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序
- ├ 序
- └ 《朱子四书集义精要》随箚
- 《大学》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论语》
- ├ (一)学而篇
- ├ (二)为政篇
- ├ (三)八佾篇
- ├ (四)里仁篇
- ├ (五)公冶长篇
- ├ (六)雍也篇
- ├ (七)述而篇
- ├ (八)泰伯篇
- ├ (九)子罕篇
- ├ (十)先进篇
- ├ (十一)颜渊篇
- ├ (十二)子路篇
- ├ (十三)宪问篇
- ├ (十四)卫灵公篇
- ├ (十五)阳货篇
- ├ (十六)微子篇
- └ (十七)子张篇
- 《孟子》
- ├ (一)梁惠王篇
- ├ (二)公孙丑篇
- ├ (三)滕文公篇
- ├ (四)离娄篇
- ├ (五)万章篇
- ├ (六)告子篇
- └ (七)尽心篇
- 《中庸》
- ├ 《中庸章句》序
- ├ 《中庸章句》上
- └ 《中庸章句》下
- 周濂溪《通书》随箚
- ├ (一)性与天道
- ├ (二)志与学
- ├ (三)思与无思
- ├ (四)质与量
- ├ (五)体用与有无
- ├ (六)礼乐
- ├ (七)淡与不躁
- ├ (八)物与神
- └ (九)新与旧
- 《近思录》随箚上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 (十五)
- 《近思录》随箚下
- ├ (一)
- ├ (二)
- ├ (三)
- ├ (四)
- ├ (五)
- ├ (六)
- ├ (七)
- ├ (八)
- ├ (九)
- ├ (十)
- ├ (十一)
- ├ (十二)
- ├ (十三)
- └ (十四)
- 附录
- ├ 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 ├ 再论中国文化传统中之士
- ├ 略论朱子学之主要精神
- └ 中国文化演进之三大阶程及其未来之演进
『宋代理学三书随扎』(六)
- 本章共 555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第六目齐家之道。儒学重在学做人。由己学做一人,孔子谓之为己之学。生物中惟人之成长期为最长,中国古代有冠笄之礼,男二十而冠,女十八而笄,始为成人。但仍是一自然人,必有教,乃成一文化人。中国人重孝弟之道,主要则在未成年前。及婚娶成夫妇,又为父母,乃有齐家之道。家为己之生命之扩大,实亦己之生命之完成。己与家和合成为一体。西方个人主义,己与家显相分别。
中国以农立国,对天地自然界有深厚感情。故对家庭亦感情深厚。西方如古希腊,以商立国,重功利,轻离别,家庭情感较淡。柏拉图《理想国》,无家庭观念。儿童公育,职业亦由公家决定分配。个人以上,直接为国,而个人无自由可言。马克思之共产主义,则为世界主义,不再有国,但仍不能无夫妇君臣之分别,仍不得人人自由。最近美国盛行男女同居,婚姻制度渐遭废弃,如是则真成为个人自由,但仍不能无政治上下关系。倘此下人生,真能无家无国,则如何由个人直达天下,为西方理想所寄者似所距尚甚远。即使一旦无政府主义出现,人与人间苟无深厚感情,则此大群,又如何得和平相处,此诚人类之惟一大问题。
中国人则首重此人与人相处之感情。此一感情,由天生之男女长幼之大分别上来养育长成。故夫妇父母齐家之道,为中国传统文化最要纲目。至于在物质生产上作如何打算,求如何进步,则转属次要。此亦中西文化上主要相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