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太平广记表
- 卷一·神仙一
- 卷二·神仙二
- 卷三·神仙三
- 卷四·神仙四
- 卷五·神仙五
- 卷六·神仙六
- 卷七·神仙七
- 卷八·神仙八
- 卷九·神仙九
- 卷十·神仙十
- 卷十一·神仙十一
- 卷十二·神仙十二
- 卷十三·神仙十三
- 卷十四·神仙十四
- 卷十五·神仙十五
- 卷十六·神仙十六
- 卷十七·神仙十七
- 卷十八·神仙十八
- 卷十九·神仙十九
- 卷二十·神仙二十
- 卷二十一·神仙二十一
- 卷二十二·神仙二十二
- 卷二十三·神仙二十三
- 卷二十四·神仙二十四
- 卷二十五·神仙二十五
- 卷二十六·神仙二十六
- 卷二十七·神仙二十七
- 卷二十八·神仙二十八
- 卷二十九·神仙二十九
- 卷三十·神仙三十
- 卷三十一·神仙三十一
- 卷三十二·神仙三十二
- 卷三十三·神仙三十三
- 卷三十四·神仙三十四
- 卷三十五·神仙三十五
- 卷三十六·神仙三十六
- 卷三十七·神仙三十七
- 卷三十八·神仙三十八
- 卷三十九·神仙三十九
- 卷四十·神仙四十
- 卷四十一·神仙四十一
- 卷四十二·神仙四十二
- 卷四十三·神仙四十三
- 卷四十四·神仙四十四
- 卷四十五·神仙四十五
- 卷四十六·神仙四十六
- 卷四十七·神仙四十七
- 卷四十八·神仙四十八
- 卷四十九·神仙四十九
- 卷五十·神仙五十
- 卷五十一·神仙五十一
- 卷五十二·神仙五十二
- 卷五十三·神仙五十三
- 卷五十四·神仙五十四
- 卷五十五·神仙五十五
- 卷五十六·女仙一
- 卷五十七·女仙二
- 卷五十八·女仙三
- 卷五十九·女仙四
- 卷六十·女仙五
- 卷六十一·女仙六
- 卷六十二·女仙七
- 卷六十三·女仙八
- 卷六十四·女仙九
- 卷六十五·女仙十
- 卷六十六·女仙十一
- 卷六十七·女仙十二
- 卷六十八·女仙十三
- 卷六十九·女仙十四
- 卷七十·女仙十五
- 卷七十一·道术一
- 卷七十二·道术二
- 卷七十三·道术三
- 卷七十四·道术四
- 卷七十五·道术五
- 卷七十六·方士一
- 卷七十七·方士二
- 卷七十八·方士三
- 卷七十九·方士四
- 卷八十·方士五
- 卷八十一·异人一
- 卷八十二·异人二
- 卷八十三·异人三
- 卷八十四·异人四
- 卷八十五·异人五
- 卷八十六·异人六
- 卷八十七·异僧一
- 卷八十八·异僧二
- 卷八十九·异僧三
- 卷九十·异僧四
- 卷九十一·异僧五
- 卷九十二·异僧六
- 卷九十三·异僧七
- 卷九十四·异僧八
- 卷九十五·异僧九
- 卷九十六·异僧十
- 卷九十七·异僧十一
- 卷九十八·异僧十二
- 卷九十九·释证一
- 卷一百·释证二
- 卷一百零一·释证三
- 卷一百零二·报应一(金刚经)
- 卷一百零三·报应二(金刚经)
- 卷一百零四·报应三(金刚经)
- 卷一百零五·报应四(金刚经)
- 卷一百零六·报应五(金刚经)
- 卷一百零七·报应六(金刚经)
- 卷一百零八·报应七(金刚经)
- 卷一百零九·报应八(法华经)
- 卷一百一十·报应九(观音经)
- 卷一百一十一·报应十(观音经)
- 卷一百一十二·报应十一(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三·报应十二(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四·报应十三(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五·报应十四(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六·报应十五(崇经像)
- 卷一百一十七·报应十六(阴德)
- 卷一百一十八·报应十七(异类)
- 卷一百一十九·报应十八(冤报)
- 卷一百二十·报应十九(冤报)
- 卷一百二十一·报应二十(冤报)
- 卷一百二十二·报应二十一(冤报)
- 卷一百二十三·报应二十二(冤报)
- 卷一百二十四·报应二十三(冤报)
- 卷一百二十五·报应二十四(冤报)
- 卷一百二十六·报应二十五
- 卷一百二十七·报应二十六
- 卷一百二十八·报应二十七
- 卷一百二十九·报应二十八(婢妾)
- 卷一百三十·报应二十九(婢妾)
- 卷一百三十一·报应三十(杀生)
- 卷一百三十二·报应三十一(杀生)
- 卷一百三十三· 报应三十二(杀生)
- 卷一百三十四·报应三十三(宿业畜生)
- 卷一百三十五·征应一(帝王休征)
- 卷一百三十六·征应二(帝王休征)
- 卷一百三十七·征应三(人臣休征)
- 卷一百三十八·征应四(人臣休征)
- 卷一百三十九·征应五(邦国咎征)
- 卷一百四十·征应六(邦国咎征)
- 卷一百四十一·征应七(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二·征应八(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三·征应九(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四·征应十(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五·征应十一(人臣咎征)
- 卷一百四十六·定数一
- 卷一百四十七·定数二
- 卷一百四十八·定数三
- 卷一百四十九·定数四
- 卷一百五十·定数五
- 卷一百五十一·定数六
- 卷一百五十二·定数七
- 卷一百五十三·定数八
- 卷一百五十四·定数九
- 卷一百五十五·定数十
- 卷一百五十六·定数十一
- 卷一百五十七·定数十二
- 卷一百五十八·定数十三
- 卷一百五十九·定数十四(婚姻)
- 卷一百六十·定数十五(婚姻)
- 卷一百六十一·感应一
- 卷一百六十二·感应二
- 卷一百六十三·谶应
- 卷一百六十四·名贤(讽谏附)
- 卷一百六十五·廉俭(吝啬附)
- 卷一百六十六·气义一
- 卷一百六十七·气义二
- 卷一百六十八·气义三
- 卷一百六十九·知人一
- 卷一百七十·知人二
- 卷一百七十一·精察一
- 卷一百七十二·精察二
- 卷一百七十三·俊辩一
- 卷一百七十四·俊辩二(幼敏附)
- 卷一百七十五·幼敏
- 卷一百七十六·器量一
- 卷一百七十七·器量二
- 卷一百七十八·贡举一
- 卷一百七十九·贡举二
- 卷一百八十·贡举三
- 卷一百八十一·贡举四
- 卷一百八十二·贡举五
- 卷一百八十三·贡举六
- 卷一百八十四·贡举七(代族附)
- 卷一百八十五·铨选一
- 卷一百八十六·铨选二
- 卷一百八十七·职官
- 卷一百八十八·权倖
- 卷一百八十九·将帅一
- 卷一百九十·将帅二(杂谲智附)
- 卷一百九十一·骁勇一
- 卷一百九十二·骁勇二
- 卷一百九十三·豪侠一
- 卷一百九十四·豪侠二
- 卷一百九十五·豪侠三
- 卷一百九十六·豪侠四
- 卷一百九十七·博物
- 卷一百九十八·文章一
- 卷一百九十九·文章二
- 卷二百·文章三
- 卷二百零一·才名(好尚附)
- 卷二百零二·儒行(怜才 高逸)
- 卷二百零三·乐一
- 卷二百零四·乐二
- 卷二百零五·乐三
- 卷二百零六· 书一
- 卷二百零七·书二
- 卷二百零八·书三
- 卷二百零九·书四
- 卷二百一十·画一
- 卷二百一十一·画二
- 卷二百一十二·画三
- 卷二百一十三·画四
- 卷二百一十四·画五
- 卷二百一十五·算术
- 卷二百一十六·卜筮一
- 卷二百一十七·卜筮二
- 卷二百一十八·医一
- 卷二百一十九·医二
- 卷二百二十·医三
- 卷二百二十一·相一
- 卷二百二十二·相二
- 卷二百二十三·相三
- 卷二百二十四·相四
- 卷二百二十五·伎巧一
- 卷二百二十六·伎巧二
- 卷二百二十七·伎巧三(绝艺附)
- 卷二百二十八·博戏
- 卷二百二十九·器玩一
- 卷二百三十·器玩二
- 卷二百三十一·器玩三
- 卷二百三十二·器玩四
- 卷二百三十三·酒(酒量、嗜酒附)
- 卷二百三十四·食(能食、菲食附)
- 卷二百三十五·交友
- 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
- 卷二百三十七·奢侈二
- 卷二百三十八·诡诈
- 卷二百三十九·谄佞一
- 卷二百四十·谄佞二
- 卷二百四十一·谄佞三
- 卷二百四十二·谬误(遗忘附)
- 卷二百四十三·治生(贪附)
- 卷二百四十四·褊急
- 卷二百四十五·诙谐一
- 卷二百四十六·诙谐二
- 卷二百四十七·诙谐三
- 卷二百四十八·诙谐四
- 卷二百四十九·诙谐五
- 卷二百五十·诙谐六
- 卷二百五十一·诙谐七
- 卷二百五十二·诙谐八
- 卷二百五十三·嘲诮一
- 卷二百五十四·嘲诮二
- 卷二百五十五·嘲诮三
- 卷二百五十六·嘲诮四
- 卷二百五十七·嘲诮五
- 卷二百五十八·嗤鄙一
- 卷二百五十九·嗤鄙二
- 卷二百六十·嗤鄙三
- 卷二百六十一·嗤鄙四
- 卷二百六十二·嗤鄙五
- 卷二百六十三·无赖一
- 卷二百六十四·无赖二
- 卷二百六十五·轻薄一
- 卷二百六十六·轻薄二
- 卷二百六十七·酷暴一
- 卷二百六十八·酷暴二
- 卷二百六十九·酷暴三
- 卷二百七十·妇人一
- 卷二百七十一·妇人二
- 卷二百七十二·妇人三
- 卷二百七十三·妇人四(附妓女)
- 卷二百七十四·情感
- 卷二百七十五·童仆(奴婢附)
- 卷二百七十六·梦一
- 卷二百七十七·梦二
- 卷二百七十八·梦三
- 卷二百七十九·梦四
- 卷二百八十·梦五(鬼神上)
- 卷二百八十一·梦六
- 卷二百八十二·梦七
- 卷二百八十三·巫(附厌咒)
- 卷二百八十四·幻术一
- 卷二百八十五·幻术二
- 卷二百八十六·幻术三
- 卷二百八十七·幻术四
- 卷二百八十八·妖妄一
- 卷二百八十九·妖妄二
- 卷二百九十·妖妄三
- 卷二百九十一·神一
- 卷二百九十二·神二
- 卷二百九十三·神三
- 卷二百九十四·神四
- 卷二百九十五·神五
- 卷二百九十六·神六
- 卷二百九十七·神七
- 卷二百九十八·神八
- 卷二百九十九·神九
- 卷三百·神十
- 卷三百零一·神十一
- 卷三百零二·神十二
- 卷三百零三·神十三
- 卷三百零四·神十四
- 卷三百零五·神十五
- 卷三百零六·神十六
- 卷三百零七·神十七
- 卷三百零八·神十八
- 卷三百零九·神十九
- 卷三百一十·神二十
- 卷三百一十一·神二十一
- 卷三百一十二·神二十二
- 卷三百一十三·神二十三
- 卷三百一十四·神二十四
- 卷三百一十五·神二十五(淫祠附)
- 卷三百一十六·鬼一
- 卷三百一十七·鬼二
- 卷三百一十八·鬼三
- 卷三百一十九·鬼四
- 卷三百二十·鬼五
- 卷三百二十一·鬼六
- 卷三百二十二·鬼七
- 卷三百二十三·鬼八
- 卷三百二十四·鬼九
- 卷三百二十五·鬼十
- 卷三百二十六·鬼十一
- 卷三百二十七·鬼十二
- 卷三百二十八·鬼十三
- 卷三百二十九·鬼十四
- 卷三百三十·鬼十五
- 卷三百三十一·鬼十六
- 卷三百三十二·鬼十七
- 卷三百三十三·鬼十八
- 卷三百三十四·鬼十九
- 卷三百三十五·鬼二十
- 卷三百三十六·鬼二十一
- 卷三百三十七·鬼二十二
- 卷三百三十八·鬼二十三
- 卷三百三十九·鬼二十四
- 卷三百四十·鬼二十五
- 卷三百四十一·鬼二十六
- 卷三百四十二·鬼二十七
- 卷三百四十三·鬼二十八
- 卷三百四十四·鬼二十九
- 卷三百四十五·鬼三十
- 卷三百四十六·鬼三十一
- 卷三百四十七·鬼三十二
- 卷三百四十八·鬼三十三
- 卷三百四十九·鬼三十四
- 卷三百五十·鬼三十五
- 卷三百五十一·鬼三十六
- 卷三百五十二·鬼三十七
- 卷三百五十三·鬼三十八
- 卷三百五十四·鬼三十九
- 卷三百五十五·鬼四十
- 卷三百五十六·夜叉一
- 卷三百五十七·夜叉二
- 卷三百五十八·神魂一
- 卷三百五十九·妖怪一
- 卷三百六十·妖怪二
- 卷三百六十一·妖怪三
- 卷三百六十二·妖怪四
- 卷三百六十三·妖怪五
- 卷三百六十四·妖怪六
- 卷三百六十五·妖怪七
- 卷三百六十六·妖怪八
- 卷三百六十七·妖怪九(人妖附)
- 卷三百六十八·精怪一
- 卷三百六十九·精怪二
- 卷三百七十·精怪三
- 卷三百七十一·精怪四
- 卷三百七十二·精怪五
- 卷三百七十三·精怪六
- 卷三百七十四·灵异
- 卷三百七十五·再生一
- 卷三百七十六·再生二
- 卷三百七十七·再生三
- 卷三百七十八·再生四
- 卷三百七十九·再生五
- 卷三百八十·再生六
- 卷三百八十一·再生七
- 卷三百八十二·再生八
- 卷三百八十三·再生九
- 卷三百八十四·再生十
- 卷三百八十五·再生十一
- 卷三百八十六·再生十二
- 卷三百八十七·悟前生一
- 卷三百八十八·悟前生二
- 卷三百八十九·冢墓一
- 卷三百九十·冢墓二
- 卷三百九十一·铭记一
- 卷三百九十二·铭记二
- 卷三百九十三·雷一
- 卷三百九十四·雷二
- 卷三百九十五·雷三
- 卷三百九十六·雨(风虹附)
- 卷三百九十七·山(溪附)
- 卷三百九十八·石(坡沙附)
- 卷三百九十九·水(井附)
- 卷四百·宝一
- 卷四百零一·宝二(金玉附)
- 卷四百零二·宝三
- 卷四百零三·宝四(杂宝上)
- 卷四百零四·宝五(杂宝下)
- 卷四百零五·宝六(钱、奇物附)
- 卷四百零六·草木一(文理木附)
- 卷四百零七·草木二(文理木附)
- 卷四百零八·草木三
- 卷四百零九·草木四
- 卷四百一十·草木五
- 卷四百一十一·草木六
- 卷四百一十二·草木七(五谷、茶、荈附)
- 卷四百一十三·草木八
- 卷四百一十四·草木九
- 卷四百一十五·草木十
- 卷四百一十六·草木十一
- 卷四百一十七·草木十二
- 卷四百一十八·龙一
- 卷四百一十九·龙二
- 卷四百二十·龙三
- 卷四百二十一·龙四
- 卷四百二十二·龙五
- 卷四百二十三·龙六
- 卷四百二十四·龙七
- 卷四百二十五·龙八
- 卷四百二十六·虎一
- 卷四百二十七·虎二
- 卷四百二十八·虎三
- 卷四百二十九·虎四
- 卷四百三十·虎五
- 卷四百三十一·虎六
- 卷四百三十二·虎七
- 卷四百三十三·虎八
- 卷四百三十四·畜兽一
- 卷四百三十五·畜兽二
- 卷四百三十六·畜兽三
- 卷四百三十七·畜兽四
- 卷四百三十八·畜兽五
- 卷四百三十九·畜兽六
- 卷四百四十·畜兽七
- 卷四百四十一·畜兽八
- 卷四百四十二·畜兽九
- 卷四百四十三·畜兽十
- 卷四百四十四·畜兽十一
- 卷四百四十五·畜兽十二
- 卷四百四十六·畜兽十三
- 卷四百四十七·狐一
- 卷四百四十八·狐二
- 卷四百四十九·狐三
- 卷四百五十·狐四
- 卷四百五十一·狐五
- 卷四百五十二·狐六
- 卷四百五十三·狐七
- 卷四百五十四·狐八
- 卷四百五十五·狐九
- 卷四百五十六·蛇一
- 卷四百五十七·蛇二
- 卷四百五十八·蛇三
- 卷四百五十九·蛇四
- 卷四百六十·禽鸟一
- 卷四百六十一·禽鸟二
- 卷四百六十二·禽鸟三
- 卷四百六十三·禽鸟四
- 卷四百六十四·水族一
- 卷四百六十五·水族二
- 卷四百六十六·水族三
- 卷四百六十七·水族四
- 卷四百六十八·水族五
- 卷四百六十九·水族六
- 卷四百七十·水族七
- 卷四百七十一·水族八
- 卷四百七十二·水族九(龟)
- 卷四百七十三·昆虫一
- 卷四百七十四·昆虫二
- 卷四百七十五·昆虫三
- 卷四百七十六·昆虫四
- 卷四百七十七·昆虫五
- 卷四百七十八·昆虫六
- 卷四百七十九·昆虫七
- 卷四百八十·蛮夷一
- 卷四百八十一·蛮夷二
- 卷四百八十二·蛮夷三
- 卷四百八十三·蛮夷四
- 卷四百八十四·杂传记一
- 卷四百八十五·杂传记二
- 卷四百八十六·杂传记三
- 卷四百八十七·杂传记四
- 卷四百八十八·杂传记五
- 卷四百八十九·杂传记六
- 卷四百九十·杂传记七
- 卷四百九十一·杂传记八
- 卷四百九十二·杂传记九
- 卷四百九十三·杂录一
- 卷四百九十四·杂录二
- 卷四百九十五·杂录三
- 卷四百九十六·杂录四
- 卷四百九十七·杂录五
- 卷四百九十八·杂录六
- 卷四百九十九·杂录七
- 卷五百·杂录八
『太平广记』卷四百四十三·畜兽十
- 本章共 3.56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麈 吴唐 李婴
獐 刘幡
鹿 仓鹿 科藤 铜环 鹿马 紫石 陆绍弟 唐玄宗 彭世 鹿娘 张盍蹋 车甲
嵩山老僧 王祜 杂说
兔 岚州 杨迈
吴唐
吴唐者,庐陵人也,少好射猎,矢不虚发。尝方春,将其子出猎,乃值一麈,将□戏焉。麈觉有人气,引□潜去。□未知所畏,因前就唐,唐射之而死。麈惊还悲鸣,唐乃置净地, ??自藏草中。麈来俯舐顿伏,唐又射之,应弦而倒。既而又逢一麈,张弩之间,箭忽自发,激中其子。唐即投弓抱子,抚膺而哭,忽闻空中呼曰:“吴唐,麈之爱子,与汝何异!”惊视左右,虎从旁出,遥前,搏折其臂, 还家一宿而卒。(出《宣室志》)
李婴
有李婴者,与弟绦皆善用弩,曾射得一麈,解其四脚,悬置树间,剖以为炙,列于火上,方欲共食,忽见山下有一神人,长三丈许,鼓步而来,手持大囊。既至,悉敛肉及皮骨,并列火上者于囊中,迳还山去。婴与弟绦惊骇,莫知所措,亦竟无他焉。(出《鄱陟记》)
獐
刘幡
青州有刘幡者,元嘉初,射得一獐,剖腹,以草塞之,蹶然而起,俄而前走。幡怪而拔其塞草,须臾还卧,如此三焉。幡密录此种,以求其类,理创多验。(出《述异记》)
鹿
苍鹿
鹿千年为苍鹿,又五百年为白鹿,又五百年化为玄鹿。汉成帝时,中山人得玄鹿, 烹而视其骨,皆黑色。《仙方》云:“玄鹿为脯,食之,寿至二千岁 。”余千县有白鹿,土人传千岁矣。晋成帝遣人捕得,有铜牌镌字,在角后,云宝鼎二年,临江所献苍鹿。(出《述异记》)
科藤
合浦康头山有一鹿,额上戴科藤一枚,四条直上,各一丈许。(出《交州记》)雷郡有鹿,腥无味,不可食。俗云:海鱼所化。郡人尝见鱼首而身为鹿者,斯信矣。 与鹰鸠雀雉之化奚异哉!(出《投荒杂录》)
铜环
胡向为虢州时,猎人杀一鹿,重一百八十斤,蹄下贯铜环,环上有篆字。博物者不能识。鹿马洮阳县东有华山,去县九十里,回跨峙堞,峰岭参差。昔有人因猎,见二鹿,其一者霜毛纯素,照耀山谷;一者五彩成文,焕烂曜日。猎人惊其奇异而不射。前行数里,见二人诃责云 :“使君何来,不见二马耶?”答云 :“唯见双鹿 。”曰:“吾为虞帝所使,至衡山,与安丘道士相闻。君所见鹿,是吾马也 。”(出《录异记》)
紫石
晋安有东山樵人陈氏,恒见山中有紫光烛天。伺之久,乃见一大鹿,光自口出,设□捕而获之,刳其腹,得一紫石,圆莹如珠,因宝藏之,家自是富。至其孙,奢纵好酒,醉而玩其珠,以为石何神,因击碎之。家自是贫矣。(出《稽神录》)
陆绍弟
唐虞部郎中陆绍弟为卢氏县尉,掌时猎,遇鹿五六头临涧,见人不惊,毛斑如画。陆怪猎人不射,问之,猎者言 :“此是仙鹿也,射之不能伤,且复不利 。”陆不信,强之。猎者不得已,一发矢, 鹿带箭而去。 及返, 射者坠崖,折左足。(出《酉阳杂俎》)
唐玄宗
开元二十三年秋,玄宗皇帝狩于近郊,驾至咸阳原,有大鹿兴于前, 然其躯,颇异于常者。上命弓射之,一发而中。??及驾还,乃敕厨吏炙其□已进,而尚食具熟俎献。时张果老先生侍,上命果坐于前,以其肉赐之,果谢而食。既食,且奏曰 :“陛下以此鹿为何如?”上曰 :“吾只知其鹿也,亦未知何如哉!”果曰:“此鹿年且千岁矣,陛下幸问臣。”上笑曰 :“此一兽耳,何遂言其千岁耶?”果曰 :“昔汉元狩五年秋,臣侍武帝畋于上林。其从臣有生获此鹿而献者,帝以示臣。奏曰:‘此仙鹿也,寿将千岁。今既生获,不如活之。’会武帝尚神仙, 由是纳臣之奏 。”上曰 :“先生绐矣!且汉元狩五年,及今八百岁。其鹿长寿,岂历八百岁而不为畋所获乎?况苑囿内麋鹿亦多,今所获何妨为他鹿乎?”果曰 :“曩时武帝既获此鹿,将舍去之。且命东方朔以炼铜为牌,刻成文字,以识其年,系于左角下,愿得验之,庶表臣之不诬也 。”上即命置鹿首于前,诏内臣高力士验之。凡食顷,曾无所见。上笑曰 :“先生果谬矣!左角之下,铜牌安在?”果曰 :“臣请自索之。”即顾左右,命銕钳,钳出一小牌, 实铜制者,可二寸许,盖以年月悠久,为毛革蒙蔽,始不见耳。持以进,上命磨莹视之,其文字刓弊,不可识矣。上于是信果之不谬。又问果曰:“汉元狩五年,甲子何次?史编何事?吾将徵诸记传,先生第为我言之 。”果曰 :“是岁岁次癸亥,武帝始开昆明池,用习水战,因搜狩以顺礼焉,迨今甲戌岁,八百五十二年 。”上即命按汉史,其昆明池,果元狩五年所开,其甲子亦无差。上顾谓力士曰:“异乎哉!张果能言汉武时事,真所谓至人矣。 吾固不可得而知也 。”(出《宣室志》)
彭世
鄱阳乐安彭世,晋咸康中,以猎射为业。每入山,与子俱行。后忽蹶然而倒,化成一鹿,跳跃而去,其子终身不复弋猎,至孙却习其事。曾射一鹿,两角间有道家七星符,并其祖名字,及乡居年月焉,睹之悔懊,自此永断射猎。(出《异苑》)
鹿娘
常州江阴县东北石筏山者,梁时有伐材人入此山,见有□鹿产,仍闻小儿啼声。往视,见产一女子,因收取养之。及长,乃令出家为道士,时人谓之“鹿娘”。 梁武帝为置观,名为圣观。(出《洽闻记》)
张盍蹋
昔张盍蹋、宁成二人,并出家于蜀云台山石室中,忽有一人,着黄练单衣,葛巾,到其前曰 :“劳乎道士?”因以镜照之,见是一鹿。遂责问之曰:“汝草中老鹿,何敢诈为人形?”言讫,化成老鹿而走去。(出《抱朴子》)
车甲
陶潜《搜神记》曰:有一士人姓车,是淮南人,天雨,舍中独坐,忽有二年少女来就之。着紫缬襦,立其床前,共语笑。车疑之:天雨如此,女人从外来,而衣服何不沾湿?必是异物。其壁上先挂一铜镜,径数寸。回顾镜中,有二鹿在床前。因将刀斫之,而悉成鹿。一走去,获一枚, 以为脯食之。(出《五行记》)
嵩山老僧
嵩山内有一老僧,结茅居薜萝间,修持不出。忽见一小儿独参礼,恳求为弟子,僧但诵经不顾。其小儿自旦至暮不退,僧乃问之曰 :“此深山内,人迹甚稀,小儿因何至?又因何求为弟子?”小儿曰 :“本居山前,父母皆丧,幼失所依,必是前生不修善果所致。今是以发愿,舍离尘俗,来求我师。实欲修来世福业也 。”僧曰 :“能如是耶?其奈僧家寂寞,不同于俗人。志愿虽嘉,能从道,心惟一乎?”小儿曰 :“若心与言违,皇天后土,自不容耳,不惟我师不容也 。”僧察其敏悟,知有善缘,遂与落发。小儿为弟子后,精进勤劬,罕有伦等。或演法于僧,僧不能对;或问道于僧,僧不能折。老僧深重之,以为圣贤也。后数年,时在素秋,万木凋落,凉风悲起,溪谷凄清。忽慨然四望,朗吟曰 :“我本长生深山内,更何入他不二门。争如访取旧时伴,休更朝夕劳神魂 。”吟讫,复长啸。良久,有一群鹿过, 小儿跃然,脱僧衣,化一鹿,跳跃随群而去。(出《潇湘录》)
王祜
岐州西二十里王祜者,豪富之家也。第宅华丽,拟于贵显,常开馆舍,以待往来。至于珍馔芳醪,虽有千人诣之,曾不缺乏。忽一日,有一道士谒祜,自称华山道士学真。携一张琴,负一壶药,来求寄泊。祜性且好道,既问之,忻然出迎。延于深院,敬待倍常。道士问祜曰 :“君如是富,足敌侯伯之乐也。福则福矣,其如不贤 。”祜笑而起拜。道士曰 :“君设食于门下,以俟贤俊耶?以待饿者而饲之耶?若以待饿,方今天下安乐,余粮栖亩,人无乏绝,又何饲之?若以俟贤俊,则不闻君延一贤,揖一俊。足以知君自不贤耳。无讶我言,我恐君有凭痴之名,喧哗于人口,故以此直言以悟君,亦缘感君倍常敬仰我也 。”祜遂慨然动容,再拜之。道士又曰 :“我闻人之好乐,必有其师。 事纵横者,实存游说之志;读《孙》《吴》者,那无争战之心哉!某手携一张琴,负一壶药者,岂独欲劳顿也,抑有旨耳。携琴者,我知琴有古风,欲人知我好古,又欲化人还淳朴,省浇浮也。负药壶者,我知人之多病,欲人知我有痊平人病之意也。我琴非止自化也,化人也。我药非止痊自病也,痊人病也。噫!君之富济于人,与夫家累千金,剥割人者则殊。如以古之豪贵之家待士,则怍矣。必以贤愚有别,慎保身名,无反招谤耳 。”祜复再拜。道士乃命酒自酌。才曙,遽辞而去。祜令人潜侦之, 见道士化一大鹿,西走不知所之。(出《潇湘录》)
杂说
江陵松滋枝江村射鹿者,率以淘河乌胫骨为管,以鹿心上脂膜作簧,吹作鹿声,有大号、小号、呦呦之异。或作□鹿声,则□鹿毕集,盖为牝声所诱,人得彀矢而注之。南中多鹿,每一牡管牝百头。至春羸瘦,盖游牝多也。及夏则唯食菖蒲一味,却肥。当角解之时,其茸甚痛。猎人逄之,其鹿不敢逸走,伏而不动。猎者以绳系其茸,截而取之。先以其血来啖,然后毙鹿,何其苦也欤?夫狨麝孔雀,以有用贾害, 良可愍之。(出《北梦琐言》)
兔
岚州
永淳年,岚胜州兔暴,千万为群,食苗并尽,不知何物变化。及暴已,即并失却,莫知何所。异哉!(出《朝野佥载》)
杨迈
司农卿杨迈少好畋猎,自云:在长安时,放鹰于野,遥见草中一兔跳跃,鹰亦自见,即奋往搏之。既至无有,收鹰上鞴。行数十步,回顾其处,复见兔走。又搏之,亦不获。如是者三,即命芟草以求之,得兔骨一具,盖兔之鬼也。(出《稽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