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列表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一节 发端
- 本章共 814 字
- 最后修改于 2022-05-06
吾昔尝论六朝、隋、唐之间,为中国学术思想最衰时代。虽然,此不过就儒家一方面言之耳。当时儒家者流,除文学外,儒学与文学适成反比例。著《中国儒学史》,当以六朝、唐为最衰时代;著《中国文学史》,当以六朝、唐为全盛时代。一无所事。其最铮铮于学界者,如王通、陆德明、孔颖达、韩愈之流,其于学术史中,虽谓无一毫之价值焉可也。虽然,学固不可以儒教为限。当时于儒家之外,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已。六朝、三唐数百年中,志高行洁、学渊识拔之士,悉相率而入于佛教之范围。此有所盈,则彼有所绌,物莫两大,儒教之衰亦宜。
或曰佛学外学也,非吾国固有之学也,以入诸中国学术思想史,毋乃不可?答之曰:不然。凡学术苟能发挥之、光大之、实行之者,则此学即为其人之所自有。如吾游学于他乡,而于所学者,既能贯通,既能领受,亲切有味,食而俱化,而谓此学仍彼之学而非我之学焉,不得也。一人如是,一国亦然。如必以本国固有之学而始为学也,则如北欧诸国,未尝有固有之文明,惟取诸希腊罗马、取诸犹太者,则彼之学术史,其终不可成立矣;又如日本,未尝有固有之文明,惟取诸我国、取诸欧西者,则彼之学术史,其更不可成立矣。故论学术者,惟当以其学之可以代表当时一国之思想者为断,而不必以其学之是否本出于我为断。
审如是也,则虽谓隋、唐之交,为先秦以后学术思想最盛时代可也。前乎此者,两汉之经学,非所及也,而余更无论也;后乎此者,宋、明之理学,非所及也,而余更无论也。又不惟在中国为然耳,以其并时举世界之学术思想界校之:印度自大乘教诸巨子入灭后,继法无人,其继法者悉在中国。日以萎微;欧洲则中世史号称黑暗时代,自罗马灭亡以后,全欧为北狄所蹂躏,几陷于无历史之域,当时所赖以延文明绝续于一线者,惟恃一顽旧专制之天主教而已。印度、欧洲如此,而余更无论也。故谓隋、唐之学术思想,为并时举世界独一无二之光荣可也。纵说之则如彼,横说之则如此,故隋、唐学者,其在本论中占一重要之位置也不亦宜乎!