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代序一 苏玄瑛新传
- 代序二 杂评曼殊的作品
- 儆告十方佛弟子启
- 阿输迦王表彰佛诞生处碑译文
- 燕子龛随笔(六十二则)
- 岭海幽光录
- 燕影剧谈
- 告宰官白衣启
- 呜呼广东人
- 南洋话
- 华洋义赈会观
- 讨袁宣言
- 女杰郭耳缦
- 碧伽女郎传
- 《曼殊画谱》序
- 《梵文典》自序
- 《文学因缘》自序
- 《潮音》跋
- 《双枰记》序
- 《三次革命军》题辞
- 拜伦诗选自序
- 秋瑾遗诗序
- 送邓邵二君序
- 复罗弼·庄湘(说法不劳)
- 冯春航谈
- 跋画
- 且留诗作慰人间
- 断鸿零雁记(上)
- 断鸿零雁记(中)
- 断鸿零雁记(下)
- 绛纱记
- 焚剑记
- 碎簪记
- 非梦记
- 天涯红泪记(未完稿)
- 答芸深先生
- 锦笈珠囊笔记
- 秋花室说诗
- 铅椠余录
- 独树斋笔记
- 绮兰精舍笔记
- 波昙笔记
- 紫兰花片
- 紫罗兰外集
- 梵文典序
- 梵文典偈
- 初步梵文典序
- 译河合氏曼殊画谱序
- 曼殊画谱序
- 曼殊画谱后序
- 曼殊画跋
- 绛纱记序
- 碎簪记后序
- 曼殊遗书弁言
- 曼殊文选序
- 燕子龛遗诗序
- 燕子龛残稿弁言
- 苏曼殊诗集序
- 曼殊逸著两种后记
- 苏曼殊年谱后序
- 苏曼殊年谱及其它序
- 与苏子谷书
- 与苏曼殊书
- 与曼殊上人书
- 自题造象赠曼殊师
- 为曼殊题师梨集
- 题苏曼殊像
- 书苏元瑛事
- 苏玄瑛传
- 苏曼殊与可怜的侣离雁
- 送别苏子谷
- 柳亚子怀赠曼殊诗集
- 诸公怀赠曼殊诗集
- 苏曼殊年谱简编
『读禅阅世』答芸深先生
- 本章共 1.20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芸深先生:
来信对于曼殊深致不满,我亦有同意处,唯虑于青年有坏影响,则未必然。曼殊是一个很有天分的人,看他的绝句与小品文可以知道,又生就一副浪漫的性情,颇足以代表革命前后的文艺界的风气;但是他的思想,我要说一句不敬的话,实在不大高明,总之还逃不出旧道德的樊篱——这在诗人或者是难免的?即如白采君的《绝俗楼我辈语》中也常见到旧时代的旧话。我不相信文学有什么阶级可分,但文学里的思想确可以分出属于某一阶级某一时代的,如封建时代或有产阶级之类,中国现今的道德观念多半以私产制度为标准,所以世俗对于亲子男女间的思想也纯粹建立在这上面。
我不相信诗人应当是‘先知’,拏着十字架在荒野上大叫,但有健全的思想的诗人总更使我喜欢,郭沫若先生在若干年前所说‘诗人须通晓人类学’(大意如此)这一句话,我至今还是觉得很对;法国都德(a. daudet)关于两性问题说过愚话,我就有点不敬,觉得他真是有产阶级的人,无论他实在有没有产,虽然他的短篇还是可以爱读,正如说谎的厨子所做的包子之无害其为好吃也。曼殊思想平常,或者有点像旧日读书人(仿佛胡适之博士,也曾在新青年通信上痛骂过《绛纱记》),他的诗文平心说来的确还写得不错,或者可以说比一般名士遗老还要好些,还有些真气与风致,表现出他的个人来,这是他的长处。先生说曼殊是鸳鸯蝴蝶派的人,虽然稍为苛刻一点,其实倒也是真的。鸳鸯蝴蝶派的末流诚然是弄得太滥恶不堪了,但这也是现代中国在宣统洪宪之间的一种文学潮流,一半固然是由于传统的生长,一半则由于革命顿挫的反动,自然倾向于颓废,原是无足怪的,只因旧思想太占势力,所以渐益堕落,变成玉梨魂这一类的东西。
文学史如果不是个人的爱读书目提要,只选中意的诗文来评论一翻,却是以叙述文学潮流之变迁为主,那么正如近代文学史不能无视八股文一样,现代中国文学史也就不能拒绝鸳鸯蝴蝶派,不给他一个正当的位置。曼殊在这派里可以当得起大师的名号,却如儒教里的孔仲尼,给他的徒弟们带累了,容易被埋没了他的本色。《语丝》上讲起他来,也只是随便谈谈,或者想阐明一点真相,这个意思在执笔的人也是有的,此外并无提倡或推崇的意味。《语丝》社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要宣传或打倒的东西,大家只在大同小异的范围内各自谈谈,各人的主张由本人负责。全是三不管的办法:自然,有些话是决不说的,例如狮子牌老虎牌等杂志的话头。我们希望读者只看了当作参考,如听朋友的谈天,不要不经过自己的判断而就相信。因此我觉得《语丝》上谈论曼殊是不会给予青年以不良影响的,这是我与先生意见不同的地方。事实上,现今的青年多在鸳鸯蝴蝶化,这恐怕是真的。但我想其原因当别有在,便是:一、上海气之流毒;二、反革命势力之压迫,与革命前后很有点相像。总之,现在还是浪漫时代,凡浪漫的东西都是会有的。何独这一派鸳鸯蝴蝶呢?现在高唱入云的血泪的革命文学,又何尝不是浪漫时代的名产呢?
十六年五月三十日,岂明,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