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提要
- 原书征言
- 绎史目録
- 绎史世系图
- 绎史年表
- 绎史卷一
- 绎史卷二
- 绎史卷三
- 绎史卷四
- 绎史卷五
- 绎史卷六
- 绎史卷七
- 绎史卷八
- 绎史卷九
- 绎史卷十
- 绎史卷十一
- 绎史卷十二
- 绎史卷十三
- 绎史卷十四
- 绎史卷十五
- 绎史卷十六
- 绎史卷十七
- 绎史卷十八
- 绎史卷十九
- 绎史卷二十
- 绎史卷二十一
- 绎史卷二十二
- 绎史卷二十三上
- 绎史卷二十三下
- 绎史卷二十四之一
- 绎史卷二十四之二
- 绎史卷二十四之三
- 绎史卷二十四之四
- 绎史卷二十四之五
- 绎史卷二十四之六
- 绎史卷二十五
- 绎史卷二十六
- 绎史卷二十七
- 绎史卷二十八
- 绎史卷二十九
- 绎史卷三十
- 绎史卷三十一
- 绎史卷三十二
- 绎史卷三十三
- 绎史卷三十四
- 绎史卷三十五
- 绎史卷三十六
- 绎史卷三十七
- 绎史卷三十八
- 绎史卷三十九
- 绎史卷四十
- 绎史卷四十一
- 绎史卷四十二
- 绎史卷四十三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
- 绎史卷四十四之二
-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
- 绎史卷四十四之四
- 绎史卷四十五
- 绎史卷四十六
- 绎史卷四十七
- 绎史卷四十八
- 绎史卷四十九
- 绎史卷五十
- 绎史卷五十一上
- 绎史卷五十一下
- 绎史卷五十二
- 绎史卷五十三
- 绎史卷五十四
- 绎史卷五十五
- 绎史卷五十六
- 绎史卷五十七
- 绎史卷五十八
- 绎史卷五十九
- 绎史卷六十
- 绎史卷六十一
- 绎史卷六十二
- 绎史卷六十三
- 绎史卷六十四
- 绎史卷六十五
- 绎史卷六十六
- 绎史卷六十七
- 绎史卷六十八
- 绎史卷六十九
- 绎史卷七十
- 绎史卷七十一
- 绎史卷七十二
- 绎史卷七十三
- 绎史卷七十四
- 绎史卷七十五
- 绎史卷七十六
- 绎史卷七十七上
- 绎史卷七十七下
- 绎史卷七十八
- 绎史卷七十九
- 绎史卷八十
- 绎史卷八十一
- 绎史卷八十二
- 绎史卷八十三
- 绎史卷八十四
- 绎史卷八十五
- 绎史卷八十六之一
- 绎史卷八十六之二
- 绎史卷八十六之三
- 绎史卷八十六之四
- 绎史卷八十七上
- 绎史卷八十七下
- 绎史卷八十八
- 绎史卷八十九
- 绎史卷九十
- 绎史卷九十一
- 绎史卷九十二
- 绎史卷九十三
- 绎史卷九十四
- 绎史卷九十五之一
- 绎史卷九十五之二
- 绎史卷九十五之三
- 绎史卷九十五之四
- 绎史卷九十六上
- 绎史卷九十六下
- 绎史卷九十七
- 绎史卷九十八
- 绎史卷九十九
- 绎史卷一百
- 绎史卷一百一
- 绎史卷一百二
- 绎史卷一百三上
- 绎史卷一百三下
- 绎史卷一百四
- 绎史卷一百五
- 绎史卷一百六
- 绎史卷一百七
- 绎史卷一百八
- 绎史卷一百九
- 绎史卷一百十
- 绎史卷一百十一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上
- 绎史卷一百十二下
- 绎史卷一百十三
- 绎史卷一百十四
- 绎史卷一百十五
- 绎史卷一百十六
- 绎史卷一百十七
- 绎史卷一百十八
- 绎史卷一百十九
- 绎史卷一百二十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一
- 绎史卷一百二十二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三
- 绎史卷一百二十四
- 绎史卷一百二十五
- 绎史卷一百二十六
- 绎史卷一百二十七
- 绎史卷一百二十八
- 绎史卷一百二十九
- 绎史卷一百三十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一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二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三
- 绎史卷一百三十四
- 绎史卷一百三十五
- 绎史卷一百三十六
- 绎史卷一百三十七
- 绎史卷一百三十八
- 绎史卷一百三十九
- 绎史卷一百四十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一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二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三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四
- 绎史卷一百四十五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六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上
- 绎史卷一百四十七下
- 绎史卷一百四十八
- 绎史卷一百四十九
- 绎史卷一百五十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一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二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三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上
-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
- 绎史卷一百五十五
- 绎史卷一百五十六
- 绎史卷一百五十七
- 绎史卷一百五十八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上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中
- 绎史卷一百五十九下
- 绎史卷一百六十
『绎史』绎史卷五十
- 本章共 1.32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7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郑穆公之立【灵公之弑附】
左传【僖公十六年】冬十一月乙夘郑杀子华 【二十四年】郑子华之弟子臧出奔宋好聚鹬冠郑伯闻而恶之使盗诱之八月盗杀之于陈宋之间君子曰服之不衷身之灾也诗曰彼己之子不称其服子臧之服不称也夫诗曰自诒伊慼其子臧之谓矣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纪年晋文公七年齐师逐郑太子 三十齿奔城张南郑年】初郑公子兰出奔晋从于晋侯伐郑请无与围郑许之使待命于东郑石甲父侯宣多逆以为大子以求成于晋晋人许之
史记初郑文公有三夫人宠子五人皆以罪蚤死公怒概逐羣公子子兰奔晋从晋文公围郑时兰事晋文公甚谨爱幸之乃私于晋以求入郑为太子晋文公欲入兰为太子以告郑郑大夫石癸曰吾闻姞姓乃后稷之元妃其后当有兴者子兰母其后也且夫人子尽已死余庶子无如兰贤今围急晋以为请利孰大焉遂许晋与盟防而立子兰为太子晋兵乃罢去
左传【三十一年】郑泄驾恶公子瑕郑伯亦恶之故公子瑕出奔楚【史记四十五年文公防子兰 三十立是为缪公○左氏作穆公 三年】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髠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宣公三年】冬郑穆公防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伯鯈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徴兰乎公曰诺生穆公名之曰兰文公报郑子之妃曰陈妫生子华子臧子臧得罪而出诱子华而杀之南里使盗杀子臧于陈宋之间又娶于江生公子士朝于楚楚人酖之及叶而死又娶于苏生子瑕子俞弥俞弥早泄驾恶瑕文公亦恶之故不立也公逐羣公子公子兰奔晋从晋文公伐郑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后稷之元妃也今公子兰姞甥也天或启之必将为君其后必蕃先纳之可以亢宠与孔将鉏侯宣多纳之盟于大宫而立之以与晋平穆公有疾曰兰死吾其死乎吾所以生也刈兰而【墨子郑穆公当昼日中防乎庙有神入门而左鸟身素服三絶面状正方郑穆公见之乃恐惧奔神曰帝享女明徳使予锡女夀十年有九使若国家蕃昌子孙茂毋失郑穆公再拜稽首曰敢问神曰予为句芒若以郑穆公之所身见为仪则鬼神之有岂可疑哉】
左传【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甞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于鼎甞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譛子家子家惧而従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逹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郑人立子良辞曰以贤则去疾不足以顺则公子坚长乃立襄公防公将去穆氏而舎子良子良不可曰穆氏宜存则固愿也若将亡之则亦皆亡去疾何为乃舍之皆为大夫 【六年】郑公子曼满与王子伯廖语欲为卿伯廖告人曰无徳而贪其在周易丰之离弗过之矣闲一嵗郑人杀之 【十年】郑人讨幽公之乱斲子家之棺而逐其族改葬幽公諡之曰灵
郑文公有子六人惟穆存焉穆公之生也有梦兰之祥有姞甥之吉是以子孙孔多七穆蕃庶石癸之言验焉盖其先桓武甞为天子司徒匡定王室和集周民殆有必兴之理即微燕姞穆公固将生也穆公之子十有三人灵公弑而襄公嗣立诸子虽或诛亡而七族列为大夫曰罕氏曰驷氏曰良氏曰防氏曰丰氏曰国氏曰印氏是为七穆宋之盟七子赋诗则七族也韩起来聘六卿赋诗时则良氏防矣终春秋之世穆族代为政也呜呼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