一
- 卷三百八十八·悟前生二
- 卷三百八十九·冢墓一
- 卷三百九十·冢墓二
- 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
- 卷三百九十二·铭记二
- 卷三百九十三·雷一
- 卷三百九十四·雷二
- 卷三百九十五·雷三
- 卷三百九十六·雨(风虹附)
- 卷三百九十七·山(溪附)
- 卷三百九十八·石(坡沙附)
- 卷三百九十九·水(井附)
- 卷四百·宝一
- 卷四百零一·宝二(金玉附)
- 卷四百零二·宝三
- 卷四百零三·宝四(杂宝上)
- 卷四百零四·宝五(杂宝下)
- 卷四百零五·宝六(钱、奇物附)
- 卷四百零六·草木一(文理木附)
- 卷四百零七·草木二(文理木附)
- 卷四百零八·草木三
- 卷四百零九·草木四
- 卷四百一十·草木五
- 卷四百一十一·草木六
- 卷四百一十二·草木七(五谷、茶、荈附)
- 卷四百一十三·草木八
- 卷四百一十四·草木九
- 卷四百一十五·草木十
- 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
- 卷四百一十七·草木十二
- 卷四百一十八·龙一
- 卷四百一十九·龙二
- 卷四百二十·龙三
- 卷四百二十一·龙四
- 卷四百二十二·龙五
- 卷四百二十三·龙六
- 卷四百二十四·龙七
- 卷四百二十五·龙八
- 卷四百二十六·虎一
- 卷四百二十七·虎二
- 卷四百二十八·虎三
- 卷四百二十九·虎四
- 卷四百三十·虎五
- 卷四百三十一·虎六
- 卷四百三十二·虎七
- 卷四百三十三·虎八
- 卷四百三十四·畜兽一
- 卷四百三十五·畜兽二
- 卷四百三十六·畜兽三
- 卷四百三十七·畜兽四
- 卷四百三十八·畜兽五
- 卷四百三十九·畜兽六
- 卷四百四十·畜兽七
- 卷四百四十一·畜兽八
- 卷四百四十二·畜兽九
- 卷四百四十三·畜兽十
- 卷四百四十四·畜兽十一
- 卷四百四十五·畜兽十二
- 卷四百四十六·畜兽十三
- 卷四百四十七·狐一
- 卷四百四十八·狐二
- 卷四百四十九·狐三
- 卷四百五十·狐四
- 卷四百五十一·狐五
- 卷四百五十二·狐六
- 卷四百五十三·狐七
- 卷四百五十四·狐八
- 卷四百五十五·狐九
- 卷四百五十六·蛇一
- 卷四百五十七·蛇二
- 卷四百五十八·蛇三
- 卷四百五十九·蛇四
- 卷四百六十·禽鸟一
- 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
- 卷四百六十二·禽鸟三
- 卷四百六十三·禽鸟四
- 卷四百六十四·水族一
- 卷四百六十五·水族二
- 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
- 卷四百六十七·水族四
- 卷四百六十八·水族五
- 卷四百六十九·水族六
- 卷四百七十·水族七
- 卷四百七十一·水族八
- 卷四百七十二·水族九(龟)
- 卷四百七十三·昆虫一
- 卷四百七十四·昆虫二
- 卷四百七十五·昆虫三
- 卷四百七十六·昆虫四
- 卷四百七十七·昆虫五
- 卷四百七十八·昆虫六
- 卷四百七十九·昆虫七
- 卷四百八十·蛮夷一
- 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
- 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
- 卷四百八十三·蛮夷四
- 卷四百八十四·杂传记一
- 卷四百八十五·杂传记二
- 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
- 卷四百八十七·杂传记四
- 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
- 卷四百八十九·杂传记六
- 卷四百九十·杂传记七
- 卷四百九十一·杂传记八
- 卷四百九十二·杂传记九
- 卷四百九十三·杂录一
- 卷四百九十四·杂录二
- 卷四百九十五·杂录三
- 卷四百九十六·杂录四
- 卷四百九十七·杂录五
- 卷四百九十八·杂录六
- 卷四百九十九·杂录七
- 卷五百·杂录八
『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蛮夷一
- 本章共 4.3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四方蛮夷 无启民 帝女子泽 毛人 轩辕国 白民国 欧丝 輆沐国
泥杂国 然丘 卢扶国 浮折国 频斯 吴明国 女蛮国 都播
骨利 突厥 吐蕃 西北荒 鹤民 契丹 沃沮 僬侥
四方蛮夷
东方之人鼻大,窍通于目,筋力属焉;南方之人口大,窍通于耳;西方之人面大,窍通于鼻;北方之人,窍通于阴,短;中央之人,窍通于口。(出《酉阳杂俎》)
无启民
无启民居穴食土。其人死,埋之,其心不朽,百年化为人。录民膝不朽,埋之百二十年化为人。细民肝不朽,八年化为人。(出《酉阳杂俎》。明抄本作出《博物志》。文亦全同《博物志》。)
帝女子泽
帝女子泽性妒,有从婢散逐四山,无所依托。东偶狐狸,生子曰殃;南交猴,有子曰溪;北通玃猳,所育为伧。(出《酉阳杂俎》)
毛人
八荒之中,有毛人焉。长七八尺,皆如(“如”原作“于”,据明抄本改。)人形,身及头上皆有毛,如猕猴。毛长尺余,短牦甡。(上音生,下音管。)见人则眪(古陌反)目,(“目”原作“自”,据明抄本改。)开口吐舌,上唇覆面,下唇覆胸。憙(许记反)食人,舌鼻牵引共戏,不与即去。名曰髯公,俗曰髯丽,一名髯狎。小儿髯可畏也。
轩辕国
轩辕之国,在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诸天之野,和鸾鸟舞。民食凤卵,饮甘露。(出《博物志》)
白民国
白民之国,有乘黄,状若狐,背上有角。乘之,寿三千年。(出《博物志》)
欧丝
欧丝之野,女子乃跪,据树欧丝。(出《博物志》)
輆沐国
越东有輆沐之国,(音善爱反)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父死,则负其母而弃之,言鬼妻,不可与共居。楚之南,炎人之国,其亲戚死,刳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孝子也。秦之西有义渠之国,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薰其烟上,谓之登烟霞,然后成为孝。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而未足为非也。见《墨子》。(出《博物志》)
泥杂国
成王即位三年,有泥杂(明抄本“杂”作“离”)之国来朝。其人称自发其国,常从云里而行,闻雷震之击在下。或入潜穴,又闻波澜之声在上。或泛巨水,视日月,以知方面所向。计寒暑,以知年月。考以中国正朔,则序历相符。王接以外宾之礼也。(出《拾遗录》)
然丘
成王六年,然丘之国,献比翅鸟,雌雄各一,以玉为樊。其国使者,皆拳头奓鼻,衣云霞之布,如今霞布也。经历百余国,方至京师。越铁屼,泛沸海,有蛇州蜂岑。铁屼峭厉,车轮各金刚为辋,比至京师,皆讹说(明抄本“说”作“锐”)几尽。沸海皆涌起,如剪鱼也鱼鳖皮骨,坚强如石,可以为铠。泛沸海之时,以铜薄舟底,龙蛇蛟不得近也。经蛇州度,则豹皮为屋,于屋内推车。经蜂岑,燃胡苏之木末,以此木烟能杀百虫。经途五十余年,乃至洛邑。成王封太山,禅社首。使发其国之时,人并童稚,乃至京师,鬓发皆白。及还至然丘,容貌还复壮。比翼鸟多力,状似鹄,衔(“衔”原作“冲”,据明抄本改。)南海之丹(“丹”原作“舟”,据明抄本改。)泥,巢昆岑之玄木,而至其中,遇圣则来翔集,以表周公辅圣之神力也。(出《王子年拾遗记》)
卢扶国
卢扶国,燕昭王时来朝。渡玉河万里,方至其国。国无恶(“国无恶”三字原作“人并”,据明抄本改。)禽兽,水不扬波,风不折枝。人皆寿三百岁,结草为衣,是谓之卉服。至死不老,咸和孝让。寿登百岁已上,拜敬如至亲之礼。葬于野外,以香木灵草,翳掩于尸。闾里吊送,号泣之声,动于林谷。溪原为之止流,春木为之改色。居丧,水浆不入口,至死者骨为埃尘,然后乃食。昔大禹随山导川,乃表(“表”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其地为无老纯孝之国。(出《王子年拾遗记》)
浮折国
元封元年,浮折岁贡兰金之泥。此金汤渊,盛夏之时,水常沸涌,有若汤火,飞鸟不能过。国人行者,常见水边有人,冶此金为器。混若泥,如紫磨之色,百铸,其色变白,有光如银,名曰银烛。常以为泥,封诸函匣及诸宫门,鬼魅不敢干。当汉世,上将出征,及使绝国,多以泥为印封。卫青、张骞、苏武、傅介子之使,皆受金泥之玺封也。帝崩后乃绝。(出《玉子年拾遗记》)
频斯
魏帝为陈留王之岁,有频斯国人来朝,以五色玉为衣,如今之铠。不食中国滋味,自有金壶,中有神浆,凝如脂,尝一滴则寿千年。其国有大风木为林,高六七十里,善算者以里计之,雷电常出树之半。其枝交阴上蔽,不见日月之光。其下平净扫洒,雨雾不能入焉。树东有大石室,可容万人坐。壁上刻有三皇之像,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亦有膏烛之处。缉石为床,床上有膝痕二三寸,床前有竹简长二寸,如大篆之文,皆言开辟已来事,人莫能识。言是伏羲画卦之时有此书,或言苍颉造书之处。旁有丹石井,非人工所凿,下及漏泉,水常沸涌。诸仙欲饮之时,以长绠引汲。频斯国民皆多力 发,(“ 发”原作“拳头”,据明抄本改。)不食五谷,月中无影,食桂浆。其人发,引之则长,置则自缩如螺。续此人发以为绳,以及丹井,方冬得升合之水。水中有白蛙,两翅,常去来井上,征者食之。至周王子晋临井而窥,有青雀吐杓,以授子晋,取而饮之,乃有云起雪飞。子晋以衣袖撝雪,则云霁雪止。白蛙化为白雁,入云摇摇遂灭。此则频斯人所记,盖其人年不可测也。使图其山川地势瑰异之属,以示张华。华云:“此神异之国,难可验信。”使车马珍服,送之出关。(出《拾遗录》)
吴明国
贞元八年,吴明国贡常燃鼎鸾蜂蛮。云,其国去东海数万里,经揖娄沃沮等国。其土宜五谷,多珍玉,礼乐仁义,无剽劫,人寿二百岁。俗尚神仙术,一岁之内,乘云驾鹤者,往往有之。常望黄气如车盖,知中国土德王,遂愿贡奉。常燃鼎,量容三斗,光洁似玉,其色紫,每修饮馔,不炽火而俄顷自熟,香洁异于常等。久而食之,令人返老为少,百疾不生也。鸾蜂蜜,云其蜂之声,有如鸾凤,而身被五彩。大者可重十余斤,为窠于深岩峻岭间,大者占地二三亩。国人采其蜜,不逾三二合,如过度,即有风雷之异。若螫人生疮,以石上菖蒲根傅之,即愈。其色碧,贮之于白玉碗,表里莹彻,如碧琉璃。久食令人长寿,颜如童子,发白者应时而黑。逮及沉疴眇跛,无不疗焉。(出《杜阳杂编》)
女蛮国
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有二龙,鳞鬣爪角悉备。明霞锦,云(明抄本“云”作“云”)炼水香麻以为色,光浑映耀,芬馥著人,五色相间,而美于中华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缨(“缨”原作“头”,据明抄本改。)络被体,故谓之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更女王国贡龙油绫鱼油锦,文采多异,入水不濡,云有龙油鱼油也。优者更作《女王国》曲,音调宛畅,传于乐部矣。(出《杜阳杂编》)
都播
都播国,铁勒之别种也,分为三部,自相统摄。其俗结草为庐,无牛羊,不知耕稼。多百合,取以为粮。衣貂鹿之皮,贫者亦缉鸟羽为服。国无刑罚,偷盗者倍征其赃。(出《神异录》)
骨利
骨利国居回纥北方,瀚海之北。胜兵四千。地出名马。昼长夜短,天色正曛,煮一羊胛才熟,东方已曙,盖近日入之所也。(出《神异录》)
突厥
突厥事祆神,无祠庙,刻毡为形,盛于毛袋,行动之处,以脂苏涂,或系之竿上,四时祀之。坚昆部落,非狼种。其先所生之窟,在曲漫山北,自谓上代有神,与牸牛交于此窟。其人发黄目绿,赤髭髯。其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兵众之后也。西屠,俗染齿令黑。(出《酉阳杂俎》)
又突厥之先曰射摩。舍利海有(“有”原作“神”,据明抄本改。)神,在阿史得蜜西。射摩有神异,海神女每日暮,以白鹿迎射摩入海,至明送出,经数十年。后部落将大猎,至夜中,海神谓射摩曰:“明日猎时,尔上代所生之窟,当有金角白鹿出。尔若射中此鹿,毕形与吾来往;或射不中,即缘绝矣。”至明入围,果所生窟中,有白鹿金角起。射摩遣其左右固其围,将跳出围,遂杀之。射摩怒,遂手斩阿唲首领,仍誓之曰:“自此之后,须以(“以”字原缺,据明抄本补。)人祭天。(明抄本“天”作“纛”。)常取阿唲。”(明抄本“常取阿唲”四字作“如阿唲例。”)即取部落子孙斩之以祭也。至今突厥以人祭纛,(“纛”字原缺,据明抄本补。)部落用之。射摩既斩阿唲,至暮还。海神女执射摩曰:“尔手斩人,血气腥秽,因缘绝矣!”(出《酉阳杂俎》)
吐蕃
唐贞元中,王师大破吐蕃于青海。临阵,杀吐蕃大兵马使乞藏遮,遮及诸者。(明抄本“及”作“乃”,“者”作“酋”。)或云,是尚结赞男女。吐蕃乃收尸归营。(“营”字原空缺,据明抄本补。)有百余人,行哭随尸,威仪绝异。使一人立尸旁代语,使一人问,“疮痛乎?”代语者曰:“痛。”即膏药涂之。又问曰:“食乎?”代者曰:“食。”即为具食。又问曰:“衣乎?”代者曰:“衣。”即命裘衣之。又问:“归乎?”代者曰:“归。”即具舆马,载尸而去。译语者传也。若此异礼,必其国之贵臣也。(出《咸通录》。明抄本作出《咸通甸围录》。)
西北荒
西北荒中,有玉馈之酒,酒泉注焉。广一丈,深三丈,酒美如肉,清澄如镜。有玉樽玉笾,取一樽,复生焉,与天同休,无干时。石边有脯焉,味如獐脯。饮此酒,人不生死。此井间人,与天同生,虽男女不夫妇,故言不生死。(出《神异记》)
鹤民
西北海戌亥之地,(“地”字原缺,据陈校本补。)有鹤民国。人长三寸,日行千里,而步疾如飞,每为海鹤所吞。其人亦有君子小人。如君子,性能机巧,每为鹤患。常刻木(“木”原作“吐”,据明抄本改。)为己状,或数百,聚于荒野水际,以为小人,吞之而有患。凡百千度,后见真者过去,亦不能食。人多在山涧溪岸之旁,穿穴为国,或三十步五十步为一国,如此不啻千万。春夏则食路草实,秋冬食草根,值暑则裸形,遇寒则编细草为衣。亦解服气。(出《穷神秘苑》)
又一说,四海之外,有鹄国焉。男女皆长七寸,为人自然有礼,好经谕跪拜。其人皆寿三百岁,行千里,百物不敢犯之。虽畏海鹤,陈章与齐桓公言,鹄遇吞之,亦寿三百岁。此人鹄中不死,而鹄亦一举千里。陈章与齐桓公所言小人也。(出《神异录》)
契丹
卢文进,幽州人也,至南,封范阳王。尝云,陷契丹中,屡又绝塞射猎,以给军食。正昼方猎,忽天色晦黑,众星粲然。众皆惧,捕得蕃人问之。至所谓笡却日也,此地以为常,寻当复矣。顷之乃明,日犹午也。又云,常于无定河,见人胸(“胸”原作“脑”,据明抄本改)骨一条,大如柱,长可七尺云。(出《稽神录》)
沃沮
毋丘俭遣王倾追高丽王官,(明抄本无“官”字,按《博物志》“官”作“宫”)尽沃沮东东界。问其耆老,海东有人不。耆老言。国人尝乘船捕鱼,遭风,见吹数十日,东得一岛。上有人,言语不相晓。其俗尝以七月,取童女沉海。又言有一国,亦在海中,纯女无男。
又说,得一布衣,从海中浮出,其身如中人衣,其两袖长二丈。(“丈”原作“尺”,据明抄本改。)又得一破船,随浪出,在海岸边。有一人,项中复有面,生得(“得”原作“的”,据明抄本改。)之,与语不相通,不食而死。其地皆在沃沮东大海中。(出《博物志》)
僬侥
李章武有人腊三寸余,头髀肋成就,眉目分明,言是僬侥国人。(出《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