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自序
- 楚莊王第一
- 玉杯第二
- 竹林第三
- 玉英第四
- 精華第五
- 王道第六
- 滅國上第七
- 滅國下第八
- 隨本消息第九
- 盟會要第十
- 正貫第十一
- 十指第十二
- 重政第十三
- 服製像第十四
- 二端第十五
- 符瑞第十六
- 俞序第十七
- 離合根第十八
- 立元神第十九
- 保位權第二十
- 考功名第二十一
- 通國身第二十二
- 三代改製質文第二十三
- 官製象天第二十四
- 堯舜不擅移、湯武不專殺第二十五
- 服製第二十六
- 度製第二十七
- 爵國第二十八
- 仁義法第二十九
- 必仁且智第三十
- 身之養重於義第三十一
- 對膠西王越大夫不得為仁第三十二
- 觀德第三十三
- 奉本第三十四
- 深察名號第三十五
- 實性第三十六
- 諸侯第三十七
- 五行對第三十八
- 闕文第三十九
- 闕文第四十
-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
- 五行之義第四十二
- 陽尊陰卑第四十三
- 王道通三第四十四
- 天容第四十五
- 天辨在人第四十六
- 陰陽位第四十七
- 陰陽終始第四十八
- 陰陽義第四十九
- 陰陽出入上下第五十
- 天道無二第五十一
- 暖燠常多第五十二
- 基義第五十三
- 闕文第五十四
- 四時之副第五十五
- 人副天數第五十六
- 同類相動第五十七
- 五行相生第五十八
- 五行相勝第五十九
- 五行順逆第六十
- 治水五行第六十一
- 治亂五行第六十二
- 五行變救第六十三
- 五行五事第六十四
- 郊語第六十五
- 郊義第六十六
- 郊祭第六十七
- 四祭第六十八
- 郊祀第六十九
- 順命第七十
- 郊事對第七十一
- 執贄第七十二
- 山川頌第七十三
- 求雨第七十四
- 止雨第七十五
- 祭義第七十六
- 循天之道第七十七
- 天地之行第七十八
- 威德所生第七十九
- 如天之為第八十
- 天地陰陽第八十一
- 天道施第八十二
『春秋繁露义证』求雨第七十四
- 本章共 1.2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春旱求雨。今懸邑以水日禱社稷山川,家人祀戶。無伐名木,無斬山林。八日。於邑東門之外為四通之壇,方八尺,植蒼繒八。其神共工,祭之以生魚八,玄酒,具清酒、膊脯。擇巫之潔清辯利者以為祝。祝齊三日,服蒼衣,先再拜,乃跪陳,陳已,複再拜,乃起。祝曰:“昊天生五谷以養人,今五谷病旱,恐不成實,敬進清酒、膊脯,再拜請雨,寸幸大澍。”以甲乙日為大蒼龍一,長八丈,居中央。為小龍七,各長四丈。於東方。皆東鄉,其間相去八尺。小童八人,皆齊三日,服青衣而舞之。田嗇夫亦齊三日,服青衣而立之。鑿社通之於閭外之溝,取五暇蟆,錯置社之中。池方八尺,深一尺,置水暇蟆焉。具清酒、膊脯,祝齊三日,服蒼衣,拜跪,陳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與三歲蝦豬,令民 邑裡南門,開邑裡北門,具老蝦豬一,置之於裡北門之外。市中亦置蝦豬一,聞鼓聲,皆燒蝦豬尾。取死人骨埋之,開山淵,積薪而燔之。通道橋之壅塞不行者,決瀆之。幸而得雨,報以豚一,酒、鹽、黍財足,以茅為席,毋斷。夏求雨。令懸邑以水日,家人祀灶。無舉土功,更火浚井。暴釜於壇,臼杵術,為四通之壇於邑南門之外,方七尺,植赤繒七。其神 尤,祭之以赤雄雞七,玄酒,具清酒、膊脯。祝齊三日,服赤衣,拜跪陳祝如春辭。以丙丁日為大赤龍一,長七丈,居中央。又為小龍六,各長三丈五尺,於南方。皆南鄉,其間相去七尺。壯者七人,皆齊三日,服赤衣而舞之。司空嗇夫亦齊三日,服赤衣而立之。鑿社而通之閭外之溝。取五蝦 ,錯置裡社之中,池方七尺,深一尺。祝齊,衣赤衣,拜跪陳祝如初。取三歲雄雞、蝦豬,燔之四通神宇。開陰閉陽如春也。 季夏禱山陵以助之。令縣邑十日壹徙市,於邑南門之外。五日禁男子無得行入市。家人祠中溜。無舉土功。聚巫市傍,為之結蓋。為四通之壇於中央,植黃繒五。其神後稷,祭之以母 五,玄酒,具清酒、膊脯。令各為祝齊三日,衣黃衣。皆如春祠。以戊己日為大黃龍一,長五丈,居中央。又為小龍四,各長二丈五尺。丈夫五人,皆齊三日,服黃衣而舞之。老者五人,亦齊三日,亦通社中於閭外之溝,蝦 池方五尺,深一尺。他皆如前。秋暴巫 至九日,無舉火事,家人祠門。為四通之壇於邑西門之外,方九尺,植白繒九。祭之以桐木魚九,玄酒,具清酒、膊脯。衣白衣。以庚辛日為大白龍一,長九丈,居中央。為小龍八,各長四丈五尺,於西方。皆西鄉,其間相去九尺。鰥者九人,皆齊三日,服白衣而舞之。司馬亦齊三日,衣白衣而立之蝦 池方九尺,深一尺。他皆如前。 冬舞龍六日,禱於名山以助之。家人祠井。無壅水。為四通之壇於邑北門之外,方六尺,植黑繒六。其神玄冥,祭之以黑狗子六,玄酒,具清酒、膊脯。祝齊三日,衣黑衣,祝禮如春。以壬癸日為大黑龍一,長六丈,居中同在。又為小龍五,各長三丈,於北方。皆北鄉,其間相去六尺。老者六人,皆齊三日,衣黑衣而舞之。尉亦齊三日,服黑衣而立之。蝦 池皆如春。 四時皆以水日,為龍,必取潔土為之,結蓋,龍成而發之。四時皆以庚子之日,令吏民夫婦皆偶處。凡求雨之大體,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