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原道第一
- 征圣第二
- 宗经第三
- 正纬第四
- 辨骚第五
- 明诗第六
- 乐府第七
- 诠赋第八
- 颂赞第九
- 祝盟第十
- 铭箴第十一
- 诔碑第十二
- 哀吊第十三
- 杂文第十四
- 谐隐第十五
- 史传第十六
- 诸子第十七
- 论说第十八
- 诏策第十九
- 檄移第二十
- 封禅第二十一
- 章表第二十二
- 奏启第二十三
- 议对第二十四
- 书记第二十五
- 神思第二十六
- 体性第二十七
- 风骨第二十八
- 通变第二十九
- 定势第三十
- 情采第三十一
- 镕裁第三十二
- 声律第三十三
- 章句第三十四
- 丽辞第三十五
- 比兴第三十六
- 夸饰第三十七
- 事类第三十八
- 练字第三十九
- 隐秀第四十
- 指瑕第四十一
- 养气第四十二
- 附会第四十三
- 总术第四十四
- 时序第四十五
- 物色第四十六
- 才略第四十七
- 知音第四十八
- 程器第四十九
- 序志第五十
『文心雕龙考异』总术第四十四
- 本章共 928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总术第四十四
○今之常言。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注云:「今元作令商改。」
○若笔不言文,不得云经典非笔矣。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不,黄侃云:不字为为字之误」今按不字乃果字草书形近之误,此承频说而为言也,故改为果字,序志赞「文果载心,」句法同。
立斋按:此二句反转为言以见义,以若字为重,无关于为之与果也,不可因黄氏之疑,便擅改从。且果字何据称草书形近之误乎?今按此二句原无误字,且意无隔阂,词句亦协,黄氏疑之者误,而王氏改从者亦非也。
○分经以典奥为不利。
梅本凌本黄本利并作刊。分字下黄注云:「疑有脱误。」王校引黄侃云:「分当作六。」案黄说是,今改。
立斋按:分之为言者;经分为六,或辨经之文,以典奥为不刊也,黄侃言当作六,及王校从改皆非。
○九变之实匪躬。
梅本实作贯。注云:元作实。杨云:「汉书引逸书,九变复贯,如言之选。匪躬作匪穷。注云:「匪穷元作躬,孙改。」
立斋按:汉武帝诏书有诗云:「九辨复贯,知言之选。」应邵曰:「逸诗也。」师古注:「贯事也。」梅本作逸书误,从贯从穷是。
○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按老子卅九章,不欲碌碌若玉,落落如石。」此文禄禄落落,疑当互易。
立斋按:落落又作珞珞,句出老子不误,王校云互易者非。
○无者亦繁。
梅本凌本黄本无并作芜。梅注云:「元作无,朱改。」
立斋按:朱改是。
○诡者亦典。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云,诡典文不成义今改。
立斋按:典疑作异。后汉书班固传:「殊形跪,制。」注:「诡、异也。」与上文浅露句可协,王校非。
○不必尽窕槬之中。
梅本凌本并同。黄本槬下有桍字。
立斋按:黄本桍字衍。
○动用挥之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扇当作羽,说详注订。
○岂能控引清源。
梅本清下注云:「当作情。」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从情是。
○无术任心。
梅本无作弃。注云:「元作筑。」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无筑皆通,筑字误。
○及多少之非惑。
梅本凌本黄本非并作并。梅本注云:「元作非许改。」
立斋按:许改是。
○何妍蚩之能制乎。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铃木云:「蚩当作媸。」
立斋按:蚩媸互通,说见前,王校改非。
○纆牵忌长。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梅本注云:「元作缠,许改。」
立斋按:梅本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