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绎史
作者:马骕
纪事本末体史书。一百六十卷。马骕撰。成书于清初。马骕,字宛斯,又字聪御。生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卒于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山东邹平人。顺治进士。任淮安推官,改灵璧知县。平生研究先秦历史,有“马三代”之称。著有《绎史》与《左传事纬》等。《绎史》有五大部分: (一)左古部分,共十卷,含《开辟原始》、《皇王异说》、《左皞纪》及《黄帝纪》等。(二)三代部分,共二十卷,含《禹平水土》、《商汤灭夏》、《周室始兴》、《文王受命》,一直到《周室东迁》。(三)春秋部分,共七十卷,含《鲁隐公摄位》、《齐桓公霸业》、《秦穆公霸西戎》、《楚庄王争霸》、《老子道教》、《孔子类记》等。(四)战国部分,共五十卷,含《三卿分晋》、《吴起仕魏相楚》、《扁鹊之挚医术》、《屈原流放》等。(五)外录,共十卷,含《天官书》、《律吕通考》、《月令》、《洪范五行传》、《地理志》、《诗谱》、《食货志》、《考工记》、《名物训诂》、《古今工表》。此外,设《世系图》三十七种,《地理国图》八种,《天象图》十种,《古物图》八十五种,《建制图》八种,《谱表》四种,《古文字摹印》八种。虽该书体式较为多样,但按其列目方式及记事前后顺序看,当大体上属纪事本末体史书。 该书以汇合上古迄秦的史书旧文整理编排而成,于每一部类、每条史迹,均极加搜罗,取材范围甚广,其中著名典籍有一百二十八种之多,又非盲目抄录,而是对所取材料,作出了一定的考证鉴别,有“全录”、“节抄”和“姑存一 二”的。每卷之后又有评论,对历史事件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所附诸表,可进一步加深对有关史实的认识。总之,该书是一本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书,顾炎武曾称其“必传之作也”。 该书入《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通行有石印小本。
- 总字数:191.71 万字
 - 成书年代:清代
 - 最近更新:2022-07-07
 
目录列表
- 提要
 - 原书征言
 - 绎史目録
 - 绎史世系图
 - 绎史年表
 - 绎史卷一
 - 绎史卷二
 - 绎史卷三
 - 绎史卷四
 - 绎史卷五
 - 绎史卷六
 - 绎史卷七
 - 绎史卷八
 - 绎史卷九
 - 绎史卷十
 - 绎史卷十一
 - 绎史卷十二
 - 绎史卷十三
 - 绎史卷十四
 - 绎史卷十五
 - 绎史卷十六
 - 绎史卷十七
 - 绎史卷十八
 - 绎史卷十九
 - 绎史卷二十
 - 绎史卷二十一
 - 绎史卷二十二
 - 绎史卷二十三上
 - 绎史卷二十三下
 - 绎史卷二十四之一
 - 绎史卷二十四之二
 - 绎史卷二十四之三
 - 绎史卷二十四之四
 - 绎史卷二十四之五
 - 绎史卷二十四之六
 - 绎史卷二十五
 - 绎史卷二十六
 - 绎史卷二十七
 - 绎史卷二十八
 - 绎史卷二十九
 - 绎史卷三十
 - 绎史卷三十一
 - 绎史卷三十二
 - 绎史卷三十三
 - 绎史卷三十四
 - 绎史卷三十五
 - 绎史卷三十六
 - 绎史卷三十七
 - 绎史卷三十八
 - 绎史卷三十九
 - 绎史卷四十
 - 绎史卷四十一
 - 绎史卷四十二
 - 绎史卷四十三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
 - 绎史卷四十四之二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
 - 绎史卷四十四之四
 - 绎史卷四十五
 - 绎史卷四十六
 - 绎史卷四十七
 - 绎史卷四十八
 - 绎史卷四十九
 - 绎史卷五十
 - 绎史卷五十一上
 - 绎史卷五十一下
 - 绎史卷五十二
 - 绎史卷五十三
 - 绎史卷五十四
 - 绎史卷五十五
 - 绎史卷五十六
 - 绎史卷五十七
 - 绎史卷五十八
 - 绎史卷五十九
 - 绎史卷六十
 - 绎史卷六十一
 - 绎史卷六十二
 - 绎史卷六十三
 - 绎史卷六十四
 - 绎史卷六十五
 - 绎史卷六十六
 - 绎史卷六十七
 - 绎史卷六十八
 - 绎史卷六十九
 - 绎史卷七十
 - 绎史卷七十一
 - 绎史卷七十二
 - 绎史卷七十三
 - 绎史卷七十四
 - 绎史卷七十五
 - 绎史卷七十六
 - 绎史卷七十七上
 - 绎史卷七十七下
 - 绎史卷七十八
 - 绎史卷七十九
 - 绎史卷八十
 - 绎史卷八十一
 - 绎史卷八十二
 - 绎史卷八十三
 - 绎史卷八十四
 - 绎史卷八十五
 -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
 - 绎史卷八十六之二
 - 绎史卷八十六之三
 - 绎史卷八十六之四
 - 绎史卷八十七上
 - 绎史卷八十七下
 - 绎史卷八十八
 - 绎史卷八十九
 - 绎史卷九十
 - 绎史卷九十一
 - 绎史卷九十二
 - 绎史卷九十三
 - 绎史卷九十四
 - 绎史卷九十五之一
 - 绎史卷九十五之二
 - 绎史卷九十五之三
 - 绎史卷九十五之四
 - 绎史卷九十六上
 - 绎史卷九十六下
 - 绎史卷九十七
 - 绎史卷九十八
 - 绎史卷九十九
 - 绎史卷一百
 - 绎史卷一百一
 - 绎史卷一百二
 - 绎史卷一百三上
 - 绎史卷一百三下
 - 绎史卷一百四
 - 绎史卷一百五
 - 绎史卷一百六
 - 绎史卷一百七
 - 绎史卷一百八
 - 绎史卷一百九
 - 绎史卷一百十
 - 绎史卷一百十一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上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下
 - 绎史卷一百十三
 - 绎史卷一百十四
 - 绎史卷一百十五
 - 绎史卷一百十六
 - 绎史卷一百十七
 - 绎史卷一百十八
 - 绎史卷一百十九
 - 绎史卷一百二十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一
 - 绎史卷一百二十二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三
 - 绎史卷一百二十四
 - 绎史卷一百二十五
 - 绎史卷一百二十六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七
 - 绎史卷一百二十八
 - 绎史卷一百二十九
 - 绎史卷一百三十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二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三
 - 绎史卷一百三十四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五
 - 绎史卷一百三十六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七
 - 绎史卷一百三十八
 - 绎史卷一百三十九
 - 绎史卷一百四十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一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二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五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八
 - 绎史卷一百四十九
 - 绎史卷一百五十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一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二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三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五
 -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七
 -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上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中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下
 - 绎史卷一百六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