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 批评的精神
- 批评中国文学的方法
- 文艺讨论
- 对于诗坛批评者的我见
- 中国的艺术革命
- 俄罗斯文学的片面
- 美学浅说
- 通信二则
- 美之解剖
- 美育的目的
- 美性的表现
- 叔本华与哈儿特曼对于美学的见解
- 美与两性
- 片段的感想
- 通信三则
- 高士倭绥略传
- 复某女士信
- 《宛可》后记
- 剧本创作的商榷
- 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
- 《新俄国游记》
- 文艺杂评三则
- 文学概论?
- “文学概论?”问题的辩正与答复
- 评《毛诗复古录》
- 关于讨论“智识阶级”的通信
- 泰戈儿的人格观
- 本刊的缘起及主张
- 文学与战争
- 最近的中国小说
- 革命文艺的里程碑
- 一得之见
- 诗“话”
- 文学批评的我见
- 纯散文
- 文学的作品与自然
- 泰戈儿的思想与其诗歌的表象
- 夏芝的生平及其作品
- 散文的分类
- 拜伦的思想及其诗歌的评论
- 《文学》编后记五则
- 《山东民间故事》序言
- 抗战中的文艺运动
- 《羽书集》序
- 《费加罗的出世》序
- 萧伯纳之新选集
- 宋末词谭
- 《离骚》中婵媛二字的用法
- 介绍耿氏遗译《卡拉马助夫兄弟们》
- 清中叶中鲜文艺的交流
- 《离乱十年》序
- 论高尔基的戏剧《野蛮人》及其他
- 纪念鲁迅先生 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 略谈《吕蒙正赶斋》剧本
- 越剧《盘夫索夫》的构材
- 有关鲁迅的杂忆
- 第一次读鲁迅先生小说的感受
- 有关蒲松龄的几则琐谈
- “积学 酌理 研阅 驯致”
- “表现他在怎么样做”
- 略谈《聊斋志异》中《公孙九娘》一篇
- 谈“熟能生巧”
- 五八八字的一个短篇——《崂山道士》
- 况钟的措辞
- “意在笔先”与“优游缓节”
- 以《醋栗》为例
『批评的精神』萧伯纳之新选集
- 本章共 1.04 千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7-06
再活一百年我可成为一个胜任的内阁阁员。
——萧翁之新风语
流行世界的牛津版世界名著丛书(亦称世界古典丛书),新近刊行一种精美装订版本,包罗近代世界名家的文艺作品(在美国出版),其第一号即萧翁的Back of to Meth uselah。原由牛津出版部请求萧翁选定一种著作作为这个新版丛书之一。萧翁遂选定了这本在“创造进化”中的信念的灵活妄想。他把这本书的著名序言裁去,免占好多页数,新加上一段附白,宣称“一本世界的古典书或者是空无所有”。
一九二二年此剧曾由美国剧业公会在纽约的百老汇上演,观众的成绩并不见佳。幸有萧翁风格的崇拜者谈论此剧本身的眩耀力,比较上还不算寂寞罢了。萧翁的各个戏剧,小部分是靠着他那戏剧天才的“隐德来希”(Energy)。而大部分则靠着他的涉想——即他所想最先与最后的事物(可说是始与终的实在)。
萧翁的擅长在此,哄动世界的伟名在此。可是他在那些剧本所奢费的无可匹敌的写作,却不能使一个读者感到他曾把握住若干事物,或一听者曾经在实际上碰到他的剧本中任何事物。
Back of to Meth uselah中之古典部分——确像一本戏剧——是书中之第一部分,是一个伊甸园中美丽的萧翁风格之喜剧。其第二部则见逊色,中有纪元后二千一百七十年与纪元后三千年,纪元后三万一千九百二十年的三种布置。
至于此剧之主题,其生动有效处,在一九四七年与在一九二一年正复相似,即如果我们愿意生活得与管制生活两俱良佳,我们却渴望着活得更长久些。我们的政治家“对于他们的职业还不十分衰老呢”。如今,一位勉力撑持九十岁的萧翁,在那篇附白上曾加写道:
虽然我距离大家所想的那么聪明与极好的报告是差得多了,我在政治上的才干并不在一般人之下。对于我,去管理几百万人民比管理一个十二岁的童子还更能适宜啦。在身体上我固然荏弱,我的感觉,我的火车头的气力,我的记忆则腐溃至一种程度,即,如果我坚持着一定活下去,准会威胁着使我成为一个司楚远堡〔按司楚远堡(Strulabvug)乃英国著名狂生司威支持的《格立佛游记》中所描写的衰老人物之一,他们一下生前额上便是一个记号,及至他们到了八十岁高龄,在鲁加纳格王国中(Kingdom of luggnagg)便以公共的化费把他们供养起来〕。可是我的心意则仍然觉得其继长增高的可能。……(如果)生命力能给我一个与我的心意一般经久不衰的躯体……我便开始政治上的课程,像一个低等文官,且于另一百年或在不多的岁月之中,我可进展而成为一个胜任愉快的内阁阁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