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原道第一
 - 征圣第二
 - 宗经第三
 - 正纬第四
 - 辨骚第五
 - 明诗第六
 - 乐府第七
 - 诠赋第八
 - 颂赞第九
 - 祝盟第十
 - 铭箴第十一
 - 诔碑第十二
 - 哀吊第十三
 - 杂文第十四
 - 谐隐第十五
 - 史传第十六
 - 诸子第十七
 - 论说第十八
 - 诏策第十九
 - 檄移第二十
 - 封禅第二十一
 - 章表第二十二
 - 奏启第二十三
 - 议对第二十四
 - 书记第二十五
 - 神思第二十六
 - 体性第二十七
 - 风骨第二十八
 - 通变第二十九
 - 定势第三十
 - 情采第三十一
 - 镕裁第三十二
 - 声律第三十三
 - 章句第三十四
 - 丽辞第三十五
 - 比兴第三十六
 - 夸饰第三十七
 - 事类第三十八
 - 练字第三十九
 - 隐秀第四十
 - 指瑕第四十一
 - 养气第四十二
 - 附会第四十三
 - 总术第四十四
 - 时序第四十五
 - 物色第四十六
 - 才略第四十七
 - 知音第四十八
 - 程器第四十九
 - 序志第五十
 
『文心雕龙考异』体性第二十七
- 本章共 769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体性第二十七
○并性情所烁。
梅本烁作铄,凌本黄本并同。
立斋按:烁与铄通,周礼冬官考工记:「烁金以为刃。」释文:「义当作铄。」史记张仪传:「众口铄金。」说文销也。
○馥采典文。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疑典作曲。
立斋按:典文经典之文也;说文五帝之书也。书舜典:「经也典。」王校非。
○经理玄宗者也。
杨本凌本并同。黄本玄作元,杨校云:「按玄字是云云。」
立斋按:清版书玄皆作元,避圣祖讳也,杨校凡遇黄本作元者皆云云似不知清讳之误。
○繁缛者博喻酿采。
梅本凌本黄并同。王校云:「酿元作醲,今改。」
立斋按:酿犹其精也,下应炜烨一词,诸本皆同,王氏以意擅改非。
○仲宣躁锐。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王校杨校改锐为竞。
立斋按:左传哀十一年:「子羽锐敏。」注:「锐精也。」又方言:「铫、锐亦犹躁锐也。」王校杨校均非。
○故童子雕琢。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孙氏本琢作瑑。」王校云:「作瑑不可据。」
立斋按:琢瑑互通,前汉书董仲舒传:「良玉不瑑。」王校失检不可从。
○文体繁诡。
梅本凌本黄本体并作辞。王校云:「体性对言:所以敷篇体之旨,作辞者误。」
立斋按:因才性异区,故文辞繁诡,从辞不误,下句辞字应作体,肤根乃体而非辞也,王氏所谓敷篇体之旨,在此不在彼也。
○辞为肤根。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范注云:「肤根当作肤叶。」王校云:「当作肌肤,今据改。」
立斋按:辞为肤根,所以言体,志实骨髓,所以论性,表里分述,无烦意改,范注王校皆非。
○习亦凝真。
梅本凌本黄本并同。黄本凝下注云:「一作疑。」纪评云:「疑字是。」王校云:「庄子达生篇,乃疑于神,正作疑字,后人或作凝,或作拟,皆不知妄改。」
立斋按:疑凝古通,已见前说,「习亦疑真」者,据朱紫而言,疑紫成习以作朱也,纪评是。至如王氏所引庄子乃疑于神者,盖不知此疑乃同凝也。王校未解庄、失检误从,实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